颜爱民教授专访:一位工科学者缘何发心倡导国学践行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16-07-24 21:27:08
标签:

 

颜爱民教授专访:一位工科学者缘何发心倡导国学践行

来源:“国学践行”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六月廿一日丁未

           耶稣2016年7月24日


 

  

 

缘起

 

那是2012年“五一”,颜爱民教授去宝岛台湾旅游。从小就梦想着的祖国宝岛让他震撼的不仅是台湾的迤逦风光,更是其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民风的淳厚:所有旅游景点食品、纪念品都是明码标价、货真价实,在大陆许多旅游点所形成的砍价和防止被欺诈的心理阴影很快就消解了,感觉非常轻松和舒畅。尤其是参观花莲慈济总部时,被慈济志工们的善举所深深震撼:救济他人时的深深鞠躬、医务人员用嘴帮病人吸允脓疮……这一切都是那么真诚和悲悯,没有任何做作,更谈不上身段和架子,他们身上完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表情深深打动了颜爱民教授。他当即就下决心:为人定当如斯!颜爱民教授对同行的湖南日报记者瞿建波等朋友说:“我已年介半百,再也不愿为虚名假利去打拼,我会好好研究慈济现象,我应该会有所行动!”

 

开局

 

凭一个想法,一路坚持。从第一期到十八期,从20个学员到每期近千人报名。

 

有付出必有回报,有善因必结善果。还记得第一期,一个20人的班,有36名奉献者承担服务,从酒店出行、餐饮到教室门口、到茶点,乃至到卫生间,当然包括课堂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奉献者的心血,两天三晚过去了,时钟定格在2012年11月25号晚上十点半,结业典礼结束时,所有的学员和奉献者全部热泪盈眶,“国学践行”的力量显露了,开局成功……

 

初捷

 

从2012年至今,从20人到800人,所有的工作和过程都是按着“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三高原则进行,几百位奉献者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俱乐部的办公室常常通宵达旦,“累并快乐着”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辛苦了”被转化成为“幸福了”,在奉献者中流传。从这里散发出的正能量、正信息不断地传递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态度和命运:有闹离婚的夫妻在去办离婚手续之前被人拉来课堂,学习后抱头痛哭、和好如初;有企业家朋友在结业典礼上当着全体学员和妻子的面忏悔自己的失德行为,下决心痛改前非;有很多人当场在课间给父母打电话表达自己的孝心。更可喜的是许多学员把国学理念带到自己的企业和家庭……

 

真心

 

颜爱民教授八十年代就读于中南大学的材料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是一位纯工科的学子。后来又考入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的硕士、博士,后又晋升为教授、博导。颜教授在从事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日积月累,将国学精粹应用于管理之中,这时的他在业界已享有声誉。

 

他深知在中国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群体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社会的脊梁,绝大多数人极具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又居于许多价值冲突和矛盾的焦点,国学对他们确实有用。并且颜爱民教授在过去解决企业发展实务项目中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国际上,像稻盛和夫们的成功,本质上也是国学精粹在企业组织中的成功应用。接下来就是确定目标、构建运行模式、制定操作方案,将国学践行的目标定为“将传统文化精髓融汇应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中,借鉴古代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颜爱民教授坚持认为当下中国最缺失的就是国学精神之中的“真诚”,我们只要“发真心”、“用诚意”,就一定能成功,而在当前利欲横行的社会环境下,能体现“真诚”最好的办法就是公益,不带任何利益诉求,一定能够将国学的魅力最有效的释放出来。

 

同道

 

在起步阶段,找到志同道合愿意一起来做公益的国学专家颇为不易。十分难能可贵的是著名国学专家、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吕锡琛教授与颜教授一拍即合,成为企业家国学践行俱乐部的第一位参加奉献的国学专家,修为颇深的刘猛老师、徐衡老师也成为最早的奉献教师,剩下的课程内容主要侧重在国学在管理的应用方面,主要由颜教授个人包打包唱。记得第一批“奉献者”(我们自己专门取的名字以有别于宗教团体的志工、其他的义工及志愿者称号)培训时,颜老师再三强调,“我们每一位就是国学的践行人,我们必须秉承国学“至诚”和“恭敬”的精神,做好学习班每一项服务工作,将国学的力量体现在国学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展现在每个人的身上。”韩雪、刘红为首的奉献者服务团队非常有效的承载了“至诚”和“恭敬”的国学精神。

 

定慧

 

2014年颜教授在英国剑桥大学访学,他和即将一同前往国内为第八期国学班授课的剑桥大学博导尹一丁教授漫步在康河边的Wimpole庄园,颜问尹:“为什么现代工业文明会发端于英国,而非欧洲大陆或其他地方?”尹答:“英吉利海峡使英伦三岛得以免除许多战乱,能很早就产生剑桥、牛津这样的学府,使得有一批人能安静地思考和研究”。是啊,“静而定”、“定而慧”,国学俱乐部的发展乃至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崛起都需要“静”、“定”。如何保持长期的“静”、“定”,这是国学践行班师兄们将面临的持久考验……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