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亮】从“西服运动”到“汉服运动”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4-07-19 11:04:12
标签:

从“西服运动”到“汉服运动”

作者:陈文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博士生)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时间:2014年4月19日

 

近年来儒学复兴、传统礼仪复兴,为“汉服运动”提供了整体文化环境的配合与论证,可以说,“汉服运动”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

 

推行西服

加速西方文化在华传播


汉服的发明者是黄帝。《史记·五帝本纪》《周易·系辞下》都有描述,张守节《史记正义》曰:“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从黄帝开始,汉服延续了几千年。正如叶梦珠指出:“一代之兴,必有一代冠服之制,其间随时变更,不无小有异同,要不过与世迁流,以新一时耳目,其大端大体,终莫敢易也。”到了清朝,统治者推出“剃发易服”政策,这彻底改变了汉人自古以来的服饰状况。

随着中西文明的接触,中国人的自我形象开始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兴起了“西服运动”,要求采用西方的服饰与发式。1892年,近代启蒙思想家宋恕首先提出易服论,到了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先后提出过剪发易服论。随着戊戌变法失败,“西服运动”开始转向民间自发的剪发易服实践。这些实践是从留学生中开始的,并且随之蔓延到国内的学生中。

“西服运动”以在中国全面推行西服为目标。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西服运动”将西服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表征,通过推行西服,加速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剪发易服论逐渐形成舆论,使得国家服饰制度问题成为清末政治文化的焦点问题。清朝服饰与发式是清朝统治权力的身体标志,清朝最终没有修改服制,采纳西服。

民国成立后,国家服饰制度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孙中山提出“博采西制,加以改良”的意见,也就是采用西服,但要参照各国西服,进行取舍和改良。

袁世凯上台以后,其服饰政策与孙中山有异。袁世凯提出“博考中外服制”的意见,从而将中国传统服饰纳入考察范围。从服制草案来看,袁世凯意中的中国传统服饰,乃是汉服,而不是满服,其服制草案采用汉服与西服的双轨制,西服与汉服并行。其范围不仅包括礼服,也包括便服。

服制草案受到广泛的质疑,认为草案将人民便服也纳入其中,全面改换服饰,是在沿袭专制政府的旧习。在舆论压力下,民国政府大幅度修改了草案,不仅放弃了对便服的规定,而且将西服与汉服的双轨制,变成了西服与满服的双轨制。民国正式服制的颁布,标志着“西服运动”的胜利,西服正式纳入国家服制。


“汉服运动”复兴

“西服运动”的推动者显然将西服“浪漫化”。西服的象征意义在中国现代化初期,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随着中国自我改革的深化,以及对中西文明差异的深入了解,西服的象征意义也递减了,从而回到服饰文化的语境中。中国人重新开始寻求自我认同,西服式微,满服重又流行起来。

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废除了西服与满服的双轨制,而单用满服为礼服,同时将中山装确定为男公务员的制服。清末民初时期,复兴汉服的舆论与自发的汉服实践也是不一而足。

许多人将汉服复兴视为民国成立的自然推论。1913年,孔教会在曲阜举行祭典,陈焕章就穿着深衣参加:“二十七日晨兴,伐鼓渊渊,以敦执事。群诣行礼,惟陈君焕章深衣、玄冠,被服儒者。……有僧人某亦观礼听讲,偏袒袈裟,服彼法服,吾辈儒家者流而不屑与夷狄伍,乃吾之章甫、逢掖,绝迹于世,视彼雍容法服者,当愧死矣。”

民国期间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中,通常采用汉服祭服。汉服最终并没有得到全面复兴,部分原因在于,民国政治法律制度中,虽然有服饰制度,但是已经脱离了传统衣冠文明的路径,汉服的复兴失去了重要的政治文化基础。袁世凯试图推行汉服式样的服制,却遭到舆论的普遍反对,被认为是政府对民俗的干预。清末“西服运动”中虽然夹杂着对汉服的怀念与哀悼,但是西服作为西方文明的象征,成为舆论的主流。中国人重新寻求自我认同的时候,在简单化的中西二元对立模式下,汉服被忽视了,现成的满服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

如今,民间重新兴起了“汉服复兴运动”(简称“汉服运动”)。“汉服运动”与清末的“西服运动”极为类似,又有不同的意义。二者都将特定的服饰作为某种文化标志,致力于推广或复兴这种服饰,发扬或复兴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其不同点在于,“西服运动”是中国人在对自身文明发生严重质疑的情况下,试图“一切从西”。

如今的“汉服运动”则恰好相反,是为了寻求自我认同、自我张扬和自我肯定。西服式微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背后服饰文化的异质性,汉服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左传·定公十年》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疏曰:“夏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近年来儒学复兴、传统礼仪复兴,为“汉服运动”提供了整体文化环境的配合与论证,可以说,“汉服运动”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从近代服饰变迁的角度来说,当代“汉服运动”正是清末民初服饰问题的延续。


责任编辑:李泗榕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