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Sophia人文节第五场讲座,何俊主讲根源性的中国哲学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5-24 14:19:10
标签:

原标题:何俊:根源性的中国哲学

来源:“复旦哲学青年 ”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初一日壬申

          耶稣2024年5月8日

 

 

 

 

 

4月22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俊老师带来了Sophia人文节第五场讲座:根源性的中国哲学。

 

01

 

 

 

讲座开始时,何老师首先说明,传统中国有哲学思考,有各种不同的思想谱系,但并没有“哲学”这一学科名称,各种思想表现为弥散的状态。在现代中国哲学学科建构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按照西方的哲学学科概念,将散在的中国思考聚焦在一起。然而,这种处理方式难免显得方枘圆凿,使得中国哲学迥异于西方的发生过程、思维方式等方面难以明晰。因此,何老师指出,从根源性上揭明传统中国的哲学思考才是真正建构中国哲学的起点。

 

02

 

何老师进一步探讨了如何理解“根源性”的问题。在现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中,传统中国经史子集的知识系统经过了西学格式化的处理,形成了以哲学作为基石的知识体系。然而何老师提出,以这种方式安置西方哲学依然存在问题。作为知识系统基石的哲学不完全只是一种知识形态,而且更是一个价值系统,其知识并不完全是具有客观性的事实,而且承载着一定的思维方式。在我们今日所传承的文化中如此安置哲学,形成以西格中的作业模式,就会产生“半西不中”、“半洋不古”的问题。

 

 

 

何老师谈到,如今在处理中国哲学的传统时,我们常将六经帛裂、诸子峰起的阶段作为中国哲学的开始。这样一来,传统知识系统的核心《六经》就被悬置或消解了,经学的地位被哲学所取代。但对于中国哲学传统来说,从根源性上把握《六经》的根本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汉儒在固化《六经》地位的同时,对原来平行关系的《六经》进行了结构性处理,在《诗》、《书》、《礼》、《乐》、《春秋》之外更强调“《易》为之原”。这意味着,《易》构成了整个知识系统的基础,等同于西学中的哲学。何老师强调,要为中国哲学的建构提供基础,就要在根源性的意义上展开对《易》的研究。

 

03

 

何老师认为,由于我们对哲学史的描述从孔子开始,悬置了《周易》,没有把这部经典作为根源性意义上的哲学加以理解,使得我们哲学思想的建设往往落在第二个层次上。为了说明这一点,何老师举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作为例子:对“体”的理解。中西哲学对“体”的理解是全然不同的。西方哲学之“体”通常为一“实体”。以此“体”处理中国哲学,便衍生出以气、理、心等为“体”的种种阐释。而何老师指出,在中国哲学中,“体”应被理解为一种状态而非一个实体。“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易”作为状态,而具有这个状态的主体是无声无臭的“气”。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存在于其中的现象世界是由这种气的状态而呈现的。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其状态,而非其存在本身。

 

由此,何老师阐明,古人在明确“气”的“无声无臭”,无法感知与言说之后,便降到第二格讲问题,在现象世界中谈论阴阳、刚柔、仁义。这样一来,古人所有的哲思与论说,最终聚焦于“人之道”,仿佛中国哲学只是某种心性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而没有形而上学,但其实这些所有的论说始终是在“其体则谓之易”的前提下展开的。形而上学被预设在整个思想中,表现出来却好像唯有形而下的问题。何老师随即指出,今天我们由于“以西格中”,将自己限制在了这个位置。如“万物一体”的表达,我们将它从一种真实转而理解为一种境界,即“想象的真实”。但实际上万物一体对古人来说,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不需多加说明的预设了的真实。如此我们就将自己限制在了第二个层次上。

 

04

 

何老师提到,根源性的中国哲学需建构自对“易体”的认知与阐释。这一哲学意识有其渐进发展的过程。《周易》作为哲学,是在《易传》形成之后。但其哲学的根基却在作卜筮之用的《易经》六十四卦。卜筮作为其基本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了《周易》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与前瞻性。卜筮实践的前提是对现象世界的认知,并且在实践上要求对客观现象的价值衡定。在对既有与过往现象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形成了《周易》的认识原理,而在对未来世界的预判与期待中则形成了价值原理。

 

 

 

从另一个角度,何老师也谈及传统上《连山》、《归藏》、《周易》组成的“三易之法”构成了《易》的哲学意识发展的元叙事。元叙事是具有完满设想和历史求证的表达,其中虽不免带有神话色彩,但也既非全无事实依据,反映了思想者基于某些碎片化的历史事实而作出的建构未来的基本逻辑。按照郑玄的说明,《连山》之易法取自“象山之出云”,这体现出“观物取象”与“象具意涵”两条基本原理,并隐含了时间与空间具有连续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归藏》之宗旨则是“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强调统一性或唯一性的存在。郑玄对《周易》的赞辞为“易道周普,无所不包”,则直指无形而普遍的规律。由象而意,由具体而抽象,这是中国的哲学意识的层层递进。何老师揭明,《连山》的连续性与《归藏》的统一性都具有哲学性,但只有到《周易》的普遍性的提出,才意味着中国的哲学意识的确立与成熟。

 

最后,何老师与现场同学们就《周易》主客相参的视角,科学实证主义与中国哲学的联系和冲突以及在建构中国哲学时西方哲学话语的使用等问题展开了交流。讲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