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宋韵·思想”经典阅读与当代诠释研讨会顺利举行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4-11-27 20:24:50
标签:

2024年“宋韵·思想”经典阅读与当代诠释研讨会顺利举行

来源:主办方

时间:西元2024年11月27日


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宋韵·思想”经典阅读与当代诠释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承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社科院等全国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宋代思想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主要围绕四大主题展开:宋代经典的当代诠释与多维解读、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经典、中国古代经典的国际化与现代转型、古代经典与当代哲学的对话。与会学者通过主题发言、集中评议和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次会议为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助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


文明论研究范式有助于跳出抽象的思想史或哲学史研究框架,深入把握儒家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以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博导陈明为代表的学者指出,文化与文明在很多时候意义交集重叠,但也有很大区别。简言之,文化是一种思想,文明则是一种实体,意味着作为思想观念的文化与作为实体的政治、社会和生活,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一种影响人类生活的东西。陈明教授着重指出,从文明论角度理解儒学变得迫切而重要,儒教思想理念的文化因素渗透在政治、社会和公私生活各个方面,影响至深。



在揭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时,和合文化同样是一条重要线索,以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何善蒙为代表的学者指出,和合作为一种理念,是中国传统哲学最为本质的特征,体现了中国古人在解决自我存在、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层面所具有的圆融通达的智慧。由此,中华文明在豁达开放、兼容并蓄的胸襟之下,生生不息,传承至今,成为一种独特的文明形态。和合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被广泛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和合文化。


 

经学是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曾亦为代表的学者指出,《春秋》和《三礼》这两种经典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最为重要,其中,《春秋》奠定了古代政治的基本架构,并提供了最主要的制度资源。曾亦教授着重指出,当代儒学特别要注重从传统典籍中汲取制度资源,尤其是通过研究《春秋》与《三礼》来构建适应现代中国的制度体系。从篇幅和历代的研究著述来看,五经的分量要远超四书,四书之所以引起现代以来学者的强烈关注,在于更接近西方的形而上学,适合用西方那套学科范式来进行研究,而复兴儒学必须改变这一研究范式。


 

随着宋代四书升格运动以来,四书系统可以说深刻影响并塑造了传统社会价值观念,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首席专家杨海文为代表的学者指出,《孟子》是儒学高地上的高原、儒学高原上的高峰,《孟子》曾从普通的先秦诸子跃升为中国古代的圣经,今天则是人们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孟子》涉及人生所有的基本关系,充满思辨的张力与哲学的魅力。杨海文教授强调,以孔子、孟子为核心的“孔孟之道”,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将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集于一身,契合当代社会的人文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儒学在东亚的传播促进了区域文化认同与合作,以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教授、博导邓红为代表的学者指出,“阳明学”是日本人独创的近代学科名称,“日本阳明学”是19世纪末一些日本人借用400年前中国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号“阳明”在日本发动的一场社会运动。这个运动和被简称为“阳明学”的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在名称上有着类似性,但前者是社会运动,后者是学术研究。战后日本的中国哲学史领域里的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成果丰盛,也简称“阳明学”,但是和社会运动“日本阳明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儒家学说的独特性在于历代儒者通过生命实践不断赋予其价值意义,从而具有生命指引、文化传承、精神支撑的多重特征,以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中国智慧研究院院长贡华南为代表的学者指出,《诗》《书》以“温”论德,将“温”作为“德之基”。孔子继承此以“温”论“德”传统,并在“仁”的根基上赋予了“温”以新的内涵:以自己的德性生命融化物我之距离,以热切的生命力量突破一己之限,贯通、契入仁爱之道,完成有限生命之超越,促进人物之成就。后儒进一步拓展引申,使“温”与仁、元、春相互贯通,由此凸显出“温”之生化品格,从而使其获得深沉的本体论内涵,成为儒者之德的标志。


 

如果说儒家强调以德治国,道家则强调以道治国,两者具备互补关系。以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郭美华为代表的学者指出,《庄子》认为在人类存身其间的这个天地世界之中,人类整体的无数个体之间存在无穷的差异性,无论是认知能力的高低之别,还是物性能力的大小之分,都不能消解天地整体及其秩序的自在性,也不能湮没每一个体的差异性。郭美华教授着重强调,捍卫天地整体及其秩序的自在与自然,与持守自我作为他者的自然,是整个《庄子》的道家生存论之基本主旨,也是当代社会值得借鉴的理论观点。


 

本次研讨会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为推动中国古代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对话提供了重要平台。与会专家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深化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影响。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期待通过持续深入的学术研究,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体系,深化推进中国哲学的创新发展,为学术创新和文化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宋韵·思想”经典阅读与当代诠释研讨会会务组)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