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六期开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7-06 13:07:59
标签:《孟子》通讲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六期开讲

来源:“孟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初六日戊午

          耶稣2022年7月4日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7月2日下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6期举行。本期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殷延禄担任主讲人、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担任与谈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鑫担任主持人。

 

活动主会场设在孟子研究院,曲阜洙泗书院、邹城邻圣明德学会、寿光市传统文化办公室设立线下分会场,同时约有50余位学友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通讲环节,殷延禄老师对《孟子·梁惠王下》第2.10至2.16章进行了细致梳理、讲解。

 

 

 

与谈环节,宋立林老师就通讲内容做了点评和补充。

 

 

 

互动讨论环节,在主持人张鑫的组织下,殷延禄老师与宋立林老师就学友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并着重讨论了2.16章所涉及的“礼”的问题。(详细内容请见稍后发布的《孟子》通讲第6期讲录版)

 

 

 

2.10至2.16章,两章是在齐人伐燕的历史背景下孟子与齐宣王展开的对话,一章是在邹与鲁鬨的历史背景下孟子与邹穆公进行的对话,三章是滕文公问政于孟子,最后一章臧仓沮君则涉及孟子踰礼与否以及孟子的天命观。此七章,每章的主人公都面临着实际的疑难,身处各自不同的现实困境。尽管每一章的具体语境有所不同,孟子所给予的答案可以一言以蔽之即“强为善而已矣”。齐人伐燕,孟子认为,齐国若能以仁政对待燕国百姓则可取,若行不仁之政则诸侯必然讨伐;邹与鲁鬨,孟子认为邹人见死不救是因为邹国官吏缺乏仁爱之心;在事齐还是事楚的问题上,孟子反对左右逢源,认为滕国国君应当实行仁政,善待百姓,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臧仓沮君导致鲁平公与孟子不得相见,孟子以天人关系阐述化解人生际遇中的不平之事,凸显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7期本周六下午将继续举行,欢迎广大学友踊跃参与!

 

 

 

孟子研究院现场听众

 

 

 

邹城邻圣明德学会现场听众

 

 

 

寿光市传统文化办公室现场听众

 

 

 

线上学友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