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丁宇】寻访国内书院学堂有感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13-11-06 10:18:08
标签:


 

寻访国内书院学堂有感

作者:杨丁宇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11月05日

 

 作者简介:杨丁宇,男,西历1985年5月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史和外交史研究。

 

近一段时间,笔者先后走访参观了国内多个书院学堂,通过对这些书院的走访,收获还是不小的,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对这些书院学堂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今后书院的发展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笔者曾于去年和今年三次走访顺义的七宝阁书院,对七宝阁书院的一些教育理念颇为认同。比如,七宝阁书院特别重视培养孩子从小劳动的习惯,孩子从入学后就要干最脏的活——刷厕所。而且听七宝阁书院院长马力华先生还说,他们的学生从小就要培养互助的精神。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七宝阁书院还有一片菜地,从前还喂养了一群鸡和鹅,后来因为禽流感,所有的鸡和鹅都送人了。其实在书院体验农业劳作是新时期书院应具有的一大特色,这是古代书院相对欠缺的一个环节。如果能够将书院和劳动特别是农业劳动结合起来,那么我们新时期培养的书院就不会只是一群只会考试不会社会实践的书呆子,而是一群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青年人,从而也就真正能够使得书院培养的学生具有当今西式教育培养的大学生所不具有的素质。(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体制下,书院只能作为一种对大学教育的互补,但这种互补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当下的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弊端,即经常既忽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也忽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操作,结果就导致文科生在这两方面往往都比较欠缺,而理科生两方面都不行的人也是大有人在)马院长还特别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带七宝阁书院的学生到内蒙古出差,当时正值暑期,天气很热,但是书院中年龄较大的学生却背着年龄较小的学生一步一步的前进,直到目的地。而另一位汽车司机却在学生们急需一个避雨的地方的时候拒绝将自己的车子借用给学生避雨,这就表现出这位司机自私的本性。这两个故事对笔者很有启发,笔者认为,在当下社会道德已经降到五千年最低点这个环境下必须加强对民众的传统教育,特别是用儒家的做人理念感召民众,才能扭转社会不正之风。

 

七宝阁书院的学习内容比较全面,马院长曾经对我们说,传统书院的一大问题是缺乏对学生的自然科学教育,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他们对自然科学教育相当重视。当然四书五经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修课。他们还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六艺教育。因此他们的学生还会武术、书法、国画等多种一个中国人必备的本领,这样他们的素质就可能高于其他用西式小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书院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每个老师只带1-2个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好,因为批量生产出来的学生往往不会重视教学质量。而这种教育只能教授学生书本知识,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特别是做人和实践的道理很容易被授课教师忽视掉,这样学生走上社会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包括自杀或者报复社会杀害他人等等。因此将来应当恢复更多的师傅带徒弟型的教育。这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许多细节都可以关注到,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予以纠正。

 

七宝阁书院的小孩们都非常懂礼貌,见到我们来了他们都纷纷鞠躬点头,这很好,我们很多人可能这些未必能完全做到,今后还得向他们学习。

 

除了七宝阁书院以外,这一年多还到了北京其他几个书院访学,其中包括怀柔的继光书院,顺义的博雅书院,海淀的三人行家塾,在谦学堂,君谦学堂,季谦学堂等等。继光书院也是一座很有自己特点的书院,它位于怀柔九渡河镇附近,依山傍水,周边环境很好,没有城市的喧嚣,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生就比较容易安心读书。在这个书院用餐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书院规定碗中不得留一粒饭粒,而且实行光盘原则,这让我感觉到勤俭节约之风在这里执行的很好。书院对学生的要求有着很详细的规定,规定学生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从那些小地方做起,比如不得迟到早退,长者立幼勿坐等等。笔者感觉这个书院特别强调修心,这是很对的,因为心不修就不能修身。书院另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包括打扫房间卫生,擦窗户等基本劳动必修内容都在其中,这一点与七宝阁非常相近。

 

三人行家塾我在几年前就知道了,2011年末第一次拜访,感觉收获还是不小,来到三人行家塾,首先看到的是家塾学规:

 

劝诸生,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行礼义,节饮食,少游戏。勿说谎,勿贪利。勿任性,勿使气。勿责人,但自责。能下人,是自制。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小人。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学之道,全在是。当谛听,勿轻弃。

 

家塾的规模不大,只有16个学生,但这总比那种批量生产出来的学生质量要高得多,所以听马力华山长说,批量生产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最好每个老师只带那么三四个学生,集中培养,效果肯定要好的多。看来,这是一种共识,必须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培养对儒家有一种热爱之心的人。

 

在家塾里还看到一篇文章,是广州一个家长写的,她说,因为读经,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把《论语》读了300遍,结果立刻起了很大的效果,过去,她经常忙于单位里的工作,孩子都由爷爷奶奶管,自己也很少陪家人,读了经以后,她把原来公司里的工作辞掉了,尽量在家陪孩子。孩子原先有空就吵她出去玩,现在不在这样了,而是有空就念四书五经。孩子原先经常去吃肯德基麦当劳,学了传统文化以后再也不吃这些东西了。孩子原先有病就找西医,现在也不再这样了,而是有病先通过中医自己解决。这个个案充分表明儒家文化对孩子的修行有极大的正面作用。今天我们虽然已经进入了现代文明,但在一个人们出现群体焦虑,内心极度空虚的世界,是非靠儒家拯救不可。我们要从个人做起,自觉抵制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以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防止被殖民文化熏染,要多学一些中医,有了病尽量不要乱找西医。笔者认为小孩子必须从小就读四书五经,就不能养成他自由散漫的习惯,不能到处玩。这是笔者在三人行家塾中感受最深的几点。

 

在谦学堂的规模总的来看比三人行要大一些,那里的孩子们很懂礼貌,见到我们都鞠躬,并说:叔叔好,阿姨好。这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触动,看来儒家的礼仪用处真大呀!听学堂赵伯毅校长说我们应该每天把论语全书读40分钟,他引用鲁迅的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所以每天抽出40分钟很必要,我觉得这当然好,关键是我得有这个决心,贵在坚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北京以外,笔者还先后走访了山东曲阜国学馆,河北衡水国学馆,江苏丹阳养正国学馆、东林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豫章书院等地。这些学堂书院情况各不相同,有些书院目前还未恢复教学功能,包括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但是有时这些书院也会定期举办会议,但是没有教学功能确实是这些书院的一大遗憾。笔者曾经两次走访白鹿洞书院,对书院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当年学生使用的教材以及书院的学规——白鹿洞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陆九渊所作的《白鹿洞书院讲义》,由此可见当年白鹿洞书院的繁盛状况,与今天的萧条寂寞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天虽然没有君臣关系了,但上下级的关系还是有的,所以朱子为白鹿洞书院所作的这五条学规对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将一个人教化成君子,也是维持应有的社会秩序,防止道德堕落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白鹿洞学规还强调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对一个人的修养是颇有帮助的。如果我们每天能够将这十四个字好好对照一下自己,那么我们会在做人修炼上有一个明显进步,只可惜当今多数人不愿意对自己有这种束缚,他们追求的只是所谓的自由,到最后反而被自由所束缚住,甚至陷入了自我封闭。铅山县的鹅湖书院也是南宋时期发展壮大的,整座书院的建筑基本上是徽派的。1175年的鹅湖辩论因为影响太大,所以后来辛弃疾和陈亮就模仿鹅湖辩论进行了第二次鹅湖之辩。也正是在鹅湖辩论的影响下,鹅湖书院才逐渐创办起来的,1250年宋理宗亲自赐匾,鹅湖书院最终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承认并正式宣告成立。而这一点,与大儒蔡沉的儿子蔡杭也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蔡杭时任江东提刑,视察信州时,路过鹅湖寺旧址,于是决定建立鹅湖书院。后来鹅湖书院几经战火,明代之后又屡次返修。在此笔者不得不提及明代中叶的一位大儒,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李梦阳,李梦阳对江西四大书院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作为复古派文学团体前七子首领的李梦阳,不仅在诗歌上一扫台阁体的靡靡之音,而且对中国儒家文化教育建设和传承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李梦阳在江西期间,先后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和盱江书院,并重建被焚毁的鹅湖书院,使之重现勃勃生机。由此可见李梦阳作为一个深受屈原杜甫爱国思想的现实主义儒者,其对中国文化的忠诚由此可见一斑。

 

豫章书院也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现位于南昌郊区的青山湖区罗家镇,它是朱门的先导,两宋之交的大儒罗从彦所创办的,至今仍然挂着对书院建设有功的江西二十四贤图,与其他三大书院所不同的是它目前已经恢复了一些教学功能,山长吴军豹先生根据古代书院特点实行男女分校的制度,这是该校一个亮点,至于这么做是否合理,也可以再商榷。从该书院目前的学习内容上看,与其他书院没什么太大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男生学男生礼仪,女生则完全学的是女生的礼仪,他们还专门印了供女生学习的《女小儿语》,六艺在该书院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笔者走访时正赶上书院正在上书法课,教书法的是一位老先生,看来学识比较渊博。豫章书院的女子德育学校采用封闭式的教学管理,根据不同层次分为三种班型,包括修身中学堂,潜力生教育学堂,传统文化师资种子学堂。第一种教育女生道德素养,开展琴棋书画等教育,可以转学籍,参与中高考。第二种则重点培养女生的修身、养德教育,着重开展养正遗规,教女遗规,弟子规教育,同步进行心理教育,琴棋书画等才艺教育。最后一种还要参加传统文化教师认证培训。男子修身学校的班型大体类似。书院采用修身考评制教育,这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因为它更加注重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书院还定有十项学约:立志向,明义利,立诚敬,敦实行,培仁心,严克治,重师友,立课程,读经典,正文体。这十点中,笔者认为前三点最为重要,因为现在社会多数人没有大志,而且容易见利忘义,忽视义利之辩,现在社会诚信严重缺失。所以这三条是非常必要的。

 

今年端午节到段炎平先生创办的曲阜国学院和由丹阳传统文化研究会开设的养正学堂参观,收获也是不小的。

 

炎平兄的曲阜国学院是一个集学前预科教育和正式教育为一体的地方,国学院招生包括预科班的学生和正式的书院班学生,其中预科班的学生规定年龄为8-12岁,在接受了儿童读经班教育以后可直接升入书院班接受教育。国学馆教学的内容很多,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六艺、琴棋书画都是必修课,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对的。因为如果不培养六艺那么学生在国学这一块就会有瘸腿,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扎实国学功底的人。炎平兄还认为:十三岁以前应当着重读经,十三岁以后主要讲解经典义理,所以他们先从私塾教育开始,然后采取书院开讲的办法,让学生领会经典的深意,这样才能按照圣贤教导去做。国学院认为,如果不能到书院听讲仅仅让孩子读经,就好像学到中学就辍学了一样。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培养国学师资,基础扎实的青少年五年就会拿到国学学士学位。他们的学习方式一般是:第一先大量诵读,主要讲述四书五经。第二是联系文言文诗词写作,历史,演讲辩论等,当然也有英语。这一点我是不太同意的,我反对10岁以下的学生学英语,我建议10岁以下的学生接触国学,就应该浸泡在全汉语的教学环境中,否则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因为英语是在基督教文化当中发展的,而不是在儒家文化中发展的。这样孩子就不是在一个完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中成长的人,对他的教育效果肯定要受到影响。第三是强调学习古琴围棋书法国画茶艺等国艺,然后是外出游学,拜访名师,接下来是协助师长筹办学术会议和祭孔大典,接待学者并举办国学讲座。同时他们还特别强调学生的劳动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要学会做事。这是人事关系上非常重要的一环,还要求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学会独立学习。总的来看,曲阜国学馆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教学相长的道路。

 

丹阳的养正国学馆是由丹阳县传统文化学会开办的。到了养正国学馆首先看到的是学规,比如不许迟到早退,不许不尊重老师,上课不干其他的事情等等,这些说起来都容易,但是要实践起来其实需要有定力,完全做到并不容易。在国学馆里见到了一位去年在衡水仲舒学堂认识的文化传播者,他说他将仲舒学堂的一条经验带到了这里,那就是家长必须配合老师的工作,所以他们那里都有家长培训班。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对的。因为如果家长不能配合的话,就不能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的三点一线的合力,那样培养的学生质量肯定要打折扣。在这家国学馆里还有一点和其他书院学堂不同,就是他们特别重视读史书,他们挑了《史记》和《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群书治要》等书的选段让学生阅读,笔者认为,读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特别是儒家文化在政治制度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明白,儒家文化绝不只是存在于修身养性当中,它和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在本文即将结束之时,对未来书院发展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书院在中国大陆逐渐复兴,这是一件好事,它是对中国目前从小学到大学教育带来的问题的一次反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现在大学批量生产培养人才的弊病,教育学生在一般学校当中很难学到的一些事情。过去一些已经不具备教学功能的书院建议应当逐步恢复教学功能,使得书院可以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当然,必须指出,今天的书院教育还难以成为中国教育的主流,它目前只能是对已经西化的大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教师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并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复兴的积极分子,这就必须要教师们树立大志,要明白自己的责任,要把自己培养成君子。

 

第三,书院要从教育学生修心开始,从而让学生认真修身、读书,阅读经典特别是要把儒家经典反复理解与记诵,并将其与自己的实践交往结合,这样就不会出现教育和实践的脱节。同时,书院必须加强对学生立志的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的命运特别是中华文化的命运紧密联系。

 

第四,书院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加强学生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现在的不少书院重视学生劳动是一件非常好的现象,但是没有把让学生从事种菜或者其他农业劳动相结合这是一些书院的一大弊端。笔者认为每个书院都应当开辟一片学田,在学田中种一些蔬果,至少应当让学生了解如何耕作。

 

第五,学生进入书院以后,家长必须配合,如果家长不配合,对老师的要求不接受甚至阳奉阴违的话,学生是不会有出息的,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用于此恰如其分,这一点,王建涛先生的衡水仲舒学堂相当重视,而且搞的也很成功。家长绝对不能采用自由主义的价值观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用传统教育模式。

 

第六,笔者不赞成在书院里特别是在为10岁以下的儿童开设英语课,因为过早的进入双语环境,会妨碍学生智力的深度发展,并且由于英语和汉语来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英语文化来自于基督教,基督教与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从起源上就明显不同,儒家文化强调隐恶扬善,而基督教文化强调的则是原罪抗争,容易干扰汉语母语儿童的正常重演。(详见张祥平《经典复杂科学》第15页。)

 

最后,书院应大力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这是现代书院不同于古代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而且书院教师应当尽量与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教育,这样可以确保学生质量更高。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责任编辑:葛灿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