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十二讲:赵金刚副教授主讲《养民与富国———孟荀的经济思想》讲录概要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5-23 20:28:38
标签:

“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十二讲:赵金刚副教授主讲《养民与富国———孟荀的经济思想》讲录概要

来源:“孟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二月廿五日丁酉

          耶稣2024年4月3日

 

 

 

3月29日上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老年大学主办,孟子研究院、中共济宁市委老干部局、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济宁老年大学承办的“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十二讲在山东老年大学进行录制,特邀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赵金刚作了《养民与富国———孟荀的经济思想》主题讲座。

 

今天主要看三个问题:人性论:孟子荀子论述经济问题的起点;以农为本,养民富国;义利问题:经济不能突破底线。

 

一、何为经济?

 

什么叫经济?今天提到经济这个词的含义,大家都是带着现代意识,认为经济指的是对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增值,对于社会各种物质的生产,可是在中国传统思想当中,经济的含义与现在的理解差别很大。它的基本含义是经世济民,如果对应到大学所讲的八条目,就对应到治国平天下。西方的经济学的英文是economic,这个词最早传入中国时,并没有被翻译成经济,这个词的翻译特别能够代表早期中国人对于西方经济的理解。早期我们将经济翻译成理财。

 

回到中国古代思想当中,尤其是回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当中,我们会发现儒家对于经济特别重视,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当中就特别指出:富民之论,即如何增进老百姓的财富,这是孔子经济学说的基础,也是儒家主张的一大特点。儒家在讲经济的时候,特别强调藏富于民,让老百姓变得富裕。

 

二、人性:孟子荀子论述“经济”问题的起点

 

孟子、荀子经济论述的起点,也就是如何从各自不同的人性论出发来讨论经济问题。首先来看孟子。孟子怎么讲解性善跟经济的关系?要放在孟子性善论跟他政治思想的整个链条关系当中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

 

孟子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所有的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理想政治是从“不忍人之心”出发的,“不忍人之政”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仁政。仁政就具备这样一个特征,能够从本心开展,能够对他人有所呵护。这在孟子看来叫“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先王有爱民、恤民、养民之心,并且从爱民、恤民、养民这样的心当中,发展出一整套的治理模式。

 

孟子重视“治民之产”,特别重视要保证老百姓拥有足够的财富。孟子讲“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下》)只有接受过儒家思想训练的士大夫阶层,在没有财富保障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道德行为。老百姓一旦没有足够的物质财富,就不会有恒心,而一旦没有恒常的道德心,就“放辟邪耻,无不为也”,(《孟子·梁惠王下》)也就是老百姓会做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行为。好的君主一定要“治民之产”,让老百姓有生产,有产业保障、足够的财富,让物质财富能够增值、保存下来,进而“养足以事父母”。对上能够有足够的财富让父母过得好、吃得好,对下“抚足以恤妻子”,可以让他的老婆孩子有物质保障。“乐岁终身保,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下》)这是孟子对于恒产与恒心的这么一个论述。因此,一方面能够看到孟子对于士大夫阶层他主体性的高扬,也就是士大夫并不需要足够的经济财产,就能够行善。但另外一方面也能看到孟子对于百姓的理解和关爱。这是孟子从他的性善论出发所进行的对于经济生活的这么一个理解,也就是我们要通过经济生活来为性善的展开提供前提保障。

 

荀子的思想跟孟子在这一点就表现的不一样。荀子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荣辱》《荀子·非相》)每个人饿了都想吃饱,冷了都想穿暖,累了都想休息,都喜欢利益而讨厌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这是天生就具有的,不依赖任何外在的强制。荀子甚至认为“禹、桀之所同也”,大禹这样的圣人,桀纣这样的暴君,也是如此的。荀子讲“人生而有欲”,每个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可是欲望一旦得不到满足,“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荀子·礼论》),可是“求而无度量分界”,你追求欲望的满足,没有一定的界限,没有一定的制度设计,则不能不争,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争斗。“争则乱”,一旦发生了冲突,就会产生国家的混乱,乱则穷。祸乱一旦产生,反而会没有办法实现富国利民。而让老百姓变得比较贫穷,国家也变得比较贫穷。这是我们看到荀子从欲望出发所做的经济思考。

 

“人之幸生而好利”没有问题,对此不加节制,对利不加以政治设计,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争夺行为,而让“辞让”消亡。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及物的心,可是“顺是”也就是不加以节制,只是顺从天然的欲望,就会有“残贼生而忠信亡。”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耳目之欲,好声色,喜欢听好听的音乐,喜欢看好看的东西。“顺是”不去用制度进行节制,就会有“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问题全出在“顺是”两个字上,而不出现在欲望的本身。

 

通过荀子跟孟子的对比,两个人前提不同,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相似的地方,都是主张要有合理的政治设计,不管是用来让大家发挥出善心,还是用来满足和节制人的欲望。可以看到,好的经济制度都是孟子和荀子所追求的。

 

三、重本:以农为本,养民富国

 

下面我们将孟子、荀子关于具体经济措施的描述。

 

在孟子看来,在进行经济生产、制度设计的时候,不能够头疼医疼、脚疼医脚,而应该从根本处入手,在制度上进行长久的蓝图设计。“王道之始”是因天地自然之力,按照天地自然的这样一个法则,从天地、自然获取财富,保证大家基本的生活,这是基础。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进行道德教育,再进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让老百姓讲究基本的道德原则,这样的话“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走,有年轻人给老人背东西。有了这些制度安排,以经济为基础,再开展道德教化,就能够实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做到了这一些还不去称王于天下,孟子认为没有的没有这样的人,这样你做到了,只要有好的制度建设,就一定能够称王于天下。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通过制度安排让老百姓富足起来,“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上》国家具有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样的话“民焉有不仁焉”,即让老百姓得不到教化都是不可能。这可以说是孟子对于经济的全盘的思考,要有制度安排,制度要有吸引力。国家最基本的制度是什么?孟子讲要安排和设计一套好的井田制,来保障老百姓恒产。孟子说:“仁政必自经界始。”让老百姓土地得到合理的分配,在这样一个之基础之上,让大家都有基本的收入,国家就可以治理的好。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先王制定政治制度的要害是什么?主要是把握圣人之意,也就是圣人要通过经济制度的生产去治民之产,让老百姓获得财富保障。只要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在今天根据我们时代的特征再进行制度设计。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儒家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绝不是复古的一套理论,而是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制度创新。核心在于我们要把握一个“意”,把握圣人之心,这也是孟子为什么特别强调要从不忍人之心出发去行不忍人之政。

 

儒家主张收“什一”税,有的思想家主张要比儒家收的少。儒家既反对多收税,也认为国家不能不收税或者少收税,为什么?这涉及到对国家政府职能的一个理解,对于国家尤其是一个文明国家,怎么样让大家能够有文明的生活?国家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如果税收的过少,国家基础层面对于文明生活的安排,就会缺乏一定的物质基础。税既不能多收也不能少收,而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孟子主张对于老百姓的税收是不能够造成老百姓的负担。一旦意识到国家的税收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压力之后,就要马上进行政策的调整。以上讨论了土地制度,讨论了税收制度。其实可以看到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还特别在乎社会分工,强调社会分工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生特别重要的。

 

孟子是如何评价“贤者与民并耕而食”这样一个观点?孟子认为,种地很重要,可是不仅有种地、吃粮食这样一个安排,还要穿衣。农家主张不分工,是儒家所反对的。儒家认为人类的生产具有系统性,正是因为人类生产的系统性,要在这样一个系统当中,对于人的角色进行安排。用今天话来讲,要把老百姓在经济生活中,安排在生产链合理位置,让有各种不同才能的人,在结构中发挥自己的重要性。在社会分工上,孟子这还有一个基本的区分,也就是之前对孟子进行的批评,叫劳心者跟劳力者的区分。孟子的劳心更多强调的是忧。对老百姓有忧虑之心、基本关爱之心。

 

在孟子看来,如果没有社会分工,我们就会沦为禽兽,就会进入到一种非文明的状态,而这样一种非文明的状态是要避免的。

 

荀子也有一整套对于制度的理解,但是在某些细节跟孟子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孟子更在乎养民,也就是关爱老百姓。而荀子更在乎以一个具体的国家为基本单位展开思考,更在乎富国,富国是荀子政治逻辑的基础。

 

孟子跟荀子也有一致的地方,比如都强调民为贵,都在乎老百姓基本的地位。在这样一个富国的基本的范畴当中,荀子就强调本末源流的问题。他把孟子所讲的民本思想更加具体化,在一个国家制度安排的基础之上,荀子讨论实践当中该如何去做。什么是荀子所认为的国家的本?发展农业生产。荀子讲要发展农业生产,如同我们今天讲要发展一二三产业。在荀子看来,只要老百姓能够努力生产、勤俭持家,“强本而节用”,在生产当中保证富足,保证国家有基本一个经济生产能力。同时节用不乱花钱,不乱进行一些铺张浪费的行为,这样的话“天不能贫”,老天也不会让你这个国家变得弱。

 

荀子也主张要少收税,轻收税。荀子讲“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如是,则国富矣”,做到了这些点,国家就会变得富足。荀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政府要注重发展生产,政府所有政治措施都要努力增加社会财富。用今天的话讲,荀子其实主张把蛋糕做大,国家要经济基本面、基本盘子做大,这样的话就可以使百姓的财富和国家的财政实现双向增加。如果做到了这些,荀子就说一个国家就能够实现“上下俱富”,老百姓富裕,国家财政也满足。在政策主张上,第一个就是刚才所讲的“节其流,开其源”。开。第二是“制礼明分”。第三是富足的基础之上要有教化的。

 

在荀子看来,从人道原则出发,是政治安稳的必要前提。核心是政府不能够与民争利。政府在保证国家富强的时候,不是为了使国家富裕,无限搜刮老百姓的财富。在荀子看来,越是读书人,越是知识分子,越是政府的公务人员,你越不能够言“利”。

 

在荀子这,不光要不与民争利,同时还要做好农业制度安排。荀子在《富国》篇当中就特别讲了一系列的农业制度安排上的措施,比如说“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等。在某些细节上,荀子言说的比孟子更多。

 

当然荀子也强调社会分工的重要意义。荀子所讲的这个社会分工,可以拿它跟孟子做一个对比。可以说孟子区分了劳心者和劳力者,荀子也将社会组织分为小人劳力和君子治人两大阶层,这可以说是儒家共同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但荀子讲的更多。我们说现代“社会学”到了中国之后被翻译成“群学”,这样一个“群”字本身就是荀子强调的,荀子在这个制度细节当中,要比孟子讲的更为丰富。所以荀子会强调在分配制度上,根据各种各样的差等原则,建立一个“群居和一”的社会,具体到普通民众或者这种劳力者阶层。孟子没有做更明确的一个区分,而荀子明确的讲了农、工、商贾三类人到底该怎么样进行各自的职责,他们之间应该怎么样配合,怎么样搭配。

 

荀子重商,在以农为本的主流思想中,他没有忽略商人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荀子讲“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荀子·修身》)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为什么要强调商人的重要性?因为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物产,而人们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这就特别需要商人在其中发挥作用,使得物产、财富得以流通。

 

四、义利问题:经济不能突破底线

 

经济活动中有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分工安排之后,在增殖国家财富养民富国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发展经济不能突破底线,还要把握义利的这样的一个原则。孟子开篇就讲义利之辨,认为如果上下交争利,国家就会变得危险。一旦以利为利,主张国家一切都要站在对于利益的这个最大的追求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所有人都要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一定会侵夺别人的财产,所谓“不夺不餍”。

 

荀子也重视义利之辨。荀子说:“挚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济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如果一个国家天天讲利益最大化,只追求利益,不讲究道义,那么“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荀子·王霸》)

 

荀子认定“人生不能无群”,有欲望会结成一定的团体。但是如果这个团体没有秩序,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恶性竞争。只有通过分工合作,然后才能够把大家都给保存下来。荀子认为礼义重要。他主张“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富国》)如果做到所有人都能够“称其位”而有财富分配,就会出现“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的局面。读书人都能够按照礼乐去节制自己,老百姓都能够按照法律安排自己的生活。。

 

荀子的思想逻辑规定了礼义道德的社会作用。同样强调义的重要性。孟子是为了防止利益的逻辑,而荀子是使得利益得到合理的满足。一方面满足大家的欲,满足大家的利,而又使得争端不产生。荀子跟孟子的义利之辩多少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区别。荀子特别强调每个人的社会职责怎么样都能够实行?靠的就是义。有了义,每个人的分工合作就能够得到一个和谐的局面,“和则一”,和了大家就一心一意,“一则多力”,力量就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挥,“多力则强”,国家有各种各样的这种合力,各种各样的利益合理安排,那么国家就会变得强大,强大就会战胜自然的挑战,战胜自然的挑战,就能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让天下都获得财富的利益的保障。所以在这一点当中,荀子就会强调,“凡为天下之要,义为本,而信次之”。我们虽然要追求利益的满足,但是义是根本,信是其次,这是我们对于荀子义利之辨的一个总结、描述。

 

在本讲的最后做一个小结,对比一下孔子、孟子、荀子三个人思想的一些特征和特点。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各自强调的点。可以说《论语》主张富庶论,主张富而教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强调富而教之是儒家的这样一个基本的立场和主张。当然《论语》的这样一个富庶论,被孟子、荀子自觉地继承了下来,成为儒家论说的前提。但孟子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更加的主张恒产论,强调叫“治民之产”,让普通的老百姓都有基本的财富保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这是孟子强调的重心,重心在通过恒产去养民。荀子的重心在富国。以国家为基本的单位,在一个国家内部通过“制礼明分”实现“上下俱富”,“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这是荀子的主张,他特别强调要“以政裕民”,我们通过孔子、孟子、荀子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经济主张当中具有其一贯的地方,就是对于人民主体的坚持。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