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从“哈他文字”谈回儒解经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栏目:儒回(伊)对话
发布时间:2016-06-28 16:12:35
标签:

 

 

从“哈他文字”谈回儒解经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作者:杨鑫(中山大学博士)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端庄文艺周刊”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廿四日辛巳

           耶稣2016年6月28日


 

马兄台启:

 

兄台曾告诉我,在回教中,许多人不承认回儒,不认可回儒解经的方式。这个质疑,在真回老人(先贤王岱舆字号)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甚至更加极端:不但不能用儒家的语音解经,甚至用中文都不行。对这个问题,真回老人有一个详细的响应。这封信,我想介绍一下真回老人的这个回应。

 

“哈他”,是明人对西域文字“差错”的音译。“哈他文字”,即错误的文字。在明代的一些穆斯林看来,汉语就是“哈他文字”。真回老人用汉语传播清真之教,难免受到当时穆斯林的批评。

 

在《希真问答》中,一位宾客问真回老人:

 

凡以一句“哈他”文字,杂于清真,真主之慈即止,而罚且随之。若以“哈他”文字注释正教之经旨,岂不大悖乎?

 

此问题十分尖锐。真主的敕命、正主的清真正教,全在天经上。穆斯林实践天经,也就是接受真主的普慈。而一句错误的文字,就能让真主的普慈戛然而止,同时,罪罚随之而生。这一质疑,到今天依然存在。如果没有很好的响应,整个“回儒”的学说就没有合法性。是故,真回老人列举了六条理由,来论证哈他并不是说文字的不同,而是指教义的差错。

 

一、真主敕命降到人间的天经有“一百一十四部”,没有哪两部文字是相同的。如果文字不同就说是“哈他”,那不是很荒谬吗?

 

二、有的国家,文字有好多种,“教道”也有好多种,有的正,有的偏;有的国家文字是统一的,教导有的正,有的偏。比如天方国,国人皆用西域文字,但国内有“七十余教”,除了清真正教之外,尽属哈他。这一点也说明哈他主要规范教义,而不是文字。

 

三、天经有载“真主准万国语音不同之祈祷”,真回老人据此说:“以东土语音祈祷者,应无不准之理。”既然语音都不算哈他,更不用说语言文字了。

 

四、真回老人举出穆教经典之中涉及哈他二字的经文。如“喜爱盹丫乃一切哈他之首”(愚按:喜爱俗世是一切错误之首),如果哈他专指文字,那天房国都说西域语言,岂不是没人会喜欢“盹丫”——这是不可能的。

 

五、真回老人讲学时,念一句西域经典,再念一句汉译,西域文字和汉字常常互用,因而有很多汉字成了专门的术语。这些汉字的意思其实和对应的西域文字的意思是一样的。要是说这些术语是哈他,那表示同样意涵的西域文字岂不成了哈他了?

 

六、以汉字讲经,听到经的人,就蒙受了真主的普慈。若视汉字为哈他,不许用汉字讲经,这反倒是“真主之慈即止,而罚且随之”了。

 

通过这六点,真回老人指出:“凡以文字为哈他者惑矣。”在说明了用汉字解穆教经典是没有问题之后,真回老人还须解释为何天经是用穆圣的语言说出来的,而不是别国的语言。

 

真主之所以用穆圣的语言,是为了专门教化当地人,使得当地人易于学习。这不但意味着西域文字与汉字不存在孰优孰劣之分,而且还暗示,如果在中国传教,更应当用汉字。真回老人引穆教经典说:“真主之明命,合当地之风俗。”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真主随至圣(穆圣)之声文而降尊经,特为本地教人,易于习学之故。”真回老人又引穆圣之言:“尔等为人说法,须量彼之知见而言。”

 

如此一来,用汉语讲穆教之经典,不但不是“哈他”,不但是合法的,而且还是必要的——这既是真主的明命,又是穆圣的做法。

 

杨鑫

 

2016.6.26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