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批评与反省”学术研讨会召开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9-21 09:58:02
标签:

“荀子的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批评与反省”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八月十一日庚辰

          耶稣2024年9月13日

 

荀子是先秦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和总结。近几十年来,荀子的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越发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荀子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于2024年8月21日-22日在光华楼隆重召开“荀子的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批评与反省”学术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近20所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荀子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林宏星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教授与荀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廖名春教授分别致辞。张双利院长代表学院向各位与会学者表达了感谢,并肯定了近年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在举办荀子研究会议方面的工作。廖名春教授向会议召集人林宏星教授表达了感谢,并指出荀子思想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还有许多有待挖掘之处需要学者加以研究。

 

 

 

张双利院长致辞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荀子的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两大主题,展开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热烈讨论。现综述如下:

 

一、荀子政治哲学的新视野

 

建立政治秩序是荀子的核心问题意识,《荀子》一书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教科书”。荀子的政治哲学是本次会议的中心主题之一,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

 

对于荀子思想中的“秩序”问题,郑开通过解读《王制》、《正名》等篇目,提出荀子的秩序原则不仅具有政治哲学维度,同时也内在于人性论和伦理学,因此荀子的政治哲学思考既有政治社会层面的内容,也有语言、逻辑以及人性与心灵层面的内容。陈赟以《礼记·礼运》与《荀子·礼记》为中心,讨论了秩序的起源、本性与意义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异于目的论、末世论的文明史观。方达则提出“秩”“序”观念是理解荀子“礼”论的最佳视角,在西方“正当性”概念的参照下,荀子的“礼”体现了以普遍自发道德能力的差异来决定政治势位与资源分配的规范“正当性”。

 

 

 

对于荀子的政治学思想,宋洪兵认为荀子的“帝王之术”是在“圣王”主导下按照权利与利益因素的政治逻辑来处理政治事务的方法与策略,这一“帝王之术”植根于性恶论,具有鲜明的政治儒学特点。刘思禾认为荀子的政治思考希望解决精英与体制之间的冲突,试图通过精英驾驭体制,既顾及体制的客观性,又捍卫精英的优先性。陈乔见归纳了荀子对礼的四种解释,前三种分别是“礼有三本”、“礼者养也”、“百王之道”,第四种是从“知能质具”等人性能力来解释主体制作礼义的可能性。郑治文则梳理了徐复观对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指出其用意一方面是表彰荀子的德治与礼治精神,另一方面是找到对接现代民主政治的资源。

 

对于荀子“群”的观念,朱承讨论了荀子的公共性思想,提出“群”是保障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性前提,“隆礼重法”是达成群体秩序的方式,“裕民富国”是群体性生活的目标。陈光连讨论了荀子对群、分关系的界定,群必以分为存在的前提与条件,荀子欲建构的是以君主为政治主体的“分—群”政治架构。潘澈讨论了荀子政治哲学的消极价值取向,这一取向的根柢在荀子的狷者人格,有着重要学术和社会历史渊源。

 

二、荀子道德哲学的新反思

 

“人之性恶”是荀子思想的标志,但究竟如何恰当理解荀子的人性论及道德哲学,这却是学界持续关注但又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次会议在相关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解。

 

在荀子的道德品质论方面,干春松对比了孟子与荀子对“勇”的论述,提出孔子与孟子注重勇的情绪因素与理性判断的结合,强调正义目标对认定勇的重要性,荀子则从社会效果来判定勇的不同层次。方旭东分析了荀子“刑不过罪,爵不踰德”的劝善原则,这种基于个体负责的劝善论长久以来在中国本土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直到十七世纪才在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那里得到回应。刘旻娇提出荀子将“陋”作为道德失败的主要原因,揭示了荀子更为关注道德的后天习得性而非先天本恶性的理论特征。郝董凡对比了荀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提出两者的思想既有共同旨趣也有显著差别。

 

 

 

干春松老师发言

 

在荀子的人性论与心论方面,丁四新回顾了荀子心论的相关争议,提出荀子的“本心”是意志心与主宰心,善心与恶心属于用心或经验心,因此“性恶心善”的说法并不准确。林桂榛重申了孟荀的基本分歧在于仁义礼智是否为性中本有,荀子认为仁义礼智是通过“伪”形成的,荀子的“性”类似于今人所说的“本能”。

 

荀子的道德动机论是本次会议的焦点之一。林宏星经由反思Kurtis Hagen的论文,提出应该以“认知-信念”的动机模式而不是休谟式的欲望论来了解荀子的道德动机论,人们对“道”的肯可具有独立激发人的行动的动力。路德斌提出荀学“辨义论”是儒家道德动力学的另一条进路,“辨义”可以充当荀子的道德动力来源,对理解荀子的人性论与伦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孙伟对比了荀子与朱子的道德动机论,主张荀子“虚壹而静”的“心”二元一统思想为补足朱子道德心理学提供了可能的途径。魏犇群认为荀子道德动机论的整合方案不足回答性恶之人如何能被道德的理由激发行动,解决荀子的道德动机论似乎仍只有“强解释”与“弱解释”两种方案。胡湘农主张欲望或信念都难以描述荀子的道德动机论,荀子的道德动机是既不同于欲望也不同于信念的“信欲”(besire),即由信念与欲望混合而成的单一心灵状态。

 

 

 

东方朔(林宏星)老师发言

 

 

 

三、荀子思想及其他相关研究

 

除荀子的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外,本次会议还在《荀子》的文本新诠、荀子的元哲学分析与孟荀对比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从不同方面增加了本次会议的广度与深度。

 

廖名春从文字训诂方面对荀子的“不苟”说提出了新解,指出以往对“不苟”的理解均不正确,恰当的理解是“不苟”原作“不亟(極)”,是不走极端的意思。因“亟”和“茍”通用,因而写做“不茍”。又因“茍”和“苟”形近,于是“不茍”才错成“不苟”。

 

 

 

廖名春老师发言

 

张伟特从元哲学标准方案的角度,逻辑重构荀子的哲学理论,并对其作元伦理学的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荀子的哲学理论内部融贯性较差,其形而上学与实践论两部分互为特设性假设。

 

何益鑫讨论了孟子“夜气”、“平旦之气”的真实义涵及其与“良心”的关系,提出夜气对良心的存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平旦之气蕴涵了良心生发的机制。夜气与平旦之气的“气”是就总体而言的结构性的气。胡振夏也讨论了孟子“夜气”与“良心”的关系,并基于思孟学派的“德气”思想,提出夜气首要的含义为体现良心好恶的先天之气,可以普遍性的德气来说明。姚勇分析了先秦儒学中的“怒”观念,提出“怒”涉及人格培养、道德规范与社会秩序等多方面,奠定了其后儒学理解怒及其他情绪活动的基本视域。

 

除专家学者的主题报告外,会议还进行了题为“荀子思想的未来发展”的主题讨论,在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林桂榛与中南大学讲师姚勇的主持下,廖名春、干春松、丁四新、郑开、林桂榛、刘思禾进行了发言,对荀子研究未来发展的方法、议题与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郑开老师发言

 

 

 

丁四新老师发言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宏星宣布本次会议圆满闭幕。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