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道德教育
作者:普拉科施·杰恩 著;吴万伟 译
来源:译者授权 发布
本文对比了成为道德君子的两大手段“思”和“学”。
“如果得到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以生长;如果失去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能消亡。”(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
“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能锋利。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篇》)
本文试图对比两位杰出的中国哲学家孟子和荀子的道德教育观。
两位都是孔子(公元前551-479年)的追随者。千百年来,孔子之“道”因为其弟子编辑整理成的文集《论语》得到广泛普及,成为众所周知的儒家学说。孔子之道鼓励人们为社会做事的内容很多,本文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们的伦理道德培养上。
孔子相信,只有在当权者品德高尚之时,社会才能得到改善。他提出的教育技巧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传授善良和智慧。虽然这样说,他的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是在儒家学者中引起很多辩论,对于我们究竟应该在思和学之上各自需要花费多少精力争吵不休。正是在此,我们开始了对比他的两个弟子孟子和荀子的观点的时候。
美国著名收藏家亨利·沃尔特斯(Henry Walters)的中国山水画(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与孟子一起成长,与荀子一起切磋
文章开头引用的孟子语录使用的词语“成长”包含教育过程,而使用的“养”包含了教育的重要性,这与荀子的“磨砺”和“端正”形成对比,凸显孟子和荀子的伦理教育哲学的关键差别。
孟子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被称为“亚圣”(仅次于孔子)。他相信人天生善良,就像水天生要往低处流一样。这并不意味着人不会变坏,正如水也可以通过水坝而流到山上去。不过,人们之所以做坏事并不能被归咎于人性恶,而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使然。罪恶不是天生的,而是糟糕的环境糟糕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如小时候遭受的创伤或缺乏基本生存条件。
孟子如何提出人性善呢?他宣称,就像人人都有同样的脚,有大致相同的味觉一样,他们的心也有同样的潜能去追求公平正义。他将这种主张建立在普遍的道德冲动上,如孺子溺井的故事(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人人都可能表达恻隐之心,赶紧施以援手去拉一把(除非是有心理疾病的人sociopaths因心理障碍而有攻击或伤害他人行为的)反社会者)。他称这样的恻隐之心乃“仁义之端也”。这些萌芽如果得到适当的指导---即适当的营养---应该有成长和发展的潜力,或者如果失去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能消亡,此人就将变坏,去做恶。
孟子渴望培养智慧,而不仅仅是掌握有关具体事实的知识。他提供的指导来自依靠思考而获得的道德教育。经过思考,人们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善,然后将其扩展到相关方向。当我们带着清晰的意识和赞许的态度对行善动机做出回应时,思考巩固和强化我们的善良和正义动机,成为道德修身的方式。
阻碍这种成长的因素包括缺乏努力或者拒绝接受美德的价值。孟子则使用象棋游戏来说明,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请参阅: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学奕》)
美国动画片《降世神通》( Avatar: The Last Air Bender (2005))中的祖科王子(Prince Zuko)被他父亲放逐到外地,他要在根本不可能的探索中赢回自己的荣誉。为了抓住化身阿凡达和终结自己的流放生涯,祖科王子采取了一些卑鄙的行动。接着,他的艾洛叔叔(Uncle Iroh)扮演人生导师的角色,为其提供所需的仁爱和智慧营养。动画片自始至终都在显示祖科通过反思而逐渐获得智慧,最后他决定帮助阿凡达恢复世界的平衡。祖科学会行善很好地揭示了孟子的观点,即依靠思考将伦理道德培养内置化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荀子(公元前3世纪)相信人性早已确定,就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因而是恶的。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篇》---译注)他说,人的本性,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就是人的情欲和本性。人饿了,看见父亲兄长而不敢先吃,这是因为要有所谦让;这种德行,都是违反本性而背离情欲的,却是孝子的原则、礼义的制度,只是遵循人为的社会规范。(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荀子《性恶篇》---译注)因此,荀子说,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也主张连续不断的刻意努力依据《论语》的指令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自愿的情况下依靠磨砺依靠师长和法度端正自己的行为,开启缓慢而艰苦的悖于情性的教化过程。
在思和学在伦理道德培养中的重要性上,孟子和荀子显然存在差别。因为孟子相信人都有恻隐之心,我们只需要将其发展壮大。孟子强调个人的思考。与此相反,荀子强调人们需要跟从老师学习,因为他相信人天生的自私和丑恶等,需要做出刻意的努力来纠正这些本性。
请考虑差异性
孟子画像狩野山雪(Kano Sansetsu)17世纪的日本
知识共享署名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思是源于内心的过程,学是源于外部的过程,两者可以被理解为展现出智慧(内心)和知识(外部)的差别。孟子说,“寻找,你会发现它们,忽略你将失去它们。”(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3节---译注)而荀子则说,“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荀子性恶篇)因此,我要说孟子和荀子都赞同需要寻找智慧和知识,不同的是只是到哪里去寻找这些东西。差别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对内心欲望本质的判断。在孟子看来,人们必须培养自己追求公平正义的天生欲望,而荀子的追求自我利益者必须学会克服其天生欲望。这里,他们对义的理解也开始分叉,因为孟子的义是我们内心习性的表现,而荀子则认为那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主要用来满足社会需要。老子的道家学说更多站在孟子的内心反思一边,而不是荀子的外在限制,他认为那是虚假的。法家的完善者韩非子(荀子的学生)则更多站在外部学习一边,这是面向老师的,因而也是以权威为基础的。
或许他们的冲突可以通过考察学者们使用的隐喻来理解。在本文开头引用的片段中,孟子将教育过程比作植物成长的过程,如果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成分,植物就能自己成长(这非常类似于《道德经》的无的创造和《易经》中的乾和坤。)这里,环境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如孟子的故事(孟母三迁)反映的情况那样---为了给孩子的思想发展提供帮助,他们选择居住在最好的环境中,她认为意思就是离私塾更近些。
荀子批评孟子的情感和欲望需要养育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应该由老师向学生灌输道德观。不过,这里荀子误解了孟子的话语。事实上,两者都主张养育和指导,也就是适当的环境---但呈现为不同的形式。两者都使用道德教育的隐喻---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生的缓慢过程---或者植物的生长或金属利器的磨砺。两者都意味着永久性的不断积累的进步,只要环境中没有毒素,而是再倒退和重新学习的过程。但是,他们的方法有差异。荀子将道德教育过程和磨砺打磨金属或者将木头物件弄直----这是不能依靠自己完成的过程,正如植物幼苗的成长。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器进行薰蒸、矫正,然后才能挺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能锋利(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篇》)。这些都是违背事物本性的,会遭遇金属器具的抵抗。与此相反,孟子的生长培养是与植物幼芽的习性则和谐一致。
.这恰恰是他们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区别所在。孟子建议一种自我发现模式,使用了更“自由的”途径:被传授善良价值观的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长大,这些价值观在他身上逐渐成熟。(这个途径可以在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宰牛的讨论中看出。(请参阅:“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 ’ 对曰: ‘将以衅钟。’ 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 ‘然则废衅钟与?’ 曰: ‘何可废之? 以羊易之!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译注)同时,荀子提出了更具权威性的模式,道德不能依靠本人来发现,因此必须被告知是非对错。因为荀子认为道德必须由外部强加在身上,通过教育来纠正和限制人的自私本性。通过刻意的努力学习,我们才能变得良善。这个观点隐含在荀子的话语中,他说“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吾尝终日而思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篇》但是,对他来说,教育不是像孟子认为那样的愉快之事,因为在荀子看来,这是压抑内心欲望,每天都要克制内心欲望的努力。
但是,孟子和荀子都强调教育是缓慢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的。荀子说,“学习不可以半途而止。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篇》)”孟子这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2节)。他给出了受到错误指导的农夫揠苗助长的例子。
如果我想减肥,我每天到公园去跑步几个小时,接着作为对自己如此努力锻炼的奖励而痛快吃一顿披萨饼。我的锻炼可能并不能给我多大帮助,它只会让我的腿第二天很疼痛,让我不能跑步,而披萨饼吃得多还让我增肥。如果想减肥,我需要每天锻炼,同时还要节制饮食。同样道理,要让人变得善良社会变得和谐有序,无论这种善良是天生的习性还是其他,我们都需要从童年时代就开始道德教育,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仁爱之心和善良行为也渐渐成熟。正如十九世纪美国废奴运动领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所说,“培养强大的孩子比修复破碎的成年人容易。”
作为结论,孟子和荀子并不像人们最初想的那样截然不同,两位毕竟都是儒家。从更深层次上阅读,两者都主张教育是重要手段,让个体变得善良和道德高尚,让社会变得和谐有序。他们的差别主要在于这种教育影响人的道德的方式----要么主要靠思考,要么主要靠学习。
帮助我们摆脱自己时代的智慧和情感的束缚,正是教育的部分功能之一。这些局限性是孟子和荀子超越自身的思考而发现的局限性。
作者简介:
普拉科施·杰恩(Plakshi Jain)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在印度接受训练的律师和法律硕士。
译自:Moral Education in Confucianism by Plakshi Jain
https://philosophynow.org/issues/153/Moral_Education_in_Confucianism
【下一篇】【科斯提卡·布拉达坦】我为何来美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