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强】王华、王阳明父子与徐爱的科举之路

栏目:往圣先贤
发布时间:2022-04-11 14:25:40
标签:徐爱、王华、王阳明父子、科举

王华、王阳明父子与徐爱的科举之路

作者:王程强(河南王阳明书院院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研究员)

来源:《文史天地》2022年第4期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开创的人才选拔制度,宋、元、明、清各代沿用,于1905年废除,沿袭1300余年之久。明代是科举考试的鼎盛时期,无数读书人利用所学知识,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经邦治国,报效国家,留下历史美名。浙江余姚是明代科举重镇,人才辈出。余姚人王华和其子王阳明及其女婿徐爱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走向辉煌人生。他们的科举之路有着不同的故事。

 

1文化世家、文献名邦

 

首先谈谈王阳明的家世和他的家乡余姚。王阳明出自一个千年文化世家。王氏远祖山东琅琊人王览(206—278),系西晋名臣,民间流传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意思是说王家与皇族司马家势均力敌,共同掌管天下。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303—361)是王览曾孙。东晋王家因居住在京城建康(今南京)乌衣巷,又称乌衣王氏。唐代刘禹锡《乌衣巷》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王谢”,指的是东晋时期显赫的王导(276—339)、谢安家族。王阳明家族是这个王氏千年文化世家的后裔。

 

时代更替,世事变迁,人物凋谢,家族沉浮,以王导为代表的王家在东晋风光100多年后,沉潜数百年,于北宋初年再次崛起,形成以王旦(957—1017)为代表的三槐王氏,王旦以进士出身,做到宋代名相。苏轼为表彰王家道德功业,写了《三槐堂铭》。北宋南迁后,王家再次沉寂。

 

王阳明家族的发迹史可追溯到六世祖王纲。

 

王纲(1302—1373)迁居于浙江余姚,能文善武,洪武四年(1371)被刘伯温举荐,古稀之年先后出任兵部郎中和广东参议,最后以身殉职。五世祖王彦达(1340—1406)和四世祖王与准(1370—1439)不愿做官,耕读传家。

 

曾祖王杰(1399—?)是国子监生,两次辞让做官机会。祖父王伦(1421—1490)是私塾先生,教书育人。经过百余年几代人的积累,到父亲王华(1446—1522)时,出了状元,王家重新兴盛,王阳明和他的妹夫徐爱也考中进士,这得益于王氏家风的传承,还得益于余姚浓郁的文化氛围。

 

据统计,明代276年间,全国共录取进士24862人,其中浙江进士3697人。浙江11府中,绍兴府进士836人,排全省第一位,排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南直隶苏州府的894人)。在绍兴府下辖八县中,余姚进士388人,占明代全国进士总数的1.6%,在绍兴八县中排第一位,在浙江75县中排第一位,在全国1138县中排第三位(仅次于福建莆田和晋江)。

 

余姚在明代出了三个状元,分别是成化十一年(1475)的谢迁、成化十七年(1481)的王华、嘉靖十四年(1535)的韩应龙。明代总共89个状元,余姚状元占3.3%。余姚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科举重镇和文献名邦。

 

2王阳明父亲王华考中状元

 

王华自小聪明,学习勤奋,刻苦专注。有一次,余姚城里举办迎春活动,街上锣鼓喧天。王华在家,充耳不闻,专心读书。在窗前纺花的母亲岑夫人担心儿子累坏身体,劝他说:“你去外面看会儿热闹去吧!”王华说:“看热闹不如看书。”

 

王华11岁在私塾读书时,就表现出了主见和定力。有一次知县到私塾视察,同学们都放下书本,围着知县一行人看热闹。王华好像没看见一样,继续坐在书案前读书。私塾先生钱希宠假装吓唬他说:“你一个人不去看知县,如果知县认为你骄傲自大、藐视知县,他要责备你怎么办呢?”王华说:“知县也是人,为什么要看他呢!我专心读书,他为啥要责备我呢!”

 

王华17岁时,写了三篇文章,呈送知县,知县很赏识。知县当面考试王华,题目一出,王华一会儿功夫就写好文章。知县不放心,担心王华是默写范文,连续出了三道题,王华总是回答得又快又好。知县称赞说:“这学生将来一定金榜题名!”

 

王华在余姚县学学习时,来学校视察的浙江提学佥事(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长)张说看了王华的文章,预言:“这学生是状元之才。”浙江省布政司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宁良为儿子找家庭教师,张说把王华推荐给宁良。

 

王华成绩好,受到老师和各级官员赏识,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早,但在考场上却一败再败,三败四败。乡试三年一届,他从20岁开始参加乡试,直到35岁才终于通过乡试选拔。这意味着,王华至少连续五届参加乡试。

 

这么多年,他不便一直待在余姚县学,占用年轻人进入县学的名额,也不能一直闲着,要养家糊口,就出去做了私塾先生,先后到湖广祁阳(宁良家乡,今湖南祁东县)、浙江德清、东阳、海盐等地教书。他以民间儒士身份参加乡试。

 

成化十六年(1480),王华乡试获得第二名。成化十七年(1481),他在殿试中取得第一名,摘得状元桂冠。

 

王华做官27年(其中为父守孝三年),历任翰林院修撰和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礼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历事成化、弘治和正德三朝,做过弘治和正德父子的老师。弘治皇帝礼贤下士,爱好学习,喜欢听讲,其在位的18年史称“弘治中兴”。作为弘治皇帝的老师,王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王阳明科举考试一波三折

 

王阳明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从小聪明,又调皮捣蛋,他的科举考试一波三折,他还与唐寅(唐伯虎)在同一年考试中经历了一场风波和插曲。

 

弘治三年(1490),王伦去世,王华回余姚守孝。守孝期间,抽空指导19岁的王阳明准备乡试,并安排三个堂弟和一个堂妹夫给儿子做辅导老师。

 

有一天,王阳明不知受哪个人、哪本书、哪句话、哪个场景启发,突然开窍。他一本正经、严肃地对堂叔、堂姑父说:“我过去自由散漫,现在知道错了。”

 

从此,他志向坚定,目标明确,凝聚起了全身的精气神。他因志向坚定,而器宇轩昂;因目标明确,而眼神坚毅。他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说话谨慎,不再信口开河。他读书刻苦,白天学习科举课程,晚上博览群书,写文章水平进步显著。

 

经过两年认真准备,弘治五年(1492),21岁的王阳明顺利通过乡试。这一年浙江乡试出了一点波折。

 

考试那天,杭州大雨如注,考场被淹。考生找地方避雨,纷纷躲进官员们办公的大堂。按察使下令把考生赶出大堂。

 

考生群情激愤,向按察使投掷砖头瓦块,把按察使砸得狼狈逃窜。监察御史等官准备推迟考期,布政使说:“大雨来得急,去得快,考试不必推迟。”一个武官站到高处,奉命吆喝说:“各位考生,各自考虑决定,自认这一届能考中的人留下,认为考不中的人可以走了。”考生们愣了一会儿神后蜂拥而出,最后只剩下八百多人。

 

这一届乡试录取90人,王阳明排第70名。名次虽靠后,毕竟才21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脱颖而出、旗开得胜。少年得意、踌躇满志的他本指望第二年一鼓作气、金榜题名。很遗憾,第二年会试,名落孙山。会试失利后,按惯例入国子监,边学习国子监课程,边准备科举考试。

 

三年后,参加弘治九年(1496)的会试,令人意外,竟然再次失利。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他不得不再耐住性子等三年,直到第三次参加会试才终于过关。

 

弘治十二年(1499)的会试出了乱子。成绩放榜前,监察官员弹劾主考官程敏政向唐寅(1470—1524)和徐经两个考生出卖考题。明代纪检监察官员有一项特权,不管是不是事实,只要听闻风声,就可以弹劾官员,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程敏政被停职收监,出狱后冤愤而死。两位主考官,只剩下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李东阳一人主考。

 

王阳明会试第二名,殿试二甲第六名。当时的人们认为,他的名次受到了影响。

 

以通过会试为起点,王阳明经过龙场悟道和人生历练,取得了剿匪安民和平叛定国的辉煌事功。他总结人生实践的体悟、仁政爱民的经验和军事斗争的智慧,建构了惠及当代、利益千秋的阳明心学。由此,实现了少年立下的宏大志向,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贤人生。

 

唐寅,字伯虎,以书画闻名于后世。弘治十一年(1498)南直隶省应天府乡试第一名,弘治十二年会试被取消成绩,并被捕入狱,出狱后,剥夺举人和秀才功名,被贬斥到浙江省布政司当吏员。官吏,两字虽连用,在明代却泾渭分明,吏员是办事员,不是官。

 

在官本位的明代,文人耻于为吏。有江南才子美名的唐寅,没去报到。失去科举考试这一上升通道,失去科举功名,也就失去了社会地位。无奈之下,唐寅潜心作画,成了一代名家。唐寅一生抑郁不得志,晚年穷困潦倒,只活了54岁。

 

两个著名才子,因为科举考试,拥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

 

4王阳明妹夫徐爱考试一路顺风

 

弘治十六年(1503),16岁的徐爱被王华选为女婿,成为王阳明的妹夫。弘治十七年(1504),17岁的徐爱第一次参加乡试,出师不利。一个毛头小伙子,第一次到考场,熟悉熟悉考题,见见大场面,积累一点经验。这么小的年纪,万一考上,第二年再考中进士,出来做官的话,很可能会自误误人。在王阳明看来,少年得志是不幸,少年挫折乃是大幸。

 

乡试失利后,王阳明写信安慰和鼓励徐爱,让他专心功课。正德二年(1507)三月,出狱后的王阳明在去贵州之前,躲在杭州寺院里养病,徐爱前往正式拜王阳明为师。在王阳明手把手的指导下,当年八月,21岁的徐爱考中举人。

 

徐爱通过乡试后,在去北京赶考前,王阳明写了《示徐曰仁应试》,指导他如何准备会试。这篇文章是应考指南,写得非常具体,详细到考前如何安排作息,如何安排饮食,如何调整心理,如何安排功课,如何养精蓄锐,如何静坐养神,如何考场审题,如何用心作文,如何分配精力等等。

 

正德三年(1508)春,徐爱在北京顺利通过会试。在殿试中,位列第二甲第113名进士。做了一年见习官员后,23岁出任北直隶省祁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安国市)从五品知州。

 

正德三年的会试和殿试,因大太监刘瑾(1451—1510)专权,出现了不同寻常的波折。刘瑾以权谋私,为50个请托关系户,在原有录取指标外新增设50个录取名额。刘瑾的奸党、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焦芳利用影响力,帮助儿子焦黄中窃取了殿试第二甲第一名。焦芳企图儿子拿到状元头衔,受到了殿试考官李东阳和王鏊的抵制。

 

当时,岳父王华退休,大舅哥王阳明被贬官到贵州龙场做驿丞,王华的同乡兼好友、内阁大学士谢迁被迫退休。徐爱能顺畅通过会试和殿试,凭的是真才实学。

 

王阳明父子在科举路上,走得踉踉跄跄。比起岳父和大舅哥,徐爱的科举之路可谓一帆风顺。什么原因呢?

 

徐爱有王阳明父子亲自指导,他借鉴岳父和大舅哥的教训,吸纳他们的经验。岳父和大舅哥是科举考场上的老兵,都曾屡败屡战,有刻骨铭心的教训。岳父先后做过北直隶省顺天府和南直隶省应天府乡试的主考官,大舅哥做过山东乡试主考官,他们经验丰富。

 

徐爱功名来得早,德行高,去世早,没有儿女,但留下了著名传世经典——《传习录》。《传习录》最早由徐爱于1512—1518年记录,最终王阳明弟子薛侃、南大吉等人共同完成。阳明心学流传五百余年,徐爱功莫大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