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读书】关于传统文化和读经的九条反思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24-10-13 00:30:30
标签:

【养正读书】关于传统文化和读经的九条反思

作者:养正读书

来源:“养正读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九月初六日乙巳

          耶稣2024年10月8日

 

 

 

在国家和整个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在读经被众多有识之士当作必修课的觉醒中,让人感觉欣慰,前途似乎越来越光明,然而在现象背后,我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一些问题,分享出来供大家思考。

 

一、大学众多,专业丰富,经学科却鲜有

 

国家虽然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代表儒家文化,乃至传统文化核心的十三经、经学在大学中却少有设立专门学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全国高校,有14个大的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交叉学科),700多个大学专业。这么多大学、这么多专业,然而却没有经学的一席之地。

 

二、不少人在读经,十三经很多人竟然都没有读过一遍。

 

在我们的十三经打卡群中,大多数老师之前读的是四书五经,在没有接触十三经之前,甚至不知道十三经是哪十三部经典。这其中有些老师都读了四五年经典了,然而对十三经的整体了解却严重匮乏。可想而知,中国人当中没有读过经典的人恐怕就更不知道十三经是哪十三部经典了。

 

三、一些人在反复读经典,甚至能背诵了,但经典注疏却几乎没读过。

 

这就意味着一部分读经者,停留在背诵阶段,而对经典的理解和把握基本是空白,更不用谈去发挥和利用。

 

四、传统文化学习者热衷于听讲座,而忽略了读重要注疏。

 

或许听讲座来的比较快,容易听懂。读书呢,则耗费时间,有些地方自己也不容易理解。如果读注解呢,面临生字、理解及文言文基础的问题,导致了一部分人畏惧,不愿去读。但讲座大多附加了讲座者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是否正确,很多人不具备判断力。有的甚至将儒释道,天南地北的内容都糅杂在一起,其纯已尽失,其内容可能偏离经典。

 

五、讲解经典者热衷于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故事,而忽略了继承和复讲重要注疏

 

现在我们听到不少传统文化讲师,你会发现他们热衷于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但对于历代注疏原本的讲解,条分缕析分享精讲原著、注疏者却寥寥无己。导致一个现象,肤浅、创新,批判、夸夸其谈者随处可见,而深入原著、尊承经典、发挥经典的讲师太少。试想一下,没有深入学习经典,不继承历代优秀的成果,我们讲的越多,可能废话越多,误导别人越多。在这个自媒体横行的时代,人人都想出圈,人人都希望通过吸引人的言语和观点来博取流量。这种心态往往失去了做学问、做工夫的严谨、师承以及慎言。这样讲课的内容,试问敢学吗,难道不怕掉沟里吗?我们从中又能学到多少真正的干货呢?

 

六、对经典之间缺乏贯通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十三经有不少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印证的,这些内容往往只有联系到一起,才能容易理解通透,看到本质。比如仁,比如孝,比如礼等。

 

七、经典和我之间缺乏联结

 

在读经中解经中,如果我们不能够切实的链接到自己,经是经,我是我。读归读,生活依然如故,那我们从经典中得益就很少了。

 

八、缺乏践行和日用坚持的工夫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读了《论语》中孔子好学篇,我们能否践行像孔子一样好学。读了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能否也学会经常反省自己。读了《大学》中“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能否把修身这件事重视起来。这些都需要在学习经典中去实践,长期坚持,培养扎实的工夫。不然,我们可能会耗费很大精力,把经典读的滚瓜烂熟,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感觉读了几年自己没啥变化,智慧和认知一点没提升,生活还是在原地打转,各种不良习惯照旧,那我们读经典的意义又何在呢?

 

九、读经的功利心太强

 

一些私塾、一些宣讲团在宣讲读经时,掺杂了大量的诱惑以及浓浓的功利心。譬如没有福报的人是没有机会读经的。读经不在于你是否有福报,只要能觉醒了,认识到了,人人都可以走上读经之路。又譬如宣讲“读大学,善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等等类似言论。这些言论,实则充斥误导和利欲熏心的诱惑。为了让人读经,把今天人们关注的焦点融入其中。看似在弘扬经典,实则当人们抱着功利心读经时,一旦他们读了一两年没有产生你所说的好处,从此他们便对经典丧失了信心。甚至认为经典是骗人的,过时的,反而可能转身诋毁经典,这些行为都是要不得的。

 

读经不过是为了自己而已;不过是为了修身成人,破迷开悟,洞彻大道而已。何故要画蛇添足,为了让人们读经,给人凭空添加那么多功利心和世俗执念呢。添的添加剂越多,就越不健康,越失去其本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