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新经学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会议信息
会议主题
“明清之际新经学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
时间:2025年4月18日—4月20日
会议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
四楼梨洲厅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
协办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苏州大学哲学系
会议议程
4月18日(周五)
14:00-21:00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一楼大堂
17:30-20:00晚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二楼包厢
玉泉厅、西湖厅、之江厅
4月19日(周六)
开幕式(8:30-9:00)
主持人:陈赟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副院长)
致辞:杨国荣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院长)
廖璨璨
(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朱光磊
(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合影留念(9:00-9:10)
主旨发言
每人发言20分钟
主持人:张凯(浙江大学)
报告人: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学汉籍文献研究初论
陈赟(华东师范大学):春秋大一统与天下时代普遍秩序的重建
郭晓东(复旦大学):顾炎武《春秋》学述“义”
吴根友(浙江大学):王夫之“新经学”思想的三个维度及其历史效应
茶歇(10:30-10:50)
第一场大会发言
每人发言15分钟,评议讨论20分钟
主持人:廖璨璨(武汉大学)
点评人:郭晓东(复旦大学)
报告人:任大援(北京外国语大学):“天学”文献与天崩地解时代的思想影响
谷继明(同济大学):王船山的易图学建构及其哲学意义
孙邦金(温州大学):晚清经子关系的嬗变与子学复兴的多重面向
彭传华(宁波大学):王船山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
午餐(12:10-13:30)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二楼包厢
玉泉厅、西湖厅、杭州厅
第二场大会发言
每人发言15分钟,评议讨论20分钟
主持人:彭传华(宁波大学)
点评人:吴根友(浙江大学)
报告人:朱光磊(苏州大学):论许苏民启蒙哲学的学理创新
向珂(乐山师范学院):明清早期启蒙说视野中的许苏民中西比较哲学研究
朱莹(苏州大学):许苏民学术著作编年
刘旭(浙江工商大学):从文明互鉴走向世界哲学:重读许苏民《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上下卷)》
韩书安(浙江大学):知性主体的自我呈现:隐喻学视域中的戴震“光照”说及其启蒙意义
茶歇(15:35-15:55)
第三场大会发言
每人发言15分钟,评议讨论20分钟
主持人:刘旭(浙江工商大学)
点评人: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报告人:柴可辅(浙江工商大学):重建共识:徐光启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动机
廖璨璨(武汉大学):方以智的“经世”思想
陆一歌(南京大学):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法国的影响
李愿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论晚明南京教案的原因和性质
黄佳(浙江省委党校):明清之际耶稣会决疑论与儒家经权比较研究
张雅斐(浙江工商大学):从经学到文学:晚清《诗经》英译本初考
晚餐(18:00-20:00)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二楼包厢
玉泉厅、西湖厅、杭州厅
4月20日(周日)
第四场大会发言
每人发言15分钟,点评讨论20分钟
主持人:王博(华中科技大学)
点评人:任大援(北京外国语大学)
报告人:金惠经(韩国国立韩巴大学):从《明灯道古录》看李贽对⟪学庸⟫的解读
陈屹(西南医科大学):“能活动底,只是变合之几”——再论王船山的情论
林合华(南京中医药大学):试析张介宾对《黄帝内经》祝由、鬼神思想之阐释
陆元祥(中船澄西高级技工学校):陆世仪对儒家格致思想的继承和改造
姜含琪(大连理工大学):明清经学中的自然科学问题及其局限
茶歇(10:05-10:35)
第五场大会发言
每人发言15分钟,评议讨论20分钟
主持人:姜含琪(大连理工大学)
点评人:陈赟(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人:杨肇中(福州大学):论明清之际新经学的学术转型及其当代启示
朱光磊(苏州大学):顾炎武通经致用的经学研究
吴戈(南京工程学院):黄宗羲“学校议政”制度中的中西会通
王博(华中科技大学):修辞何以立诚—王夫之论言辞与修身的关系
黄燕强(武汉大学):明清之际经子关系论与启蒙思潮
闭幕式(12:10-12:30)
主持人:韩书安(浙江大学)
闭幕致辞:吴根友(浙江大学)
午餐(12:30-14:00)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二楼包厢
之江厅、华家池厅、紫金港厅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