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开新:张祥龙先生与中国哲学”会议纪要

栏目:会议讲座、纪念张祥龙先生
发布时间:2022-07-09 14:14:14
标签:悼念张祥龙先生

“返本开新:张祥龙先生与中国哲学”会议纪要

来源:主办方

时间:西元2022年7月8日


西元2022年6月8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祥龙先生于家中辞世。为了纪念张祥龙先生,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6月27日下午特别设立了“返本开新:张祥龙先生与中国哲学”专题小组,张祥龙先生的同事、好友和学生在纪念会议中谈及了张先生的学问、人格风范以及对自己的影响。会议开始前播放了张祥龙先生纪念短片,展示了先生的生平和学思历程。会议分为两个半场,上半场由中山大学朱刚教授主持,后半场由上海交通大学蔡文菁副教授主持。

 


 

在上半场,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跟着张祥龙老师看〈周易〉中的时间观》,他认为张祥龙老师将“时机化”(时间性和情境性)作为哲学问题的一个根本特点,并进而区别了“天时”和“天之时”,即原发时间和历法上的“天”之时间。张祥龙老师在中国的时间哲学上原创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张祥龙老师说的“天之时”讲的是周易哲学的原始形态,“原发天时”是易学抽象化后的形态,“天时”和“天之时”的关系标志着天人合一中的张力。

 

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张祥龙思想中的神秘体验论》,提出翻译《精神的婚恋》促使张祥龙老师关注中国思想中的神秘体验向度。张祥龙老师曾经关注过基督教传统的神秘体验论,也谈论过自己研究的中国思想中的神秘体验论,而神秘体验论的维度也是张祥龙老师实现从“现象学”到“孔夫子”转向的关键环节,与张祥龙老师对终极实在的看法密切相关,即反对将终极实在对象化。张祥龙老师归宗儒学,但他的思想又对其他各大教化传统保持了足够的开放性,在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正是因为神秘体验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功能。换句话说,只有通过张祥龙老师思想中的神秘体验论,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精神归宿与思想的开放性之间的那种协调关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丁耘教授以《质美学醇,如保赤子——祥龙先生的工夫与义理》为题,谈及了张祥龙老师的“童心”和“天性”,并区别了张祥龙老师的“见闻之知”(一般学术)、义理(根本见地)和工夫,他认为《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中论述的“儒瑜伽”以及对罗近溪的表彰、接续是义理与工夫打成一片的标志,而张祥龙老师面对死亡时的姿态是给我们的最后一课,也展现了“情感瑜伽”的实证境界。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启祥教授以《张祥龙先生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题,指出张祥龙老师区别了程朱的“应当”的、历时性的知行合一和王阳明自发的、共时性的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要义在于对象的呈现和对象的价值以及其引起的行为密不可分,是同一个经验的不同角度之呈现,而知行不一源于认知中价值体验的丢失。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柯小刚教授在《张祥龙的政治本源之思:以其〈尚书·尧典〉阐释为中心》中提出,在张祥龙老师看来,孝是一种“纯意义生成”的时间性,是一种朝向过去的未来意义生成。孝是回过头来开始真正懂得自己的父母、生成自己的父母,即向着前辈和后辈、向着过去和未来的双向生成,而“正治”就建立于这样的回旋荡漾的时间性基础之上。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蔡祥元教授以《思想奇旅:边缘与终极之间》为题,认为张祥龙老师的新书《中西印哲学导论》在中西印三大哲学范式相参相际间寻求思想的源头,在终极与边缘的交会处展示意义生成的几微,标志着作为基于西方传统哲学范式的技术化的概念思辨的“小哲学”的终结和作为跨范式的技艺化的思想游戏的“大哲学”的来临。

 

自由学者李峻在《张祥龙道论思想初探》提出,道论的展开在张祥龙老师思想发展中具有关键意义。张祥龙老师指出,不能以对象化的方式去追寻道,道是现实世界本身祛除现成化和对象化的构成之境,是在人的生存活动中展开的生活境域。其中势的隐显流动,构成了道的导引和生命运动的本源。张祥龙老师在后来的思想中发展了阴阳互补对生作为道的运作机制的学说及其在时间性构成上的体现,并深入探讨了儒家的“诚意”和道家的“心斋”等不同的“得道”方式。

 

在下半场,云南大学哲学系王志宏副教授以《时间观:张祥龙与海德格尔的争执》为题,认为张祥龙老师将终极视域、时间性和孝作为思考的核心。他认为张祥龙老师通过海德格尔的康德解读进入了对时间的理解,并看重“向死而在”和“良知的决断”,强调时间的朝向未来和统一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张祥龙老师贬低《存在与时间》第二篇后半部分(第四章以下)的疑虑。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王珏教授以《比较视域下的伦理之家》为题对张祥龙老师的《家与孝》进行了述评 ,认为“家”不是现成化的对象,而是原发性的、源头的、边缘域的,“归家”是一种存在论冲动、而“家”可以是真态的、也可以是非真态的,并归纳了张祥龙老师在“性别、夫妇、家庭关系”、“家与国际关系、政治秩序”和“后人类技术、高科技、人工智能”等应用伦理学中的观点。


中山大学哲学系郑辟瑞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张祥龙与胡塞尔的哲学观之比较》,认为“意义”是张祥龙老师胡塞尔研究的主题,涉及非对象化、赋意结构、观念化作用、时间性、内时间意识等议题,并将自身意识与边缘性联系起来从而强调其原初性,这也反映在张祥龙老师对“冷思”和“热思”的区分上。


 

辽宁大学哲学院的赵炎副教授以《儒家的“缘构成”何以可能?——试论张祥龙先生的中西印之思》为题,提出人生的意义是在边缘的境遇构成的,真正的缘是我和世界的构成,也就是互相原发构成的存在论关系,边缘之境的特点是因时间性和空间性而有的“变易”。技艺作为时间性与空间性面向他者时的生成,其奠基于情感,而最基本的情感则是“孝”,也就是我与世界的基本关系。

 

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朱刚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何者哲学,如何导论?——张祥龙先生〈中西印哲学导论〉的范式突破》,认为张祥龙老师的《中西印哲学导论》在三方面实现了对主流哲学导论的范式突破;首先,张祥龙老师把哲学所要应对的问题理解为“边缘问题”,在哲学问题的层次上形成了对既有哲学导论范式的突破;其次,该书所确立的“中西印”这一“三体”式的哲学“基底结构”突破了既有哲学导论范式;最后,该书的“导论”方式也对主流的哲学导论形成了突破:该书通过回到中西印三家哲学原典,借助若干可理解的(即合理的)但非概念理性的方式以显示或通达哲学所追寻的本原或终极实在,并以此方式阐发其他相关的哲学问题。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李旭副研究员以《惟至诚者可以践形:试论张祥龙先生的儒家哲人气象》为题,认为张祥龙老师为人为学特有的清澈、激情与温厚让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重新恢复了“身体”及其“形色”,张老师的至诚生命表现在讲课中的真挚投入、自然活泼,表现在著述中的“喜怒形于色”,表现在待人接物中的诚恳、谦和与宽厚,表现在行仪中的恭敬庄严……随时随处,无不体现真正的儒家哲人气象。

 

(撰稿:段重阳,并经发言者校订)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