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芸】民主不需要「提线木偶」——「后韩寒」时代的话语竞争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2-05-31 08:00:00
标签:
 
     
     
     
    民主不需要「提线木偶」——「后韩寒」时代的话语竞争
    作者:彭晓芸
    来源:作者博客(2012-05-31)
    
    
    
           如果问今年以来,大陆最为热门的公共话题是什么,有人可能会想到高层震荡,但论议题持续时长和网民参与度,恐怕没有什么比得上「韩寒代笔门」了。
    
    
          网络版「倒韩运动」 
    
    
           2011年年末的中国舆情,时值广东乌坎事件引起舆论沸腾,海外热议「革命」。韩寒接连「发表」了三篇博文,与以往「一事一议」的「小文章」不同,这一次署名韩寒的「大文章」试图参与政治表态。分别为《谈革命》、《说民主》和《要自由》的三篇博文,文章题目起得气势磅礴,内容却饱受批评,网友将其主旨归纳为:「革命不可为,民主不能急,自由需跪求。」 
    
    
           活跃于推特上的莫之许、艾未未等知名民主人士对「韩三篇」内容多有讥讽和批评,而党报则欢呼韩寒「成熟」了,转向了。 
    
    
           就在讨论热火朝天之际,一位叫做「麦田」的IT界人士闯了进来,他指出韩寒博客文章有代笔,其背后有一个写作团队。韩寒的回应颇为失态,大肆直奔下三路的人身攻击引起了科普作家方舟子的注意,他觉得这个反应失常,有可探究之处。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的加入使得这场论战被媒体命名为「方韩大战」。 
    
    
           方舟子过去的打假,要么事实清楚,伪科学的骗子一下子败露,要么类似李开复夸大履历这样的小问题,以被质疑者公开致歉的谦谦君子之风收场。而韩寒的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这一被称之为可能是「中国文坛最大骗局」的重大悬案,在提出来之初,无论对公众还是对媒体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冒犯,人们在震惊之余,最早的态度是不敢相信并迁怒于质疑者。
    
    
           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和悬念,海内外大量的网民和知名学者、媒体人、出版人加入论战。他们纷纷埋头研究韩寒的作品、过往视频,从写作时间、出版时间到写作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疑点,他们的结论是:韩寒以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身份出道,跻身文坛,但新概念大赛授予韩寒的一等奖却是严重的程序违规,且这篇参赛作品也非韩寒所作;此后大肆炒作的成名作——长篇小说《三重门》也并非韩寒手笔(高度疑似为韩寒父亲作品假托韩寒之名发表);韩寒的真实写作水平,只是一位七门功课不及格、遭遇退学的高中肄业生的水平,并无过人之处。 
    
    
           这确实是一项相当惊人的指控。韩寒本人的回应从出言不逊、谩骂攻击质疑者到悬赏闹剧(后来对媒体称是玩笑话),而宣称诉诸法律捍卫名誉权又以撤诉不了了之。 
    
    
            近日,韩寒接受采访无意中自曝起诉过程中曾使用手段以「自己人」充被告。这招致了舆论更为猛烈的批评,网民认为,「作为‘民主派’代言人,‘韩寒’表面对体制口诛笔伐,背地里却为获得体制的特殊庇护不择手段。」 
    
    
           这一切让期待由法律给出一个第三方公正评判的公众愕然了。
    
    
           于是,民间自发地、无序地兴起了一场网络版「倒韩运动」。政治立场难以归类的各行各业人士,提出了他们发现的疑点和代笔证据链,网民志愿者建设了专门网站,收集数以千计的长篇论证文章和视频。当然,由于自发和无组织,部分网民制作的调侃讥讽韩寒的图片和视频有羞辱人格之嫌。但在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的争论,则更多的是理据与情绪之争,质疑者诉诸冷冰论据的说理,挺韩者诉诸煽动性的说情。
    
    
           真假之争还是价值之争?
    
    
           如果从「撑民主」还是「撑专制」的二元对立角度评判韩寒事件,是完全解释不通的。
    
    
          这一次纷争,空前的「四分五裂」:挺韩或倒韩的人士,左右均有,除新浪微博以外,两大倒韩舆论阵地----天涯和凯迪论坛却是知名的民主言论策源地。 
    
    
          在自由派内部,也由于韩寒事件而产生了强烈的分歧:有人坚称韩寒作品有无代笔是私权,侵犯不得,有人称即便有代笔,但韩寒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真话,坚信「他有朝一日能当大任」;另一方则认为韩寒是媒体在有限的言论空间内推出来的「草包偶像」,意在消费民主,却败坏了社会的诚信底线,遮蔽了这个时代真正的勇者。 
    
    
           学者崔卫平含蓄地说:「廉价的东西越是流行,有价值的东西越是遭到遮蔽。有人因为不付代价而更受欢迎,有人因为付出昂贵代价而备受谴责。没有人有权利要求别人付代价,但是孰重孰轻应该是分得清的。」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赵鼎新在写了一篇关于方韩之争的文章后,进一步阐释了这一现象:「我本以为这一场争论的核心是真假问题,而不是价值观问题,因此是比较容易说清楚的。但是就这么一个似乎是证据越来越清楚的问题,网上到了现在仍然是鸡对鸭讲、众说纷纭。为什么会是这一结果呢?很简单:许多人在参与这一争论时加入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信念。」 
    
    
           赵鼎新认为,「一旦加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层面上的东西,就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要取得共识也是不可能的。」 
    
    
          韩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符号? 
    
    
          那么,韩寒究竟被赋予了怎样的符号价值,导致一场真假之争变得如此诡异迷离呢?   
    
    
           纵览韩寒成名的轨迹,早期的韩寒是以成为反抗教育体制的符号备受媒体推崇的,由此成为了厌恶应试教育的中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此后,署名韩寒的博客文章以抨击文坛吸引了媒体眼球,一句「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X」使他成为了反抗官方作家体系的急先锋;直到与书商路金波的合作,「韩寒」正式成为了批判体制的「意见领袖」,其言论阵地是新浪博客,他与徐静蕾成为了网站着力打造的「招牌菜」,文章被高高置顶。 
    
    
           有别于体制内知识分子备受束缚的生存处境,韩寒显得自由不羁的姿态吸引了关注的眼光,媒体一度将他树为民主代言人,知识分子对他寄予厚望。他成为了时尚封面上的「公知」,「公知」里的「时尚」。 
    
    
            评论家许知远把媒体和粉丝对韩寒的这种追捧命名为「庸众的胜利」,他写道:「谈论韩寒,变成了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你沐浴了青春、酷、成功、机智、还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反抗,同时又是如此安全,你不需要付出任何智力上、道德上的代价,也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仿徨,他是这个社会最美妙的消费品。……对于韩寒的热烈推崇,是整个社会拒绝付出代价的标志。」 
    
    
           许知远说对了,作为市场与体制共谋的产物,韩寒更像一位消费政治的太极高手,在距离红线高压很远的地方,他早已泥鳅一样滑走了。
    
    
           口水战还是提前到来的「民主训练」? 
    
    
           阴谋论者认为,麦田的闯入中断了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民主大计」,质疑韩寒者是别有用心。 
    
    
           实际上,关于韩寒代笔的怀疑,多年前发生过,只是普通网友的质疑很快被韩寒粉丝团的攻击谩骂式语言暴力吓跑。这一次所以持续数月,迄今未有终结的迹象,一是由于方舟子的领衔,他以「打假」著称,不会轻易罢手;二是由于微博这一舆论空间的传播力惊人,诸多实名的教授、媒体人、作家、出版人等参与了质疑行动,令舆论成倍发酵,而草根和非实名网友也爆发了惊人的能量,提供了打假的大量技术支持。 
    
    
           进一步刺激网民热情不减的,是韩寒在遭受质疑、沉寂数月之后的高调亮相以及部分媒体和知识分子依然「指鹿为马」,这让他们感到愤怒:捍卫社会的诚信底线竟是如此艰难? 
    
    
           长期以来,威权体制下的公民社会空间有限,在这逼仄的夹缝当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也隐匿着价值上的分歧。即便诉求民主的人士当中,对于究竟如何追求民主,他们的方法论和思维范式恐怕是有微妙的差异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对韩三篇的认知分歧当中,也表现在对「真伪韩寒」议题的关切程度的截然不同上。 
    
    
           的确,不少挺韩人士认为,韩寒遭受批判就是民主事业的挫败,他们因此痛恨质疑者,甚至不乏激烈的攻击;而参与质疑的一批自由派人士则乐观地认为,正是这样一场相对自由、公平的话语竞争,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一场民主的模拟训练,双方的论述最终取得多少受众的支持,体现的正是民主的精神。「真伪韩寒」命题的仲裁者,恰恰就是每一个理性的公民。 
    
    
           与韩寒的诸多好友的力挺不同,李承鹏一直没有就韩寒代笔争议公开发表看法。直到4月14日,李承鹏发了一则意味深长的微博:「中国民主之障碍:追求民主的一些人们,因为人微言轻、屡受打击,为壮大自己开始寻求志同道合者,遥通声息,拔刀相助…慢慢地,形成一个又一个圈子,一个又一个饭局…后来,这个景象变成了拉帮结派,互戴道义安全套,宏观民主概念正确,具体事情却双重甚至多重标准…最后远离民主本质,走向自己的反面。」 
    
    
           同样作为民主议题写手的李承鹏击中了当前的要害,诉求民主的人们容易由于恐惧势单力薄而拉帮结派,最终只能在宏观层面保持政治正确,一旦遇到民主阵营内部的缺陷,则陷入失语,蒙蔽是非。 
    
    
           韩寒本身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卷起这些舆论风暴,但竞相在探求民主路径的知识分子和公众却就着韩寒及韩寒现象的标本意义,开启了激烈的公开论辩。 
    
    
           民主需要寻找代言人还是依靠公民社会的发育?民主能不能不择手段?民主是否可以搁置真假判断?民主需要警惕资本的吞噬吗?对个体的自由质疑权如何不僭越公共理性?自由主义是否等同于走向道德虚无?诸如此类问题,未来将在中国的知识群体和公众当中,产生持续而深远的话语竞争,而韩寒以及塑造韩寒的时代,恐将成为过去式。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