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期讲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8-17 16:37:28
标签:《孟子》通讲第十期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期讲录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七月十九日辛丑

          耶稣2022年8月16日

 

2022年7月30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10期讲座如期举行。本期活动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刘瑾辉担任主讲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研究院魏衍华担任与谈人,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担任主持人。活动主会场设在孟子研究院,曲阜洙泗书院、寿光市传统文化办公室设立线下分会场,同时约有50余位学友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主讲人刘瑾辉老师

 

《孟子·公孙丑》篇总体概述

 

正文开讲前,刘瑾辉老师对《孟子·公孙丑》篇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概括。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说明《孟子》一书的确经过了精心编排,从《公孙丑》篇即可感觉出来。我们觉得《公孙丑》上篇主要是记录他跟别人的论辩。下篇除了“天时不如地利”章之外,其余十三章主要是记述孟子在齐的行踪以及他与别人的对话和交流。这便是言行结合,推行主张。如果说上篇主要是理论阐发,那下篇主要是记载行动。上篇九章的内容,可以用“两辩一做”来概括。“两辩”第一辩即王霸之辩,充分显示了孟子滔滔雄辩的好辩特色。第二辩是人兽之辨,此乃孟子思想的核心——人性论。“一做”就是孟子讲的做人之道。既讲处事为人之道,又讲修身养性之道。下篇除了第一章,是孟子的战争观,强调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是“得道”。得道即推行仁政,民心所向。这和上篇是一致的。而通过剩余十三章,我们在了解孟子思想的同时,更多的是了解其生平游历。下篇是记述孟子生平事迹的历史资料,非常珍贵,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孟子的精神、品德、性格和形象。通过孟子和齐王等人的对话,他那种态度、语气、内心世界、性格都跃然纸上。具体我们通过解读可以进一步了解和理解。

 

4·1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本章总结:刘瑾辉老师认为任何时代,影响一场战争胜败的因素都很多。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去阐释影响战争胜负的要素。《孙子兵法》将“民心”“天时”“地利”“权谋”和“将领”列为兵家取胜五要素,强调只要具备这五个要素,并且“校之以计”,才可克敌制胜。《孙膑兵法》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将“人和”作为克敌制胜的首要因素。“人和”是指战争的发动者得乎民心,顺乎民意,内部团结一心。孟子强调“人和”在战争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民心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就是说君王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到普天下人的拥戴(此乃孟子所言之宗旨)。如果不行仁政,滥用武力,伤害百姓,失去民心,那么连亲戚都会背叛之。用普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背叛的人,要么不战,战必胜。

 

本章分解: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的这句话可谓千古名句,人人皆知,但知道未必理解。那么何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表面上是指率兵作战的时机和气候,这是从君子角度谈的“天时不如地利”,那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是说战争的胜负不完全取决于“天时”和“地利”,即使有满足“天时”和“地利”的条件,但缺少“人和”,也不会取得根本和长久的胜利。下面的内容就是用来阐释这句话。“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一个只有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即使你用强大的部队来围攻,仍不一定能取胜,什么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地利”。所以孟子接下来说:“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也就是说,拥有“天时”却仍然不能攻下城池,其原因就在于“地利”。具有险要的据守的条件就一定攻不下吗?不是的,孟子接下来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建的再高,兵戈再尖利,粮食、后勤补给再多,仍然会出现“委而去之”即弃城而逃的情况,这是为何?是“地利不如人和也”。那既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何为“域民”?“域”本身指界限,也有人理解为限制老百姓,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范围内管理和统治老百姓,所以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管理、统治老百姓,不能以你划界为准。古代和现代都有这样的例子来说明“人和”的重要性,所以孟子接下来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多助和寡助结果必然截然相反,多助必胜,而寡助最终一定是失败。因此,《孟子注疏》说:“此章言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

 

如何选择辅导书:由本章的讲解,刘老师进一步引申出关于如何选择辅导书的话题。刘老师认为,选择适合的读书方法固然重要,但选择一本合适的辅导书也同样重要,在如何选择辅导书的问题上,刘老师认为,现在虽然关于《孟子》的辅导书有很多,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他的注释和译文都在后面,需要不停后翻,读起来极其不方便。所以刘老师希望自己能够出版一本可以让更多人快速阅读和了解《孟子》的书籍。一页双版,原文简单加注,旁边就是译文,以意译为主。

 

如果想要简单了解孟子思想的话,刘老师建议大家阅读朱熹的《孟子集注》。想更深入、准确的了解《孟子》的话,刘老师认为可以选择焦循的《孟子正义》。

 

4·2章:“人君应以尊德乐义为贤”

 

本章总结:公孙丑曾拿管仲和孟子相比,孟子根本不屑于与管仲相比。比都不愿意,当然就更不愿意做“管仲”了,也就是不愿意被人呼来唤去。自己主动要去朝见是一回事,被召唤去朝见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景丑等人不理解孟子的行为。孟子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求当政君王尊贤使能,尊德乐道,礼贤下士,主动放下尊贵的架子而任用贤才,甚至像商汤王对待伊尹,齐桓公对待管仲那样拜贤者为师。当政君王多半“好臣其所教, 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既然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是如此困难,作为被召的人,就应该有“不可召”的清高和骨气。儒家“尊贤使能,尊德乐道,礼贤下士”的用人主张,对后世的用人之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说明历代士人都期盼君王尊贤使能。

 

本章分解: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齐王不想推行仁道,而是想推行霸道,与孟子主张不合,所以齐王以这种形式慢待孟子,孟子知道齐王的态度,心中自然不快,所以他说:“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但是第二天他“出吊于东郭氏”。他的弟子公孙丑就认为孟子此举不妥,因此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国君召见你孟子,结果你以病辞,病辞不在家里反而要出去吊丧,公孙丑就认为孟子做的不合适。但是孟子认为不要紧,“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昨日有疾,今日已康复,去吊唁也是正常的,而齐宣王听说孟子生病,就“使人来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就是说他现在不在家,已经上朝了,但能不能到不清楚,这实际上就是打发来看病的医生,他是去吊唁而不是去上朝,故赶紧“使数人要于路,”在路上拦截孟子,并跟孟子说:“请必无归,而造于朝!”让孟子赶紧上朝,先别回家,以免孟子犯欺君之罪。孟子只好“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就是说没办法临时住到景丑氏家里去了,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景丑认为:在家要讲夫子之亲,在外则有君臣之义,“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特别对君要敬,而“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君王派医生来给你诊治是一种尊敬之意,而你好了却不上朝,这是对君王的不敬,孟子则反问“是何言也!”也即是说景丑说的是不对的,“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这段话讲的很简单,就是齐国没有人以仁义之道来劝说、进言齐王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进言呢,大家认为没有必要,因为齐王不喜欢听这些,所以齐人才是真正的对齐王不敬,而我呢,非尧舜之道不进献齐王,所以没有人比我更尊敬齐王。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话不是这样说的,“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按照《礼记》所说,“父召,无诺”,父亲召见你要第一时间答应,那么君王召见呢,“不俟驾”,不待马车驾好就已经出发了,速度要快,这表示一种尊敬,而现在君王召见你,你却不去,这似乎跟《礼记》上所说的不相符,也就是说你不尊礼,但孟子并不认可景子所言,他说:“岂谓是与?”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此句何意?曾子说:“晋楚之国,很有钱,很富有,不可及也。”但与我何干呢,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义,“彼以其爵,我以吾义”,他有爵位,我有仁义,跟他相比,我啥也不缺, “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曾子这样说,不对吗,孟子认为当然是对的,“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朝廷莫如爵”,在朝廷上爵位越高得到的尊敬越高,“乡党莫如齿”,而在乡里,要看年龄、长幼。“辅世长民莫如德”,辅佐君王管理百姓最尊贵的是德行,没有德行,人家凭什么尊敬你。但是现在呢?齐王作为一国之君,“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表面上是因为我是客卿,我是长者还尊敬我,但我作为一个德高之人,对我尊重不够。“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就是有为之君对那些德行高、有治国思想、治国才能的人要尊重,不能随时召见,实在有事,应上门请教,“其尊德乐道”即是说君王应尊王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你做不到这个,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就不会为你服务。孟子下面就举例了,“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这两个例子看着相似,其实情况不同,汤给伊尹主政,是以一种仁政的方式来辅佐,而管仲辅佐桓公是以霸道来辅佐桓公的,孟子不推崇霸道,因此他瞧不起管仲。所以孟子说:“今天下地醜德齐,莫能相尚”。这里“莫能相尚”的“尚”,有两种解释,一是,这个“尚”通“上”,就是大家相互之间相比较,没有上下之分,朱熹则认为这个“尚”可以解释为“过”,超过的意思,就是孟子认为现在国家的土地及德行都差不多,谁也不超过谁。“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受教臣”,是对臣进行教育、教导、教训,而 “不好臣其所受教”,就是不太喜欢受大臣的教育和引导。孟子就认为:“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意思就是,齐桓公见管仲都尚且需要上门拜见,齐宣王却以召见的方式想让我为他所用,做不到上门拜见,我又怎么会愿意辅佐他呢?因此,《孟子注疏》说:“此章指言人君以尊德乐义为贤,君子以守道不回为志者也。”意思就是人君以尊德乐义为贤,而君子则不能因为富贵而忘了守道。

 

4·3章:“君子受馈以有处”

 

本章总结:“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君子不以自己的道德才能去做交易,也不会被任何人收买。君子所担当的责任,在于使国家天下有道,使百姓安宁。君子在确实有所需要的时候,不会虚情假意地推脱别人的馈赠;在确实不需要或赠者不以“道”赠与的时候,无论别人馈赠多少,都不会接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合乎于“义”。陈臻的推论表面上似乎有道理,二者必居其一,此乃局限于形式逻辑的范畴,缺乏辨证逻辑思维,没考虑问题的特殊性。孟子不被“两难推论”所困扰,具体问题据实分析,具体情况据实对待,实事求是辩证解决。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思想方法上来说,既坚持原则又通权达变。在面临金钱的受与不受,辞与不辞问题上,孟子的原则是“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不明不白的钱不能接受,受与不受取决于义不义。义则受,不义则辞。

 

本章分解: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这里实际上是陈臻逼着孟子在是和非之间必选其一。之前宋与薛的馈金你收了,而齐送于你的馈金你却拒绝了,若之前收了是正确的,符合道义的,那后面不收就是违背道义的,反之亦然。不能说收与不收都对,都符合道义。孟子则反驳道说“皆是也。皆适于义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认为他收与不收都是对的,都是符合道义的,为什么呢?在宋国要远行,人家送点路费、盘缠,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不收,而在薛地,因为当时有人要害孟子,“故为兵馈之”,要找人警戒,所以人家送他钱,还可以收。在齐则没有收受的理由了,没有理由而送馈金于他,就是要收买他,孟子认为君子是不可以被收买的,自然也不能收了。《孟子注疏》说:“此章指言取与之道(取与要正道),必得其礼,于其可也,虽少不辞,义之无处,兼金不顾也。”

 

4·4章:“忠于职守”

 

本章总结:孟子本章强调忠于职守。君王爱民除了推行仁政,尊贤使能,抑戒贪欲,还必须忠于职守。作为一个守城士兵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应被开除,那么一个地方长官、一个国君呢?不管什么时代,作为地方长官,只要能真正做到爱民惠民,那就算基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果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出现“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的情形,那就是失职。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时,没能予以救济,就是失职。孟子通过牧羊作比,让孔距心及时醒悟,同时也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国君,都必须体恤仁爱百姓,此乃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管子·君臣》云:“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专意一心,守职而不劳,下之事也。”北宋张君房辑录的《云笈七签》曰:“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此与孟子所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章分解: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这句话意为:孟子问平陆这个地方的县官,守城的人如果一天之内三次失职,开不开除他?对此处“去之”的理解,目前有两种观点,朱熹认为是“杀之”,而一般则理解为开除,离开,我们这里解释为后者。县官说“不待三”。哪能轮到他三次呢,“不待三”就直接开掉了。“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那孟子就反问了,作为县官你自己每年失职的地方也很多,荒年的时候,老弱病残死于沟壑之中,壮者散而之四方,县官则反驳说:“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就是说这不是我的过错,国家规定就是这样,孟子就给孔距心举例说“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就是有一个人被雇用给别人放牛羊,既然被雇佣就理应去找好的牧场,但是他不但没有找到还把牛羊换给人家,说这不是他的责任,或者干脆也不把牛羊还给主人,就看着牛羊死,这个对还是不对,此番话令孔距心羞愧不已,曰:“此则距心之罪也。”县官承认了自己有罪。当然孟子的目的并不是逼着孔距心认错,而是希望君王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诵之”这里解释为解说,”什么意思?就是说在你的治下,我只知道五个人,而这五个人只有孔距心一个人知道自己失职有罪,其他人都不知道,他就把与孔距心的对话说于齐王听,所以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下属失职,作为一国之君却不知道,国君当然有责任了。不仅如此,国君没有把国家治理好,那也有罪。总之,在孟子看来,君王不施行仁政,这就是最大的罪。因此,《孟子注疏》云:“此章指言人臣以道事君,否则奉身以退。”就是说你以道侍君,他如果能够接受你,你就侍,他如果不能接受你,你就走,因为他不是可为之君,你没必要辅佐他。

 

如何面对文本理解的分歧:刘瑾辉老师特别提到:在对文本中的字词或句子的理解产生分歧时,或是在听别人讲解《孟子》及其他经典之时,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思考,甚至带着质疑的心态来阅读和欣赏,不管拿到哪个大家的著作,都不要盲目的去崇拜他,要带有一定的思辨性去阅读,这样的话,收获会更多。因为你思考了以后这个东西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你谈论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思想,谈论某些大家的观点你随口就来,你对这个地方的理解会更深刻,会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4·5章:再论“忠于职守”

 

本章总结:一个人如果没有官位职守,也就没有进言施政的责任。可进退自如,潇洒人生。为官者要尽职尽责。职位和责任总是相辅相成的,有职必有责,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孟子没有官衔,自然无需担责,所以进退自如。当政者要尽忠职守,进言者也要尽忠职守,如果不能尽职尽责,当然就应辞职不干,不辞职也会被开除。理论上说,没有担任官职,也就没有进言的责任,孟子真的追求潇洒吗?实际上他胸怀天下,他到各国向国君宣扬仁政,心系黎民,就说明孟子不甘于自己潇洒一生,彰显孟子的家国情怀。

 

本章分解:孟子谓蚳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孟子对齐国的一个地方官说:“您辞掉了灵丘的县官而要求去做法官,似乎有点道理,因为做法官可以向齐王进言,但是你已经做了数月的法官了,进言了吗?”我们可以想到他当然没有,否则这段就不会有了。“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这个灵丘县官最终进言,但齐王未采纳,人家就辞官而去了,齐人感到不解,就对孟子说: “所以为蚳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就是说灵丘县官做法官去向国君进言,君王不采纳后他就辞官而去,大家都认为他做的是对的,但是你孟子呢?你在齐国时日很长了,你有没有给齐王进言呢,如果进言了,齐王有没有采纳呢?若齐王没有采纳,你自己应不应该离开呢?孟子的弟子公都子听到这些话就告诉了孟子,孟子说:“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何意?你做官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也即是说无法履职,那你就应该离开。作为一个法官同样如此,你不进言或者君王没有采纳,也就是说你没有职守,那你就应该离职。而我孟子呢,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既没有官职,就没有责任去进言啊,既然没有这个责任,自然也就无所谓,所以他就说,我的进退很宽松,而且有非常大的回旋余地。《孟子注疏》说:“此章指言执职者劣,藉道者优。”

 

4·6章:“道不合者,不相与言”

 

本章总结:孟子做了齐国客卿,作为齐国的特使到滕国吊唁滕文公。孟子虽然是卿,是正使,但是客卿;王驩是得到国君信任的大臣,虽是副使,做事却独断专行,在路上把所有事情都包办了。道不合者,不相与言。对这样一个小人,最高的轻蔑是无言,所以孟子不说话,鄙视他。由此可见,孟子在齐国虽受到齐王的礼遇,但有职无权,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本章分解:“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孟子在齐为卿,并没有实权。这里也反映出齐王对孟子的态度。就是当时齐王之所以善待孟子,是因为他认为孟子有思想、有理论,特别是有心系百姓的这种信念;再者,齐王孟子当时在诸侯国中的影响还是不小的,齐王尊孟子也是树一个标杆,说明他自己尊贤。但是孟子在齐国并未受到重用,孟子的仁政主张,齐王也未采纳。这里齐王虽然派孟子出使他国,但并不信任他,又派了大夫王驩为辅行,私自包办了所有事宜。这里“往反”的“反”在古代实际上跟“返回”的返是通的,在这里是“往而还也”,就是包含去和回两层含义。公孙丑认为孟子已经是齐国的卿了,又与齐国大夫同行,为何没有交流呢,他就问孟子:“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就是你身为客卿,拥有较高的地位,而且往返齐国的路程还是比较远的,你为何从来不跟这个副官谈公事呢?孟子说“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他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办掉了,不告而办,我还有什么好说呢?意思就是说人家该怎么做事既不需要告诉我,也不需要跟我协商,所以我也就没有必要去谈公事。或者说孟子出访之前,齐王已经跟副官交代好了该如何办事,但并未告知孟子,那他有什么必要去管事呢。因此,《孟子注疏》云:“此章指言道不合者不相与言。”这里际上不是单单强调与这个王驩“不相与言”,这更深层次的暗指就是跟齐王也“不相与言”,为什么?“道不合”。

 

4·7章:“孝应尽心”

 

本章总结:孟母不仅是一位慈母,还是母教之典范,呕心沥血培养了孟子。所以,当母亲去世后,孟子为了尽孝子之心,把棺椁做得好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强调应以礼对待生者和逝者。荀子曰:“丧礼者,以生者事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荀子·礼论》)荀子认为不能厚生而薄死,强调事死如事生。(父母去世了,仍然要行孝)“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认为在安葬父母的问题上,只要是礼制和财力两方面许可,就要尽力做得好一些。在丧葬问题上,孟子仍然坚持礼制与财力许可这两条基本原则,(大家看,他一个要尊礼,一个要财力许可)不赞同超出礼制和财力大办丧事。诚心诚意地尽自己的财力,在礼俗许可的范围内办好丧事,表达对失去亲人的悲戚,才是孟子所推举的。也是孟子这一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它的核心之所在。

 

本章分解:“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历史上很重视的一段,就是孟子在齐国时其母去世,回鲁葬母,后返回齐国。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这段话是说的什么意思呢?孟子请他的学生充虞为他的母亲做棺椁,充虞认为孟子使用的棺椁太好了,已经超过他父亲去世时的棺椁规格,而且也超出了孟子当时的身份和地位,这在古代属于违背礼制。孟子他就要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古者棺椁无度”,就是孟子认为在古代,棺椁的大小尺寸是没有严格规定的,而到了中古时期,规定棺木厚七寸,椁以与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即是说,孟子认为,棺材的大小厚薄用料等,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条件允许,却买不到最好的木料做棺椁,那就不开心,“无财,不可以为悦。”如果你没钱,买不起,那也肯定是不开心,“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既然我两者条件都具备了,我有这样的心意,我财力允许,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呢,孟子强调,古人如此厚葬父母是使死者“无使土亲肤”,就是让这个棺椁能够更多年的完好保存,不让故人尸体与外界的土接触以保证它的完好,“于人心独无恔乎?”孟子认为难道连这一点点孝心都不能满足吗?所以孟子所强调的就是一定要满足自己的孝心。“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这是什么意思?我听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在父母身上省钱,除非你没有钱。孟子强调,真正的侍亲,就是父母在的时候要孝顺,但是要葬的时候,也要有孝心,所以他认为不能在父母去世的时候省钱。《孟子注疏》云:“此章指言孝必尽心,匪礼之逾。《论语》曰:‘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可谓孝矣。’”

 

儒墨分歧:本章代表儒家丧葬的观点,而墨家则与儒家存在分歧。墨家强调节葬但并不意味着墨子他的理论观点就跟儒家绝对的对立。墨子在谈节葬的时候其实是有现实背景的。第一,墨子那个时期,整个社会物质贫乏,老百姓生计非常困难;第二,儒家强调父母去世后要守孝,母亲是要守孝三年,三年守孝严格讲是有严格忌讳的,第一,不食荤;第二,不洗漱;第三,不行房事。在古代这个是强调的,正因为这个基础上,墨子非常反对,为什么反对呢,因为在墨子那个时代,除了经济条件之外,这三条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家中父母有一个过世,他就要守孝三年,在这期间不种田,不干事,田就慢慢荒掉了,田地荒掉,没有粮食,社会物质就越加贫乏。其次,不行房事,夫妻都不能睡在一起,人口出生率就低,国家还要发生战争,再加上当时人的寿命很短,人口就是负增长,逐渐就没有壮劳力去做事了。所以墨子提出节葬是有背景的,不是跟儒家对立的。而且即使是儒家的孔孟对于葬礼的安排有也是有现实条件要求的,他们是强调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你不具备条件也不需要厚葬。

 

 

 

与谈人魏衍华老师

 

通讲结束之后,魏衍华老师就通讲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

 

魏老师认为《孟子·公孙丑下》前7章内容非常大,但是相对前面的几篇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异议。针对这七章的具体内容,魏老师分享、补充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为了更加便于我们理解本章,魏老师还引用了张居正的《讲解孟子》和张定浩先生的《孟子读法》中对本章的解读,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具体,便于大家更全面的理解这几章内容。

 

4.1章,魏老师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是整个这一章点题的题眼,最终强调的是“人和”,他认为与“天时、地利”相比,“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

 

4.2章,魏老师认为本篇情节很精彩。它所反映的是孟子在齐国的尴尬地位。孟子开始依礼去拜见齐王,却被拒绝。赵岐说:“孟子通五经”,那我们就说孟子是通礼的。

 

4.3章,本章主题其实围绕着辞与受他人“馈金”之间合不合礼的问题。所谓礼者,理也,辞与受之间又合不合道理,合不合情理。孟子曰:“皆是也。皆适于义也。”那在受与不受之间要讲礼,要讲义,要讲仁。

 

4.4章,魏老师认为我们可以把四、五、六这三章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可以把它联系到一起?孟子到平陆这个地方和孔距心之间的交谈其实是要激励平陆这里的大夫,毕竟齐国这样一个国家的治理,不是要靠外来的贤臣,而是要靠本国的大臣,在平陆这个地方,孟子发现了平陆的大夫是一个能够知罪的人,所以他向齐王来推荐孔距心这个人。

 

4.7章,魏老师认为,这一章内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章其实反映出了一个礼制的问题。针对儒墨两家的不同丧葬规制,魏老师认为,从整个《孟子》中可以看出来,孟子认为他这一生的使命就是批杨朱和墨翟。墨子主张节葬的背景魏老师认为除了刚才刘老师讲的那三点,还有一点,《孔子家语·相鲁》篇的第一段“孔子为中都宰”的第一句就是“制为养生送死之节”,列了一段“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这个葬为什么要“制为养生送死之节”,孟子也强调要给老百姓制恒产,保证老百姓“制为养生丧死无憾”,当然“制为养生送死之节”与“制为养生丧死无憾”还不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春秋末年,大家都要封土,都要置树,孔子在中都给大家制定了一个礼制的标准,这个礼制大家觉得好像是限定大家的,但同时从“制为养生送死之节”的内容来看,它同时也是对人的保护。而且魏老师认为保护更多于限制。从孟子的这一章来看礼制的损益关系。《论语·为政》篇中,子张问“十世可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礼制的规定有可变的,有不变的,不变的是礼之义,可变的是礼之仪。也就是说,孟子所选择的他论证“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这是在变化的。但是孟子强调的是“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省钱)其亲。”那就是说要称自己的财力,要称自己的财务,要为自己的的亲人尽自己最后一份孝心。

 

最后,魏老师对《孟子·公孙丑》下4.1-4.7章做了一个总体的概括,他认为通过这七章的梳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出来,孟子不仅仅讲仁,不仅仅讲义,还讲礼。对于礼之义和礼之仪的把握,无论是在官位进退,还是在丧礼的把握还是在于对大臣的激励、劝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孟子对《礼经》,对礼之义的把握。

 

 

 

主持人殷延禄先生

 

随后,在主持人殷延禄老师的组织下,现场与线上的听众就自己的感悟和问题积极发言讨论。

 

殷老师首先就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做了分享。

 

殷老师认为对于刚才刘瑾辉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所提到的几个观点应该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首先是关于文献的选择。他认为我们无论学习的时候还是在讲述的时候,都要先确认下以下问题:如何去把握文献?什么样的文献材料可以供我们使用?在什么状态下使用?你是做学术的研究还是文化的普及?你是做一般的很深入的思想的研究还是就是简单地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等。只有确认了相关问题,那我们在选择不同的文献资料时就会有所取舍,否则的话可能就会功倍而事半。再者,刘老师在讲解过程中,除了他本人对文本的解释之外,他还专门引用了朱熹的注释,而且是整个的,这反映出刘老师治学的严谨。所以殷老师认为,我们要做文化的普及,要把经典通俗的讲出来,那我们所要讲的内容应该有所出处,如果没有出处的话,我们也要做非常严肃的考证来论证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讲,而不是张口随便乱说。

 

除此之外,殷老师认为这七章还给我们带来了另外一个启发,那就是我们做学问也好,读经典也罢,都需要注意这种恰到好处。比如4.3章,你将远行,有人给你送礼,送多少呢?不用多,够你路上用的就可以了,这才是真正礼的精神。也即是说送礼的本质不是想得到其他的利益,而只是是诚心诚意的帮助对方,古人的这个做法对我们启发很大,我们每一个人可能贫富都有所不同,送礼的过程中做到“恰到好处”,那么我们在这样一个行礼的过程都各自保证了自己的尊严,也尊重了对方的尊严。做学问也是如此,我们在读经典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把它所蕴含的真精神恰到好处的体味出来,理解下去,然后真正的用到我们的生命当中来,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有所应变,有了经之后你还要知道怎么样用权,遇到的事,为人处世,以经来,以权做,经权把握好了,那这个经就是活的,就是有生命的部分。

 

接着。刘老师、殷老师就大家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大家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昭博士就自己的理解提出了相关问题:

 

4.5章,针对孟子作为齐国客卿,地位本身已比较高,他却洒脱离开的问题,刘昭博士认为除了刚才刘老师提到的孟子具有一种大丈夫以天下为己任的阳刚与担当之外,还暗含有一种儒者或者圣贤的寂寞,以及不受君王重用的无可奈何,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孟子和齐王之间若即若离的一种关系。

 

刘老师对于刘昭博士的这种理解给与了肯定,他认为4.5章反应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孟子的一种坚守。面对齐王不推行仁政的境况,他是感到苦闷和郁闷的,但是,孟子并未放弃,他仍坚守着他的处事观点和他想推行仁政的这种理念,但也确实可以感觉到他的一种无奈,为什么?齐王不采纳。作为思想家他只有思想,却无法落实到实践,因为要落实到实践就必须由君王来实施,所以孟子很无奈。但是孟子之所以是圣人,就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也就是他没有放弃宣扬仁政、心系黎民 造福苍生的这种理想,他仍然把这一点作为一生的责任,这就是孟子的一种家国情怀。

 

针对魏衍华老师所谈到的礼是一种保护和限制,更多的是保护的看法,刘昭博士认为,礼并不是完全限制人的,他的理解是礼的原则是提倡,提倡大家应该去做什么,他认为这才是礼的本质、意义和价值。

 

针对这个问题,魏老师认为礼的本意其实是一种规定,一种制度,一种对人的规矩。他提到了《孟子》中关于葬礼的起源,就是葬礼的出现是因为子女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尸首在荒郊野外惨不忍睹,很不忍心,所以埋葬了自己的父母,所以礼的起源其实就是礼者,理也,礼是合情合理的,这是礼的本质。那么何为礼之义呢?义者,宜也,宜指合适的,礼之义就是指礼是合适的、合理的、合法的、合情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之义就是对人的一种限制,不同的身份等级。就要用不同的丧葬之礼。比如天子、士大夫、士人、庶人等等,这是对人的一种限制,也是对人的一种保护。所以说礼之义是本质,它的外在的表现一个是对人的限制,同时也是对人的保护,这是礼之义通过礼之宜表现出来的两种作用。

 

活动最后,大家对刘老师的讲解、魏老师的与谈、线上线下同道的分享报以热烈掌声,“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讲活动圆满结束。

 

 

 

孟子研究院现场听众

 

 

 

刘昭博士

 

 


 

线上学友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