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伦讲堂(2024)座谈会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成功举办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5-01-04 12:00:59
标签:

彝伦讲堂(2024)座谈会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成功举办

来源:“孔子世家网”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腊月初一日己巳

          耶稣2024年12月31日

 

 

 

12月28日下午,2024年度彝伦讲堂座谈会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敬一亭成功举办。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孔德立,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明出席会议。孔德立主持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代表参加会议。

 

 

 

吴明馆长在讲话中指出,国子监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与孔子研究院在彝伦堂联合举办彝伦讲堂,是一项新时代教育公益事业发展的创新举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付出与无私奉献。2025年,希望彝伦讲堂在兼顾学术性、普及性的同时,与其他讲堂品牌形成差异化,不断提升彝伦讲堂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孔繁盈作彝伦讲堂2024年总结报告,介绍了创办彝伦讲堂的由来,彝伦讲堂的内容及目的。作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成立后资助的首个公益项目,彝伦讲堂在坚持学术性的同时,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与传统文化的普及。

 

 

 

各高校代表依次发言,高度肯定了彝伦讲堂取得的成果,并结合各自学校与工作实际,就彝伦讲堂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

 

 

 

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运辉教授认为,彝伦讲堂要讲天人关系、社会关系,既要讲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讲正确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由此生成的文化观念,也要讲历史教训。从“第二个结合”来说,也就是达到天人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这是人类文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彝伦讲堂讲“第二个结合”,更加应该深入总结、阐释、创造天人和谐、社会和谐的积极成果。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连伟教授对彝伦讲堂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许。他认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树木被赋予独特的文化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国子监的古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绵延的见证。我们不仅要做好绿化保护和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更要在心里种下一颗良善的种子,向青年群体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化,共同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彝伦讲堂可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与自然生态的层面,激发听众对于古代科技、博物等方面的探索热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李记芬老师建议,受众对象上,可以适当增加外国留学生,还可邀请北京高校学生在彝伦讲堂向外国友人讲述传统文化故事。讲堂形式上,发扬第三讲会讲形式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接地气、多元化的模式。选题内容上,聚焦重点细分内容,例如以五伦为核心展开阐释,以教为主题展开蒙学、孝道等系列解读,聚焦国际哲学舞台的关注点推动交流互鉴,实现儒学当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凯老师阐释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他认为,彝伦讲堂要兼顾通和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受众群体可以面向全社会而不局限于高校。要加强儒学通识教育,不断探索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将知识、思想、精神与人格培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共同构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家园。具体来说,不同受众群体实施不同授课主题,例如面向中学生,可以拓展、延伸、活化历史教学;面向大学生,可以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教育;面向非文史专业学生、热爱文史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万丽华老师表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丰富的思想文化,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儒家思想极其重视道德教育的引导与教化作用,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有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化解悲观焦虑情绪,疏导心理健康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开设面向高校学生的研学基地,加强修身之于学生,齐家之于社会群众的宣传阐释等。

 

 

 

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李燕老师提出,一方面,可以结合受众群体设计课题。例如面向幼儿园小朋友,以传统节日以及衣、食为主;面向小学生或留学生群体,以语文、英语等基础的传统文化知识为主;面向中学生群体,则以语文历史政治英语等涉及的门类为主,需要增加难度和深度;面向大学生,要考虑与传统文化、仁爱思想、思政教育等相契合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嵌入讲座,例如参考故宫文物保护修复课程、天文馆中小学生志愿者服务、圆明园文创设计比赛等形式。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孟远老师通过广场性与殿堂性、普及性与学术性、守正性与创新性、高端性与独特性、参与性与引领性等五个方面的结合展开探讨。她认为,广场性需要广泛普及。殿堂性要坚持高端,使得彝伦讲堂既是物理空间的殿堂,也是心灵空间的殿堂。坚持独特性,也需增加受众的参与性、互动性、对话性。而挖掘这些不同方面的关键结合点的过程,正是创新性的体现。建议年度设定一个大主题,每一讲聚焦一个小问题,既可以下沉至现实人生,也可以广大至国际视野,以问题带动体系,引导更多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师德建设科科长贠小琴老师分享了北京交通大学开展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书班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实际工作对彝伦讲堂提出几点建议。内容主题方面,继续深化儒学与传统文化的探讨交流,同时结合一些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引入国际儒学视野。活动邀约方面,建议结合二十四节气增加工作日的讲座,加强与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文化团体的合作,共同策划和组织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创新形式方面,建议打造沉浸式的儒学文化体验,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馆长李晴在发言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希望可以进一步发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提前做好彝伦讲堂年度计划,系统性、系列性、专业性地开展更多特色活动,让受众通过彝伦讲堂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真正从中受益。

 

 

 

孔德立院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冒着严寒参加座谈会,给予彝伦讲堂宝贵的建议,这进一步增进了继续办好彝伦讲堂的信心与决心。他指出,彝伦讲堂是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单位指导,孔子研究院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资金支持的公益讲堂,2024年6月8日在国子监彝伦堂开讲。2024年举办的五讲,主要围绕孔子思想、儒学的价值、儒学的传播等宽泛的问题展开阐释。2025年,计划在彝伦讲堂的授课内容、授课对象、举办地点、传播渠道等方面有所创新探索。彝伦讲堂的成功实践,得益于指导单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与孔子研究院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志愿者工作团队的辛勤工作,更得益于孔子世家基金的无私奉献。孔子研究院将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更加紧密的合作,进一步做好彝伦讲堂的内容设计与组织传播,让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大众在彝伦讲堂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管委会委员、北京孔氏钟表(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令俊出席会议。孔子研究院、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等有关人员20余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