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刊》征稿启事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腊月十三日癸卯
耶稣2016年1月22日
《孔子学刊》为中国孔子研究院与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连续性出版物,于2010年(庚寅年)创刊,采用以书代刊形式,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截止目前,已出版六辑。前五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从第六辑改由青岛出版社出版。本刊聘请德高望重之海内外鸿儒耆宿担任顾问,并敦聘诸多时贤俊彦著名学者组成编委会,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担任主编。
本刊诚挚邀请海内外学人惠赐稿件,用稿秉承学术至上原则,不论资历,职称,惟学术水平是求。凡赐稿者,请参考如下细则:
1.文章选题一般应与孔子、儒学相关联,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2.本刊常设栏目有:孔学探原、儒经诠解、简帛考释、学术史谭、儒学与现代、东西方文明比较。
3.基于刊物出版需要,来稿望附有以下内容:作者简介(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4.文章字体采用繁体字;文章字数不限。
5.文章请采用夹注和脚注两种注释方式:
夹注:适用于在正文中征引古籍,格式如(《论语·学而》)、(《史记·孔子世家》)。凡涉及历史人物、年号者在首次出现时请亦用夹注标明人物之字与生卒年、年号的公元纪年,如:孙诒让(字仲容,1848-1908);建元(前140-前135);建初二年(77)。
脚注:适用于在正文中征引近现代学人研究成果、不常见的古籍、说明性注释等,文字用五号楷体。每页脚注请重新编号。首次引用不常见古籍、专著和期刊文章的脚注请参考以下格式,再次出现时可省去出版机构、出版日期、期刊名称及期次,如: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页。
6.本刊一般一年出版一辑,出版时间为每年的8月份。为了保证刊物质量,要有一段编辑审核时间,请尽量于每年5月1日之前提供稿件。出版后,将为每位作者邮寄样书两册。
7.请惠赐打印稿(或手稿)及电子文稿,请留存底稿。
地 址:山东省曲阜市大成路九号孔子研究院学刊编辑室;
邮 编:273100;
联 络 人:陈霞
电子信箱: kzxk2010@163.com;
联系电话: 0537-4481582;(FEX)0537-4402388。
附录:
《孔子学刊》1-6辑目录
第一辑
◆发刊词 :孔子研究的使命…………………………………………………杨朝明
◆名家访谈
中国古代文明之重估与孔子思想的再认识
——李学勤先生专访………………………………………………宋立林 整理
认识孔子思想需要正本清源
——周桂钿先生专访………………………………………………李文娟 整理
◆ 学术史谭
走出历史的玩偶化
——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邓曦泽
◆ 孔学探原
“灾害”与“政事”和“祭祀”
──从《鲁邦大旱》看孔子的刑德观和祭祀观 ……………………王中江
试论孔子的人类习性观 ……………………………………………………林存光
◆ 儒经诠解
《仪礼》诗乐之教及其伦理意义 ………………………………………… 王文东
明代《周礼》学概述 ………………………………………………………杨艷秋
读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小识……………………………………………… 萧敬伟
◆ 简帛考释
竹书《恒先》考…………………………………………………………………曾振宇
楚简《性情论》校笺……………………………………………………………王希孟
◆ 儒史衡论
子弓非孔子弟子仲弓考
——兼谈弓荀派与思孟派的思想分歧…………………………………林桂榛
论隋唐时期山东士人的儒学传统……………………………………………王洪军
◆ 儒学与现代
孔子的伟大在哪里?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霍韬晦
论孔子的中和之道与当代温和主义…………………………………………牟锺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对当代文明的启示 ……………… 王震中
◆ 儒学与圣地
汉唐之际孔氏家学与《尚书》流变………………………………周国林 史振卿
圣裔孔东塘……………………………………………………………………陈祖武
黄帝出生地争端平议 ………………………………………………………侯乃峰
宋代钦定黄帝故里——曲阜…………………………………………………彭庆涛
第二辑
◆ 名家访谈
用孔子智慧守护民族精神家园
——牟锺鉴先生专访……………………………………………李文娟 整理
政治理想、儒家文献以及中西对比
——陈福滨先生访谈录…………………………………………王希孟 整理
◆ 儒学与精神家园
孔子儒家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建…………………………………韩 星
儒学是我国当代公德建设之基础……………………………………………郭齐勇
全球生态危机与儒家救治之道………………………………………………胡治洪
制度规范之正当性与适宜性
——《周易》社会正义思想研究………………………………………黄玉顺
民间儒学及其社会教化功能…………………………………………………董卫国
◆ 文庙释奠
释奠说略 ……………………………………………………………………彭 林
祭孔之史的起源与演变
——以“孔子”为轴的“兴学”与“立庙” ………………………李纪祥
释奠礼与文庙祭祀的合流及其文化意蕴 ……………………………………刘续兵
文庙佾舞的历史由来及其哲学背景 …………………………………[韩国]林鹤璇
◆ 简帛考释
清华简《祭公》与师询簋铭………………………………………………… 李学勤
帛书《衷》篇校释八则 ………………………………………………………刘 彬
《周易·涣》上九“血去逖出”考释…………………………………………谢向荣
◆ 学术史谭
清华简《保训》的“中”为中道说……………………………………………梁 涛
《中庸》成书之辩难焦点综说…………………………………………………杨少涵
李觏对礼的体认与经世建构 …………………………………………………林存阳
◆ 孔学探原
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看孔子的公私观………………………宋 健
汉简《奏谳书》“柳下季治狱”小议…………………………………………杨朝明
◆ 儒经诠解
《论语•为政》“阙疑”、“阙殆”考疑……………………………………张诒三
理学内核与经学外衣
——二程《春秋》学析论………………………………………………李建军
明代《孝经》学述论……………………………………………………………舒大刚
论王夫之的“占学一理” ……………………………………………………张学智
第三辑
◆名家访谈
儒家伦理视野下的人性、普世性及本体学
——成中英先生访谈 ………………………………………………陈金海整理
德政、民本、容隐制及其他
——俞荣根先生笔谈录 ……………………………………………宋立林整理
新儒家研究与儒学发展之思考
——胡治洪先生访谈录 ………………………………………… 王希孟整理
◆学术史谭
古文《尚书》真伪与病态学术
——与房德邻、姜广辉、钱宗武三位先生商榷…………………………张 岩
问题、方法与经典
——《论六家之要指》的启示……………………………………………邓曦泽
顺阴阳 明教化
——《汉志》儒家小序引述《尧典》发微………………………………李若晖
四库提要总叙札记
——兼读《四库提要叙讲疏》……………………………………………张京华
顾炎武、阎若璩“经解”八种提要 …………………………………………孔祥军
诸子起源说平议……………………………………………………………… 孔德立
◆儒经诠解
“以礼为宗”的《经解》思想分析
——与传世文献及战国简文相验证 ……………………………………林素英
儒家的大中至正之道及其结构规模
——《中庸》与《大学》合论 ……………………………………… 陈 贇
德性与知识的融通
——孔子“君子不器”思想辨析 ………………………………………董卫国
◆儒学与现代
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 …………………………………………………………安乐哲
从《毛诗》风教看中国研究的范式危机 ……………………………………方朝晖
◆儒史衡论
仁义诠释的一条独特进路
——以董仲舒仁义学说为中心 …………………………………………余治平
王安石新学派的《礼记》研究………………………………………潘 斌 杨 玲
权者反经、有善乃为:宋代《春秋》经解中的经权关系 …………………孙旭红
论朱熹的知行之辨 ……………………………………………………………江求流
第四辑
◆名家访谈
以文献为根据理解孔子与儒学
——廖名春先生访谈录 …………………………………………观 古 整理
当代哲学视野下的新儒家与新儒学
——宋志明先生访谈录……………………………………………王卫松 整理
◆学术史谭
国学名义 ………………………………………………………………………张京华
经学名义 ………………………………………………………………………张京华
黄模《国语》校理浅析…………………………………………………………郭万青
杨倞及其行实综考
——兼论《荀子注》的时代背景…………………………………………胡耀飞
◆孔学探原
《孔子家语·弟子行》研究……………………………………………………杨朝明
“儒家八派”形成因缘考 ……………………………………………………宋立林
孔子“知天命”之本义及其途径探索
——对徐复观《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一文的再思考………周会民
◆儒经诠解
孙盛史作与《春秋》经传……………………………………………闫春新 李赞赞
万斯大“经解”二种提要 ……………………………………………………孔祥军
◆儒史衡论
先秦儒家的道义论与参与式政治理念 ……………………………林存光 肖俏波
“民之萰”与“民之表”:先秦儒家政治理念的一个变化
——简本《缁衣》考析拾遗 ……………………………………………王 青
儒佛合流视域下的智旭易学之形上学发微 …………………………………张韶宇
◆儒学与现代
董仲舒对宋伯姬的评论及其影响……………………………………刘 洁 杨兆贵
陆世仪的社会治理思想 ………………………………………………………刘 伟
◆阙里文献研究
孔庙孔府碑刻琐议 ……………………………………………………………孟继新
据曲阜汉碑刻论汉儒《春秋》学之得失
——以获麟、制作与禅让为中心 ………………………………………王汉峋
民国初年孔教运动的缩影
——“重修尼山圣庙之碑”研究 ………………………………………李 翠
第五辑
◆名家访谈
回归传统 开拓新境
——林安梧先生访谈录 …………………………………………观 古 整理
孔子、儒学、儒家经籍再思考
——葛志毅先生访谈录 …………………………………………陈以凤 整理
◆学术史谭
胡渭《禹贡锥指》提要 ……………………………………………………… 孔祥军
子贡形象与儒家价值 …………………………………………………………孙齐鲁
孟子的公权观发微 ……………………………………………………………崔海东
日本人《论语》注释书解题……………………………………………陈 东 编译
◆儒史衡论
学诗学礼承旧业
——孔子子孙的家风与家规 ……………………………………………孔祥林
祭孔释典大事纪年 ……………………………………………………陈 东 整理
从儒学的困境看儒释之合流………………………………………………… 苏树华
鄂尔泰《丁祭教》与清初儒学在西南地区的传播………………………… 吴雅迪
◆《孔子家语》研究
孔子弟子年龄问题汇考
——以《史记》、《孔子家语》为考察中心………………………杨朝明 卢 梅
传抄与传承 辨伪与存真
——从《孔子家语》“三序”说起…………………………………………魏 玮
《孔子家语》与《说苑》关系考论………………………………………… 蔺小英
◆儒学与现代
论儒学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 ……………………董恩林
孔子文化的二重性:“区域性”与“世界性” ………………………… 吴霁雯
天下为公:中、西、马政治哲学会通对话的一种可能性 ………林存光 仇政华
◆阙里文献研究
曲阜汉碑视野下的经学与社会……………………………………………… 陈金海
孔子塑像服饰考
——《尼山孔子象记》碑解析……………………………………………李 翠
明初朱元璋的尊孔崇儒及其政治原因
——以曲阜现存洪武初年的碑刻为考察中心………………………… 孔祥安
第六辑
◆名家访谈
民主仁政、普世价值与多元和谐
——吴光先生访谈录……………………………………………………朱御明 整理
如何从思想和社会的互动中把握儒学的精神
——干春松先生访谈录 ………………………………………………观 古 整理
◆学术史谭
论中国古代的学术史研究
——史传与目录 …………………………………………………………………葛志毅
说“诗” ………………………………………………………………………张京华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提要 …………………………………………………孔祥军
《孔子世家谱》辨证…………………………………………………………崔富章 周晶晶
◆孔学探原
论孔孟之间儒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刘光胜
孔子的哲学体系………………………………………………………………林孝暸
◆简帛研究
论上博简《曹沫之陈》的政治理念…………………………………………………王 青
出土文献引《书》与《古文尚书》问题……………………………………………崔海鹰
“见独”与“慎独”:工夫视域中的儒道异同
——以简帛《五行》、《庄子》为考察中心………………………………… 宋 健
◆《孔子家语》研究
孔安国与《孔子家语》关系考论……………………………………………………陈以凤
西汉时期孔子遗说的整理与写定
——从《孔子家语》与“二戴”《礼记》比较的角度……………………胡培培
《孔子家语·后序》所载孔子后裔事迹新证 ………………………………曹景年
◆儒学与现代
论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肖群忠
再论章太炎评孔子………………………………………………………………… 朱 浩
◆圣域曲阜
曲阜鲁国故城与文化传承 …………………………………………………刘延常
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参与祭孔之特例分析
——从曲阜孔庙元代三碑谈起 ………………………………………卢巧玲
鲁国郡“孔府君”墓志铭与真实的孔氏“中兴祖”……………彭庆涛 贾国俊
由孔仁玉墓志铭论孔末之乱………………………………………… 孔伟 孔玥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