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溯源】《论语新说》:一本展示中华文化自信之作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4-02-03 00:20:40
标签:

《论语新说》:一本展示中华文化自信之作

作者:周溯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腊月初七日庚辰

          耶稣2024年1月17日

 

 

 

《论语新说》,夏新著,线装书局2023年10月第一版,78.00元

 

线装书局新近推出了文史专家夏新先生新著《论语新说》。该书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儒家“温故而知新”“告诸往而知来者”的方法论相结合,回首人类文明长河,联系世界政治,检视孔子及其儒学,既具历史眼光,又具世界视野,是一本展示中华文化自信之作,颇具新意和亮点。

 

 

该书对孔子儒家思想来源及其历史作用做了深刻分析。儒家思想源于夏殷之“礼”。孔子思想中“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和人的发展思想蕴涵,特别是对未来社会小康和大同两个阶段的设想,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颇有相似之处。正是儒家思想中含有的人文性、进步性基因的蓬勃生命力,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不绝的内在原因,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合适土壤,亦是中华民族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因素。

 

该书认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一以贯之”。夏商周三代创造礼文化,春秋孔子创造儒文化,到近现代中国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不断创新发展。儒家思想是古代世界先进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先进文化。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学术流派,并在西汉以后成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该书对“儒家思想”予以定义,提出:“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以人为根本、以中庸为方法论、代表新兴阶层‘士’的思想文化体系。”这个定义涵括了时代、主体、核心、方法论、阶层,逻辑顺畅。

 

该书鲜明地提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是春秋新阶层“士”的思想旗帜。

 

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张岱年先生认为是仁,匡亚明《孔子评传》也认为是仁。而不少学者认为是“礼”。学术界迄今存在分歧。夏新先生深入分析了仁与礼的来源、特性和关系,完全赞成张岱年先生的见解,他指出:礼是夏商西周三代创造的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早期的祖宗祭祀。孔子对礼评价:“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对“礼”文化非常推崇。而后来孔子为何要创造出“仁”?作者以为这与孔子出身有关。另外,东周动乱,井田制逐渐瓦解,奴隶逃到深山开垦私田,成为自耕农和手工业者。这是“仁”创立的阶级基础。同时东周铁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这是“仁”产生的生产力基础。因此,仁可谓“自耕农之仁”,或“春秋铁之仁”。

 

孔子又围绕“仁”这个思想核心创造出一大批伦理范畴,推动春秋文化大发展。书中写道:读人类文明史到春秋时代,顿觉面前突兀耸立一座大山——伦理之山。人类的道德伦理思维工具库忽然空前充盈起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道德善宽敏,忠孝弟恭敬,美恶诚廉耻……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有哪位哲人能一下子提出如此之多的道德范畴呢?马克思曾云: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作者认为:孔子一生几十年所创造的伦理道德范畴,比他之前数千年人们创造的理论范畴总和还要多、还要深、还要广。孔子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伟矣!

 

 

该书认为孔子思想主要内容是“人的发展”,孔子毕生致力于人的发展。这与历代学人见解有所不同,作者对此作了深入论证。

 

《论语》180次谈到“人”。孔子思想的根本点是人的发现和人的发展。郭沫若早就断言:孔子发现了人。张岱年也讲过:孔子最早肯定了人的价值。《论语》中孔子大声疾呼:为人、诲人、事人、贵人、爱人、安人、信人、知人、立人、成人、正人、弘人。总而言之,在孔子那里,人应该被尊重。殷周贵族不把奴隶当人,而是当作牛马工具,对乡党称“民”而不称人。孔子首先把庶民当成“人”、尊重“人”,并言“仁者爱人”。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论断,认为人不论出身贵贱,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发展提高。这是孔子人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孔子期待门徒成为君子、圣人。孔子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断,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劝导大家“洁己以进”。在人的发展形式上,孔子认为人的发展呈现多样性。孔子为促进门徒发展创造先进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下学而上达,温故而知新,告诸往而知来者,等等。孔子教育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使门下成为古代社会的人才高地。孔子人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可谓前无古人。

 

孔子提出人的发展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与两千年后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高度契合之处。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孔子引导人民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该书提出,孔子出身贫贱,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有较强的平等、民主追求。孔子对民主、平等追求是多方面的。政治上要“为政以德”,经济上要“均富”“富民”,教育上要“有教无类”……

 

《论语》中最常见的场面是教育教学的民主平等。孔子经常与学生展开对话式教学活动。例如,有一次他与门生对坐谈理想志向,门生先谈,门生谈完后,子路问孔子:老师,您的志向是什么?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场面洋溢着民主、平等气氛。孔子所办的学校,从对门徒“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到“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再到师徒关系打成一片的做派,可谓民主平等无时不在。

 

 

孔子思想到底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学界看法历来大相径庭。郭沫若、张岱年认为是唯物论,任继愈、冯天瑜等认为是唯心论。各有所据,各能自圆其说。而该书坚定认为:孔子哲学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由是:第一,孔子提出外界天体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自运动的。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风雨兴焉”。这很唯物。第二,孔子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来自于后天日常践习。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性相近,习相远”。认识从生活中来,知识从实践中来,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反映论,与毛主席说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亦相符。第三,孔子认为人没有生而知之。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确否认了生而知之,且以为世界可知。第四,孔子不信鬼神。孔子怀疑鬼神,提倡人文信仰。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面对那么多神秘世界的不可知,斩钉截铁地把信任交给了“人”,这绝非唯心。第五,孔子思想还有一些辩证法思维。他的把握事物“两端”说近似于对立统一观点,其实就是古代的辩证法。孔子发明的“损益”似黑格尔的“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损益”是“既损除,又生益”。孔子提出中庸之道方法论。中庸不是调和,不是折中,而是权衡轻重,要恰到好处,避免“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是孔子对人类思想方法的高度抽象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适用性。毛主席曾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做过深刻分析。他说:“过犹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毛主席肯定地说:中庸之道是孔子“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该书对孔子历史地位进行了客观评价。自春秋以降,对孔子的评价形成了对立两极局面。崇之者认为孔子推动中华文明前行,其作用前无古人;贬之者认为孔子对中华发展滞后罪责难逃。聚讼纷纭,原因复杂。张岱年先生三十多年前提出要对孔子进行科学的客观评论。作者依据张岱年先生倡导的“综合创新”方法,对孔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孔子到底为世界文明做了什么?作者认为,孔子将夏商周以来的“神”主位“礼”文化加以损益,创立春秋时代以“人”为主体的“仁”文化体系,第一次提出“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和“人的发展理论”。孔子对中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厥功至伟。正如柳诒徵所言:中华文化前三千年因孔子而传,后三千年因孔子而开。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儒学不断发展,泽被海内外。

 

孔子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理论基础,是维系华夏统一的文化纽带。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精神含有绝对真理颗粒,具有超越时空的功能和价值。它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过影响。它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孔子属于过去,亦属于未来;属于中华,亦属于世界。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孔子思想中难免有若干保守、消极因素,例如,他未能破除男尊女卑的风俗,未能肯定妇女的地位;他倡导的忠孝观,后来演变为“三纲五常”,其中的“三纲”严重压抑了民主、平等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进步发展,等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有这些不足,并不妨碍今天我们认可孔子的伟大。

 

经典有生命,《论语》贯古今。夏新先生通过《论语新说》对儒家思想义理做了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探析,深究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百代损益前进的内在联系,展现磅礴的中国文化自信。该书系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心得积累,不乏创意与新见,令人钦佩,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