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超杰】义疏与正义:唐初义疏学视域下的杨士勛《谷梁疏》研究

栏目:经学新览
发布时间:2024-07-01 11:18:52
标签:

义疏与正义:唐初义疏学视域下的杨士勛《谷梁疏》研究

作者:许超杰

来源:《人文论丛》2023年第1辑(总第39卷)

 

 


作者简介

 

许超杰,浙江慈溪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经学史、文献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社科基金4项,在《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史》《文献》《史学月刊》《史林》《孔子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整理古籍:《春秋谷梁传集解》、《复礼堂述学诗》等多部。

 

内容摘要

 

范甯注、杨士勛疏的《谷梁注疏》是《谷梁》学史上最为重要的经典注释。由于范甯《谷梁集解》主合汇三传而不守《谷梁》一家之学,故杨士勛《谷梁疏》虽以《谷梁集解》为底本,但杨士勛并未恪守“疏不破注”的义疏学传统,而是以《谷梁传》为核心,在补苴范甯注之缺失与违背《谷梁传》的基础上,试图建构一套《谷梁》学释经体系。杨士勛《谷梁疏》可谓目前尚存的第一种恪守《谷梁》一家之学的著作。对于《谷梁》而言,杨士勛疏或许比范甯注更为重要。

 

文章目录

 

一、未通此传之意:唐初义疏学与杨士勛之“疏亦破注”

 

二、疏以破注:杨士勛疏对范注之梳理与补充

 

三、重探《谷梁》体系:杨士勛《谷梁疏》对《谷梁》脉络之梳理

 

关键词

 

《谷梁》;杨士勛;范甯;义疏学

 

《四库全书荟要·<春秋谷梁传注疏>提要》曰:

 

《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甯集解,唐杨士勛疏,宋邢昺等奉诏订正,令太学传授。《谷梁》主于说经,多得精义。魏晋以来,尹更始、唐固等说者共若干家,甯据经诘传,较之何休之注《公羊》,不啻数倍过之。士勛此书颇能疏通范氏之旨。【1】

 

此条《荟要》提要与《总目》颇不相同,其言“甯据经诘传,较之何休之注《公羊》,不啻数倍过之”,盖以范甯据经驳传为是。《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春秋谷梁注疏》即曰:

 

自后爲其学者有尹更始、唐固、糜信、孔衍、江熙、段肃、张靖等十余家,而甯采集之以成是传。……沈思是传,其义精审,为后儒所称。盖杜预注《左氏》、何休注《公羊》皆独主其说,不敢稍有异同,是多所回护;甯治《谷梁》而能知其非,较他家为最善矣。【2】

 

由是可知,四库馆臣盖将范甯能够注《谷梁》而不回护《谷梁》为其善。但就注经之学而言,其注一家而不守其学,似非注书正体。故四库馆臣有以善之者,亦是历代《谷梁》家所以短范甯者。即便是杨士勛为范甯《谷梁集解》作疏,亦多有不从范甯,甚至明确驳斥之者。所以然者,盖范甯非恪守《谷梁》学者,而杨士勛则以《谷梁》为鹄的。是以《荟要》提要言“士勛此书颇能疏通范氏之旨”,似亦有不尽相符处。易言之,杨士勛虽为范甯注作疏,然要其归则在建构一套符合《谷梁》传义的《谷梁》学体系。

 

 

 

范甯《谷梁集解》虽然并非恪守《谷梁》的专门之学,但相较于其他《谷梁》注本,仍是较胜一筹,是以成爲东晋之后最爲流行和最爲重要的《谷梁》注本。以是之故,杨士勛于唐初爲范甯《谷梁集解》作疏,合爲后世所谓《谷梁注疏》,是爲《谷梁》学最爲重要的著作。

 

经学义疏体起于六朝,唐初《五经正义》之编撰,是后遍疏十三经,可谓义疏学发展之顶端,但同时也是义疏学走向衰亡之标志。【3】今存义疏之书,自当以唐初《五经正义》最爲重要,也正是《五经正义》奠定了“疏不破注”的疏体特点。【4】孔颖达《礼记正义序》述其作疏之体曰:

 

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郑两家同经而异注。……其爲义疏者,南人有贺循、贺瑒、庾蔚、崔灵恩、沈重宣、皇甫侃等;北人有徐道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等。其见于世者,唯皇、熊二家而已。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逾远矣;又欲释经文,唯聚难义,犹治丝而棼之,手虽繁而丝益乱也。皇氏虽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此二家之弊,未爲得也。【5】

 

孔氏对皇、熊二家之分析,实即关乎义疏学师法家法之论。其言熊氏“违背本经,多引外义”即违背家法,而皇氏“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之说则有违注家之家法。其论皇氏之疏爲“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可见其于“疏以合注”之强调。就此点而言,孔颖达于《春秋正义序》亦有相似之论:

 

其爲义疏者,则有沈文何、苏寛、刘炫。……刘炫于数君之内实爲翘楚,然聪慧辩博固其罕俦,而探赜钩深未能致远。……又意在矜伐,性好非毁,规杜氏之失凡一百五十余条,习杜义而攻杜氏,犹蠹生于木而还食其木,非其理也。【6】

 

即以刘炫义疏不守杜氏家法爲非。“疏不破注”,是可谓唐初义疏学之特点,亦唐初官修《五经正义》与六朝义疏学之差异所在。是以,孙诒让《周礼正义略例》曰:“唐疏例不破注,而六朝义疏家则不尽然。”【7】皮锡瑞亦曰:“著书之例,注不駮经,疏不駮注;不取异义,专宗一家。曲徇注文,未足爲病。”【8】在皮锡瑞看来,爲了贯彻“疏不破注”的原则,即使是注文有误,仍然要“曲爲之说”。易言之,“疏不破注”的核心是以“注”爲一家之学,必须以其爲准则。经传让位于注,对于疏而言,注是其最爲核心之准则与对象。“自《五经正义》颁行,而后贾氏疏《仪礼》《周礼》,徐氏疏《公羊》,杨氏疏《谷梁》,亦用孔氏之例,执守一家之言,例不破注。”【9】可见“疏不破注”可谓唐初以降疏体之重要标准。杨士勛与编《左传正义》【10】,故其必明了“疏不破注”之原则。但上文已述,因爲范甯虽注《谷梁》,但其注之核心却是《春秋》,是以《谷梁集解》更象是《春秋》学而非《谷梁》一家之学。在范甯合汇三传、择善而从的注释下,疏不破注就会存在较多矛盾,即《谷梁传》与范甯《集解》之间,存在着《谷梁》与二传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惟有《春秋》三传才会出现的问题。孔颖达《春秋正义序》曰:

 

汉德既兴,儒风不泯。其前汉传《左氏》者有张苍、贾谊、尹咸、刘歆,后汉有郑衆、贾逵、服虔、许惠卿之等,各爲诂训。然杂取《公羊》《谷梁》以释《左氏》,此乃以冠双屦,将丝综麻,方凿圆枘,其可入乎?晋世杜元凯又爲《左氏集解》,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所谓子应乎母、以胶投漆,虽欲勿合,其可离乎?今校先儒优劣,杜爲甲矣,故晋、宋传授,以至于今。【11】

 

 

 

《春秋左传正义》,宋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

 

是以,孔颖达之疏《左传》,其之所以选择杜预《集解》,正是因爲杜预恪守《左传》一家之学。而无论是前汉之张苍、贾谊、尹咸、刘歆,还是后汉的郑衆、贾逵、服虔、许惠卿,都杂取《公羊》《谷梁》以释《左氏》,孔颖达认爲是“以冠双屦,将丝综麻,方凿圆枘”,故不可入。也就是说,孔颖达在《左传》上的“疏不破注”是建立在注与传相合的基础上,或者说注以释传的基础上的。以是而论,范甯《谷梁集解》就属于“以冠双屦,将丝综麻,方凿圆枘”之列。由于《谷梁》无善释,故杨士勛不得不选择范甯注以爲义疏之底本,但这亦不过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正是这种选择背后并不符合唐初义疏学对注本恪守一家的原则,所以,杨士勛虽然明了“疏不破注”的准则,但其释范甯《集解》则多有“破注”之处。盖当《谷梁传》与范甯注相违背之时,杨士勛仍以《谷梁传》爲准的,而以之驳范甯之说。如僖公四年,“夏,许男新臣卒”,范甯注曰:

 

十四年冬蔡侯肸卒,传曰:“诸侯时卒,恶之也。”宣九年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传曰:“其地,于外也。其日,未踰竟也。”然则新臣卒于楚,故不日耳,非恶也。

 

杨士勛疏驳此注曰:

 

宋公和卒,传曰“诸侯日卒,正也”,则日卒由正,不由善恶。蔡侯肸卒,传曰“时卒,恶也”,则似不日卒由善恶,不由正者。凡诸侯虽则正卒,有恶者亦不得书日,成十五年“夏六月,宋公固卒”、僖二十四年“冬晋侯夷吾卒”、十四年“冬蔡侯肸卒”是也。身既是庶,虽则无恶,亦不得书日,故传云“日卒,正也”,明不日是不正,昭十四年“八月,莒子去疾卒”、定十四年夏五月“吴子光卒”、襄十八年冬十月“曹伯负刍卒”是也。日卒有二义,故传两明之。是诸侯正而无恶,纵在外在内卒书日,不正无恶则书月。但有大恶,不问正与不正皆时也。“宋共公卒”书月者,彼爲葬日,表其违例,故不得书时也。虽例言之,则此许男新臣亦是不正也。故范直以“非恶”解之,不云正与不正。又昭二十三年“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范云“不日,在外也”,则此新臣亦在外,故不书日。襄二十六年“八月,壬午,许男甯卒于楚”,彼亦在外而书日,则甯是正可知也。然则庶子逾竟未逾竟并皆不日,嫡子在外在内并皆书日,则新臣由不正而不书日。注云“卒于楚,故不日”者,以新臣非直不正,又兼在外,传例云“其日,未逾竟”,故顺传文书之。其实由正与不正,不论在外在内也。其襄公二十六年传注云“在外已显”者,彼甯实是正,经言“于楚”,则在外之文已显,必不须去日,故亦顺传文言之。必知由正不正,不由在外在内者,宣九年范注云:“诸侯正卒则日,不正则不日。而云未逾竟者,恐后人谓操扈是国,故发传日未逾竟是也。”知新臣无罪者,以薨于朝会,乃有王事之功,明无罪。或以爲许男新臣亦正也,但爲卒于楚,故不日。“许男甯卒于楚”书日者,以“新臣卒”无“于楚”之文,故去日以见在外而卒也。许男甯经有在外之文,故书日以明其正。“晋侯黑臀卒于扈”,是正未逾竟,故亦书日,与许男异。故范以爲“其日,未逾竟”者,表其非国,不释日与不日。范氏之注,上下多违,纵使两解,仍有僻谬,故并存之,以遗来哲。【12】

 

杨士勛以《谷梁传》推诸侯卒书日、书月、书时之例,以爲《谷梁》当以“诸侯正而无恶,纵在外在内卒书日,不正无恶则书月;但有大恶,不问正与不正皆时也”爲例。但范甯以在内在外、踰竟与否爲书日、书月、书时之标准,故与《谷梁》传例不符。以《谷梁》传例论之,则“范氏之注,上下多违”。杨士勛言“纵使两解,仍有僻谬”,事实上,更重要的并不是范甯之解不够圆融,而是其说与《谷梁》传例不符,故杨士勛驳注以从传。又如僖公元年,“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丽,获莒挐”,《谷梁》曰:

 

莒无大夫,其曰莒挐,何也?以吾获之,目之也。内不言获,此其言获,何也?恶公子之绐。绐者奈何?公子友谓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说,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曰:“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然则何以恶乎绐也?曰:弃师之道也。

 

 

 

《春秋谷梁集解》,清光绪黎氏日本东京使署刊本

 

范甯注曰:

 

江熙曰:“经书败莒师,而传云二人相搏,则师不战,何以得败?理自不通也。夫王赫斯怒,贵在爰整,子所慎三,战居其一。季友令德之人,岂当舍三军之整,佻身独鬭,潜刃相害,以决胜负者哉?虽千载之事难明,然风味之所期,古犹今也。此又事之不然,传或失之。”

 

杨士勛疏曰:

 

《老子》云:“以政治国,以奇用兵。”季子知莒挐之可擒,弃文王之整旅,佻身独闘,潜刃相争,据礼虽乖,于权未爽。纵使礼违,犹须申传。况传文不知,江生何以爲非乎?又且季子无轻闘之事,经不应书获,传不须云“弃师之道”,既经传文符,而江熙妄难。范引其说,意亦同之,乃是范失,非传失之。又经书获,所以恶季子之绐。今江熙云季子令德也,则是非独不信传,亦是不信经。【13】

 

《谷梁传》言鲁公子季友帅师与莒师战于丽,季友与莒挐屏左右而相搏,季友杀莒挐。范甯引江熙之说,认爲“季友令德之人,岂当舍三军之整,佻身独鬭,潜刃相害,以决胜负者哉”,即不认爲季友与莒挐相搏而杀之。同时,通过经文“经书败莒师”,更证当爲师战。是即疑《谷梁》之记载也。范甯引江熙之说,亦即认同江熙之论,亦有以疑传也。但杨士勛则认爲,“季子无轻闘之事,经不应书获,传不须云‘弃师之道’”,既然“经传文符”,则江熙之难传爲妄论。更进一步说,“又经书获,所以恶季子之绐”,即所谓经传相符,而“江熙云季子令德也,则是非独不信传,亦是不信经”,则进一步推论江熙、范甯疑传亦疑经。江熙之说是否符合《春秋》经义可以再论,但江熙明确疑传,以爲“传或失之”,“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丽”之事必不如《谷梁》所载,则无疑义。在《春秋》学视域中,《春秋》是最终标准,则如范甯所言,“既不俱当,则固容俱失”,《谷梁》解经固有所不达经义者,故亦可据经以驳传。但就《谷梁》专家之学而言,则固当恪守《谷梁》一家之学。就此条而言,范甯、江熙之说显然是驳传之说,杨士勛爲《谷梁》作疏,虽以范注爲注本,但其核心在于《谷梁》学,固不能驳传以释传也。由是而论,江熙、范甯之说是否符合《春秋》容可再议,但其不符《谷梁》之学则无疑问也。杨士勛以《谷梁》家学而驳之,可谓的当。

 

由是而论,杨士勛《谷梁疏》所守之一家爲“谷梁”而非范甯,“疏不破注”的原则在《谷梁疏》中并不成立。易言之,杨士勛更象是“疏以释传”“疏不破传”,而非“疏不破注”。如果说孔颖达等所撰《五经正义》,贾公彦《仪礼疏》《周礼疏》、徐彦《公羊疏》等,都是恪守注家一家之学,疏是以注爲中心而存在的,那么,《谷梁》因爲范甯注并不守《谷梁》学,而使杨士勛疏成爲了一种特例。虽然无论是孔颖达还是贾公彦、徐彦,都难免有破注之处,但像杨士勛疏这样“以传爲宗”,不惜“守传以破注”,则使杨士勛《谷梁疏》在一定程度上成爲《谷梁》的一种“以疏爲注”之新体,而非仅仅守范甯一家之注。在“疏以释传”“疏不破传”的模式下,杨士勛所作之疏,主要涉及梳理范注、补释范注所未及者、提炼《谷梁》传例以及比较三传异同四个方面。而杨士勛也通过这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谷梁》学体系与脉络。

 

 

 

虽然范甯《谷梁集解》不谨守《谷梁》家学,但杨士勛既以范注爲底本,则其疏自当以范注爲中心。是以,杨士勛虽多有驳注、破注之处,但更多的则是对范注的梳理,通过梳理范注阐发其义。如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范甯注曰:“段有徒衆,攻之爲害必深,故谨而月之。”杨士勛对范甯此条注文作了颇爲细致的分析,其言曰:

 

案下四年“九月,卫人杀祝吁于濮”,传曰:“其月,谨之也。”范云:“讨贼例时也。卫入不能即讨祝吁,致令出入自恣,故谨其时月所在,以着臣子之缓慢也。”此云“爲害必深,故谨而月之”。彼祝吁以二月弑君,卫人以九月始讨,传云“其月,谨之也”,明知谨臣子之缓慢。此无历时之事,传云“段之有徒衆也”,故知爲害必深,故谨而月尔。庄九年“齐人杀无知”,不书月者,无知虽复历年,时月尚浅,又无重害,故直书时也。宣十一年“楚人杀陈夏征舒”书月者,爲陈不能讨而藉外楚力,故祸害深也。【14】

 

范甯言“段有徒衆,攻之爲害必深,故谨而月之”,但就讨贼之例而言,“郑伯克段于鄢”实爲特例,故杨士勛引下文“九月,卫人杀祝吁于濮”“齐人杀无知”爲比,以见“讨贼”书时书月之体例。是以,杨士勛此条可以说是真正的“疏”,即梳理注文之义。又如文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范甯注曰:“大事,祫也。时三年之丧未终,而吉祭于大庙,则其讥自明。”杨士勛疏曰:

 

旧解范云其讥自明者,谓吉禘于庄公书吉,此大事于大庙不书吉者,以同未满三年,前已书吉,则此亦同讥,故云其讥自明。此解取杜预之意也。然杜云其讥已明,故得以吉禘并之,范云其讥自明,焉知远比吉禘?盖范意以丧制未终,不待讥责,其恶足显,故云自明也。【15】

 

杨士勛此条疏文梳理了旧解对于范甯此注的理解,指出其出于杜预之意。同时辨析杜注与范注之差异,辨明范甯“其讥自明”之说与杜预不同,而是来自对丧制的不同理解。这就爲我们理解范注提供了更爲深层、细致的梳理,利于把握范注之内涵。又如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谷梁》曰:“赤盖郭公也,何爲名也?礼,诸侯无外归之义,外归非正也。”范甯引徐干之说曰:

 

徐干曰:“郭公,郭国之君也,名赤,盖不能治其国,舍而归于曹。君爲社稷之主,承宗庙之重,不能安之而外归他国,故但书名以罪而惩之。不直言赤,复云郭公者,恐不知赤者是谁,将若鲁之微者故也。以郭公着上者,则是诸侯失国之例,是无以见微之义。”【16】

 

对于范甯引徐干说以注此条,但就此而言,似实有异说,故杨士勛疏曰:

 

薄氏驳云:“赤若是诸侯,不能治国,舍而归曹,应谓之奔,何以诡例言归乎?”徐干又云:“不言郭公,疑是鲁之微者,若是微者,则例所不书,何得以微者爲譬?”二事俱滞,而范从之者,凡诸侯出奔其国者,或爲人所灭,或受制强臣,迫逐苟免,然后书出。今郭公在国,不被迫逐,往曹事等如归,故以易辞言之,不得云出奔也。凡内大夫未得命者,例但书名。若使赤直名而无所系,别文同侠等,故又云郭公也。徐干之说理通,故范引而从之。【17】

 

 

 

《影宋绍熙本谷梁传》,日本东京木村嘉平刻本

 

即对范甯引徐干说之脉络予以梳理,以使后人明了范甯之注何以如此。与此相仿,庄公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条亦是对范注之梳理;但不一样的是,杨士勛在范注之外,提供了另一种理解,可谓是对范注之补充。《谷梁》此条发传曰:

 

孙之爲言犹孙也,讳奔也。接练时,录母之变,始人之也。不言氏姓,贬之也。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于道者,天絶之也;不若于言者,人絶之也。臣子大受命。

 

范甯注曰:

 

臣子则受君父之命,妇受夫之命。若,顺。言义得贬夫人。

 

杨士勛疏曰:

 

天之道,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也。夫者妻之天,故曰“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谓事夫之道也。臣子之法,当受君父教令,故曰“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于道者,天絶之也”,谓文姜杀夫,是不顺于道,故天当绝之。“不若于言者,人絶之也”,谓臣子不顺君父之命,则君父当绝之。“臣子大受命”,谓君父既绝天人,臣子受君父之命,故不得不贬也。其注云“臣子则受君父之命”者,解经中“以言受命”也。云“妇受夫之命”者,解“以道受命”也。恐此说非也,但旧爲此解,不得不述。或当“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谓顺天道以事夫也。“于人也,以言受命”,谓臣受君命也。“不顺于道者,天绝之”,天道妻当事夫,今夫人反弒公,是不顺天也,故“天绝之”。“不顺于言者,人绝之”,谓妇当受夫之命,夫人不受夫命,是不顺人也,故“人绝之”。“臣子大受命”者,臣谓群下,子谓庄公,上受命于天,下受命于君,是大受命也。以其受君之命,故臣子得贬退夫人也。【18】

 

范甯以“臣子则受君父之命,妇受夫之命”解传文“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但杨士勛在详细分疏“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于道者,天絶之也;不若于言者,人絶之也”的基础上,对旧解提出质疑,认爲“恐此说非也”。即对范甯注予以梳理,从而提出对此条传文的两种不同理解。但其并未明确驳注,仅仅只是提出两种可能,以供读者参酌。事实上,杨士勛对范注之补充颇多,更多的则是在范注之外,补充与范注不同之旧解与他说。如僖公五年,“冬,晋人执虞公”,《谷梁》曰:“执不言所于地,緼于晋也”,范甯注曰:“时虞已包裹属于晋,故虽在虞执而不书其处。”杨士勛疏曰:

 

旧解云执人例不书地,此云“不地,緼于晋也”者,凡执人不地者,亦以地理可明故也。若晋会诸侯于溴梁,执莒子、邾子,楚合诸侯于申,执徐子,皆因会而执之,则在会可知,故不假言地。至如灭人之国,执人之君,则亦是就国可知也。经若书晋灭虞,则是言其地。今不书灭虞,即不举灭国之地,不谓执人当地也。所以不言灭虞者,晋命先行于虞,虞已属晋,故不得言之也。或以爲“执不言所于地”,谓不书执虞公于虞也;“缊于晋也”,谓虞已苞裹属晋,故不得言也。理亦通耳也。【19】

 

杨士勛提出旧解以不书地爲执人之常例,但《谷梁》此言,“执不言所于地,緼于晋也”,那么,《谷梁》之说与旧解似乎存在矛盾。范甯仅仅是围绕传文书注,而未提及旧解;杨士勛则是在提出旧解的基础上,对旧解“执人例不书地”之义予以分疏,从而认爲二者并不矛盾。在解决此矛盾的基础上,又提出“或说”,即在范甯注之外,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杨士勛认爲这种解释也符合《谷梁》之说,即所谓“理亦通耳”。从而爲此条传文的解读提供了更爲丰富的解释与可能。而宣公十二年,“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条,则是在范甯未注的情况下,提供了旧解与徐邈说两种解读指向。《谷梁》曰:“绩,功也;功,事也。日,其事败也。”杨士勛疏曰:

 

旧解此战事书日者,爲败之故也。特于此发之者,二国兵衆,不同小国之战,故特发之。徐邈云:“于此发传者,深闵中国大败于彊楚也。今以曰爲语辞,理足通也。”但旧解爲日月之日,疑不敢质,故皆存耳。【20】

 

 

 

《春秋谷梁传注疏》,明嘉靖李元阳刻本

 

范甯此条无注,杨士勛提出旧解和徐邈二说,不但补充了前此《谷梁》家对此条之理解,亦让我们看到此文存在不同的理解。这可以说是保存了不同的异说,更是对范甯注缺略之补充。就杨士勛对范甯注之补充而言,不但包括范甯未注而杨士勛疏补之者,亦包括范甯已注而杨士勛以爲未完而补说者。如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范甯注曰:“失礼宗庙,功重者月,功轻者时,庄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是也。”杨士勛疏曰:

 

考者谓立其庙祭之,成爲夫人也。此所以书之者,仲子孝公之妾、惠公之母,惠公虽爲君,其母唯当惠公之世得祭,至隐不合祭之,故书以见讥也。不言立者,不宜立。爲庶母筑宫,得礼之变,但不合于隐之世祭之,故止讥其考,不讥立也。《公羊》《左氏》妾子爲君,其母得同夫人之礼。今《谷梁》知不然者,《丧服记》云:“公子爲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既葬,除之。”传曰:“何以不在五服之中也?君之所不服,子亦不敢服也。”郑玄云:“子,君之庶子。”是贵贱之序,嫡庶全别,安得庶子爲君即同嫡夫人乎?故谷梁子以爲“于子祭,于孙止”。【21】

 

范甯注只是就经文书时书月之别出注,而其所以讥者,虽下传文有述,但范甯并未详论。杨士勛则就“考仲子之宫”与“立仲子之功”予以梳理,提出在传文“礼,庶子爲君,爲其母筑宫,使公子主其祭也,于子祭、于孙止”的脉络下,惠公立仲子之宫合礼,而隐公祭之则不合礼,故“止讥其考,不讥立”了。而其所以如此者,则在礼制所规定之贵贱之序、嫡庶之等。谷梁子之说与郑玄等礼家之说相符。如果没有杨士勛的梳理、补释,我们就无法明了《谷梁》何以讥其“考仲子之宫”,亦不知其所讥之依据爲何。

 

简言之,杨士勛无论是就范注予以梳理,还是对范注的补充与补释,抑或是对经传的补诠,要在疏通《谷梁》之内涵与脉络,使《谷梁》之诠释从范甯《春秋》学的视角重新回到《谷梁》体系中。

 

 

 

既然杨士勛的目的是要使《谷梁传》的诠释重新回到《谷梁》体系之中,那么,对于《谷梁》义例之梳理即成爲首要任务。杨士勛在梳理《谷梁》传文和范甯注文的基础上,提过概括,对《谷梁》体例作了颇多提炼。如对于日食,杨士勛于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条下曰:

 

《谷梁》之例,书日食凡有四种之别,故此“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传云:“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传云:“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彼是二日食矣。又庄十八年“三月,日有食之”,传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又桓三年“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传云:“言日言朔,食正朔也。”是有四种之别。【22】

 

对《春秋》所记日食,依据《谷梁传》予以梳理和区分。桓公二年,“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谷梁》曰:“以者,内爲志焉尔,公爲志乎成是乱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辞而加之焉,于内之恶而君子无遗焉尔。”杨士勛曰:

 

十四年传云“以者,不以者也”,僖二十一年传云“以,重辞也”,此传云“以者,内爲志焉尔”,则“以”有三种之义。范于僖二十一年注云“以有二义矣”者,以“内爲志焉”与“不以”者正是一事耳。“以成宋乱”者,公也,非诸侯故也,是以云“内爲志焉尔”,其实以者仍是不以之例,故注彼爲二事焉。【23】

 

杨士勛在范甯注的基础上,对《谷梁》书“以”之例予以梳理和分析,从而对《谷梁》“以”例予以概括。杨士勛对《谷梁》传例之概括、梳理颇多,可见杨士勛实可谓已成《谷梁》一家之学。但对于《谷梁》学而言,除了对本传的梳理,或许更爲重要的是,如何在三传异同中展现《谷梁》之义。要达到此一目的,杨士勛必当逸出范注之外,在辨析《谷梁》脉络的基础上,比较三传异同,探寻《谷梁》传之脉络与意义。

 

可以说,杨士勛《谷梁疏》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辨析三传异同的基础之上的,盖惟有辨清《谷梁》与二传脉络之异同,才能谈《谷梁》之去取与义例。如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范甯注引刘向曰:“石,阴类也;五,阳数也。象阴而阳行,将致队落。”杨士勛疏曰:

 

何休云:“石者,阴德之专者也。鹢者,鸟中之耿介者,皆有似宋襄公之行。宋襄欲行霸事,不纳公子目夷之谋,事事耿介自用,卒以五年见执,六年终败,如五石六鹢之数。天之与人,昭昭着明,甚可畏也。”贾逵云:“石,山岳之物。齐,大岳之胤。而五石陨宋,象齐桓卒而五公子作乱,宋将得诸侯而治五公子之乱。鹢退,不成之象,后六年,霸业退也。鹢,水鸟,阳中之阳,象君臣之讼阋也。”许慎《异义》载《谷梁》说云:“陨石于宋五,象宋公德劣国小,阴类也。而欲行霸道,是阴而欲阳行也。其陨,将拘执之象也。是宋公欲以诸侯行天子道也。”六鹢退者,郑玄云:“六鹢俱飞,得诸侯之象也。其退,示其德行不进,以致败也。得诸侯,是阳行也。被执败,是阴行也。”是二说与刘向合耳。其何休、贾逵之言,并是《公羊》《左氏》旧说,非《谷梁》意也。【24】

 

杨士勛此疏实是紧扣范甯注而发,其言许慎引《谷梁》说、郑玄说与刘向说合,实以刘向爲《谷梁》家,许慎引《谷梁》家说,而郑玄之言亦爲《谷梁》之说,即皆《谷梁》家言。其引许慎、郑玄之说,实可视爲对刘向说之深化与细化。而同时提出何休、贾逵说,则是意在辨析此条存在三传异说,而《谷梁》与二传不同。事实上,就此条而言,何休、贾逵之言虽与刘向、许慎、郑玄不同,但似仍有可通之处。但杨士勛之所以定要予以辨析,即是要指明三传不可通说之意。就此点而言,更爲明显的是,三传明显存在解释歧异之时,杨士勛对不可用二传之说的强调。如文公四年,“夏,逆妇姜于齐”,《谷梁》曰:

 

其曰妇姜,爲其礼成乎齐也。其逆者谁也?亲逆而称妇,或者公与?何其速妇之也?曰:公也。其不言公,何也?非成礼于齐也。曰妇,有姑之辞也。其不言氏,何也?贬之也。何爲贬之也?夫人与有贬也。

 

杨士勛疏曰:

 

宣元年已有传,今故深发之者,彼书夫人,此直云妇姜,嫌文异也,故彼此明之。以彼称夫人,又书至,此不然者,《公羊传》曰:“其谓之逆妇姜于齐何?娶于大夫者,略之也。”徐邈亦以爲不书至、不称夫人,下娶贱,略之。若以诸侯下娶大夫便爲略贱,则大夫亦不得上娶诸侯,且天子得下婚诸侯,何爲诸侯不得下娶大夫?是《公羊》之言,不可以解此也。盖不称夫人,不言至者,以其妇礼成于齐,故异于余称。传云“夫人与有贬也”者,解不称氏之意,非释不称夫人也。【25】

 

杨士勛首先梳理《公羊传》对于经文此条不书夫人而称妇姜的脉络,从而引出作爲《谷梁》家的徐邈说,即将徐邈说的依据指向《公羊传》。进而指出,“若以诸侯下娶大夫便爲略贱,则大夫亦不得上娶诸侯,且天子得下婚诸侯,何爲诸侯不得下娶大夫”,即《公羊》之不合理处。故就《谷梁》脉络而言,必不能引《公羊》以解之。从而,在解读《谷梁》与《公羊》之异的基础上,提出其理解的《谷梁》学解读。事实上,就是在诠释此条的《谷梁》学脉络。【26】

 

 

 

监本《春秋谷梁传注疏》,元刻元印本

 

因爲杨士勛《谷梁疏》的目的在于梳理《谷梁》诠释脉络,是以,三传异同之比较仅可谓是第一步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比较之后,对《谷梁》学脉络予以梳理与诠释。上文“逆妇姜于齐”条实即指向了对《谷梁》学脉络的梳理,但此条之梳理并不算典型,我们可以来看隐公二年,“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条。《谷梁》曰:“夫人薨不地。夫人者,隐之妻也。卒而不书葬,夫人之义,从君者也。”对于“夫人子氏”之身份,范甯并非出注,但此条三传之解读皆异。杨士勛疏曰:

 

《左氏》以子氏爲桓公之母,《公羊》以爲隐公之母,《谷梁》知是隐公之妻者,以隐推让,据其爲君而亦称公,故其妻亦称夫人也。夫既不葬,故其妻亦不葬,以经文上下符合,故爲隐妻。而《左氏》桓未爲君,其母称夫人,是乱嫡庶也。《公羊》以爲隐母,则隐见爲君,何以不书葬?若以让不书葬,何爲书夫人子氏薨?故谷梁子以爲隐妻也。【27】

 

对于“夫人子氏”,《左传》以爲桓公之母,《公羊》以爲隐公之母,《谷梁》则以爲隐公之妻。对于这种明显的三传异说,杨士勛对《谷梁》何以认爲其爲隐公之妻予以梳理。其以“以隐推让,据其爲君而亦称公,故其妻亦称夫人”,同时以“夫既不葬,故其妻亦不葬”爲证,认爲《谷梁》之说爲确。杨士勛的诠释,或者说《谷梁传》的解读,是否就是《春秋》之义可以再论,但就杨士勛而言,其疏确实是梳理了《谷梁》此条之脉络,让我们理解了《谷梁》文本背后的深层内涵,可谓的当。隐公七年“滕侯卒”条亦复如是。《谷梁》释曰:“滕侯无名,少曰世子,长曰君,狄道也,其不正者名也。”杨士勛疏指出三传之别,并予以诠释曰:

 

《左氏》以滕侯无名爲未同盟,故薨不得以名赴。《公羊传》云:“滕侯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今《谷梁》以爲用狄道也,故无名者。若《左氏》以爲未同盟,故不名。何爲《春秋》之内,亦有不盟而书名者?若《公羊》以爲微国不名,则邾子克、许男新臣何以名?故谷梁子以爲用狄道也,本来无名字。【28】

 

对于滕侯无名之缘由,《左传》以爲“未同盟,故薨不得以名赴”,《公羊》以爲“微国”,而《谷梁》则以爲滕用狄道而本无名字。杨士勛通过反推,即“若《左氏》以爲未同盟,故不名。何爲《春秋》之内,亦有不盟而书名者”,则《左传》之说不能成立;“若《公羊》以爲微国不名,则邾子克、许男新臣何以名”,则微国之君亦书名,故《公羊》说不能成立。通过排除《左传》《公羊》二说,事实上并不能就证明《谷梁》之说即爲确解。如范甯所言,“凡传以通经爲主,经以必当爲理,夫至当无二而三传殊说,……既不俱当,则固容俱失”,《左传》《公羊》解读之误并不能就指向《谷梁》之确。但杨士勛与范甯之异就在于,范甯是《春秋》家,其虽以《谷梁》爲注释底本,但其目的在于通经;但杨士勛则是要抉发《谷梁》一家之学,故其重在比读三传之异同,而异中唯以《谷梁》爲准的。是以,也可以认爲,杨士勛比读三传以诠释《谷梁》脉络之真确,事实上就在一定程度上指向了“《谷梁》善于经”的字面意义,即《谷梁》较二传所释更符合《春秋》之义。

 

可以说,就目前存世之《谷梁》学著作而言,杨士勛《谷梁疏》可谓是第一本真正意图恪守《谷梁》一家之学的著作。如范甯所言不虚,其注《谷梁》之前,《谷梁》注本多引据二传以爲说,而范注亦复意在《春秋》而非《谷梁》,那么,杨士勛实可称得上第一位真正的《谷梁》学专家,而其《谷梁疏》亦可谓第一本真正的《谷梁》一家之书。以是而论,杨士勛《谷梁疏》亦可谓是“《谷梁》正义”。

 

【注释】
 
①《四库全书荟要·<春秋谷梁传注疏>提要》,《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三十三册《春秋谷梁传注疏》,世界书局1988年2月版,第3页。《谷梁注疏》之《荟要提要》与《总目》存在较大差异,故此用《荟要提要》之说,而非《总目》。
 
②金毓黼编:《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中华书局2014年7月版,第472-473页。
 
③参见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注史斋丛稿(增订本)》,中华书局2009年6月版,第88-155页。关于南北朝唐初之义疏学,亦可参看乔秀巖《义疏学衰亡史论》,三联书店2017年12月版。
 
④“疏不破注”一直作爲唐初以降疏体的基本特点被学界所接受,近年吕友仁对此观念予以检讨,认爲《五经正义》之疏皆可破注,爲学界提供了更爲精确的认识。但笔者以爲,《五经正义》中自然存在所谓“疏以破注”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而只是当经、传、注不合时的特殊处理。详见吕友仁《孔颖达<五经正义>义例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8月版。
 
⑤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五册,艺文印书馆1973年5月版,第4页。
 
⑥孔颖达:《春秋正义序》,《左传注疏》,《十三经注疏》第六册,艺文印书馆1973年5月版,第3-4页。
 
⑦孙诒让撰,汪少华整理:《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15年11月版,第9页。
 
⑧皮锡瑞撰,吴仰湘整理:《经学历史》,《皮锡瑞全集》第六册,中华书局2015年9月版,第66页。
 
⑨刘师培撰,万仕国点校:《国学发微》,《仪征刘申叔遗书》第四册,广陵书社2014年2月版,第1416页。
 
⑩《春秋正义序》曰:“虽课率庸鄙,仍不敢自专,谨与朝请大夫国子博士臣谷那律、故四门博士臣杨士勛、四门博士臣朱长才等,对共参定。”(《左传注疏》,第4页)就是而言,则杨士勛当爲《左传正义》之主要编撰者。
 
⑪孔颖达:《春秋正义序》,《左传注疏》,《十三经注疏》第六册,第3页。
 
⑫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七,《十三经注疏》第七册,艺文印书馆1973年5月版,第72-73页。
 
⑬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七,《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70页。
 
⑭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一,《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10页。
 
⑮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十,《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99页。
 
⑯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六,《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60页。
 
⑰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六,《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60页。
 
⑱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五,《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44页。
 
⑲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七,《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75-76页。
 
⑳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十二,《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121页。
 
21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十二,《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121页。
 
22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一,《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14页。
 
23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三,《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29页。
 
24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八,《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84页。
 
25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十,《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100-101页。
 
26当然,杨士勛《谷梁疏》并不是完全不用二传之说,而是二传之说不能与《谷梁》相矛盾。如僖公三十年,“夏六月,公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谷梁》无传,杨士勛疏曰:“何休注《公羊》云晋文德衰,故微者往会。今《谷梁》既无传注,或如何说,‘王人’以下皆是微也。”即用何休之说。杨士勛用《左传》、《公羊》、何休、杜预之说亦不少,但要在不与《谷梁》相违爲前提。
 
27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一,《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14页。
 
28范甯注,杨士勛疏:《春秋谷梁注疏》卷二,《十三经注疏》第七册,第22页。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