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第四十二期聚焦“礼乐与造作”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4-05-29 16:12:18
标签:

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第四十二期聚焦礼乐与造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初九日庚辰

          耶稣2024年5月16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胡子轩)回顾和梳理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及理论资源,对于未来艺术学的长久发展,无疑是切实且必要的。5月11日,“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第四十二期“中国艺术概念史系列(七)”在线上举行,邀请历史学、音乐学等领域的学者,从“造作”角度,考察中国汉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礼乐制度与思想演变,进而探明中国艺术史知识体系的内在结构和本质,以期给当下的艺术学研究和体系建构带来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英以《统美于礼:汉晋南北朝“步摇”的演进及南北差异》为题,从西亚和中亚的早起黄金制作工艺、慕容鲜卑和北朝的步摇冠及花树步摇、两汉步摇的演变、魏晋南朝步摇对东汉制度的继承、合流与一统等五个方面,对汉晋南北朝“步摇”的演进及南北差异进行详细的考证和分析,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造物技艺迭代更新、服饰文化与礼仪传统的演变,以及古代匠人的造物智慧和文化精神。

 

在我国现代考古发掘过程中,陆续发现了汉唐时期国家大型郊丘、宗庙祭祀建筑遗址群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倪润安以《汉唐时期郊丘祭坛的形制演变》为题,结合出土遗址以及文献资料,探讨了秦至西汉元帝时期、西汉成帝至新莽时期、东汉时期、魏晋时期、北魏时期的郊丘祭坛的形制演变、祭祀神主的变化,以及礼制的变革等方面,为研究中古时期的祭祀制度、礼乐文化、天人观念等提供了丰富的参照和启示。

 

中古音乐文艺品类的发展和丰富,文人群体的兴起和壮大,宫廷宴乐、民间音乐、中外音乐的交流互动,推动了中古燕飨礼乐文化的更新和繁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顾涛就唐墓壁画的几幅“乐舞图”、胡部新声与唐代的燕乐、周代飨燕礼的典礼结构及用乐、燕乐在七世纪以后的爆破式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带来题为《飨燕礼之用乐与燕乐的爆破式发展》的精彩分享。

 

此外,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金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赵永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渊、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李卫等四位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对谈。

 

此次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主编孙晓霞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河北大学莲池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河北省国学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