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作者简介:杨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十四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八德诠解》等学术著作20余部。 |
正本清源才能读懂孔子
——访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作者:杨朝明
记者:李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间:2014年4月11日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考察,在孔子研究院,习总书记饶有兴趣地翻看了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当看到《孔子家语通解》 《论语诠解》两本书时,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习总书记还同包括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在内的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座谈,听取他们发言后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随后,孔子研究院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和业务建设,成功申报“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等国家重点社科项目;与世界各地有关机构互动交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参加“儒学工作专家座谈会”等,为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贡献着自身的力量。日前,本报记者对《孔子家语通解》 《论语诠解》两本书的主编、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进行了专访,详细解读了《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 ,以及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意义。
记者:杨院长, 《论语》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孔子家语》却相对陌生一些,您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家语》和《论语》有哪些不同和联系?
杨朝明:简单来说, 《孔子家语》和《论语》具有相同的价值高度。但今天看来, 《论语》就显得比较简略了,因为它形式上是精心编排的语录体。而《孔子家语》汇集了孔子的大量言论,再现了孔子与弟子、时人谈论问题的许多场景,还有经过整理的孔子家世、生平、事迹以及孔子弟子的材料。与《论语》相比, 《孔子家语》内容丰富,具体生动,首尾完备。我个人认为, 《孔子家语》是“孔子研究第一书” 。
《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这是共识,而《孔子家语》中很多与“子张书诸绅”类似的记载,也可以看出其成书与编纂的过程。
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例如《论语·卫灵公》里提到的“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就是当年子张请教孔子如何行事行得通,孔子教育他一番,子张觉得老师讲得好,就解开腰间的带子记下来。《孔子家语》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入官》中的“子张既闻孔子斯言,遂退而记之” ; 《论礼》里“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 ‘弟子敢不志之? ’ ” ; 《五刑解》里“冉有跪然免席,曰: ‘言则美矣,求未之闻。 ’退而记之” 。不仅如此, 《七十二弟子解》载孔子弟子叔仲会、孔琁,“每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 。这些都说明孔子讲课的时候,他的弟子都在记录整理。而到了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失去了精神支柱,他们就把自己的“笔记”拿出来,汇集在一起,取其“正实而切事者”为《论语》 ,其余“则都集录之”形成了《孔子家语》的原型。之后《孔子家语》经过了战国、秦汉时期的颠沛流离,流传至三国时期,由王肃整理注释,流传下来。
《孔子家语》的流传过程很复杂,研究过程也很复杂,因此长期以来被视作“伪书” ,不过近年来随着相关文献的不断出土,逐渐证实了《孔子家语》的真实性和价值。今天看来, 《孔子家语》从篇幅上看超过了四书(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的总和,与《论语》相比, 《孔子家语》有着丰富的语言环境,其中的孔子学说也可以相互印证,对研究孔子思想的学术价值非常巨大。
记者:请您谈谈《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的编著过程。
杨朝明:《孔子家语通解》我做得更早一些,在我读硕士的时候,从老师那得知安徽阜阳发现的一批竹简,证明《孔子家语》不是伪书。当时虽然我没去研究,但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因为《孔子家语》如果不是伪书的话,整个孔子学说的研究情况将是另外一个样子。再后来接触到《孔子家语》就到了跟李学勤先生读博士时期,当时有一个研究项目,其中很多言论引自《孔子家语》 ,而且解释了很多疑惑,于是我认定《孔子家语》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博士毕业以后,我就开始全力以赴研究《孔子家语》 ,研读一段又一段,一篇又一篇。后来,我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做院长的时候,组织了一批人一起读《孔子家语》 ,我们一点点地读。每次读完后都做汇读,各抒己见,相互印证。于是,我们形成了一些关于《孔子家语》的研究观点,后来觉得出版更有意义,最早2005年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本,接下来经过几年的准备和重新整理, 2009年在齐鲁书社正式出版。这就是《孔子家语通解》的编著出版过程。
关于《论语》 ,因为之前有太多的人进行过解读,我们本打算不做这项工作了。但后来越来越发现,人们对《论语》的误读太深了,其中的问题也太多了,以至于一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的“女子”明明指的是女人和孩子,有些解释却不顾前后文联系,断章取义成歧视女性。发现了很多的误读之后,我们决定还是要对《论语》进行严谨的解读。 《论语诠解》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我们出这本书绝不是为了凑热闹。
记者:如您刚才所说, 《论语》被解读过无数遍,其中也存在很多误读,您主编的《论语诠解》对哪些误读进行了纠正、有了哪些新见解?
杨朝明:首先要说《论语》开篇第一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按照传统的理解,本章分别讲学习、交友、人不知的问题。但我们研究后认为,这样的看法可能并不符合孔子的本义。因此我们编著的《论语诠解》认为这三节应该概括了学者的思想主张与社会实际关系可能遇到的三种不同情况,勉励学者端正态度,树立坚持真理的君子精神,表现的是孔子本人的人生态度。本义应当是孔子说: “如果我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采用,那不就太值得高兴了吗? (退一步说,如果时代没采用, )可是有很多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和我一同讨论问题) ,不也很快乐吗? (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没采用,而且人们也不理解我的学说, )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具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这样理解,与孔子一生的进退比较符合。弟子们了解孔子的苦闷,在编排《论语》时,自然会综合孔子的人生态度与政治命运,将能够贯穿和概括孔子政治生命的重要言论放在突出位置。
孔子研究院 孔勇 摄
再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我们认为应该理解为孔子强调修身、修己,强调君、臣、父、子都要恪尽其责,按照自己身份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做好该做的事情。而到后来,就逐渐演变成片面的君权和父权了,强调上下、尊卑关系,其实这就偏离了孔子的愿意。因此,认真研究孔子“礼”的思想,不难发现其内涵非常丰富,其实质在于社会的和谐与秩序。但后人有时候缺乏全面准确的把握,尤其“五四”以来,很多人往往将孔子“礼”的思想等同于“封建的礼教” ,认为孔子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从而对其持坚决的否定态度。在谈到孔子这一思想时,人们首先作为批判对象的,就像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而且至今依然如此。
还有像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这样误解。以往,人们认为这是孔子主张采取愚民政策的证据,以为这里所说是只要“民”去做,不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有人翻译这句话为:“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 ”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错误,一方面是由于疏通文义时对整个儒家思想把握不准,另一方面,该句的断句本身也有错误。我们认为该句可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要按照民众的恒常之性去教导,人民就服从命令,如果民众不服从命令,就要尽力去弄清其原因。这才是对该句话的正确理解,也正好体现了儒家所高扬的修己主张。
关于类似的误读还有很多,我们做的就是理清脉络,补偏救弊。只有关注原始儒学,才能分清真假孔子。
记者:孔子学说和儒家思想是我国宝贵的思想文化积淀,但现在大众对孔子和儒学其实有着不同的声音,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和读懂孔子和儒家思想?
杨朝明: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是相联系的。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贫穷落后,人们在反思原因的时候,就转嫁迁怒于传统文化,孔子和儒学思想自然首当其冲,包括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等全面否定儒家学说的一系列运动。但是原始儒学和后代演变的儒学其实存在很大差异,近代以来,很多人反对儒学,也有很多人守护儒学。实际上,人们批判的孔子和儒学思想,恰恰是变异后的儒学,即所谓的“假孔子” ;而守护儒学的一派守护的是原始儒学,所以说,两边打架没打一块去。
就像之前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按照误解或者变异后的版本翻译,那就是愚民政策,当然要批判。但事实上,这句话是存在标点错误,应当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样就是另外一番意思了。
如果想真正理解孔子和儒家文化的价值,必须正本清源。儒家文化既是修身学说也是为政学说,作为修身学说要求每个人做一个有素养的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作为为政学说要求管理者为政以德,治国以礼,明礼修身,循道而行,这有什么错误呢。所以,如果真正了解儒学的话,就能理性看待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了。事实就是这样,别人可以慢慢琢磨琢磨我说的对不对。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目前中国蓬勃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您谈一下孔子和儒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杨朝明:孔子和儒学思想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因为她是传统文化的主干,也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留存下来的立身处事、为政治国的学问。去年,我给习总书记汇报时就提到了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共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世界意义,孔子是和苏格拉底、柏拉图齐名的世界级哲学家,他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本标志就是孔子思想走出去。第二个,孔子思想是整个中国和华夏文明的共同纽带,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孔子提出家国同构、以天下为己任,都是全球华夏儿女共同的追求,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华夏子孙。第三,孔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以孔子思想为丰厚的土壤。第四,孔子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社会的治理、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很大意义,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为国以礼、富而后教、修己以敬、义利观、中和,都对治国有影响。第五,孔子思想还有提高个人修养的作用,以及对青少年思维观培养的价值。
中华文化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当代中国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扎根于我们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孔子和儒学思想就是教会人们如何修身做人,她超越时代,超越国度,如此而已。
责任编辑:葛灿灿
【上一篇】【杜吹剑】与传统断裂,村民自治难成功
【下一篇】【南方都市报】听学者秋风谈“青春国学”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