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新 戴和圣】桐乡书院:培养知行合一经世之才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道场系列
发布时间:2022-09-28 16:15:53
标签:桐乡书院

桐乡书院:培养知行合一经世之才

作者:黄振新 戴和圣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八月廿八日己卯

          耶稣2022年9月23日

 

清代曾有这样一座书院,虽偏居一隅,却因勇于改革创新,被视为晚清书院的典范,教育制度载入《皇朝政典类纂》,清廷谕令全国加以效法。它就是始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位于安徽桐城的桐乡书院。其革新人才培养、创新制度设计、引领社会风尚,在晚清书院教育中独树一帜,诸多做法对当代教育仍有启示意义。

 

革新人才培养

 

桐乡书院秉持“教化育才”的教育理想,着力扭转当时“重科举、轻实学”的不良倾向,倾力培养品格高尚、知行合一的经世之才。

 

道光时期,绝大多数书院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因以博取功名富贵为目标,教授内容“止是时文、试帖、馆阁字三者”,培养的学子仅为适应科举考试、写工整文章,无修己治平的理想,更乏经世报国的才干。桐城派文人戴钧衡、文聚奎、程恩绶等在创建书院之初,就清醒认识到当时书院教育的不足,带着“有裨于世”的追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努力回归培育经世之才的正轨。

 

注重人格塑造、品德涵养。反对徒习词章,认为其偏离了修身传道的根本,忽视了经世致用的归旨;重视经学教育,认为道术、政事、文艺“皆必由治经而入”。书院规章明确规定“生童大课,四书文一首、试帖诗一首、律赋一首、经解一首”“经解、诗赋最为士子要务,每月必请师于文题外更发此题,各士子务宜留心讲习”;要求士子研习经学,修身悟道、明体达用,追求文章有根本、行事讲章法。这些教学改革打破了专攻时文、忽视经史的僵局,逐渐形成“相语以道德”“相砺以躬行”的良好氛围。

 

重视言传身教、循序渐进。山长被视为书院学子的榘范,乡贤也是学子“砥砺观摩”的楷模,通过以身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反对急功近利的求学方法,认为“十五而不应试,父兄以为不才,二十而不与胶庠,乡里得而贱之,读经未毕,辄孜孜焉于讲章时文”的世俗之见不符合教学规律,主张“日举忠孝廉耻之事,开导斯人,其才性各因所长,教以有用实学”,通过日积月累、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道光以降,经世之风盛行,桐乡书院顺应时代潮流,把“重德行、尚实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赋予传统书院新的使命。书院建立未及三年,已颇具影响,桐乡、枞阳、舒城等地慕名求学者纷至沓来。

 

创新制度设计

 

桐乡书院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针对当时书院管理不足,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建立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探索了新的运行模式,使书院成为晚清书院制度创新的标杆。

 

书院先后制定了《桐乡书院章程》《补议章程数则》《课规七则》《董事九则》《杂款八则》等规程,在日常管理、课艺、财务、伙食等方面,全面规范了管理运行。其中影响至巨的《桐乡书院四议》,在择山长、祀乡贤、课经学、藏图书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具有创见的改革举措。

 

实行民主治院,针对山长选聘由大府、太守把持,所选之人不尽为“有德之士”的时弊,提出山长由董事及诸生共议产生,打破了山长选聘“以科第相高,以声气相结”的利益勾结,体现了集体决议的民主化色彩;倡导典型示范,批驳书院崇祀文昌魁星的行为,主张祭祀“讲正学敦实行”的乡贤,使后来学者“砥砺观摩而成德”,使教者“有所矜式”“不敢苟且于其间”;注重奖学激励,针对经学“其势不能以骤传”的局势,与诸生约定“各自专治一经”,会课时由山长提问,答对则予以奖励;坚持以生为本,凸显书院藏书功能,主张书院当以藏书之所而称名,应可供贫而有志的士子就学其中,规定“不准地保借作官长公馆”,官长非因书院公事至乡“董事不得请临书院”。

 

桐乡书院因创新制度获得快速发展,一时声名鹊起,成为晚清众多书院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引领社会风尚

 

桐乡书院致力于广施教化的办学努力,实现育才兴邦的社会理想。书院的发展兴盛,有力推动风俗转化、树立文明乡风。

 

戴钧衡等人对清初朝廷抑制书院的政策颇有异议,认为禁止书院讲学,导致世人“止知功名富贵四字”“不知有礼义廉耻之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院政策逐渐宽松,但是清廷对社会风化的重视仍显不足。戴钧衡曾痛斥当权者“专以持禄保位为心,于民俗之美恶,民心之邪正,漠不关心”“既不知有教化之事,又不知有刑罚之用”,提出创建书院、大兴文教,改变“奸尻邪辟,相习成风,惟利是嗜,惟害是避”的不良社会现象。

 

书院立足文化重镇,教化桑梓、化育乡风,促使“贤达兴学”风气兴盛,一度成为闻名遐迩的桐城文化中心。方东树有诗“郊庠歘起汉桐乡,淳朴山川自一方。峻宇遥峰通一气,秋阴暝色暖周堂”,记述书院之于淳朴民风形成的积极影响;张敏求赞叹“父老传遗爱,司农惠泽长。祇今风俗美,终在汉桐乡”,抒发孔城因书院教化风俗趋美的欣喜。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桐乡书院创建十周年之际,曾任安徽学政的通政大夫罗惇衍撰《桐乡书院记》,称赞乡人“好义兴学,崇礼道,培风化”,极力褒扬书院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功绩。

 

随着时代的变迁,桐乡书院相继更名桐乡学堂、桐城县第三高等小学、孔镇学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坐落于孔城老街的书院遗址成为桐城重要的文物古迹,朝阳楼巍然屹立,传递着育才兴邦的文化精神。书院承载的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上下求索的创新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