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文化传统,重建知行关系——行进中的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5-07-20 12:43:53
标签:

  

 

回归文化传统,重建知行关系

——行进中的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

记者:月航  谢丹

来源:《常州日报》2015年7月19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六月初四日丙申

           耶稣2015年7月20日

 

 

 

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在星园路上的白云校区,望“梅”、临“水”、听“樱”、品“竹”。

 

门庭静谧,不霸气,不显赫,时有身着汉服、唐装的年轻人出入。一股儒风扑面而来。

 

“弘扬传统文化也要从知与行抓起,常州历来就有经世致用的传统。”这里的12位老师每天都十分忙碌,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弘道、授业、育人。

 

中国传统智慧可以造福世界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2014年12月28日,常州大学白云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贵州大学等学校的国学院和相关院系的领导和教授,以及3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在院长张戬炜的带领下,神情肃穆,向先贤致敬,宣告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

 

成立伊始,张戬炜院长带领常务副院长巫巍、招生办副主任于丙楠以及书法家汪凯老师,前往北京拜会著名学者、教育家、国务院国学中心顾问、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先生,并聘请龚鹏程先生为国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2015年起,国学研究院每月举办一次国学名师讲坛,先后请来了新儒家代表人物、首都师范大学儒教中心主任陈明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博导唐文明教授等来主讲,从六月起与常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龙城讲坛国学课堂,国学正式走进龙城大厅。

 

徐新意副院长带领国学普及队伍,先后在常州及无锡政法系统、各社区乡镇进行国学普及课程200多场;

三月,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暨道南书院读书会正式开讲,通过微信和实体课堂,实现学院线上线下读经典;

四月,春醒茶会,用生活美学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月,太湖雅集,让人们在茶香书声和琴音中感悟生活的美好;

六月,端午诗会,用美丽的诗歌赞叹伟大的民族,用自然之美让人们感受天地人的融合;

七月,由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弘道书院共同主办的纪念钱穆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坛即将召开; 

七月,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国学研修班(秋冬班)将正式开学;

下半年,即将举办“中国青年儒学论坛”、“盛宣怀与常州先哲遗书文化论坛”、“中国首届常州学派国际论坛”……

 

“我们应该拥抱传统,而不是叶公好龙。”国学研究院老师们对记者说,“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有所扬弃,使之更契合现实。我们不单要说,更多的我们还要去践行。”“祖宗留下来的文明,不是让我们躺在上面睡觉的,而是让我们继承精神,去创新、去发展。这是我们的责任。”

 

传统文化可以解决现代困惑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在磨难和变革中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破题一直如影随形。

 

曾经驰骋全球的西方文化,随着现代化的日益深入,其与自然环境、社会伦理和内在人性的一系列矛盾越发尖锐。张戬炜说,东方的传统智慧经过现代化转化后,可以成为这些问题的“解药”。孔仁孟义、道法自然、佛家慈悲……“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宝贝啊!”

 

和今天一些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思路不同,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有敬畏之心,尊重天地,供奉祖先,顾及后代,这是出于保护人类、族类栖息地和文化养育的考虑。”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的老师们谈起古人的《月令》,何时打猎捕鱼、何时砍伐树木,都有规定。不杀母兽、不犯幼鸟、不滥砍伐,否则就是违礼、不孝。“儒释道都讲究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与山河大地、与宇宙共生。这些智慧,让我们得以从更长远的时间与更大的空间去考虑环境和资源的问题,所谓‘天长地久,物我同春’。”

 

优秀传统文化,能让社会更文明。很多课堂上,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李雄老师都会倡议子女尽量与父母住得很近,只有“一碗汤的距离”。这种“孝亲”之举,能让人与人之间更为亲密。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机制,以及对“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品德的提倡,都是社会文明之道。

 

优秀传统文化,能浸润人的心灵。老师说:“我们多读读四书五经,读读老庄、佛禅,用它们来调节心灵,感受何谓平常心即‘道心’、何谓‘民胞物与’,以此活化心灵,人会活得更自在,社会会更有人情味。”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正本清源

 

在第四次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线下读书会上,常务副院长巫巍做了一个《国学思维与核心价值观》的讲座,说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他认为这个才真正切合了当前的社会状况。

 

“对待传统文化,要看它的主流。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孔孟、了解老庄、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把握精髓,养育自己,就能让传统文化在今天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滋养当代中国。”巫巍说。

 

而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发挥作用,就必然要厘清对传统文化的种种误读。“有些人不看主流,抓住只言片语就横加挞伐,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做只会糟蹋我们的文化。”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