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三期讲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8-31 19:54:07
标签:《孟子》通讲第十三期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三期讲录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八月初四日乙卯

          耶稣2022年8月30日

 

2022年8月20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三期举行。本期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魏衍华担任主讲人,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颜景琦担任主持人。活动主会场设在曲阜洙泗书院,孟子研究院、寿光市传统文化办公室设立线下分会场,同时约有50余位学友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主讲人魏衍华老师

 

5·4“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章

 

 

魏老师指出,本章中,孟子分析了神农、许行、陈相的行为,用尧舜之道阐释其仁政学说。神农务民耕种,许行要求君主并耕而食,陈相背弃老师的学说,实属离经叛道。

 

“有为神农之言者”,“神农”,炎帝神农氏。始为耒耜,教民稼穑者也。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登门求见滕文公,表示“愿受一廛而为氓”,“一廛”指一个住所,“氓”,自他归往之民则谓之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魏老师指出,此处“衣褐”有三种解释:一是用细兽毛做的衣服;二是用未绩之麻所制成的短衣;三是粗布麻衣。形容许行和弟子们穿着朴素,且以打草鞋、编织坐席谋生。

 

陈良,楚地儒者,梁启超认为是《韩非子·显学篇》中所言的“仲良氏之儒”。“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南方楚地儒者陈良的弟子陈相与其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到了滕国。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魏老师点出,这里的圣人之政即王道政治、圣人教化。陈相到滕国遇许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后陈相见到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给予滕公极高的评价,原来说是圣人,这里说是贤君。但尽管评价很高,却依然认为许行未得闻大道。许行心中的道是“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贤德的君主与百姓并肩耕种庄稼后才吃,亲自生火做饭后处理国家的政务。“今也滕有仓廪府库”,贮谷的建筑为仓,贮米的建筑为廪,贮文书档案的建筑为府,贮金帛财货、武器的建筑为库。这是损害百姓以奉养自己,怎么能算得上贤明呢?

 

这就引起了孟子的反驳,孟子随后用许行之“矛”去驳许行之“盾”,连用层层反问句式引陈相深入思考。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方便快捷。孟子反问陈相:许子为何不亲自治陶冶铁?“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魏老师指出,这一句非常难理解,“舍”有不同的解释。朱熹注:“止,一说治陶冶之处”。杨伯峻注:“何物也,释为什么。为何要不断地与各种工匠进行交易?”即“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指不可同时兼做。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既然说农业和手工业不能兼做,那治理天下就可以与耕种庄稼同时兼做吗?治天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魏老师强调,大人指君子,此处指有位者,后小人与大人对应。“路”同“露”,房玄龄《管子》注云:“路,谓失去常居”,谓日常生活亦不得安宁。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国语·鲁语》记公父文伯之母语,皆云:“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是为“劳心劳力”古有此语。这里的“故曰”是孟子借用《国语》里的说法。有的人劳心力,有的人劳体力;劳心力的人治理其他人,劳体力者被治理,是“天下之通义也”。

 

接着孟子又用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证明古代圣王也是如此作为的。“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洪水不循其道,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圣人是如何做的?“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帝尧选舜总领治理工作,亦在山野沼泽点烈火进行焚烧,禽兽奔走逃匿,使社会回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这是治天下的基础。“禹疏九河”“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特举大禹八年在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例子,一方面是说大禹治水辛苦,另一方面是说没有时间去亲自耕种。

 

治洪后,起用后稷教民众耕种的方法,种植五谷的技艺。“后稷”,是管农事的官名,不是专指一个人,周族始祖弃为之始。从弃开始,周族有数代首领担任“后稷”之职。如果只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却不进行教化,便“近于禽兽”,人不像人了。故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处于任何位置和时段中的任何人,都可以从此五伦中找到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劳之来之”,谓勉之以勤。“匡之直之”,谓正之以义。“辅之翼之”,谓助之以教化。“使自得之”,谓自得本善之性。“又从而振德之”,加惠穷民,救其困乏。“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圣人忧国忧民,哪里又有时间耕作呢?

 

接下来孟子又谈选贤与能的问题。尧、舜以不得贤能之才作为自己的忧愁。分人以财是小惠,教人以善是小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教化无穷此其所以为仁也。尧、舜的品格即“为天下得人”,这才是真正的大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强调的还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接着引《论语》当中的话:“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最后总结到:“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这里回应的是前面劳心、劳力的问题。本句以尧、舜治理下的社会为例,来说明治理天下者是用心力,不必“并耕而食”。

 

上文是孟子针对许行的言语的反驳,下文是孟子对陈相兄弟弃儒从农行为的批判。“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相兄弟的老师陈良,是楚国人。他“悦周公、仲尼之道”,到北方来学习,北方的学者没有一个能超过他。陈相、陈辛二人,在老师去世之后便背叛了老师的学说,这是离经叛道。后孟子又以孔门弟子尊师之例,进一步批判陈相兄弟所学“非先王之道”,背弃师学,学许行之学,犹“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非往好的方向的变化。

 

上文是孟子对陈相行为的批评,下文孟子针对许行之道的特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如果施行许子的学说,那么市场上的物品没有二价,国中没有欺骗行为。“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此处的“尺”是指周尺,“五尺”合今三尺半,“五尺之童”,言幼小无知也。幼小的儿童到市场上去,没人欺骗他,也就是“市贾不贰,国中无伪”。市场上流通的货物只要是大小、轻重差不多,价格就基本上一样。这里描绘了一个看似极有吸引力但其实充满迷惑性的交易之道。

 

孟子批评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不同的物品间本身就存在不同之处。物品不能整齐划一,是货物的真实情况。接着孟子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小鞋和大鞋价格相同,谁还愿意去做呢?“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听从许子的学说,是率领天下的人进行欺骗,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最后魏老师总结,在孟子的鼓励下,滕文公推行“仁政”,被时人称为“圣人”,吸引以农家许行、南方儒者陈相兄弟等为代表的远方之人自愿前来为滕国百姓,部分实现了孔子、儒家所期盼的“近者悦,远者来”局面,同时也验证了孟子学说并非不能治理国家,只是不为时代所用而已。或许是滕文公还未来得及实施“庠序学校”之教,或许是陈相兄弟儒学的立场不够坚定,很快就被身处滕国的许行吸引而归附,进而以许行学说非难滕文公其人其政。孟子则以严密的逻辑、感染力的语言、以及尧、舜、禹等圣王事迹,对其进行逐一反驳,阐释社会治理中的“君子”和“野人”分工,“劳心”与“劳力”的不同作用,论证“劳心”者在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当然,孟子此处并没有轻视农业、蔑视农家和贬低农民的意思,只是说明社会治理,或者说儒家理想中的天下治理需要不同的分工。这种分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而许行及其农家尊神农氏的务本思想值得肯定,但却被现实社会中的表现所蒙蔽,进而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忽视社会治理中的现实需求,单纯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并试图将社会置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社会状态,这无疑是荒谬的,甚至会让人产生拉历史倒车的错觉。

 

孟子借助尧、舜、禹治理天下的历史事件,阐释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借助帝尧之臣后稷教民稼穑的事例,说明饱食、暖衣、逸居的重要性;阐释帝尧之臣契制定“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紧迫性;用孔门弟子尊孔子的事迹,说明坚守华夏文明的重要性和以夷变夏的危害。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许行所主张的市场交换原则貌似有极强的合理性,但实际上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违背“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规律,对天下国家的治理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也说明孟子学说对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说明没有比较就分不出高低,没有比较也就没有伤害。

 

5·5“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章

 

“墨者”即信奉墨家学说的人,“夷之”是墨子门人,他通过孟子弟子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孟子言己病不愿见客,这里可以看到孟子通过假装生病来回避见夷之。“孟子称疾,疑亦托辞以观其意之诚否。”后夷之又请教孟子。孟子回答说这次可以与夷之相见,但有前提条件:“不直则道不现”。魏老师讲,“直”是儒家伦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直”即“直言以相质也”。如果“不直”,说话拐弯抹角的话,那么儒家之“道”,也就是儒家的真理,就不可能显现。

 

孟子直截了当表明态度,“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墨家办理丧事,以简朴节约作为其准则。然而,夷之却厚葬其亲,在墨者的伦理中,难道不是一种不孝的行为吗?对于孟子的诘问,夷之回答道:“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夷之认为爱无等级之分,只是要从自己的父母开始实施。其中“若保赤子”一句,见于《尚书·康诰》,魏老师认为这里夷之是援儒入墨。经过徐辟的传话之后,孟子对夷之的回答做出了回应:“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接着又说,婴儿向前爬行将要掉入井中,此非婴儿的罪过。“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这里的“本”,指的是“父母双亲”,因为父母是生命的来源。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这里孟子并不是具体在讲上古时期的真实事件,而是在进行一个假设。假设有人不埋葬父母,父母死去,抛弃在沟壑之中,“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看到这样的场景,人们又怎么不会在额头上流出冷汗,斜着眼睛而不敢直视。这种冒冷汗,不是说因为自己看见了,而是从心底里为自己不葬父母的行为而感到悔恨。这样的话,他大概就会返回家取虆梩将尸体掩埋了。所以说孝子仁人埋葬他的父母,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徐辟将这些话告诉夷之。夷之很怅然失落了片刻,说:“我懂得了。”

 

最后魏老师总结,上章驳斥借与陈相的对话而驳斥农家许行的观点,本章是针对墨家夷之的隔空对话。很显然,徐辟和夷之的关系不一般,孟子借徐辟之口对话夷之,也有借机教育徐辟的意味,防止其仿效陈相兄弟由儒变墨。作为墨家的信徒,夷之本应该坚守“兼爱”和“节葬”的原则,但是他却借助古之人“若保赤子”的说法,引儒入墨且厚葬其亲,无疑是孟子说的“二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表里不一。如果爱是没有差别的,可以节葬甚至可以仿效“上世尝有不葬其亲”的行为而不葬其亲,然而古之人就知道“掩其亲”,更何况生活在当下的有知识、有身份的墨家。

 

与墨家不同,儒家的行为和理论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本”。儒家不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也不要求每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也就是“厚葬”,只要求处于社会中的人能够“尽于人心”。由此可以推出,儒家与墨家的最大差别并非在厚葬和薄葬上,而在于是否“直”地承认有私心。正因如此,作为战国时期的墨者,夷之无法做到无私,还是要厚葬其亲,此举可以代表当时亲近墨家者的思想,孟子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对其进行了启发与教育。

 

 

 

与谈人宋立林老师

 

通讲结束后,宋立林老师就通讲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总结。

 

5·4章,宋老师认为,孟子和许行思想争鸣的核心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标志,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提升,社会分工的细致程度也在不断深化。对社会分工过细导致的各种情况的反思,是我们今天经久不衰的一个议题。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要反思社会分工过细的层面,更多的是应该考虑社会分工不足的问题。孟子关于社会分工的讨论是对孔子的继承,孔子关于社会分工的讨论在《论语》《礼记》《孔子家语》里面都有所体现。比如“樊迟问稼穑”一事,在这件事情里,孔子所表示的并不是对农民的轻视甚至歧视,而是强调社会分工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这一章中,孟子提出了儒家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夷夏之辩。夷夏关系,它是一种文明和野蛮之间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原是处于一个文明发展的高地之上的。“用夏变夷”,就是用先进文明来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让他们也能够步入文明阶段。“用夷变夏”,就是用野蛮来破坏、摧残文明,这是一种退步。所以,儒家思想中一直强调“夷夏之辩”的重要性。孔子推崇管仲的原因也就在于此,管仲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南蛮与北狄交”的过程中,保留了中原华夏文明不被蛮夷戎狄所摧毁,这本身就是一大功绩。

 

5·5章,宋老师认为儒家思想既有求“公”的一面,同时也承认“私”的一面,这对我们理解本章中“一本”“二本”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题眼。孟子讲,儒家是“一本”,人都是由父母生出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父母,这是一本。有差等,有本有末。如果讲“兼爱”“爱无差等”,爱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一样,这就是“二本”,二本就是千万本,也就是无本。

 

一个思想学说,一定是有一个坚实的逻辑基础的,只有基础确定,才能进行推导。不能在推演的时候另起炉灶,这就会造成逻辑的混乱和思想的谬误。墨家也是“一本”,有自己的逻辑起点。但是二者的起点不一致,儒家以亲亲之爱为逻辑起点,墨家以去私兼爱为学术基石。当然,孟子对墨家也有批评,但是对墨家的批评和对夷之的批评不能混同起来,要注意到这二者之间的纤微之别。

 

宋老师特别点出,墨家并没有如我们常讲的那样,拒斥差等,相反,墨家也有差等,只是这个差等的来源不是亲,而是义。所以建议大家在阅读与学习中要对墨家思想作进一步的感悟与思考。在此,宋老师向与会学友推荐了厦门大学谢晓东教授《一本、二本与实践理性的困境》一文,对理解本篇有启发意义。

 

 

 

主持人颜景琦

 

随后,在主持人颜景琦的组织下,现场与线上的听众就自己的感悟和问题积极发言讨论。

 

有学友提出:“对于许行的观点后世多持否定态度,既然当时这种观点存在,并被当时一些人认可,自然存在其独到之处,其中是否存在合理之处?”就这一问题,宋立林老师和魏衍华老师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宋老师认为,许行是真正的思想家,不过他也有自己理论的盲点,知其一而没有关注其他。在农耕时代,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也仅此而已。儒家不是不重视农业的发展,从理论的层次来讲,这种理论没有什么深度。

 

魏老师肯定了宋老师的观点,并以君主亲自犁田为例。文献记载,农耕社会中,三代明王在春天的时候,也要象征性地开田辟地,皇后如嫘祖也要带领织布,这是一个传统。从上古社会流传下来的重视农业、家庭小工业的传统,就是生活,天子带头耕种,后妃带头司织,为了社会、为了自己的生活,这也是这种观点之所以存在的背景。

 

随后,在主持人的组织下,围绕如何真正理解“儒家之道”的问题,魏老师和宋老师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论。

 

活动最后,大家对魏老师讲解、宋老师与谈、线上线下同道思考报以热烈掌声,“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三讲活动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