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隐公八年

栏目:经学新览
发布时间:2024-07-05 20:46:15
标签:

《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隐公八年

作者:三纯斋主人

来源:“三纯斋”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十六日丙辰

          耶稣2024年6月21日

 

[春秋]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祊)。庚寅,我入邴(祊)。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浮)来。

 

螟。

 

冬,十有二月,无骇(侅)卒。

 

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

 

春季,《春秋》记录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垂,杜预注释说“卫地,济阴句阳县东北有垂亭。”则大致在今天山东菏泽东北。

 

这条记录《公羊传》没有关注。《榖梁传》倒是有解读,不过还是老调重弹:

 

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鲁隐公七年,随着郑国与宋国冰释前嫌,郑国和陈国重归于好,之前卫国州(祝)吁怂恿成立的宋、卫、陈、蔡反郑集团宣告破裂。宋国和卫国在对待郑国的态度上出现了分歧,两国的关系就有点尴尬。这次双方国君的会面,就值得玩味了,但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先记住这个疑点,一会看《左传》就明白。

 

春季,《春秋》记录的第二件事,是“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祊)。庚寅,我入邴(祊)。”宛,是郑国使者名。郑国归还给鲁国的这个地方,《榖梁传》和《公羊传》在引用《春秋》时都作“邴”(bǐng),《左传》作“祊”(bēng)。不管叫什么,总之在今天山东费县一带。

 

《公羊传》对这条记录解读说:

 

宛者何?郑之微者也。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其言入何?难也。其日何?难也。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独我也,齐亦欲之。

 

“汤沐之邑”,在使用功能上类似今天各省的驻京办,但土地属性上则有点像各国的使领馆,虽然实际上在鲁国,但名义上是各国的领地,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飞地”。“天子有事于泰山”即周天子祭祀泰山。这段意思说,宛,是郑国一个地位不高的人。邴,是郑国国君的“汤沐之邑”。周天子如果去祭祀泰山,诸侯都要跟着去。所以在泰山脚下,周天子给每个诸侯都赐有一块地,以便他们沐浴、斋戒、住宿。之所以要用“入”字并且注明是哪一天,是因为当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不仅我们鲁国想接收邴,齐国也有这打算。

 

《榖梁传》对此评论说:

 

名宛,所以贬郑伯,恶与地也。入者,内弗受也。日入,恶入者也。邴者,郑伯所受命於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

 

之所以《春秋》这条记录里,直接记录“宛”的名(而没有标明他的身份职务),就是贬斥郑庄公,因为憎恶他这种行为。当时邴地的人并不愿意被鲁国接收。之所以把那天的日期写得清清楚楚,就是表示对进入者的反感。邴,是周天子赐给郑国助祭泰山的城邑——为何《榖梁传》认为孔子记录此事是贬斥郑庄公,这个疑问我们暂且记住,后面看《左传》就明白了。

 

《左传》春季的记录如下:

 

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第一段交代宋殇公、卫宣公相遇的背景。犬丘,杜预注解说“犬丘,垂也。地有两名。”原来宋、卫双方国君的这次会面,背后有齐国的身影,齐僖公想推进宋、卫都跟郑国和解。齐僖公既跟郑庄公交好,又与鲁隐公关系亲密,跟宋、卫双方又都没什么过不去的疙瘩。郑国之前先后与宋、陈和好,虽说是为了瓦解敌对联盟,但毕竟面子上释放出了足够的善意,此时就剩下卫国和蔡国名义上还是敌对方。但是郑、卫之间结梁子,可以推给那个死去的州(祝)吁,理论上跟卫宣公没有恩怨,所以还是有和好的可能,缺就缺一个在中间传话的人。而齐僖公无疑是最适合的人,有强大的齐国做后盾,跟各方关系又都不错,说出来话大家都得给几分面子,这个台阶一给,郑、卫就势下坡,真是皆大欢喜。所以在齐僖公授意下安排了宋、卫这次会盟。之所以先安排宋、卫会盟,是因为就之前的反郑联盟而言,卫国是发起者,但宋国是叛徒,这两个之间的疙瘩不解除,后面的事情都没法推进。所以针对齐僖公的这次安排,宋国也自知有点理亏,因此身段很低,主动先向卫国示好,“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说明是宋殇公先送礼物,提出请求会面的意思。卫宣公一看,顺势而为,“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这次会面,虽说是齐僖公推进的,但后面必然是有郑庄公的首肯,甚至可以推测,大概率是郑庄公跟齐僖公沟通的结果,郑庄公直接出面,面子上不好看而且少回旋缓冲的余地,通过第三方齐僖公牵线搭桥,事情就好处理的多,对齐僖公来说,谈不成对自己没损失,谈成了各方都落自己一个大人情,这生意,能做。很快,后面就能看到这次会面的积极效应了。

 

第二段交代郑国为何要把自己的汤沐之邑邴给鲁国。“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的释,是放下的意思,我们今天还说“释放”。“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意思说郑国以后不祭祀泰山了,而祭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说明其实是郑国和鲁国做了交换,郑国用祊跟鲁国交换许田。这段记录意思说,郑庄公提出以后郑国不去祭祀泰山,而祭祀周公,请求用泰山的祊,来换许田。三月,郑庄公派宛作为使者跟鲁国交接了祊,表示以后不再去祭祀泰山了。

 

仅看《左传》这里的解释,只知道是鲁郑之间互换土地——也只能推测出法理上许田应该是鲁国的、而且跟祭祀周公有关。所以,许田到底是怎么回事,还需要追究一下。

 

许田,在今天的河南许昌市东北五十一里许田村。按杜预注解说:“成王营王城,有迁都之志,故赐周公许田,以为鲁朝宿之邑,后世因而立周公别庙焉。郑桓公,周宣王之母弟,封郑,有助祭泰山汤沐之邑在祊。郑以天子不能复巡狩,故欲以祊易许田,各从本国所近之宜。恐鲁以周公别庙为疑,故云已废泰山之祀,而欲为鲁祀周公。”当初周成王营建雒邑,有迁都打算,这件事是周公主持的,因此把许田赐给了周公,作为后世鲁国来朝觐王室时的临时住所,许田的人修了庙祭祀周公。可见法理上许田确实是属于鲁国,而且有周公的庙还在。郑国则是在郑桓公时候得到了祊作为助祭泰山汤沐之邑。但此时王室衰微,郑国认为王室已经不可能再有实力去祭祀泰山了,留着助祭泰山的汤沐之邑没有实际意义,而许田虽然法理上属于鲁国但地理上却在郑国,所以干脆拿过来交换一下,为了避免鲁国人担心,郑国还特意表明以后会继续替鲁国祭祀周公——这下两国都不用操心自己的飞地了,都从实际出发落了实惠,双赢。

 

所以,为何《榖梁传》认为孔子记录此事是贬斥郑庄公?因为以祊易许田的行为,是拿周天子赏赐的地方做交易,这太不尊重周天子了。

 

《史记·郑世家》里记载这次鲁、郑易地时说“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许田”——就是郑庄公因为王室没有礼遇自己,采取的报复行动,以此来故意恶心王室。

 

鲁、郑这次易地,有打脸周王室之嫌疑,且考虑到此前王室跟郑庄公的关系已经公开恶化,周桓王即位不久正是年轻气盛,我们有理由推测王室对这件事显然不会无动于衷。等着吧,看王室后面会如何回击郑庄公。

 

夏季,《春秋》仅有的两条记录,是先后有两位诸侯在六月去世。“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

 

这两条记录的区别就是蔡国去世的国君《春秋》记载了名,而宿国的去世国君《春秋》没有记载名。《公羊传》没有关注这两条记录,《榖梁传》简单解释了一下:

 

诸侯日卒,正也。宿,微国也。未能同盟,故男卒也。

 

宿国是个小国,和鲁国没有正式盟约关系,所以记载为“宿男卒”——我猜不仅是宿国爵位低,和鲁国没有结盟,更有可能的是宿国当时事实上已经是鲁国的附属国。否则鲁国多次与宿国来往且在眼皮下,怎么可能不结盟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双方地位不对等了。

 

由于宿国太小,史料缺乏,已经无法考证此处这位宿男是谁了,蔡侯考父倒是在《史记》里有记载,不过名字稍微不同《春秋》。按《史记·管蔡世家》的记载,蔡侯考父就是蔡宣侯,只不过《史记·管蔡世家》里他的名字写作“措父”。

 

《左传》夏季的记录如下: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鍼(zhēn)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第一段意思说,夏季,虢公忌父开始正式成为周王室的卿士。

 

虢公忌父,就是此前引发周、郑交恶的导火索事件的“周人将畀虢公政”中的虢公。三月份,郑庄公拿周天子赐封的汤沐之邑跟鲁国交换,赤裸裸打脸王室,四月份王室立刻做出回击,虢公忌父成为了王室的卿士,郑庄公在王室的权利被大大削弱。

 

第二段讲述郑国公子忽跟陈国公主完婚的八卦。陈国是妫姓,所以这位陈国的公主就被称为“妇妫”。鍼子,是送陈国公主来郑国完婚的大夫。“先配而后祖”的配,是婚配的意思——指事实上完婚,即我们今天俗称的“生米煮成熟饭”;祖,是入宗庙向先祖祭祀并告知完婚的意思。鍼子能因此发怒,说明按照礼法正常流程应该是“先祖而后配”,即应该先去祭祖告庙,告知祖先某男某女要结为合法夫妇了,请祖先保佑——这个流程走完意味着双方的婚姻关系得到先祖的认可与保佑,是合法合礼的了,此后男女双方才能行人伦大礼。先配而后祖的话,则祭祀先祖告庙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意义了,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这对夫妻的婚姻关系是非法的,所以鍼子才很生气——可能他也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对陈国的不尊重吧?

 

第二段意思说,四月甲辰,郑公子忽来陈国迎娶妇妫。辛亥,带着妫氏回郑国,甲寅,到了郑国。陈国的大夫鍼子是护送使者。但公子忽与妇妫先成亲,后才去祭告祖庙。鍼子说:“(这俩人)是不能被称作夫妇的,他们的行为欺骗了祖先。这是非礼的,(祖先怎么可能保佑他们,)他们以后怎么可能生育后代?”

 

公子忽作为此前周郑交质的一方人质,此次能回国完婚,应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岳父陈桓公。石碏说了,陈桓公当时是周王的宠臣。有这样的岳父在周桓王跟前说好话,又有完婚这样正当的理由,公子忽顺利脱身回国,对郑庄公而言,之前与王室之间斗争,多少还有点投鼠忌器,这下好了,没有了后顾之忧。

 

秋季,《春秋》记载的第一件事是“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瓦屋具体在哪没有定论,有说在河南温县,有说在滑县,还有说在尉氏县等等。

 

瓦屋之盟,是春季宋殇公、卫宣公相遇于垂的继续,说明那次非正式会盟达到了预期效果,所以才有了这次正式会盟,把之前沟通的结果以正式文件形式确认下来。

 

这件事《公羊传》没关注,《榖梁传》倒是发挥了一下:

 

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诸侯之参盟於是始,故谨而日之也。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诸侯之参盟”的参,通叁,意思是三国结盟(注:此前的结盟记录都是两国之间)。诰、誓都是远古时期帝王发布的命令文告。如《尚书》的《汤誓》《牧誓》《酒诰》《康诰》等等。五帝,就是三皇五帝里的五帝,此处代指远古圣王。盟、诅,郑玄注解说:“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还是结盟发誓的意思。三王,有说是夏禹、商汤、周武王。二伯的伯,通霸,二伯就是二霸。具体指的就是齐桓公、晋文公。

 

这段意思说,鲁国之外的诸侯国之间结盟,正常情况下《春秋》是不记载具体日期的,这里之所以记下来,是因为诸侯三家同盟是从这件事开始的,因此郑重的记下来。五帝时代不用文书命令(来约束各方),三王时期不用互相盟誓(来让对方安心),二霸时期也不用互相交换人质(以取得对方信任)——言下之意,这个时候各国之间毫无信任感,社会风气沦丧前不及三皇五帝,后不如齐桓晋文。

 

秋季,《春秋》记录的第二件事,是“八月,葬蔡宣公。”蔡宣公去世是六月的事,按礼制五个月下葬,这时候才三个月,显然不对劲。所以《榖梁传》说了:

 

月葬,故也。

 

这里特意强调月份,是因为蔡国有特殊情况——但是具体是啥,没说。

 

《公羊传》解读说:

 

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从正,而葬从主人。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而葬不告。

 

为何去世的时候《春秋》记录了名字,但下葬的时候没有写名字?因为去世了要严格按照讣告上的称呼记录,但葬礼是遵循主持葬礼者对使者的称呼。为何去世的时候《春秋》记录了具体日期,但下葬的时候没有写明日期?因为去世的时候,要给天子和诸侯发讣告(上面记载了确切的去世日期),但下葬的时候不用发讣告给天子和诸侯(所以不一定知道确切的日期)。

 

秋季,《春秋》记录的第三件事,是“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浮)来”。这条记录,在引用《春秋》时,《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是“包来”,《左传》是“浮来”。“包”和“浮”可能当时的读音相近——例如“伏羲氏”在当时有的书里就记作“包牺氏”——所以导致了流传过程中出现这个差异。有考证说,这个地方大概在今天的山东沂源一带,也有说在山东莒县一带。

 

《榖梁传》对此事评论说:

 

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

 

意思说,可以记录说鲁隐公和某国人会盟,但不能说鲁隐公和某大夫会盟——言下之意,莒国出席的不是国君而是大夫,明显身份不对等。这种可能不是没有,毕竟,按《榖梁传》“及者,内为志焉尔”的观点,如果这次也是鲁隐公一方更主动,那对方摆架子也有可能。

 

《公羊传》的解读也颇值得玩味:

 

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从不疑也。

 

鲁隐公为何与地位卑微的人会盟?《春秋》称“莒人”,则表示对方顺从的意思,别人也就没有什么怀疑(注:因为会盟双方不对等降低鲁隐公身份)了。

 

原来还是一个意思,对方派出的就是大夫,就是身份不对等。但如果《春秋》直接说鲁国国君与莒国某大夫在浮来会盟,意味着把鲁隐公和大夫放在一个档次上了,所以《春秋》这条记录写成鲁隐公与莒国人在浮来会盟,但具体是谁则含糊过去。

 

秋季《春秋》记录的第四件事就一个字,“螟。”不过这条记录《公羊传》和《左传》引述《春秋》的时候都有,但《榖梁传》无。而且《公羊传》和《左传》虽然引用了,但也均未做进一步解读。

 

再来看《左传》秋季的记录: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第一段意思说,齐僖公最终促成了宋、卫与郑国之间和解,秋季,齐、宋、卫代表在温地会面,在瓦屋正式举行了盟誓,对当年四国联军攻打郑国都城东门一事既往不咎。这是符合礼制的。

 

从《左传》的这段记录看,我是比较倾向于瓦屋在温县。这次三国会盟,虽然郑国并未参加,但我倾向于齐僖公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郑国官方,齐、宋、卫三国的瓦屋之盟,事实上是郑、齐、卫、宋四国的结盟。原因很简单,东门之役的受辱方是郑国,如果没有郑国做出的正式承诺,怎么能说“释东门之役”呢?所以,《左传》后面跟的“礼也”二字,我觉得不仅仅是简单的说这次齐、宋、卫的正式结盟是符合礼制的,更应该是说齐僖公代表郑国与宋卫示好结盟也是符合礼制的——即齐僖公在此事件中不仅是中间人,更是郑国全权代表,这个也是符合礼制的。

 

这次瓦屋之盟,郑国虽然没正式出面,但是对于齐国在这件事上的辛苦付出,郑国立刻做出了回应。第二段记录就是郑庄公对齐国辛苦付出的回馈。八月丙戌,郑庄公陪同齐国使者去朝觐周桓王,这是符合礼制的。

 

齐人朝王,显然是郑庄公从中撮合的结果,无论事实上周王室和郑庄公双方已经怎样的明枪暗箭互相攻击对方了,但表面上周桓王还是天下共主,郑庄公还是周王室的卿士,即使有虢公忌父分一杯羹,郑庄公的卿士身份依然还在。所以郑庄公客客气气陪着齐国使者去朝觐周桓王,既表示出齐国这个东方大国对周天子的尊重,给其他诸侯做个表率,又通过周天子接待,提高了齐国在诸侯间的声望,同时也给大家营造出一种周、郑双方以礼相待友好相处的氛围。所以这件事对各方而言,都是有益无害的,皆大欢喜。

 

第三段交代浮来之盟会的原因。鲁隐公和莒人在浮来会盟,是为了成全纪国的好意。

 

之所以说“以成纪好”,要追溯到鲁隐公二年冬天,“纪子帛莒子盟于密”时,《左传》说的那句“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杜预当时曾注释说“莒、鲁有怨。”按照《左传》这一系列观点,则可推测如下:莒国、鲁国之前有矛盾,纪国在与鲁国结亲后,极力促成双方和好,在鲁隐公二年,派出使者纪子帛去莒国表达鲁国与莒国交好的意愿。鲁隐公八年九月,经过多方反复前期沟通协调,终于鲁国和莒国在浮来正式结盟——这个推测理论上可能,但中间五六年,磋商时间也太久了点。

 

冬季,《春秋》唯一的记录是“冬,十有二月,无骇(侅)卒。”

 

《春秋》关于无骇(侅)之死的记录,明显看出来有两点特殊之处:一是对无骇(侅)的称谓有伏笔,因为是直称名。二是没有记载他去世的具体日期。按《公羊传》和《榖梁传》微言大义的理论,这条记录对无骇(侅)持贬斥之意无疑了。

 

《公羊传》确实是持贬斥说,还特意解释了一下:

 

此展无骇也,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其身不氏。

 

无骇,就是展无骇。为何没有写他的氏?是憎恶他开创了灭国的先例,所以终其一生,夫子都在《春秋》里没有写他的氏——认为根源还在帅师入极灭国一事。

 

《榖梁传》稍微谨慎点:

 

无侅之名,未有闻焉。或曰,隐不爵大夫也,或说曰,故贬之也。

 

不知道为何夫子在《春秋》里直称无侅名。有的说是因为鲁隐公没有赐给他大夫的爵位。有的说是因为夫子故意贬斥他。

 

按《公羊传》和《榖梁传》的解读,正常情况下,无骇(侅)去世这条记录应该是类似这样的:

 

冬,十有二月,展无骇(侅)卒。

 

或者这样:

 

冬,十有二月,司空无骇(侅)卒。

 

《左传》冬季记录如下: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zuò)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第一段记录,讲述齐国和鲁国之间的外事互动。鸠,是聚集的意思。没有了战争的压力,人民能聚集在一起,则意味着生活安定。

 

第一段意思说,冬季,齐僖公派使者来告知鲁国,已经使郑、宋、卫三国达成和解了。鲁隐公派众仲对使者说:“贵君使这三个国家摒弃前嫌,让他们的民众有了安定的生活,这都是受益于贵君。我听到贵君的命令了,怎敢不接受贵君的明德呢。”

 

第二段讲述无骇去世后鲁隐公赐氏的细节。羽父,就是公子翚。“请谥与族”是两件事,一是请鲁隐公给无骇一个谥号,二是请给无骇这一族的后人赐一个氏(注:即姓氏的氏)。众仲多次作为鲁隐公的参谋,此时再次发挥了顾问的职责。他说的“天子建德”,其含义是“天子建国以有德”,就是说周天子分封的诸侯都是有德之人(注:所以后世造反的,经常有一句理论口号,“天下者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胙,本意是祭祀用的肉,这里是赐予的意思。胙土就是赐予土地的意思。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时候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用五色土筑坛,一方一色,分封某方的诸侯,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连同祭肉授给他,称为“胙土分茅”。

 

第二段意思说,无骇去世后,羽父去请鲁隐公给无骇一个谥号,并给无骇这一族的后人赐氏。鲁隐公就问众仲关于赐氏有何讲究。众仲回答说:“天子分封有德的人为诸侯,以他的出生地赐给姓,分封国土的时候赐给氏(以区别同姓诸侯)。诸侯一般都以字为谥号,后人以这个字作为家族的氏。如果某个家族在某个职位上世代有功勋,就可以用这个官职作为自己家族的族名。也可以用家族的封地作为族名。”因此鲁隐公命以“展”为无骇族人的氏。

 

众仲的这段话解释了一下氏的来历。说明氏的来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先祖的字,二是官职,三是封地。以封地为氏的,前面说过的祭仲就是例子。以官职为氏的,宰、太史、司马、司空都是例子。以先祖字为氏的,无骇的族人被赐“展”就是例子——按杜预的解释,“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无骇,公子展之孙,故为展氏。”说清楚了为何“公命以字为展氏”——这也是后来展姓的来源。无骇有一个儿子展禽在后面《左传》里会出现,此人在史书中另一个称谓我们更熟悉,叫柳下惠。

 

众仲这段话里其实有一个疑点,他说“诸侯以字为谥”,事实上诸侯的谥号并不是以字来的,如果结合后面“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的说法,则可见这里都是说“氏”的三种并列来源,所以我看有人怀疑这里的“诸侯以字为谥”其实应是“诸侯以字为氏”,意思是诸侯的后代以诸侯的字为氏,这个猜想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

 

对于《春秋》无骇之死的记录,杜预倒是有不同看法,他说:“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卒而后此族,故不书氏”。按照杜预的观点,这两点并没有表明《春秋》对无骇的贬斥态度。“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这个先例是有的,鲁隐公元年十二月公子益师卒,不书日,《左传》就持此观点。“卒而后此族,故不书氏”,是因为赐氏为展是在去世之后的事情,所以对无骇而言,他生前(或者说一直到去世的时候)是没有氏的。

 

鲁隐公八年到此结束。这一年总体鲁国比较平和,倒是齐、郑、宋、卫之间精彩纷呈——结合从六年到八年的记录看,除了郑国之外,这三年收获最大的就是齐国。在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充分彰显了齐国的国际影响力。齐僖公的种种作为给后来齐桓公称霸打下基础,这也是后来齐僖公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一的缘故——与他并称的另外两位小霸,一个是楚武王,另一个就是郑庄公。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