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我们的生命之学
——「2015年东亚青年儒家论坛暨研习营—儒家伦理与性情之教」研习心得
作者:廖于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七月十二日壬申
耶稣2015年8月24日
前言
我一直对于儒学有着满大的兴趣,不过这样的兴趣,似乎只停留在「学习」,可是同时,我内心深觉儒学是一门和生命紧紧相扣的学问。
所以在看到这个研习营的主题,「性情之教」就非常吸引我,确实也在整个营期的讲座、参访以及讨论之中,获得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激荡,也深刻体会到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之一便是在生命中真正地实践儒学。
以下就自己在营期中所获得的以及所思所感,简单分享几个面向的心得。
儒学之于生命
第一场讲座的主题就叫作「为什么在21世纪必须重温儒家人文精神?」我觉得抛出这样的问题意识做为整个研习营的开场是很好的,让我们得以在这样的问题上去做思考,厘清为什么我们在这里不仅学习更要身体力行儒学。
面临时代的变迁,我们其实首要面对的还是「自我」的问题,讲座中,黄俊杰教授提及所谓自我的迷惘,是自我与他者的冲撞,也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冲撞。我认为这确实是现代人需要正视的问题,尤其我们处在的时空背景与社会氛围,常常会让我们迷失自我,不管是很个体的自我,或者在整个脉络下的自我。而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我们应该要认清并找回来的。
并不是认为儒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我觉得,至少儒学绝对是一个让我们找到生命价值的管道,透过儒学的思考,例如孔子肯定自我的意志决定、孟子肯定自我是价值意识的根源等等,或许我们会比较容易找到渺小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渺小,进而认同自己的存在意义也是某种层面的巨大且重要。
我非常喜欢这场讲座中提到儒家人文精神的三点内涵:自我觉醒、天人合一与温故知新。儒家经典,概括整个儒学,都不只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的、应当被身体力行的精神。我想,这是我会期许自己时刻抱持的态度。
最后一天高柏园教授这么说:「我们不需要更多儒家的学者,而需要真正的儒者。」研究儒家、儒学的学者太多了,然而我们都应该期许自己是用生命去体现儒学的儒者,亦如同刘沧龙教授在结业式上勉励我们应持的态度,我想尽管现在的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仍然应该要有所谓承担这个时代困难的勇气。这才是我们齐聚一堂讨论儒学最深层的意义。
性情之教
潘朝阳教授以《中庸》谈性情之教,他说儒家的性情之教就是致中和之教,正好暑假前在学校刚修习过和中庸相关的课程,因此格外有亲近的、学以致用的感觉。
朱子谈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潘教授讲解时这么说,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的「中」指的是心的状态,而平常之「庸」指的是于日用平常之间皆可受用的道理。
我们其实都知道,要使自己本性澄明透彻,达到中之境界,由此而发的情,才能是和。可是究竟应该做什么样的工夫,则是性情之教所要思考的议题。牟宗三先生所提出的「逆觉体证」,于此,可以是一种解答。逆觉体证是一种自律的工夫,牟先生认为那是寻求真道德的途径。我想,首先必须相信道德本心的存在,才能进而透过修养工夫去体证本心、实践道德。而这正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应该努力的,时时提醒自己寻求可能因为任何因素放失的本心,使本性以及由性而发的情致中和之道,包含戒惧、包含慎独,我们做好自身修为,方能影响他者,成己成物,让整个社会都不偏斜,能够是一个落实性情之教的好的社会。
其中,杨祖汉教授的讲座,提出了很多让我印象深刻也耳目一新的观点。讲座主题为「从宋明儒的功夫论看性情的自我培养」,因而谈及了程朱理学中的「格物致知」。杨祖汉教授提出,当人越明白「理」,就越要求自己实践「理」以解决实践上感性影响所致的「惑」。这部份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而「理」,同时依附着「气」而存在,才能够有所彰显,所以,我们可以透过养气,去通透了解自己的理,进而便能够彰显之,在实践上达到更高的性情境界。
此外,杨祖汉教授谈到一个概念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他说,「生命的存在是透过消耗生命本身而维持存在。」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还满冲击的,其实不是因为害怕消耗生命,反而是因为我们太习惯于消耗生命,生命每一天都在流逝。可是,杨祖汉教授同时又说,「物质的存在是用于追求精神生活。」我的解读是,我原本太侷限于生命的物质性,会认为我们每一天都在消耗生命,其实太着眼于实体层面,反而忽略精神层面,巨观一点看,我们才会看到消耗所维持的存在。所谓存在,便是所谓的精神生活了。当我们超脱于物质之上,才能看见真生命存在的价值实寄托于精神,也才更能发挥精神之意义,让自己的生命存在更有质量。
情感的专一
值得一提的尚有第一天晚上分区队进行的讨论课程。当时我们这一区队第一个提出来讨论的问题是男女情爱问题的专一。这是一个很贴近我们生活经验的问题,因此讨论非常热烈。
所引用唐君毅先生在《爱情之福音》的文字我觉得很有共鸣,他说,「你真正饮一瓢时,一瓢代替三千,一瓢即是三千。」这句话我看了特别感动。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情经验,可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见了对方,也可能在滚滚红尘中飘荡许久才遇见了谁,但对我而言,并不是谈了很多次恋爱,就不是一个专一的人,也不是只谈那么一次恋爱,就叫作专一,情感的专一在我的观点来看并不是单就次数而定,重要的还是「心」本身。
我想起曾经在曾昭旭老师《有了自由才有爱》这本著作中读到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只要人发心爱人,人便已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便立刻能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充实与悦乐……然后奇妙的是:我们若不期望终点,便会看到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终点接近的一次实现,因此竟每一步都是终点的实现了,此之谓『一剎那即永恒』。」我认为,如果于感情层面谈自我实现的终点,是追求所谓专一,那么,或许也可以说,我们每一次爱一个人都是一种专一的实现,无关爱这个人之前还爱过多少人,也无关爱这个人之后可能还会去爱多少人,而是那个当下,全心全意地付出,便是一种专一了。
我们有时候会太过纠结于狭隘的定义,譬如谈过几场恋爱、怎样算专一,这样反而会让感情这件事变得复杂。我认为涵括爱情,以及每一种由心而发的行为与决定都是一样的,重要的应该是我们要真诚地面对自己、叩问本心,知道每一个当下是不是问心无愧的。
这是我自己的价值观,但同样地我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尤其在面临情感问题不应该硬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套在对方身上,人际关系总是要透过沟通与磨合,才能达到一种最为和谐也最让人感到舒适的状态吧。
结语
整个研习营课程内容丰富,包含多场讲座,以及参访行程,在心得中没有办法一一提及。整体而言,我觉得这个研习营落实的正是「性情之教」吧。我们并不是抱着一堆经典死读,而是透过生活经验的连结、透过生命问题的反思,很深刻地体会到儒学的重要性绝对不仅是要能够引经据典而已,所有的意义都是在自己真正体现与实践之后绽放的。
接触儒学的时间很长,不过有一大半都是学校规定要学、要考,所以我们上课认真地抄下每一个字的注释、考前努力背下指定的篇章段落,在求学生涯中好像是用国文考卷、论孟考卷上的分数判别自己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儒学学习者,写得出长篇大论的人似乎就被归为懂儒学的人。很多人不喜欢、甚至于讨厌儒学,我认为那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方式都错了。当一门学问变得是要强记的时候,难免会有排斥感,可是儒学,它是和生命息息相关的,所以重点就在于我们要把它拉近自己的生命,紧紧贴合。
这正是我在这次的研习营中深有所感的,从每一位讲者身上,我都看见他们谈及儒学时的闪闪发光,他们真正是「儒者」的典范,也是我非常向往、期许自己可以追随的目标。
短短五天的营期,看见很多致力于儒学的人,深受感动,也在每一次的听讲、对话讨论中激荡出深刻的火花,总是相信在未来,我们不管会不会再相遇,都走在同一条路上,朝着同一个方向,那么努力着,就是一件至极美好的事了。
责任编辑:葛灿
【下一篇】【<英>特里•伊格尔顿】大学的缓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