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激流勇进正当时——浅论教师节日期改为孔子诞辰

栏目:教师节改期
发布时间:2013-09-25 21:44:19
标签:


 

 

激流勇进正当时

——浅论教师节日期改为孔子诞辰

作者:磐石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9月10日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每天本来在平静的读书学习中度过,安稳而又踏实。但是,这几天我却无法再像平时那样淡然了,因为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新闻:国务院建议将教师节定为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这样一条新闻不仅引起了我的关注,也极大地引起全国人民的热议。这几天下来,网上的热议不断,言论也是支持和反对各占一半,至今仍无共识。我虽然只是一名大学生,既不是儒家文化的追随者,也不是那些参与政策制定的达官贵人,但我是一名中国人,在此关头我认为自己有必要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虽然可能浅薄,可能无知,可能偏颇,但是这同样也代表着像我一样的广大群众的心声,代表着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育也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根基所在。但是,当今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得如何呢?这个答案只要我们回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便可知晓。试想一下,一个曾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不朽功勋,从海外归来一心服务祖国的伟大科学家在即将去世之时感叹“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这应该是怎样的失望?怎样的无奈?怎样的心痛?又是怎样的责问呢?难道中国人真的就低人一等吗?真的就无法摆脱“东亚病夫”的屈辱吗?真的就只能一直做个二等民族吗?真的就只能一直活在西方国家的压迫之下吗?

 

如果中国人真的是天资不够也就罢了,毕竟这只能怪上帝的偏心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纵观中国历史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在元朝时期甚至疆域横跨亚欧大陆,这是何等壮哉?再看近代以来,中国也是能人辈出,孙中山和毛泽东以及蒋介石,他们那个不是天之骄子,引领时代潮流?最后看杨政宁和李政道等一大批科学家哪个不是国际上炙手可热的精英人物?这些难道还不能够说明中国人的天资吗?好,就算还不够,那么就连外国人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中国就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哪一天等它醒了,世界将为之震动。这一切的一切还不能说明一个问题吗:之所以当今中国培养不出人才,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

 

教育的根基在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得益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土壤,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文化古国,也是人类历史上上一支重要文化的发源地,从古至今她创造了无数奇迹让世界为之惊叹,它孕育的文化传统也像乳汁一样滋润着全人类。但是世事无常,正如常言道: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无数的苦难: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海战,日本侵华战争,解放战争等等。全国人民饱受铁蹄的蹂躏,建国以后的文化大革命也让刚刚得以喘息的人民又陷入苦海之中,不仅如此,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之遭到了灭顶之灾。民族的根在于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当今的中国正处于这样的文化荒漠之中。

 

文化大革命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改革开放引入了西方先进思想,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之中,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逐渐式微。现在的中国对于情人节趋之若鹜,对七夕节则不置可否;对圣诞节热情满满,对新年则是有所冷淡;对外国文化情有独钟,对本国传统则是嫌弃备至。虽然文化融合是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同时也不等于放弃和冷落本国文化啊!一个连自身传统文化都不重视的国家,又如何能让他国尊重呢?

 

因此,我们提倡修改教师节日期到孔子诞辰是为了能够让人们更重视教育,而重视教育又不仅仅是因为教育是国家和民族长久兴盛的基础,更是因为我们要通过重视教育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自觉,让辉煌的文化传统重现于当今。

 

但是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有人认同必然也有人不认同,我就收集了网上的一些主要观点,并将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支持意见

 

1.对接了我们悠久的历史

 

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感从何而来?从历史而来。一个国家的传统从何而来?从历史而来。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从何而来?从历史而来。历史是当今一切事物的起源,也是未来的倒影。我们将教师节定为孔子的诞辰日,这是为了让社会上的教师群体更好地找到自我认同,同时也能赋予教师群体以使命感。孔子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个文化象征,它代表着教师崇高的历史使命,我们将教师节定为孔子诞辰正可以让教师群体感受到历史的传承。

 

另外,我们这么做不仅是为了促进教育,同时也是为了能够让全社会都找到历史认同,能够唤醒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为了让每一个人一想到教师节就想到孔子,一想到孔子就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一想到中国传统文化就想到自己应秉行的规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中国文化的标签,成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好的名片。

 

2.对接了伟大的传统文化

 

也许会有人问“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文化流派,凭什么说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诚然,中国历史上有着诸子百家的学派,彼此之间也很难说一个高下之分,但是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流派能够具有儒家这么大的影响力,也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流派能够具有像儒家一样延续至今的生命力。另外,我们现在推崇儒家,实际上也是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届时自然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另外,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学习文明。鸦片战争以来真正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人物,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就不是一般所谓的保守的。像康有为的一些观念,是非常新的,从现在来看当然是非常有创意的。除此以外,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文明,有对话的基础,在运作的时候有所不同。我的感觉,我们现在讲的文明的对话,第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在中国地区的文明对话,譬如说汉人跟其他的民族,跟藏人、维吾尔族人的对话。这就是费孝通所说的“多元一体”,这样一来就形成儒家文化圈内部的对话,中国跟日本、韩国还有越南,以及在更宽广的世界里对话。我的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中国应该与周边、东亚乃至亚洲,包括印度和东南亚进行对话,再到与伊斯兰世界、非洲、拉美进行对话,这些对话可以使得中国和西方对话集聚的资源比较深厚。 

 

3.对接了核心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模式最重要的不是它的技术,也不是它的体制,而是它的理念。中国现在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教育理念不能跟随上社会进步的步伐,不能因材施教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将教师节定为孔子诞辰正是希望能够使孔子很多宝贵的教育理念受到人们的重视,能够为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贵族对于教育资源的垄断,同时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同时,孔子一直倡导教育中的民主思想,它不仅重视师生之间互爱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提出“学无常师"和“不耻下问”的学习理念。孔子的这些思想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先贤智慧的光芒,对于当今的教育改革依然有着指导意义。纵观近日不时出现有关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学校抢占教育资源导致教育垄断等现象的新闻报道,可知欲要改革教育必先转变教育理念。

 

4.对接了华人的共同心愿

 

中国人遇见中国人之所以觉得亲切,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有着身份认同,而这种身份认同归根到底是文化认同。对于海外华人来讲,虽然他们的国籍可能不是中国,但是他们依然留着中华民族的血,他们期望得到国际上的尊重,他们希望得到国内人的认同,他们渴望能有一条纽带将他们和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条纽带就是儒家文化。

 

5.对接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如果要让一个人能够专心工作,让他爱上自己的职业,那就必须要让他具备职业自豪感。如果一个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那么他就很有可能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单位。只有让一个人具备职业自豪感,他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岗位付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同时更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未来,为了个国家传承历史文化,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群体必须具备高于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就要求教师群体必须具备职业自豪感。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不仅受到国内千百年来的推崇同时也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因此将教师节定为孔子诞辰必将极大的提升教师群体的职业自豪感。

 

有支持意见,必然也有反对意见,只有有力地驳斥了这些反对意见,才能更加证明我们的正确性。

 

二、反对意见

 

1.认为习惯成自然,已有29年历史的传统没有必要改

 

如果一个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成功和达到目的,那么自然没有必要改。但是反之如果一个习惯并不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又为什么不能改呢?最初规定9月10日作为教师节是因为9月10日刚刚迎来新学期,希望老师和学生都能有新的精神面貌。

 

但是现在的教师节正因为是在开学之初,所以反而促使很多家长向老师送礼,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新学期得到照顾。教师节摇身一变成为“送礼节”,这大大出乎于众人的意料之外。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加以改革呢?

 

2.不能代表广大群众的意见

 

说真的,对于这条反对理由我真是哭笑不得!须知,国务院现在只是建议将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并非决议,而且也正在广泛征求全社会的意见,你现在说不能代表广大群众的意见还为时过早吧?另外,你又怎么知道群众的意见就一定是反对呢,你又能代表广大群众吗?如果是支持的话,那你岂不是多此一举?

 

3.认为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并不能鼓舞全国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这里我想问一句:这都还没做你就知道结果呢?而且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我们承认一下子当然不可能调动起大家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但是从长远来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同时,我们修改教师节的日期是为了让全社会更重视教师群体,更重视传统文化,只是一个开始,远不是终点,后面还会有一系列措施,最终效果如何让还未可知呢!

 

4.一些教师代表认为教师节什么时候不重要,关键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

 

一件事情如果想引起社会的关注,就必须具备象征意义。我们修改教师节日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在所有中国人心中有特殊的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因此,我们将教师节定为孔子诞辰,使教师成为孔子的代言人则更有助于使教师群体得到社会上更多人的重视,长此以往,自然就能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5.认为修改教师节日期并不能改善教师队伍,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对于一个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我们不能将评判短期目标的标准拿来评判长期目标,这样不仅是不公平的,更是没有道理的。我们承认改善教师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仅仅靠修改教师节日期就能办到的,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这项措施的积极意义,要知道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往往是多管齐下的。

 

6.认为孔子是封建专制的代表,同时毛泽东的“批孔运动”也为现在反对赋予了合法性

 

对于这个观点我有必要说,一个事情的对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件事情的价值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因该要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毛泽东当时之所以“批孔”主要是将孔子作为腐朽专制的代表,他批的其实不是孔子而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是当时的封建残留,是为了荡涤当时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腐朽思想。孔子只是被当作一个突破口罢了。而孔子之所以成为突破口,错不在他,是因为历史上历代帝王将儒家思想加以改造,融入了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的工具。因此,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同样也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当今的环境也大为不同。当今社会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人们急需重建信仰,这时儒家文化发扬的是正面作用,理应得到支持。

 

三、反对者的动机

 

任何人做事都是有动机的,正如一句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要搞清反对者为什么反对,就必须清楚他们的动机。在此之前,我先将这些反对者分为两个阵营:官员或名人和老百姓,他们分别犯了“左派幼稚病”和“盲动主义”的错,后者不是主要因素,暂不予主要考虑。

 

1.这些左倾者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害怕儒家文化里的意识形态,害怕因此而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地位。

 

其实在我看来根本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儒家文化本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文化一向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又怎么会动摇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呢?从另一个方面讲,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儒家文化结合才更容易得到中国人的认同。

 

2.有些左倾者其实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他们害怕儒家的民主思想动摇他们的既得利益。从本质而言,这些既得利益者会反对一切有害于他们谋取私利的改革,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3.那些左倾者害怕如果支持这次改革会壮大民间力量,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害怕支持改革的民间力量会从此崛起,从这点看,他们都是人民利益的对立面。

 

4.有些反对者经历过文革,深受当时意识形态斗争的影响,因此他们反对不足为奇。

 

5.还有一些教育部的高官害怕这次的改革会成为教育改革深化的契机,从而动摇他们的利益,因此加以反对。

 

四、我的一些看法

 

这些人之所以反对,除盲从的民众和第四种群体以外以外,大多都是为了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对于出于第四种动机的群体我们可以表示理解,毕竟主要还是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同时他们也不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但是对于其他几种动机,我们要坚决打击,决不能容忍,因为他们不仅仅会阻碍这次改革,更会阻挠所有有利于人民有害于他们的改革,这是不可饶恕的。

 

其实这场争论只是中国当下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都处于焦虑之中,对环境变化缺乏安全感,一有风吹草动就绷紧整根神经,而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迫害妄想症”。这些社会现象都是在社会转型改革时期的正常现象,这次的争论其实也是社会在其他领域的改革的真实写照。

 

五、总结

 

既然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改革,那么尝试一下又何妨?我们不能因为一点争论就停滞不前,应该有突破万难的勇气与决心,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和所坚持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这个我们热爱的国家。如果连修改教师节这一小小的改革都轻易退缩的话,又谈什么大的改革?退一步来说,就算这次尝试没有效果,大不了结束就行了,又不会造成多大损失。

 

同时当代中国缺乏规范,信仰缺失,文化荒漠。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抗不再是单纯的硬实力对抗,更多时候是软实力的交锋,因此中国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中国现在面临外交困境,单凭经济和政治等手段无法打开局面,但是通过文化交流则更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为外交奠定基础。

 

另外,一个国家的政治必定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其实,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而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再次“中国化”的过程,是大势所趋。

 

最后,我想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虽然国际上风云变幻,国内又面临改革,人们的生活处于各种风险之中。但是,我们每个人同样都有机会来改变我们的国家,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身影。

 

激流勇进正当时,儒家复兴在此时,中国腾飞待何时?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责任编辑:葛灿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