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隐公三年(1)

栏目:经学新览
发布时间:2024-07-05 19:04:29
标签:

《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隐公三年(1

作者:三纯斋主人

来源:“三纯斋”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初七日丁未

          耶稣2024年6月12日

 

[春秋]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天王崩。

 

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

 

春季,《春秋》记录了两件事。一是“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这是《春秋》的第一条特殊天象记录。鲁隐公三年春天,二月己巳,鲁国观测到日食。

 

关于这次日食记录,《公羊传》解释如下:

 

何以书?记异也。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

 

朔,指每个月的初一日。晦,指每月最后一日。这段话倒没拿天象来乱发挥解释人间事,只是说了一下当时人对日食的认识。正常情况下日食应该发生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所以后面会看到《春秋》的日食记录,正常情况下是“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但实际上《春秋》经里的日食记录还有类似此处这种的“某月某日,日有食之”——这也是此处为何《公羊传》要解释一下“或言朔或不言朔”的原因。因为有时候实际发生日食的不一定在初一,有可能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有可能是这个月的初二,之所以会出现这情况,要么是记载有误,要么是历法有误。《春秋》这条日食记录没有明确说发生在朔日,按照《公羊传》的理论,要么己巳日是二月朔日的后一天即二月初二,要么是二月的晦日(注:即三月朔日的前一天),两个似乎都可能。

 

这段解读意思说,《春秋》之所以记载这次日食,是因为(日食)不常见。《春秋》记载日食,有时明确记录是哪一天,有时不明确说是哪一天,有时明确说发生在朔日,有时并不明确说发生在朔日。如果记录为“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是因为日食正好发生在朔日。有时明确记录日期,有时不明确记录日期,是因为日食发生的日子(较之朔日,)要么错前,要么错后。错前的,是朔日在前;错后的,朔日在后。

 

《榖梁传》对这次日食的解释则针对性更强一些也更具体一些:

 

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有食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

 

很确定指出这次日食之所以没有说是发生在朔日,就是因为是发生在晦日。壤,指太阳本体。“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有食之者,内于日也”这几句话我理解大致意思说,当太阳被吐出时,本体可以被看到;当太阳被吞掉时,本体在内(不可见)。看不见太阳本体的时候,就是发生了日食。

 

然后介绍了一下当时人对日食发生的原因的认识:发生日食,有的说是内部的(太阳自身的原因),也有说是外部的原因。这次记载“有食之”,是指太阳本体被吞掉了。但之所以没有说是被什么吞掉,是因为记录者(也许就是孔夫子本人)确实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这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知其不可知,知也”中,前两个“知”都作“知道”讲,最后一个“知”则通“智”。

 

对于这次日食,《左传》并无相关记载,但杜预在给《左传》做注的时候,提了一句,认为这次日食发生在二月朔日,之所以没明确写是朔日,是“史失之”——史官失职了所以没记录。

 

所以,尽管这次日食有明确时间记载,但那天到底是朔日还是晦日,《公羊传》含含糊糊不明确,《榖梁传》确定是晦日,《左传》虽未关注,但是《左传》研究专家杜预则认为发生在朔日。我查资料,杨伯峻先生注释说这天是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按农历算是二月初一,与杜预说法吻合。

 

尽管细节上还有争议,但《春秋》的这条日食记录,是我国能考证的、连续干支纪日的开始——之前鲁隐公元年《春秋》所有的记录都没有明确日期;鲁隐公二年只有“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有具体日期,又缺乏其他资料来佐证日期是否正确。但这条记录,则因为这次日食记录可以被科学验证准确无误,故而日期是被证实非常精准可信。当然,史书中也有早于这个时期的干支纪日的记录,说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至少在周时就已经很普遍了——但之前的此类记录不连续。

 

春季,《春秋》记载的第二件事是“三月庚戌,天王崩。”

 

天王,就是周平王,前面已说过不少他的事。这一年是周平王五十一年。他的儿子洩父本来是太子,但早于他去世,于是他去世后,洩父的儿子林即位,史称周桓王。

 

《榖梁传》对周平王驾崩这条记录阐释如下:

 

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上,故崩之。其不名何也?大上,故不名也。

 

这段话先是解释了一下“崩”的字面意思,然后阐述了一下为何《春秋》在记录这件事的时候用了“崩”字。之所以会有“其不名何也?”一问,后面看到《春秋》诸侯去世的记录就明白了,因为诸侯去世,《春秋》记录时会明确说其名,例如很快就会看到的宋穆公去世记录,《春秋》就是“宋公和卒。” 和,就是宋穆公的名。随后又针对这一问做出了解释,说“大上,故不名也。”大,通太。大上就是太上,即(身份地位)最高最尊贵的意思——所以不用刻意写他的名,因为大家都知道。

 

这段解读意思说,高的(倒了)叫“崩”,厚的(塌了)叫“崩”,地位很尊贵的(人死了)叫“崩”。说天子去世为“崩”,就是因为他地位尊贵。《春秋》记录天子崩,是因为他在万民之上。之所以没有记载他的名字,是因为他是身份最尊贵的一个人,所以不用记录他的名字(大家也知道是谁)。

 

《公羊传》跟《榖梁传》关注点差不多,也是抠字眼:

 

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后面《春秋》没有记载周平王下葬的信息,是因为对于周天子只需要记录驾崩的时间,不用记录下葬的信息,(因为周天子)必定会按照规定的礼制来下葬的(注:按规定天子死后七日入殓,七个月下葬)。而诸侯之所以去世要记录具体时间和下葬的信息,是因为有周天子在上,可能会因为一些意外的事情导致诸侯的葬期不得不调整(注:例如周王室给的谥号一时半会确定不下来导致葬礼延期),诸侯就不一定能按照规定时间下葬(所以要特意记录明确)。然后解释了一下,对于不同社会阶层人去世的不同称谓:天子去世了用“崩”,诸侯去世了用“薨”,大夫去世了用“卒”,士去世了用“不禄”。

 

“天子曰崩”的例子,本条就是;“诸侯曰薨”的例子,后面会遇到很多(注:诸侯夫人去世也称“薨”);“大夫曰卒”的例子,鲁隐公元年十二月公子益师去世记录就是;“士曰不禄”的例子,在《春秋》经里没有,因为士这个阶层虽然比平民和奴隶高,但在《春秋》经里已经地位非常低下了,不值得记录。士去世了之所以叫“不禄”,我猜因为士是服务大夫而领取俸禄的,“不禄”意思就是不能再领取俸禄了,以此委婉的表示人去世了。低于士的社会阶层去世了怎么说呢?《公羊传》没有说,因为当时默认的能读书的人至少也是士及以上阶层的。我们今天一直说“死”,应该就是对应士以下阶层的去世。但是我老家的方言里,对于老人去世有一个字“殁(mò)”,我觉得比直接用“死”好像更文雅些,应该是古汉语的残存。

 

《左传》春季的记录如下: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赴,就是讣告的意思,即王室派人到诸侯国报丧。按此处说法,周平王驾崩的日子其实是壬戌日,而非庚戌日,之所以《春秋》记载是庚戌,是因为王室报丧的讣告上写的是庚戌,《春秋》就这样记录下来了。

 

但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为何王室会有意去修改并告知诸侯,《左传》没有解释,倒是杜预后来对此做了解释,说“欲诸侯之速至,故远日以赴。《春秋》不书实崩日而书远日者,即传其伪以惩臣子之过也。”意思说,王室希望诸侯都能早点去参加周平王的葬礼,所以把周平王驾崩的日子往前写了几天。《春秋》之所以没有按照真实驾崩日期记载,就是为了彰显诸侯不尊重王室没有迅速奔丧。

 

对于周平王驾崩到底是庚戌日还是壬戌日,无外乎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春秋》记录的没问题,就是庚戌日;另一种,则如《左传》说的周平王实际驾崩日期是壬戌日,孔子写错了写成了庚戌日,《左传》为孔子找个借口说是“赴以庚戌”来解释孔子为何写错——但这又引出我前面说的问题,就是《左传》没有继续解释王室为何要在讣告里修改周平王驾崩的日期,所以杜预后来又给发挥了一下来强为解释以证明孔子的春秋笔法——我觉得《左传》和杜预的解释都很牵强。按“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的标准,较之于七个月而言,提前十来天(注:庚戌到壬戌之间十二天)其实没有多大意义。王室在讣告里修改周平王真实的驾崩日期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我更倾向于周平王真实去世的日期就是《春秋》写的庚戌日。

 

东周第一位天王就这样驾崩了,驾崩后还留给我们一个谜团就是他具体哪天驾崩的——不知道二月己巳的日食,是不是就是暗示三月周平王驾崩呢?

 

延伸聊几句闲话:中国古代对天文学非常重视,无论是迷信角度,还是科学角度而言,天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天上的日月星辰运行对应着地上的家国大事。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的天文现象非常重视,史书中有很多类似的记录——甚至后世考证,有不少异常天文现象记录其实是造假的,造假的目的是通过对异常天象的附会解释,从而打击特定的政治对手,达到某些政治目的。黄一农先生的《社会天文学史十讲》里有很详细论述。另外,冯时先生的《中国天文考古学》,从考古学角度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两本书。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