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云鹏】“道”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经典新解系列
发布时间:2023-03-11 12:54:59
标签:“道”、天人合一

“道”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作者:隋云鹏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二月初五日癸丑

          耶稣2023年2月24日

 

“道”是中国哲学的基石与最高范畴,在中国哲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可指世界的本体、本原、规律、真理、制度、规则、规范等。“道”字的本义是道路,“道,所行道也”。甲骨文中的“道”字字形是“行”与“人”的结合,表达人在街道上行走之意;金文中的“道”字字形用“首”代替了“人”,强调行走之意。由于“道”是众人共同行走、通行、遵行的通路、坦途、路径,因此,“道”字具有共行、共通、共同、规范、规则、规律等含义。

 

从古文献来看,至迟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传统社会已经在广泛纯熟地使用“道”这一概念,《老子》是体现这一文化现象的经典著作。《老子》认为语言存在局限性,无法完全准确地描述“道”,于是勉强对“道”进行了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见,“道”与人们探索宇宙起源的哲学思辨有关。

 

八角星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天文遗迹、安徽含山凌家滩玉龟玉版图像等考古学证据显示,先民通过北斗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宇宙体系或者说空间与时间体系,“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并衍生出天极、极星、璇玑、太一(天一)、有无等关于宇宙起源的哲学思辨。

 

太一是太极,太极则是《周易》确立的宇宙的最初状态或者说本体、本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第四十二章则认为太极之前还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是“天数一”或者说“太一”,也就是太极,从而发展了关于宇宙起源“有无”的哲学思辨,显示出儒道两家宇宙观的不同。可见,《老子》是在关于太一以及宇宙起源生成的哲学思辨中,提出了“无”“道”等概念和思想。《庄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在“道”的范畴内,宇宙的起源发展是无始无终的。《老子》《庄子》认为,客观存在而不显现的“道”是宇宙的本体、本原或者说宇宙根本规律,并演化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各方面的规律、规则、规范等,弥纶天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制约着天地万物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创立了道家学说。

 

宋代,随着儒释道“三教合一”在哲学上的完成,出现了“道学”。道学之名,先后见于《隋书·经籍志》《宋史·道学列传》等典籍,《宋史·道学列传》收录了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等道学先生的事迹和思想主旨。道学之名虽然载于正史,却是以理学之名流行后世,这显然与朱子理学的兴盛有关。朱熹通过“太极—理”这一思想枢轴对“道”进行了时代解读,发展了道学又孕育出影响更大的理学。周敦颐、朱熹努力将“无极”纳入以“太极”为核心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从而丰富了宇宙起源的“有无”之辨,完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任务。道学或者说理学,也成为从宏大宇宙到内在精微世界的学说。

 

可见,中国哲学中的“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无相生的辩证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既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又是道德的重要范畴,具有体用合一的本质、特征和优势。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