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论语·子罕》 ——知天命,行仁道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4-28 20:11:48
标签:《论语·子罕》
杨朝明

作者简介:杨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十四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八德诠解》等学术著作20余部。

《论语·子罕》

——知天命,行仁道

作者:杨朝明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西历2021年10月8日

 

前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为什么是“半部”?学习《论语》,也可将其分为两部分来看,把前、后10篇各自作为一个整体。

 

说到“半部”的话题,必须思考《论语》本来是否20篇。大家知道,《论语》在汉代分为三个版本,分别为《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齐论语》比其他两者多《知道》《问王》两篇。2016年,考古工作者在海昏侯墓中发现了据说是失传已久的《齐论语》,实际上,其他的墓葬此前也有类似发现。《齐论语》不是20篇,那么《论语》本来的面貌如何?我觉得,不论哪个本子,《论语》祖本本来就具有一个整体性,《齐论语》的最后不论哪篇,篇名不论是《知道》还是《问王》,谈的就是王道,这与今本《论语》的《尧曰》是一致的。《齐论语》没有流传下来,或许自有它内在的原因,但今本《论语》的最后一篇《尧曰》相对篇幅较少,比较简短,也是在讲王道,就是尧、舜、禹“允执厥中”。到了最后,儒家的理想和追求就更明显了,就是尧、舜、禹传王道的问题,这是整个《论语》的一个终点。所以,不论怎样分章,不论哪个版本,都不妨碍我们所说的《论语》的整体性、逻辑性。

 

我们看《子罕》,要看《论语》的“全部”“整部”,要看《论语》的“半部”。《论语》前半部第十篇是《乡党》,相对于《乡党》篇,其前的九篇都具有明显的理论性,《乡党》篇则回归到生活。或者说《乡党》记述的是现实中的出入往来、辞受取予之间,即孔子如何言行坐卧,如何出处进退。如果说第十篇非常落地、非常写实,第九篇则有很强的理论性、哲学性。

 

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说到“命”的问题,第九篇就是从深层次谈性与仁的哲学问题。《子罕》篇比较深刻,引领人们进入孔子的思想世界、心灵世界。客观上,我们看到了命,认识到处在这样的世界,我们具有这样的身份、这样的担当,这是客观现实。但是,更重要的是,主观上我该怎么办?所以本篇重点应该落脚于“我欲仁,斯仁至矣”。面对当下的我,我该怎么办?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这一篇我觉得非常好,特别值得细细品味,这一篇的中心思想就是“知天命,行仁道”。

 

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他强调君子要“畏天命”,这不是说听天由命,而是“人定胜天”。“人定”是内心淡定,内心宁静,内心主动。只有我们心静了,才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只有自己的内心对世界有正确的认知,才能给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才能掌握主动,正确准确把握自己的“时”。《子罕》篇既谈客观的命,更谈谈主观的仁。

 

刚才主讲人讲的很好,他看到了本篇的层次。我认为,《子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高度与境界

 

第1—4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谈关于高度和境界的问题。第一章就概括了孔子的一个特点:“子罕言利”。人的本性就是逐利,这就像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虽然孔子不太谈利,但绝不是忽视利,孔子只是强调在逐利的过程不能忘记了“义”,因此人需要加强素养,需要张扬人的社会性,“率性就道”。

 

“率性”,率什么性?率人性。“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即人的善性。“率性”,就是“明明德”“致良知”。“大学之道”不就是要成就人的大格局吗?因为要引导性情,率性就道,所以“罕言利”。

 

率性就道,一定建立在对于天命、对于人性认知的前提下。孔子说“仁者,人也”,有仁德才是人。要谈仁,就要谈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不要把“人”与禽兽混为一谈。谈仁的问题,就是谈人本身,所以“与命与仁”,孔子“与命与仁”,这是他的“人学”。与命与仁,这是概说孔子。

 

孔子强调君子要知命、畏命,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夏代尊命”“殷商尊神”“周代尊礼”。周人谈命,已经走出了对天命的迷信,将其变成一种主动的认知。什么是天命?《尚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见天命就是天意,天意就是民意。所以,周代“敬德保民”的思想,把民放在第一位,百姓就是天。

 

为政者“畏天命”就要“敬德保民”。敬德保民,这是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的政治思想,从周公到孔子以至于后世儒家一以贯之,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政治传统。命是外在的、客观的。对具体人而言,必须有使命感。认知、理解天命就是“知天命”,就能“畏天命”。“命”有两个内容:从外在而言是天命,从内在而言是使命。对命的认知要清楚,要有使命感,所以孔子“与命与仁”。“与命”“与仁”实际是一体的。

 

第二章“达巷党人”章,“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为什么将孔子谈执御、执射放在第二章?射、御简单理解就是小艺,是小学“六艺”中的两个。更深层次可以这样理解:射,是我自己怎么做;御,是我不仅要做好,还要管理好,担负更大的责任。这样,孔子的担当就体现出来了,他说:吾执御矣。《孔子家语》有《执辔》篇,说执辔是说驾车,更是说治国。《孔子家语》的《王言解》说:“道以明德,德以尊道”“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他接着说:“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孔子以驾车喻治国。治理一个国家就像驾驭一辆车,管理一个企业、管理一个家族,不也像驾车吗?孔子有一腔情怀,他希望天下有道,各遵其道,以驾车比喻治国。他所以“执御”,显示了孔子心怀天下,显示了他的使命感、责任感。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孔子虽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尊从周公,遵守礼乐,但孔子之道是“中道”,礼乐也因时而变,绝不可拘泥。这就像夏、商、周三代之礼的“损益”关系,形式可以变,内在精神变不了。孔子格局大了,他已经由必然王国达到了自由王国,他把握了礼的本质,因自知而自觉,因自觉而自在。他基于对礼的内在精神的理解。因为礼“毋不敬”,注重的是本质而不是形式。所以他才“麻冕”而“从众”,“拜下”而不泰。

 

第四章“子绝四”的“四毋”也是一种境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不臆想,不固执,不拘泥,不自我,这是很高的境界。例如“毋固”,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他在不停地进步,在不停地求知,在不停地上进。就像佛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无相。“不着相”,这是孔子格局和境界。

 

《子罕》篇的前四章看起来字数不多,但内涵极其丰富,孔子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尽在其中。孔子因为有对生命本质的把握,才不固执、不拘泥。孔子看得很清楚,他对生命本质的体认,他把自己融入社会,所以不会随波逐流。如果社会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引领者,孔子无疑就是这位引领者。为什么是这样?他对于人心、对于社会理解深刻、看得透彻。

 

第二,天命观与使命感

 

第5—9章为第二部分,谈孔子的天命观与使命感。第五章曰:“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对于道德不行,对于天下无道,对于礼坏乐崩的现实,他有深切体认。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还有“斯文在兹”的使命担当,就像王充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孔子为什么要宪章文武?到了孔子时,周公创制的礼乐文明出现了崩坏的趋势,孔子要重整礼乐。虽然大厦将倾,但是孔子还是将礼乐文明继承下来,后来董仲舒才能继承并发展。孔子敬畏天命,为什么说颜回去世时孔子说“天丧予”?颜回在孔子弟子中太重要了,孔子把颜回视为传人,结果传人早夭,所以他慨叹“天丧予”。在这样的背景下,“天生德于予”,孔子知天命,希望大家敬畏天命。其实,这种使命感贯穿了孔子的一生,孔子很早“志于学”,他的使命是他人生的起点,使命也是他人生的终点;使命是路径,也是方法。孔子的使命感就是不忘初心,这种使命鼓舞了他的一生,他一生都在追寻大道。

 

第六章“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环境、时代造就了孔子,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要了解人心,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这样的时代认知。一个人一直顺风顺水,可能不一定完全是好事。一个人少年生活艰辛,让他心存感恩,学习父母的善良,学习父母的辛苦,就会有坚韧,有对世界、对人心的深刻体认。一个人的成长少不了历练。孔子“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相当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是在事上磨。在事上磨才是格物,才能致知,才能致良知,这是对世界的认知,是境界的提升。

 

下一章,“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综合成就了孔子,孔子“不试”,所以多才多艺,所以无事不宜。“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讲的是格物,格物要从具体的事物入手,切磋琢磨,反思事物处理的最佳状态。如果处理矛盾双方的关系,就要多换位思考,立己达人,忠恕仁爱。做到“叩其两端用其中”“切问而近思”,切事而思,格物致知。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子处在这样的时代,才有了孔子。孔子说“吾已矣夫”,这是悲伤还是不甘,还是要继续发奋?当一个人激愤的时候,这样一个时代,会把人的锐气消磨殆尽,但也许就是这样的时代,孔子想的依然是“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可见,这是一种心境,这是孔子的天命观,体现了他的使命感。

 

第三,高贵人生

 

第10—16章是第三部分,谈孔子的高贵人生。“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出于礼节,孔子见到穿丧服、穿礼服戴礼帽以及盲人这类的人,即使比自己年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身边走过,也一定会小步而快速地走过去。我们由此看到了孔子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他的高度。高贵的人一定懂得尊重,高贵的人才能被人尊重。孔子尊重人,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中、小事上,这是高贵人生的外在彰显。其实,孔子处处如此,例如“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可以想象得出,如果人家在发丧,旁边却有人狼吞虎咽第吃饭,气氛就不协调,对丧主就缺乏尊重。

 

颜回称赞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也是孔子高明之处,是孔子的一种强大。有人看不到孔子的高,是因为他没有“仰”;有人看不到孔子的坚,因为他没有“钻”,这里可谓暗合道妙。你不学圣人,便“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有的人在中华圣哲面前狂傲,其实是他自己的无知。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孔子批评子路,认为应该实事求是,这是孔子仁德的体现。怀天下一体之仁,就能以天下人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当“四海之内皆兄弟”时,就能把家中的亲情推衍开来,才可能对别人尊重。对需要尊重的人,你有没有仁德,立马就体现出来。所以,在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孔子高贵、高大被体现出来。这就像王阳明先生所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是孔子从内到外的高超修养,一个高贵的形象被刻画出来。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为什么待贾而沽?就是希望有人真心认可,孔子并不是不想出仕。孔子周游列国,想出仕的思想非常迫切,他有一腔关怀,希望世界更加美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有些人不是君子,不论他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也不会高贵。何为高贵?里仁为美,真正的高贵体现在他如何安放心灵,它是由内而外的。真正的高贵,是别人觉的你高贵,对你“中心悦而诚服”。

 

第十五章,“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乐正就是正乐,正乐就是正心,正心就是使人无邪。所以为政者进行诗、书、礼、乐之教,培养的是人的温良品格。“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正心才能正人,人正极其重要。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邪。孔子正乐,“雅颂各得其所”,“雅”是雅正之乐,宫廷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都是教化所用。古时候,礼、乐、诗、歌、舞几位一体,儒家讲乐正,讲礼和乐,礼主敬,乐主和。“和”就是和谐。

 

第十六章,“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是夫子自评其为人之道。这里论述的是成年人在朝廷、家中、丧事以及对饮酒等事上应持有的态度。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做到这些很重要。如果做到了这些,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第四,勉人为学

 

从第17—26章为第四部分,谈孔子勉人为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章重点在勉人向学。时光流逝,时光在不停流逝,人不可不勤勉,不可不奋发。曾国藩说年轻人“早起”很重要。早起就是勤奋,勤奋就能把握时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一直在流淌,年龄在一个不停地增大,我们应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孔子勉人好学,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这是珍惜时光、理解天道的问题,人应该顺应天道自然、珍惜光阴。古人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入大学穷理正心,通过天道自然理解人生。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做事要真诚,要发自内心。“修德”就要真“修”,而不是装给别人看,不是说说而已。在曲阜孔府启事厅有一副对联,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姜克礼所写:“以利己之心交朋必善,以好色之念求学必真”。我希望朋友怎么对待我,我先这样对待朋友,交朋友、与别人交往时,要多考虑别人,不能光考虑自己。这就是《孔子家语》所记孔子之言“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治学也是一样,“以好色之念求学必真”,要笃志求道。孔子儒家要求人们了解天道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自己。这谈的是明理正心的问题,是穷理诚意的问题。

 

第十九章大家讨论也比较多,“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止,吾止也”,成山的时候,再来一筐土就完成,如果此时停下,那我的事就没完成。如何去理解进和退、行与止?这需要有积极进取精神,“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前面说不止,这里说不惰,下边又谈“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下一章“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苗长的好,不等于有好结果。结出果实后,果实要实实在在。粮食丰收而不是苗好,不是看起来很好。一个是“不止”,一个是“不惰”,都讲不能中道而废,都是勉励为学。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志于学”表达的是方向。志于学,就可能“三十而立”。立,就是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四十而不惑”,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一事无成,他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所以孔子还有一句话,“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到了四十岁还让人不喜欢,甚至还让人讨厌,他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我们择善而从,向圣贤看齐,自己也要努力去做圣贤。向圣贤看齐,强调“改之为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向圣贤看齐要“改之为贵”。法语(yù)之言,就是指正言告诫的话,可奉为法度的话语。所谓“法语之言”与《孔子家语·五仪》篇“训格之言”意义相同。“训格之言”之“格”,按照王肃注所说“格”即“法”。巽与之言,就是恭顺赞许的话。巽,顺从。《周易·说卦》记“巽为风”,风吹一边倒为顺从。孔子的意思是,要接受正言告诫之言,分析恭维赞许之言;要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理出头绪,接受而且改正。否则,对这种人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忠信”就是人的底。什么是忠信?就“孝、悌、忠、信”而言,“孝”“悌”是在家中,“忠”“信”则是在外,走出家庭。曾子说他自己省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家语》记载了一则故事:黄河波涛汹涌,十分凶险,孔子师徒看见一人跳入黄河,游了一阵又回到岸上。问其能够安然无恙的原因,那人说自己跳入黄河的时候靠的是“忠信”,出来的时候靠的也是“忠信”,是“忠信”让他安然无恙地回来的。顺着水流,遵从水性,“而吾不敢以用私”。这就是那人所说的:“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忠信”就是遵从规律。忠,心中有中;信,就是可靠、诚心。与人交朋友靠的就是信。关键是“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不要与做人不忠信、品德比我们差的人交往过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不可夺志”体现的是志向的坚定。《孙子兵法》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标准有五个方面,第一就是“道”,即“上下同意”。“上下同意”,则老百姓“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这也就战无不胜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十分重要,立志就是心的方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必须先立志,志向坚定了,就一心向学。一心向学要有坚定的信念,由此才能进德修业。

 

“后生可畏”章讲的是紧迫感,修身、立德及时,要有紧迫感。如果到了五六十岁才有修身、立德的紧迫感,大概为时已晚,“莫欺少年穷”以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有这样的意思。

 

第五,让生命扎根

 

从第27—31章为第五部分,谈的是让生命扎根。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在孔子看来,在一个喜欢奢华的社会里,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狐貉轻裘的人站在一起,而没有羞惭之感的大概只有仲由一个人吧!不嫉妒也不贪求,怎么会不善呢?子路则老是叨念着这句话,并以此为座右铭。人要成就大善,就不能不从小处着手。孔子为什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真正的士不会斤斤计较于生活的琐事,这就是达德。为什么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经得起风雨,经得起磨难,才能显现出一个人品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就是“三达德”。“三达德”就是“三大德”,“达”就是大。《逸周书》中,周武王同周公说“旦,汝维朕达弟”,“达弟”也可有弟弟中年龄最长的意义。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是关于格局和境界问题。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善导人者,必因才而笃之。中人以下,骤语以高深之道,不惟无益,反将有害。道有高下,智有深浅,本章孔子所言,《论语》编纂者大概是说人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因为真正境界高的人懂得变通,可以做到时中,可以通权达变,但不会违背大道。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所谓“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是说我难道不想你吗,只是家住得太遥远。孔子评论道:“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大概只是没有想念罢了,如果真的想念,又有什么遥远的呢?心动变成行动,需要“待悦而后行”。《周易》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大业就是大的成功、大的格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冉求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指出,这不是“力不足”,而是自己画地为牢。

 

《中庸》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人欲明,需要诚,因诚而明。人之诚,因其明,因明而诚。人需要明,需要诚。人要达到很高的格局和境界,真正让自己的生命扎根,就做一个有心的人。这样,最后一章就和本篇第一章有了呼应。一个人要了解自己的本心,需要一种使命感,一种对自己天命的自觉的使命感。“仁者,人也”,只有这样才是道之人,一个大格局的人。

 

《子罕》篇前后逻辑联系紧密,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整部《论语》到这一篇,就达到了理论论述的高潮,第十篇则回归于平实。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