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封面专题:被呈现的孔子

栏目:电影《孔子》
发布时间:2010-03-09 08:00:00
标签:
 
瞭望东方周刊封面:被呈现的孔子
 
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01月25日
 
  为了帮助电影剧本准确把关,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张宏森亲自组织专家开了六次不同层次的剧本研讨会。
 
  2010年1月22日,电影《孔子》公映,中国几千年来第一次,孔子以一个鲜活的形象正式亮相。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导演胡玫接受《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这样形容拍电影《孔子》以来最大的感受。
 
  2009年全国两会上,一位国家领导人见到江苏团人大代表胡玫,问:“你在做什么?”胡玫回答:“在拍电影《孔子》。”这位领导人说:“啊呀,那可是一个重大的......”,他停了三秒钟,然后说,“重大的挑战。”
 
  “这三秒钟,我在想‘重大的’什么呢?挑战。我觉得说得特别好,因为拍孔子确实从来没人做过。”胡玫告诉本刊记者,接着这位国家领导人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这对于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把中华文明推到世界上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拍好。”
 
  “一个通俗的民间版的孔子”
 
  胡玫拍孔子有非比寻常的契机。
 
  2005年,媒体传出韩国宣称孔子祖上是韩国人,同时传出韩国、日本正准备投拍电影《孔子》的消息。胡玫感到了不安和急迫,“孔子这样伟大的文化象征人物,他的传记片应当由中国人自己来拍。”她说。
 
  于是,她开始组织筹备了电视剧剧本,但因在广电总局审查时未获通过而暂时搁置。又经过一段时间酝酿,2007年9月,在山东曲阜第二十四届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上,胡玫所在的中影集团公布了拍摄电影《孔子》的计划,随后,大地文化传播公司投资加入。至此,《孔子》的构想由电视剧逐渐升格至商业大片。
 
  这确实是个挑战。“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孔子没有被搬上银幕或者荧屏,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胡玫对本刊记者说。
 
  为了帮助电影剧本准确把关,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张宏森亲自组织专家开了六次不同层次的剧本研讨会,每次研讨会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儒学和孔学专家、电影专家,还有电影局“重大题材专家小组”的专家。
 
  “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作为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要挖掘他的精神实质和精神内涵,更多体现他的人格理想。”张宏森对《望东方周刊》说,“我们主张要找到儒家精神的历史价值,要有精神高度,道德情怀。既要防止对儒家精神进行戏说或人为演绎,同时还要考虑在今天阐述儒家思想的作用和意义,要有的现代性,这是研讨会普遍谈到一个问题。”
 
  每次研讨会,专家们都从各个角度谈到对孔子的理解和对电影的建议。在电影公映之前,张宏森本人就看了五遍。
 
  电影《孔子》的开拍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4月的开机仪式上,剧组收到了社会各界发来的贺词,其中,包括政府部门、孔子后人、电影业同行、媒体,甚至还有世界500强企业。
 
  开拍之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给予批示,“让下面各部门协助我们拍摄,表示相信胡玫领导的团队是华人最优秀的电影创作团队,相信一定能够拍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好片。”胡玫告诉本刊记者。
 
  同时,国际舆论反响强烈,美联社、BBC、卫报、独立报、综艺等海外媒体,都突出地给予报道,有的用整版甚至更大的版面报道这部电影。
 
  社会各界的热切与期待,成了电影《孔子》难以承受之重。为此,导演胡玫在开机仪式上恳切地说:
 
  “拍摄《孔子》的确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借此机会我也要提醒各位两点:第一,电影是一种虚拟艺术,历史片并不是书写历史。我们在创作中必须发挥充分的艺术想象力和精心的选择与剪裁。第二,电影作品是艺术而不是学术。希望学术界对我们的创作给予必要的宽容,不要过于用学术性的,求真求全的眼光去期待我们的片子。在我们的作品中,绝不可能塑造一个全面完整的孔子,也不可能只以两个小时反映孔子的全貌和一生,更不可能全面反映出那个波诡云谲的动荡时代,以至塑造出一个高大全的伟人。”
 
  广电总局的专家研讨会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最后终于达成一个共识---“这个电影是一个通俗的民间版的孔子。”(专家组郑洞天语)这让剧组的创作人员放下了相当分量的包袱。
 
  “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抡板砖了。”公映之前,胡玫导演对本刊记者说,“我们不怕,因为这是一部电影,你不能拿它当历史教科书来挑剔。”她加重了语气强调“这是一部电影”。
 
  “很多人希望把孔子拍成圣人,这是一部电影很难达成的任务。就我看到的,世界上的圣人传记片,大部分是不成功的。”胡玫说。
 
  电影《孔子》剧本用了三位编剧,前后修改了30稿。在拍摄过程中,胡玫还把编剧陈汗叫到现场,进行了几处重要的修改。胡玫告诉本刊记者,即便是在首映式后,他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意义与票房兼顾
 
  “电影《孔子》的最重要的意义是,让大家关注孔子这个人,关注他的学说和思想。”胡玫在首映式上说。
 
  但是整个首映式,媒体关注的重心都在孔子的扮演者、香港明星周润发身上。
 
  在确定由周润发出演孔子之前,谁能胜任出演孔子曾经争论得沸沸扬扬。2008年8月,新浪网启动了“孔子扮演者猜想”,全民“海选”孔子。获得前三甲的依次是:陈道明,濮存昕,刘德华。
 
  导演胡玫倾向于用大陆演员,并曾就如何挑选扮演者亲自到山东拜访孔子后人,征求意见。
 
  而编剧陈汗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言之凿凿地说,由张艺谋来演最适合。“如果周星驰演可能也很厉害,笑死你,票房也好,电影就是这样。”
 
  最后,电影监制崔宝珠(曾参与过《卧虎藏龙》、《霍元甲》、《功夫》、《长江七号》等片的策划、制作,被称为“金牌监制”),大力推荐剧组邀请周润发出演。而周润发在香港多演枪战片中的英雄,在观众心目中一直是“小马哥”(电影《英雄本色》中的角色),在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前,几乎没人找周润发演古装戏。
 
  “我要把孔子还原成人,演一个人可以,演一个圣人,我演不了。”首映式上,周润发用生涩的普通话重申他在接受这个角色之初的想法。
 
  当周润发第一次看到剧本时,他曾经拒绝出演,因为“太有光环”,为此,制片方不惜对剧本做了重大调整。
 
  “找周润发(演孔子)成本增加很多,但是片子也好卖。”陈汗很诚恳地告诉本刊记者。
 
  电影《孔子》共投资1.5亿元人民币,有消息称周润发的参演拿走了整个投资的三分之一,但他也成为海内外票房的保障。
 
  现在,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孔子人生中艰困波折的后半段:周润发出演的孔子,50岁后参与到鲁国的政事之中,并提出尊王室、复礼制的理念,试图以此削弱贵族的势力,但由于三桓贵族势力强大,孔子终被逐出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又被迎接回鲁国著书立说,留下一批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2500年来,孔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所以能够把这个先贤立起来,会长我们中国人的志气。”面对本刊记者为什么选取这个角度来表现孔子的追问,胡玫这样回答。
 
  本刊记者参加媒体看片时,孔子和卫国君卫灵公的一段对白,因为切合中国当下国情而引起阵阵笑场。
 
  卫灵公问政于孔子:“卫国人多,不好治理,怎么办?”孔子答:“使他们富足。”卫灵公说:“现在富人已经不少了,仍然不好管。”孔子答:“施以教化。”
 
  胡玫对电影内容不愿多做解释和评价,她告诉本刊记者,有些年轻人看过《孔子》之后“反应很奇特”,马上跑回家去看书,有观者半夜发短信给她,说是“刚看了《史记》”,或“刚看了《东周列国志》”。“我特别高兴,给我们的国学带来一点引导和刺激,说明我还是做了一件很有益的事情。”
 
“片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尽了最大努力,剩下的交给观众。”胡玫最后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特约撰稿芦 北京报道
 
 
 
 
孔子归圣之路
 
 
80年代的孔子,只是个好坏参半的凡人;90年代的孔子,是个影响巨大的学者;进入21世纪,孔子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圣人”
 
《望东方周刊》记者舒泰峰,特约撰稿芦、李拯 | 北京报道
 
2004年9月28日,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悬挂着“纪念孔子2555年诞辰”的巨大横幅,两边的对联是“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祭坛上摆放着牛羊猪祭品,香火缭绕。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曲阜市市长江成肃立在孔庙大成殿前,诵读了孔子诞辰2555年祭祀大典祭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公祭孔子,曲阜市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代表,以及海内外游客3000多人参加了祭孔仪式,引起全球瞩目。
 
2004年之后,祭孔典礼渐趋复杂,规格逐年上升。
 
2006年的祭祀大典运用诸多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建设了一条“朝圣大道”,使用仿古马车组成祭祀行进队列,在72面祭祀大旗的护送下,参加祭孔大典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乘9辆特制仿古马车从大成桥踏上“朝圣大道”。
 
2009年的祭孔大典由当时的山东省政协主席主持,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恭读祭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揭示了由范曾题写的祭孔大典主题词,并在孔庙大成殿向先师孔子敬献花篮。
 
由“文革”期间的“批林批孔”、“彻底砸烂”到国家领导人出席祭孔大典,在最近二三十年,孔子走出了一条归圣之路。
 
政府推动恢复祭孔
 
祭孔一事典型地反映了孔子身后的际遇。曾亲自参与祭孔大典的一位孔子后人告诉《望东方周刊》,“文革”结束之初,孔子后裔一般都在自己家中挂张孔子像祭奠。
 
上世纪80年代,曲阜组织了“孔子故里游”,让在国内外的孔子后裔、儒学专家到孔子出生地重游,共同探讨孔子思想。作为配套项目,推出了仿古祭孔表演,由当地一个山东梆子剧团承担表演项目---唱礼赞、举旗巡游。可是开香案、献三牲的真正祭祀环节,仍无人敢提出。
 
直到1993年,孔姓族人才得以第一次真正进行孔子家祭。“这其实也是政府主导的。”上述孔子后人说,当地政府肯定了孔子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地位,并且官方也单独搞了一个简单的祭祀仪式。“不过当时更多的带着推动旅游的色彩,政府希望让世界各地,尤其是国内多了解孔子和曲阜。”
 
祭祀的放开,背后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宽松。首都师范大学儒教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陈明告诉本刊记者,上世纪70年代末,有外国领导人访华时提出要看孔庙,“可是孔子已经被打倒,得先做点舆论铺垫”。
 
陈明说,当时的副总理李先念找到《历史研究》杂志,由副总编庞朴写文章。庞朴很低调地肯定孔子是个伟大教育家,文章被《人民日报》转载,在社会上开出一个新向度。
 
然后就是李泽厚,他从儒学对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作用重新论证了孔子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地位,从学理上奠定一个新基础。
 
“然而,80年代的主题是解放思想,是政治经济的改革,由于在‘五四’以来的论述中儒家在这两个问题上不仅无足称道而且有阻碍作用,庞朴、李泽厚他们肯定孔子的路向就无从展开。”陈明分析说。
 
再成“圣人”
 
上世纪80年代,还有另外几种因素催生了重新认识和评价孔子的环境。“以匡亚明《孔子评传》为代表的一系列著述和文章,都对孔子采取了一分为二即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而不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一直呼吁儒教复兴的学者王达三对本刊记者说。与此同时,1984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国家支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孔子基金会,邓颖超点名谷牧任名誉会长,匡亚明任会长。稍后还创办了《孔子研究》杂志。
 
“总体而言,这个阶段的‘孔子热’虽有起步,但很不成熟,深受政治气候影响,同时受到以《河殇》为代表的‘西学派’的抵制。”王达三说,要到90年代,对于孔子的学术研究才真正热起来,也越来越接近公正。
 
“特别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现代新儒家思潮研究’系列著述的出版,对于‘孔子热’和‘儒学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像蒋庆、陈明这样的儒者而不是学者也开始受到关注。”他说,也正是此时,曲阜地方政府和民间合办的祭孔开始浮出水面。
 
1999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中国孔子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孔子诞辰2550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代表,“这是一个官方释放出的强烈信号。”王达三说。
 
不过,大体而言,王达三认为,此阶段的“孔子热”还仅限于学界和曲阜,直到新世纪[41.76 -0.07%]开始,孔子热才算真正突飞猛进,儒家文化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这十年中,中国人民大学率先成立了孔子研究院和国学院,其他高校,如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陆续跟进。
 
另外,据王达三的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30多所高校竖起了孔子塑像。同时,祭孔热、孔诞热、论语热、读经热、国学热、国服热、祭祖热、古礼热、百家讲坛热、传统节日热、文化遗产热,让人眼花缭乱。
 
在这一波国学热潮中,2004年具有特别的含义。这一年,蒋庆推动儿童读经;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任继愈、王蒙发起,72位社会各界名流签署《甲申文化宣言》,向海内外华人、向国际社会表达文化主张;加上陈明召集的《原道》十周年纪念会---这三大事件使2004年被称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年”。
 
陈明的一句话颇有代表性。在《原道》十周年纪念会上,这位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打趣说,自己有点“从边缘到中心”的感觉了。也恰在此年,山东曲阜首次大规模公祭孔子。
 
“大体而言,这个阶段是孔子热深入民间、影响官方、走向世界,实现全面复兴的十年。”王达三说,“80年代的孔子,只是个好坏参半的凡人;90年代的孔子,是个影响巨大的学者;进入21世纪,孔子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圣人’。”
 
历史的轨道
 
孔子的归圣,在王达三看来,除了中国崛起带来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之外,还因为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是应对现实危机和挑战的巨大的思想资源。
 
“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如今都存有一些‘现代文明病’,比如人心空虚、人际疏离、人情淡漠、道德滑坡、信仰失落、贫富不均、吏治腐败、环境恶化、资源耗竭以及国际霸权等,而孔子思想及儒家文化,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提供不少思想资源。”他说。
 
在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喜所的眼中,这种现象与上世纪早些时候的情形相像。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现代知识分子为核心,以民主、科学、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刻批判。
 
“但是,孔子毕竟是中国文化一块坚不可摧的基石。”他说,由新文化运动促成的“五四”运动刚过,复兴孔学即在一部分新型知识分子中悄然兴起,经过数年发展,不仅恢复了孔子的尊崇地位,而且使孔学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就是现代新儒家。
 
这一轮孔子复位的背景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西方文明及资本主义思想理论产生了怀疑,寻找新出路。梁启超等人1919年在欧洲进行了一年多的考察,很多著名思想家都劝他不必再从西方“取经”,应该回国好好研究孔子、孟子、老子,用东方文化来重建世界文明。
 
李喜所说,于是,梁启超、严复等当年积极呼吁学习西方文化的激进思想家在“五四”后都有转向,极力主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东方新文明,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东方文化派。
 
历史漩涡中的孔子
 
在其身后的两千多年间,孔子时常处于历史漩涡中。
 
李喜所说,孔子死后400年间,儒学的运气一直平平,虽经孟子等人丰富发展,却没有引起多少重视,更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时来运转,成为和皇帝齐名甚至高于皇帝的思想权威,“圣人”、“至圣先师”等一顶顶桂冠被戴在头上。
 
孔子的“圣人”形象维持千年,直到近代才受到挑战,第一个打倒孔子的是洪秀全。太平天国从西方“请”来了上帝,认定上帝是唯一“真神”。他命令太平天国的将士砸孔子牌位,推倒孔子神像,焚烧孔庙,还将儒家经典全部烧毁。在南京,太平天国将孔庙改为屠宰场,把孔子牌位扔到马厩、猪圈里。
 
其后,孔子被康有为的维新派所用。李喜所说,康有为为了变法维新,把孔子改造成了一位改革的思想家。他的《孔子改制考》,全面阐述孔子的变法思想和与时俱进的历史观,甚至将西方一些平等、自由、民权的思想也安在孔子身上,孔子俨然变成了维新变法的鼻祖。
 
戊戌变法被镇压,孔子被维新派这样重塑之后,权威降低。
 
更大的挑战在康有为之后。邹容在《革命军》中系统地批判了孔子为历代封建皇帝所利用、成为推行专制集权的思想政治工具,儒学把国人都变成了唯唯诺诺的“奴仆”。章太炎则批评孔子及其儒家学说是“忠君”的“伪学”,专“以富贵利禄为心”,败坏了社会风气。
 
去圣乃得真孔子
 
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陈明说自己对于新世纪以来的孔子热和国学热“乐此不疲”。“小康、和谐、以民为本等等都是在儒家思想中得到最充分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命题的确立,为孔子的定位打开了空间,甚至说不引入孔子或儒学,这些概念就会十分单薄。”
 
李喜所从大历史的眼光出发,对此现象别有看法。“就像一战后的那次国学热一样,现在看起来,当时知识分子的看法还是有问题的。现在也是一样,不要那么绝对,不要因为西方有金融危机就将人家一棍子打死。”
 
至于此轮孔子热的内涵,李喜所觉得应甄别对待。“他讲的人与人的和谐,要为对方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教育平等,有教无类,重视人的自身修养,都是很好的。”
 
李喜所提醒说,现在的问题是,从完全打倒到再次神话孔子,不加甄别地宣扬。“‘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本身并不错,但是后来演变为一种官本位,这个就坏了。”
 
现在需要做的,是还孔子本来面目,“孔子的许多东西是后人添加的,现在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基本是一个假孔子。以至于连孔子文化中许多字义上本来很好的东西,也变成坏的了。比如‘仁义礼智信’,本来没什么不好,但是后来演变为‘伪君子’的画皮,被严厉痛斥。”李喜所说,“求得一个真孔子,还原孔子的教育家地位,于中华文化的复兴意义重大。去圣乃得真孔子吧。”-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
 
2010年01月25日 瞭望东方周刊
 
  《孔子》具备审查有四个标准:重大题材,不能戏说,要严格按照史实;要符合和谐社会理念和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孔子定位为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符合影视艺术规律
 
  就在电影《孔子》上映的时候,曾经执导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导演韩刚和他的助手正在北京亚运村的一个宾馆房间里紧张地剪辑同名电视剧《孔子》,30集。
 
  几个月前,又有一部以孔子为主人公的电视剧通过审批,导演张黎(曾执导《人间正道是沧桑》),剧名初定为《孔子春秋》。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关于孔子的动画片已经在央视开播。
 
  “做孔子是受于丹启发,孔子有群众基础。”韩刚版电视剧孔子制片人郑克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看到了大众对孔子的需求。
 
  继于丹的论语热、李零的“丧家犬”之争后,孔子影视剧扎堆现象的背后是大众的文化需求---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孔子?
 
  现代人的心灵导师
 
  韩刚版电视剧《孔子》是个“穿越剧”,采用古代和现代两个时空跳跃式剧情结构。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女大学生做一个关于孔子的毕业论文时,发现对孔子并不了解,于是回国查资料。在国内遇到了一位男记者,于是两人开始了认识、发现孔子之旅。剧情很大部分还原古代孔子生活中的故事。两个现代年轻人在寻找孔子的过程中,不断探讨孔子关于教育、道德等思想,同时解决了他们心目中的困惑。
 
  电视剧根据钱宁小说《圣人》改编,钱宁在他的小说自序中写道:“在人类的历史长夜中,没有信念,一定会走失。”“孔子不是我的偶像,儒学礼教也不是我向往的。为什么要写孔子呢?孔子让我感动,读司马迁《孔子世家》时,看他经历了许许多多失败后,仍不肯放弃,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剧中外形像一名乡村教师的孔子,扮演着现代人的精神导师。
 
  据郑克锋介绍,2005年这个电视剧启动的时候,同时有几家公司也在筹备做孔子的电视剧,其中包括胡玫,还有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抓的一个。
 
  2008年11月,经过广电总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审阅,只有韩刚的剧本批了下来。
 
  本刊记者了解到其他两剧未获通过的原因:胡玫的剧本按照《雍正王朝》样式写孔子一生的故事,把吴越之争移植到孔子的成长背景下,历史学家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杨伟光抓的剧本图解《论语》,做成系列篇,因为没有戏剧冲突,不符合影视规律,未获通过。
 
  剧本审查有四个标准:重大题材,不能戏说,要严格按照史实;要符合和谐社会理念和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孔子定位为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符合影视艺术规律。
 
  韩刚的剧本因为采用时空转换解决了平铺直叙孔子一生事迹的难题,史实不清楚的地方,就用现代部分跳过去。
 
  韩刚这几天正准备剪出一个预告片花,送给电视台和相关部门看。
 
  普及版励志故事
 
  “我觉得现在孔子太神圣化了,他很伟大,很有学问,讲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其实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一点和普通的中国人非常像。一个在美国打拼的华人和一个北京的民工,他们身上的气质和孔子是一样的,一样在哪呢?就是他们的坚忍。”动画版《孔子》编剧李冯接受本刊采访时,这样为孔子定位。
 
  李冯曾经做过张艺谋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编剧。
 
  “孔子不是贵族,15岁前接受乡学的免费教育,之后就没法上学了。他20到30岁之间有了老婆和孩子,要养家糊口,又没人给他发工资,他搞了一个相当于现在的婚庆公司,可能有一个比较大的葬礼,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但是做这个辛苦,得跑啊。后来,由于他学问很好,威望很高,结识了很多人,大家都认可他,才会给他做官。50多岁做官,从县令做起,很快做到鲁国的总理,这说明他能力很强的。”李冯这样通俗地概述孔子的一生,他编剧的动画片就是写孔子一生的故事。
 
  “一般人在长时间的逆境中会抱怨,但是孔子就会很达观,很诙谐。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换到他的位子,我们能不能坚持下来?”李冯反问道。他笔下的孔子有很强的励志色彩。
 
  “我觉得孔子身上没有消极的东西,他周游列国坚持到70多岁,那时候50多岁已经相当于现在的70多岁了。今天如果有这么大岁数的人到北京做‘北漂’,那不是很震撼吗?”李冯强调。
 
  动画片共104集,每集只有十分钟左右,要有矛盾和戏剧性冲突,但历史记载的孔子的细节很少,所以李冯进行了大量发挥,涉及当时的风俗、政治等各方面。
 
  比如有一集情节是这样的:孔子做官的时候,突然他的辖区内飞来一只大鸟,民众很紧张,以为灾祸临头,纷纷下拜,还为此建了一个祭坛。这时,孔子就告诉大家,这只是一只迷路的海鸟,因为鲁国地处现在的山东,离海很近。
 
  “这个情节史料上是有的,但是发生在孔子之前的一个鲁国很有名的大夫柳下惠身上,我们觉得不错,就移植到孔子身上来。因为孔子知识渊博,这是有可能的。”李冯解释。
 
  另一个故事更有戏剧色彩。天下大雨,一个寡妇家的房子塌了,她跑到隔壁家去敲门避难,隔壁家正好住着两个单身汉,很为难,男女授受不亲,让不让她进来呢?这时,孔子来了,做了一个关于“仁义”的说教。最后单身汉让寡妇进去了,但是自己跑到门外站着。
 
  这个故事在《孔子家语》中有记载,但结果是男子拒绝寡妇进门,孔子认为男子做得对。
 
  “现在的道德底线和当时已经不一样了,要调得跟今天一样,所以我们要重新编。”李冯说。
 
  动画片中还增加了两个虚构的形象,一盆兰花,还有一个动物貔貅,颇具童话情趣。加入兰花是动画片文学顾问、山东作协主席张炜的创意,象征孔子的品格高洁。貔貅是孔子小时候捡回来的,当宠物养着,代表人性弱点,有虚荣心,懒惰,在孔子身边,受他的感化。而加入貔貅是制片公司的提议,因为该公司之前制作的动画中有貔貅形象,可以理解为一个植入性广告。
 
  “做动画片投资很大,这一点私心,可以理解。”李冯说。
 
  因为兰花和貔貅是两个脱离了现实的形象,李冯设置了“规则”,就是他们不能跟人对话,不能改变历史进程,它们只能彼此对话。
 
  现在,此动画版《孔子》已经制作了六七十集,边做边在央视播出。
 
  既不能神化也不能妖魔化
 
  动画版孔子是在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制作的。
 
  “采用动漫的形式,主要是考虑到年轻人对孔子文化不了解。”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梁国典接受本刊采访时说。
 
  中国孔子基金会是1984年经中央批准,由政府拨付专款支持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文化学术基金组织,早期致力于孔子和儒学的学术研究,2004年中央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孔子基金会明确定位为通过基金募集、运作支持孔子文化研究,还包括对外文化交流。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我们要通过整理和传承孔子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梁国典认为,当下人们对孔子的需要应该建立在相对超脱的客观立场上。
 
  “我们对孔子的理解,既不能神化也不能妖魔化。孔子去世之后,很多时候人们说的孔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孔子了,很大程度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跟孔子本人和孔子思想是有差距的。近代之后,孔子又被妖魔化,把它作为一个落后保守文化的代表。现在,这两者都应该克服。”梁国典说。
 
  2006年底,梁国典提出基金会要推动孔子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青年、走向世界,从注重研究转向注重传播。
 
  孔子基金会在国内开展论语普及工程,提出“社区论语”、“公交论语”、“银行论语”,根据社会各界的需要编辑一些论语普及读本。
 
  同时,加强孔子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去年5月在希腊、奥地利举办了“孔子文化世界行”的首展,展览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
 
  “对外交流时,我们主要突出孔子的‘仁’以及‘和谐’的思想。他的理念,大同、仁爱、和谐,既有传世的价值,也有普世的价值。”梁国典说,现在很多国家出于好奇,都主动邀请孔子基金会去开展活动。
 
  据悉,目前,《论语》八个语种的翻译工作已经完成。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特约撰稿芦、李嘉 北京报道
 
 
孔子不是博物馆
 
2010年01月25日瞭望东方周刊
 
  “与其他文化中的大思想家相比,孔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教诲都是集中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他教你怎么做一个人,怎么培养自己的修养。他的思想不是拒人于外、与普通人无关的,他不是上帝,他教你的东西,就像是祖父与孙女的对话”--安乐哲(Roger T. Ames)/文(美国)
 
  第一次听说孔子是1966年,我才18岁,在香港。那时候中国内地的“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我本来是在香港中文大学学诗歌,室友给了我一本《四书》,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这也是我决定毕生研究中国哲学的开始。
 
  当时,哲学界是黑格尔的时代,中国文化普遍被认为是疲倦、古老、保守、没什么希望的。在西方哲学家看来,孔子是一个“可以使时间静止”的人物,代表遥远的古代,没什么现实意义。
 
  “你讲的不是中国的孔子,是个华侨”
 
  1985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去上海复旦大学演讲。那里曾是“批孔”的发源地。我那时只有30出头,年轻气盛。
 
  教室里,老师坐在后排,年轻的学生坐在前面。我讲了自己对孔子的理解,说孔子是世界级的思想家,对历史的贡献不亚于黑格尔。
 
  讲完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安教授,你讲的不是中国的孔子,是个华侨。”
 
  我回答:“国际意义上的孔子并不是你知道的那个孔子。”
 
  他又问:“你难道懂得比我们老师还多吗?”
 
  我回答:“中国有一句话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们老师解释的孔子是一种理解,但孔子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思想家,中国以外的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孔子在中国被完全边缘化,中国人自己丧失了对本国文化的信心。当时有一部纪录片叫《河殇》,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情绪。中国文化被中国人认为是低一等的文化,外国文化被认为是先进的。当时在中国大学的哲学系里,研究中国哲学的地位都比较低,当领导的都是学西方哲学出身的。
 
  一直到2001~2002年,我在北京大学访学时,仍然感觉,即使是北大哲学系的学生对孔子也没什么兴趣,认为他过时了,他们感兴趣的是“新”的东西。
 
  孔子和儒学将变成一种世界级哲学
 
  但后来,2006年和2008年,我再次到北大访学的时候,发现学生们开始重新对孔子发生了兴趣。
 
  现在在中国国内,政府和学界都在推动一场“国学热”。几乎所有中国重点大学都投入重金推广孔子的学说和文化,中国教育部也在过去10年间,在世界各个角落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我曾经跟语言学家出身的许嘉璐交流过对于国学的看法,他有很深的见解。
 
  我觉得孔子学院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夏威夷大学是最早一批建立海外孔子学院的大学之一,而当时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名校都拒绝了孔子学院。当时有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打电话问我,你会不会担心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利用你的学术声誉来进行“宣传”。
 
  我回答说,我为什么要担心?我曾在武汉大学做过富布赖特学者。富布赖特项目已有60年历史,也是美国政府出的钱,日本也有日本海外基金会,韩国也有韩国项目,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每个国家都希望在海外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为什么一到中国你们就格外敏感呢?
 
  我相信,在未来的十至二十年里,这个世界上将会出现一种全新的文化秩序,其中孔子的地位将上升到一个前一代人完全不敢想象的高度。换言之,当今世界的文化大变革将把孔子和儒学变成一种世界级哲学,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一席。
 
  美国人把孔子和耶稣归为一类
 
  中国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都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眼中仍然是个谜。西方人不理解中国文化。
 
  夏威夷大学在比较哲学方面是很领先的,因此我的同事和学生们对孔子的理解比较深。但对于一般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只知道孔子是中国人,是一位古代的思想家。但他们对于孔子的身份认知是模糊的,有时把他和耶稣、释迦牟尼放在一起,有时又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归为一类。
 
  有趣的是,在他们脑中,孔子被赋予了中国没有的宗教联系。在美国的书店和图书馆里,《论语》是被放在“东方宗教”一栏的。他们把孔子“基督化”,比如孔子讲的“天”和“地”会被联想为基督教里的天和地,“义”会被理解为“遵循上帝之道”。
 
  忠于孔子,就一定要不断“改写”他
 
  与其他文化中的大思想家相比,孔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教诲都是集中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他教你怎么做一个人,怎么培养自己的修养。他的思想不是拒人于外、与普通人无关的,他不是上帝,他教你的东西,就像是祖父与孙女的对话。
 
  中国人重视教育也是来自于孔子。孔子的整套学说就可以总结为关于教育的哲学。
 
  忠于孔子,就一定要不断“改写”他。孔子自己就是以继承周公并发扬光大为己任的。孔子自己也说“述而不作”,真实地展现孔子,就一定要使之与现代生活和现代人有关。
 
  孔子不是博物馆,只能参观,孔子应该存在于现实之中。
 
  我听说现在中国国内有很多关于解释孔子的争议,比如于丹讲的孔子、李零写的孔子。我觉得,有争议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理解孔子。学术的理解和大众的理解这两种方式可以并行不悖。
 
  我希望孔子不要被政治化
 
  我对现代重提孔子唯一的担心是,它会变成一种政治口号。
 
  不久前,我在德国汉堡参加了德国汉学研究100周年的研讨会。会议邀请的都是像我、杜维明这样对孔子持正面态度的学者。为什么呢?因为德国人都不喜欢孔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种态度其实来自于二战。纳粹统治的经历使德国人对于任何国家统一思想的东西都感到格外不舒服。
 
  因此,我希望孔子是以一种文化遗产,而不是以社会系统教化的方式被继承。我希望孔子不要被政治化。
 
  中国人一直说自己有一种“信仰真空”,因此才有了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能够对孔子争议是一件好事。中国人需要重新树立对自己文化的信心。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戴闻名、特约撰稿王子夔采访整理
 
(注:安乐哲是当代西方汉学界和哲学界最知名的学者之一。他是目前海外中西比较哲学界的领军人物,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曾长期担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代表作包括《孔子哲学思微》、《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和中国民主之希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