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倩 鄯爱红】“福”与“五福”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经典新解系列
发布时间:2023-07-17 00:55:31
标签:五福、福

“福”与“五福”

作者:龙倩 鄯爱红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五月廿七日癸酉

          耶稣2023年7月14日

 

“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丰富、众人最喜爱、影响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千百年来,自帝王将相至平民百姓,无不祈福求福、崇福尚福,对“福”的追求不仅凝聚着古代先民的幸福智慧,反映了中国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符号“福”到文字“福”

 

“福”作为一个符号,最早与祭祀相关,它包含着祈福、赐福、受福、享福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和仪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逐渐由一种仪式固化为一个确定的文字。作为文字的“福”,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当中。据不完全统计,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当中,“福”字出现次数最多,共计有120多个,且形态最为丰富,结构多变、姿态不一,可谓将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等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最主要的写法来看,“福”的构成,分别表示祭祀、酒坛以及双手奉尊于神前。由于古人以酒象征生活的丰富完备,故“福”在甲骨文中意为双手捧着美酒在祭祀中进行祈祷,以求得富足安康,基本上从造字上就保留了原初的整全仪式内涵。也就是说,作为与宗教祭祀相关的“福”本义即保佑、福佑之义。

 

伴随着“福”不断走向世俗化,成为人所希求的所有美好之物的代名词。如《礼记·祭统》中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广雅·释诂一》中说“福,盈也”。这就是说,福无所不包,是各种顺事之总称、所求之全备,举凡吉祥如意、万事亨通、喜乐安康均是福的表征。

 

对“福”的追求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共识。一直到箕子为周武王献出“洪范九畴”时,其中最后一条就是“向用五福,威用六极”,首次提到“五福”,将“福”的概念和形式具体化、特定化,才真正构筑起中华民族独有的系统幸福观。那么何谓“五福”?“福”是人之所欲也,“五福”则是人之所尤欲也。具体而言,即《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福之“寿”

 

“寿”即长寿,命不夭折且寿数绵长之义。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人获得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故对“寿”的渴求实乃天性。但相较于其他文化,中国有着极为突出的“长寿”观念,关于“寿”的各种言说在古代文献中可谓连篇累牍。对于寿命长度,古人也曾有过认真的讨论,《庄子·盗跖》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杜预说,“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以上”。孔颖达说,“上寿百二十,中寿百,下寿八十”。到了明代甚至出现了皇帝敕建的百岁“人瑞坊”。“寿”之所以得如此倾慕,唯有时间维度的寿数绵长,才能让自己在血缘代际系列中的位置尽量靠前,成为“祖”甚至“曾祖”,才能享受“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其昌”的天伦之乐。

 

福之“富”

 

“富”即财富,“家丰财货也”,往往与“贵”“禄”相关。农业社会早期的富,主要指粮食上的充足,后逐渐发展成为人赖以生存的财产、物资等各种资源的富裕之义。唯有粮食充足、生活富裕,个体才不致夭亡,才能保证个人乃至家族之“寿”。同时,“富”本身亦具有重大价值与意义。《易传》有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意为能够尽可能地去支配和协调最广大的资源是人们所追求的“大业”,而在体天道之变化的基础上支配这些资源使民事日生日新,即是“盛德”,故“崇高莫大乎富贵”,这里面体现出一种刚健笃实的追求。而在古代社会中,在官阶等级中的更高者,往往意味着仕途上的成功,还能躬身报国,实现个体生命中最大的社会价值。

 

福之“康宁”

 

“康宁”即健康安宁,个人层面的身体无疾病、内心无纷扰,社会层面的安定有序、无战无祸。相较前两者,“康宁”是更高层次上的需求,涵盖了生理和心理、个人和社会两方面。从生理上看,无疾病缠身便是福,所谓“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并因此而发展出丰富的如饮食养生、药物养生和运动养生等养生文化,也是“寿”观念延展的结果。以心理而言,则追求心灵上的安和。达至心灵安和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莫过于“养心”。儒家讲养心,不论是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还是荀子的“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均重在养德,强调以仁心仁德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个人康宁而致社会康宁;道家讲养心,则重在顺道,强调要心如止水,以道观万物,才能达到宠辱不惊的平和状态;佛教则强调要修一颗“平常心”,才能做到平淡宽和、随圆就方。

 

福之“攸好德”

 

“攸好德”即崇尚美好的德行。视“德行”为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西方幸福观的分野,也是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在中国人心目中,“德”不仅是幸福的构件,更是获得“福”的原因和根本,诚如《国语》所言“夫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因此,在五福当中,“攸好德”是根本所在,若寿富康宁却不好德,则便只是年老而不利于国家甚至会危害社会,不可能全身而终。《周官》载,“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也就是说行事追求并践行德行,内心便会安定祥好,日子也会越过越好,而做事虚伪奸诈,内心便会劳苦不安,生活也会日益困窘。这便发展出以德求福、德福一致的思想观念与文化信仰,即《中庸》所言“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一个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必将获得相应的地位、财富、名声、寿数以及一切人们所追求的现实世界的可欲之物。

 

福之“考终命”

 

“考终命”即尽享天年、寿终正寝,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最后的福。“考终命”亦可称“善终”,可谓寿、富、康宁和攸好德共同塑造的最终结果。有生必有死,而能否坦然面对死亡是衡量善终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问题上,道家主张自然主义生命观,对待死亡十分豁达,庄子甚至在将死之时说出“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儒家把人生的基本态度确定在“求其在我”上,对待生死问题亦如是。《论语》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即是说生命的开始与终结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所以应顺从天命自然,人应该将生命的重点放在“事人”与“成己”上,既要尽到自己生而为人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又要尽可能地完善自己,有志向、有尊严、有成就的活着,去担当道义、仁民爱众、弘道于天下。因此,在儒家看来,善终不单体现为寿数的绵长,更决定于生命的厚度,若为道义而死,哪怕寿数较短亦是死得其所。

 

“五福”是整全的,五者缺一不可,共同呈现出人们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图景。“五福”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幸福观,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的五个不同层面,故“五福俱全”“五福临门”也被视为最高的祝福。作为“九畴”之一,“五福”在上下联动中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丰富的“福”文化,体现于民俗信仰、衣食住行、语言观念、神话传说、书法艺术等全方位、全领域中。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