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者倡议设儒学为一级学科,向西化的学科体制要户口
作者:刘学智、朱汉民、王钧林、舒大刚、颜炳罡等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十九日丙子
耶稣2016年6月23日
“中国儒学学科建设暨儒学教材编纂”座谈会现场。凤凰国学 图
据凤凰国学报道,6月11日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召开了“中国儒学学科建设暨儒学教材编纂”座谈会,会上刘学智、朱汉民、王钧林、舒大刚、颜炳罡等学者联合倡议在中国高等院校设立儒学一级学科(倡议书后附)。
什么是一级学科?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国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
根据该目录2011年修订版,共设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110个一级学科(例如,法学门类下设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等一级学科)。
在中国高校设立儒学为一级学科,势必影响一系列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整和高等教育相关改革,甚至将延伸到基础教育、就业、学术研究等方方面面。学者们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是什么?
众所周知,近年来从民间、学界到官方都在大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国学尤其是儒学的各类活动和举措可谓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为何还需强调设儒学为一级学科呢?设与不设的差别何在?
此前也有传闻,高校专业设置中将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而本次倡议则专门强调了“儒学”,这种细分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澎湃新闻采访了参与联合倡议的学者,他们详细阐述了对上述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回应。
现有学科体系来自西方,不利于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人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指出,关于儒学建一级学科的考虑,并非几个学者的突发奇想或一时冲动,而是由来已久。五年前,山大儒学高等研究院就申报了“中国儒学学科建设”项目,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取得了立项。
若设立儒学为一级学科,就要按照儒家的理论系统来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孔子的教学,本来就分为四门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用现代话语体系表述:儒学为一级学科,“四科”就是二级学科——“德行”就是儒学中义理之学,“言语”就是儒学中的辞章之学,“政事”就是经世济民之学,“文学”就相当于经学。二级学科下面,还可以设三级学科。如经学是二级学科,那么下面可以设春秋学、易学、四书学甚至《论语》学、《孟子》学等等三级学科。
他说:“我们近百年来的学术发展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受西方的强势影响,中国自身的学术体系包括国学在内被西方冲击得七零八落。如经学本来是中国独有学科,但在民国初期那场中国学科西化过程中,将《诗经》归到文学,将《尚书》、《春秋》归到历史学,将《易经》归到哲学等等。近代以降,在对西方文化的迷信中,西方有的学科我们必须有,西方没有的学科我们不敢有,完全是邯郸学步、忘却自我,甚至是东施效颦。”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舒大刚,也是本次座谈会的议题召集人。他倡议中国高校设立儒学一级学科的初衷有四点。
首先,是出于中国历史的客观实际情况。历史上,儒学,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既是中国文化前面2500年的传递者,又是后面2500年的启迪者。他认为“没有儒学,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文化的模样。不研究儒家,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和认识中国。这是客观的现实。”
其次,儒学对中国文化、中国人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信仰、价值观、道德和行为守则、知识结构等等都是受儒家影响的。“正由于儒家的这些努力,才保证了中国文化的经久不息、长盛不衰;正因为儒家这套完整的体系,保证了我们这一古老文化没有中断。”现今中国文化焕发新活力,也需要深入理解儒学。
第三,舒大刚指出,党中央对这方面也看得很清楚。尤其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特别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屡次在重要场合提倡传统文化。
最后,中国历史上就有儒教传统,安顿全民信仰。而今信仰空间真空,西方某些信仰乘虚而入,把中国人变成了外国人,中国文化变成了西方文化。出于重建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也应提倡儒学。
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之所以倡议设儒学为一级学科,主要基于“理”与“势”两方面的考量。
理,指学术之理。他认为我国目前的学科体制,是自近代以来按西学的学科模式设立的,无法很好地把握中国传统学术。中国两千多年前原本有一套自己的知识学体系,但在近代引进的西学体系中,儒学和中国传统学术却没有了一席之地,都被分割到西式学科体系中,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都割裂开来了。“这一点,对我们从事儒学和中国传统学术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传播普及均不利。”现在中国高校亟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人才,但因为原来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被打破,教育出来的人才总有缺陷,缺乏一种完整的知识框架。
势,则指天下之势。朱汉民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百年艰难转型,终于能够重新崛起,但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富国强兵”(即经济上、军事上的强大),更应该是一种文明的崛起。这就势必需要对自身的文明有一种重新的认识。他认为,中国被迫进入到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体系以后,对自己先祖创造的文明失去了自信,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人正在逐步恢复对中华文明的自信。而中华文明是以儒教为核心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复兴前提是儒学的复兴。特别是当代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多元文明时代,不同文明均可能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儒学若在学科体系里没有户口,就没有资源,缺少计划和系统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舒大刚。
当然,发展儒学有很多路径,这次之所以强调设立儒学为“一级学科”,舒大刚表示更多还是出于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考虑。
因为儒学的系统性很强,涉及经典、文献、历史、思想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但目前培养的儒学人才,往往只具有单一的哲学、文学或历史背景,关注点各自不同,不可能有总体性的全面了解,培养的学生不全不博,五花八门。
另外,现有的儒学人才获得的学位也不伦不类,有拿哲学的,有拿历史的,还有文学的,等等。但事实上,儒学涵盖文史哲甚至更多。他认为,现有的任何单一学位都无法涵盖儒学的全部内容,向儒学专业的学生授予任何一个单一学科的学位,都只能是迫使儒学削足适履。
他还提到,没有儒学一级学科的话,高校也就不会有儒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研究生,这对师资配备、课程设置都会有影响。“儒学在学科体系里没有户口的话,就没有资源,也没有计划和系统。”他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例,本来那是在政治学、哲学门类下的,后来单独成为一级学科,系统性就更强了,现在已经有一百多种教材了,发展非常迅速。
颜炳罡则把儒学和其他宗教作了这样的比较:在中国,有基督教神学院在培养着牧师、传教士,有佛学院在培养中国佛教的传人以及佛教研究者,道教学院还在培养道士和道家传人……他由此发问:培养儒学薪火相传、世代相守人才的道场在哪里呢?在这种情况下,儒学不应该设为一级学科吗?用以培养研究、传播、传承、发展儒学的人才。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这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理论、学科和人才的支撑。
他强调儒学设为一级学科与否,其间差距很大。“我本人多年参与民间儒学、乡村儒学的推广、普及工作中,但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儒学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有亲身的实践,才意识到儒学人才之匮乏、儒学传播管道之单一,与儒学在中国的地位是极端不相配的。现在儒学推广完全是靠个别学者的发愿,而这显然不够。我们目前只能把一些退休机关干部,或者有一点国学基础的中小老师经过短期培训推到儒学的宣讲台,去给老百姓讲儒学。在理性知识分子到达不了的地方,就是一些民间人士活跃的区域,他们不具备儒学的常识,也去推广儒学,这些人往往将怪力乱神和国学搅和在一起,误导老百姓。这场中国文化复兴浪潮中,也可以说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甚至沉渣泛起。高校设立一级学科,正可以弥补儒学人才不足,建立起中国文化的传播体系。”
他进一步强调,儒家是和教育紧密相连的 。孔子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儒家的传承体系以前是在书院,书院本来就提供中国的高等教育,晚清的改革把大量的书院变为学堂,传统的体系没有了。后来民国政府又“废止读经”,儒学就彻底从高校消失了。“我们今天呼吁在高校设儒学为一级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回归,让中国的教育回归其本身。”
儒学比国学设立为学科的条件更充分
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
至于这次联合倡议提“儒学”而不提“国学”,则是基于两者特性不同的细致考虑。舒大刚认为,国学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类,就像法学、文学一样(甚至包罗更宽),是一个大的学术门类。下面可以再设若干细分的一级、二级、三级学科,如法学下设行政法、民法、法理学等,文学下设文艺学、美学等——“国学”作为一个大的门类,下面也可以设儒学、诸子学、道家、中国佛教等众多学科。
他强调,现在提倡设儒学为一级学科,与国学作为大的学术门类并不矛盾也不排斥。只是与国学的漫无边际相比,儒学的体系更强、设立为学科的条件更充分、更具可行性。而儒学作为国学的主干,如果能够率先建设好,那么对于国学这棵大树上其他的枝桠、花果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带动国学的整体发展。换而言之,这是一种渐进的推进方式。
关于此次倡议最理想的效果,他表示当然是国务院学位规划办最终能够批准设立儒学为一级学科。并且,他们还有通盘的考虑,即从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就开始让学生接触儒学知识,然后在大学里可以选择儒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则能够选择儒学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颜炳罡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去韩国圣山孝道大学访问时,该校校长对他说:全世界只有他们学校有“孝学科”,语气无比自豪。那么孝学是谁发明的呢?全人类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孝经》是中国儒家学者撰写的。颜炳罡心生感慨:相比之下,韩国人的文化自信比我们泱泱大国还要强些。与韩国相比,我们为什么不能增加点文化自信呢?建立儒学为一级学科,恢复中国人的学科设置权,正是我们今天重拾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并且,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若能作为一级学科先行,可以带动整个国学的发展。在颜炳罡看来,国学,一国固有之学也。“我们倡议设儒学为一级学科,并不否认现在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人文学者对国学院设立国学专业所做努力与探索。可以说,正是这些国学院师生们的努力,才引发了我们对设立儒学一级学科的思考。事情总得一步一步往前推。现在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院,这可以看作第一步探索。今天设儒学为一级学科,是进一步的探索。经过一层层这样的探索,中国文化的传承体系就能建起框架。”
朱汉民则强调,倡导儒学设为一级学科,并不是与现代学科体系对立,而只是补充其不足。他表示“我们应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希望能够保持传统儒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能够吸收现代学科的优长。”
最后,舒大刚提及今年5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讲话中提到“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舒大刚认为提倡设立儒学为一级学科,事实上正是响应习总书记这一号召的创新之举,“我们希望通过儒学一级学科的设置和建设,系统儒学教材的编撰和出版,推动儒学在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终形成系统的儒学学科体系、儒学学术体系和儒学话语体系。并以此为推手,最终实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转型和发展。”
附:《关于设置和建设儒学学科的倡议》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体,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并立的三大文明形态之一。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儒学已具有自足圆满的经典体系、悠久绵长的发展历史、内涵丰富的 、数量庞大的文献积累、系统完整的信仰体系、日用常行的道德伦理、淑世济人的实践功能、成果丰硕的教育经验等等,构建了儒学特有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成为塑造中华民族乃至东亚社会信仰价值、道德行为、知识技能、体用经世等文化性格的主要力量,是中国人乃至整个东亚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突出标志和精神家园。为适应中国当代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道德伦理建设的需要,我们建议国家教育部设立儒学一级学科,这不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表现。为此,我们特提倡议如下:
一、从国家层面、制度设计上,在高等院校设立儒学一级学科。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之大全,儒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之主干。设立儒学一级学科,可以极大地推动国学门类建设。国学内涵丰富,包罗广泛,涵盖诸科,体系复杂。作为国学主体,儒学在整个国学体系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儒学兴则国学兴,儒学衰则国学衰。在国学中设立儒学一级学科,无疑将有效地突出国学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灵魂,为国学的成立与建设注入永续而持久的活力。
二、经济不兴则无以聚民心,文化不兴则无以定民志。建国后第一个30年阶级斗争巩固政权,第二个30年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现在应是进行文化强国建设的第三个阶段,中国人民将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达到和乐盛美的状态!近百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在学科建设中,西方有的我们必有,而西方没有的学科我们不敢有,导致中国传统学科在制度设计上几乎完全被西方学科体系所取代。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势在必行。开创儒学学科体系,研究儒学学术体系,重建儒学话语体系,编撰系列儒学教材,培养合格儒学人才,是促进传统文化“两创”更新,是迎接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和学术支撑,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
三、中国文化既要薪火相传,世代相守,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设置和建设儒学学科,应在旧有儒学体系的基础上,完善课程设置,编纂满足当今社会需要的儒学教材。构建完善的儒学学科,应编撰含括儒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如经学、义理、考据、辞章、政事等)在内的系列教材,推动儒学教材、儒学知识早日系统地进入国民教育系统。从精神信仰、价值追求、社会风尚、治国安邦等方面着手,培养合格公民、塑造君子人格,是全面改善和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康庄大道。
四、恢复书院,保护和发挥现有文庙功能,重建民族精神家园。为适应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配合国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应探索能够有效促进儒学学科建设和儒学文化普及提高的措施和途径,推动传统儒学的载体——书院及文庙(孔庙)的恢复、保护或重建,从制度建设、场所保障做起,以便充分发挥儒学的淑世济人功能。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