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乐”在其中——《论语集注》研读课心得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13-06-19 08:00:00
标签:
 

 

 

 

 

 在其中

——《论语集注》研读课心得

作者:刘婷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619

 

 

 

作者简介:刘婷,女,1990年生,山西大同人。本科就读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外语系,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跨文化交际方向)一年级研究生。

 

 

 

随着国人文化自觉意识的慢慢苏醒,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学也渐渐飞入百姓家,逐步走向国际化。然而,当《论语》中的学问被解读甚至定格为处世交道的世俗技巧,经商管理的锦囊良策,孔夫子的东西不免失其原味。可若是丢开这些功利化的念想,用心贴近这部淳朴天然的智慧之书,收获的便是一份宁静淡泊,乐山乐水,有滋有味的生活意趣了。

 

     曾子曾说,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者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的确道出了仁人之内涵,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也向来都是专家学者津津乐道之事。我也曾埋头于此,以为孔子之学全在一个字。然而,当我抛开这种先入为主的狭隘之见,重新回归文本,才在悉心研读、字字推敲之时,遇上这个别有意味的字。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是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者所以成性。诗言志,而志则是心之所之也,故学诗乃为学求道之始;至于礼者,规矩程序也,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程序无以循序渐进。故而,徒有志而无礼,则无所树立,无以成章;最妙就在这个字了,得以成性者并没有花落仁德,却独独钟情于者,而又作何解释呢?仅仅是《乐经》,或者是那让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绕梁之音?那么这样的乐音又是怎样关乎性情呢?这着实教人耿耿于心,难以释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们从小就被无尽的功名压迫着,被繁杂的诱惑牵引着,很少会花时间和精力沉浸在音乐里慢慢启迪蒙昧的心智,学会感受和发现生活的美好。所以即使我们奋斗不止,也对幸福这件事摸不着头脑。然后我们又寄希望于下一代来完成那些不曾终止的梦,最后生活便失真也失味了。当然,我们不仅要倾听自然音响,倾听他人心声,更不能淡漠自己内心的独白,否则偏离了航向,反而会和彼岸之花愈来愈远。   很多时候我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习惯性地把它们束之高阁,推上神坛,挂上光环。比如绘画雕塑,比如文学音乐,其实不过是生活的缩影。故而只有当我们开始用心倾听生活的诉说,才能洞悉它们的真正韵味。这样细想来,每一个音符,每一首旋律,无非是心底最真诚朴素的坦露,自然也是性情最贴切的写照,最能陶冶滋润人的心灵,而诗书礼乐,相比之下就略显外化了。秦淮河畔的靡靡之音,让人不觉感慨轻歌曼舞胭脂艳粉的浮华;黛玉葬花的幽怨低吟,使人不禁感伤繁花落尽身世凄清的苦涩;而嵇康掷地有声的广陵散,则为人留下乱世之绝响的怅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那样不卑不亢,而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又如此凄美浪漫。就是这些最淳朴的音响,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打动人的心弦,这便是它无形却也无穷的力量。虽然音乐治世有些天方夜谭,过于理想化,可我猜想,一个处处洋溢着动人旋律的国度,该称得上是文明之邦吧。

 

其实细想来,无论是柔情的小调,还是激昂的交响,乐音之动人之处就在于其琴瑟和弦,情景交融,而这其中所蕴含的的智慧或许正是那部亡于秦火的《乐经》里所凝结的内涵之一。故而,孔夫子的成于乐,我想大概也有这样的启示吧。所谓修身养性,就是求一个身心之和,当世俗杂念化解于心中那泓秋水时,自然会收获一份乐山乐水的宁静情怀,而秉着这样的情怀细数人生点滴,还真是别有一番乐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虽是耳熟能详的言语,却也常读常新。这里的乐,似乎是乐于久别重逢的老友,远道而来的知音,又或者可以解读为一种世事洞明之后的兴奋,仿佛是与学问真知这个挚友萍水相逢,相见恨晚。求学取经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若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怨天,不尤人,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做学问搞研究,先得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若没有以之为乐地去做学问,即使知其然,也未必体会得到其所以然。而若有幸寻觅到让自己欲罢不能的所在,虽然学海无涯,前行之路也不会那样苦涩。兴趣不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最亲密的挚友。面对人才济济,竞争惨烈的现代社会,我们不乏有为之人,也不缺有识之士,却少有那些可以坚定地捍卫自己梦想的人,可以执着地守护自己信念的人。不是生活给予我们房子,车子,票子的压力,是我们自己在名利场里迷途走失。

 

孔子曾这样描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夫子游说列国之时,席不暇暖,道不得行,还屡遭困境危难,累累若丧家之狗,却沉醉在学问大道的求索中,自云乐以忘忧,不禁让人钦佩这种胸怀和修养。对于这种乐的追求,孔子这样说道: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季氏》)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是人生的普遍要求,但对快乐的追求又是具体的,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生活中便求一个简约低碳,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论语·雍也》)也能不改其乐,不屈其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论语·述而》)也能乐在其中,醉在当下。这样始终把持住自己内心的纯净和安宁,才不至于闷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里,看不到也感受不到这种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天然之乐了(《论语·先进》)。在这里,自然与人不再是相互对立的,人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物我两忘,天人一体。

 

有人说,自然就是一部循循善诱的《论语》。那么何以能乐山乐水呢?孔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首先要酝酿一份淡泊明志的追求。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名利的诱惑就像无底洞,不少人身陷其中,或成为它的奴隶,或扛起它的枷锁,给人平添无形的压力。但我们也无须遁隐山林,采菊东篱,只要跟随自己的心声,专注于所爱之事,顺其自然即可。其次,要有泛爱众而亲仁的心理自觉(《论语·学而》),只有心中充满了仁爱之情,才会乐山乐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保持一种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论语·泰伯》)的同情心。再次,通过学习诗书礼乐增强欣赏大自然的知识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修养和品性。可见孔子的仁人志士之德与乐山乐水之情是相互融通的,故而后世也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拟君子的人格理想。

 

古人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今人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乐曲陶冶人性情,滋润人心田,对于大自然来说,潺潺的小溪就是它的咏叹调,百鸟的飞鸣就是它的欢乐颂。自古就不乏文人墨客泛舟江上,寄情山水,渴望在大自然广博的胸怀之下,稀释那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愤懑,从而收获一份心灵的归属感。乐以成德,文以载道。中国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中,逐渐显现出与高山大水相和谐,相统一的质地。作为儒学的创立者,孔子没有人定胜天的妄想,而是讲究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自觉地与自然融为一体,欣赏它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不禁感慨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喟叹着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

 

《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推行仁义礼智信,做事中庸,与他人和谐相处,也主张寄情山水,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我所独爱的这个字,它是指间悠扬的律动,谱写着水中月镜中花的美轮美奂;它是内心真诚的诉说,倾吐着酸甜苦辣和人生百味;它也是自然灵动的音响,是山涧小溪的浅吟低唱,是大浪淘沙的雄伟交响;它是饱览群书学有所成之乐;它是宁静淡泊简约生活之乐;它是寄情山水抒怀咏志之乐;它是漫漫人生的彼岸之花。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