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代春林】以中华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22-01-28 14:26:31
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中华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作者:张晓明 代春林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辛丑腊月廿二日丁丑

          耶稣2022年1月24日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首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重点提出,这向我们表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文化相融汇的过程。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必须深挖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开拓。

 

承继历史遗产 理解“两个结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沃土的滋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绝对不可能脱离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其独特思想内涵。首先,在于其兼容并包的强大力量。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出现过断层,惟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于起伏跌宕中传承不辍,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各代均有斐然成就。中国有着特殊的自然地理风貌,人口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鲜明特点,因此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例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便日益中国本土化;海外文化传入中国,便逐渐被中华文化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曾经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都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不仅不排斥外来文化,反而习惯于融合发展。其次,在于其以民为本的伦理道德。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强调家国一体,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使之规范人的行为,提升每个人的责任感。最后,在于其和谐统一的思想内核。“天人合一”“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大一统”“中庸”“贵和”这些宝贵的思想,体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中国近代史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起点,面对腐朽的制度与落后的技术,中国有识之士先后进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求励精图治,拯救民生。其中,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旧文化,其间出现了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西化论”。若对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批判,势必会阻碍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茁壮成长,关键在于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为其提供了沃土。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国际内容”加“民族形式”:国际内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坚持,民族形式指的是要用民族的形式、民族的话语去阐述升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此,必须尊重历史,正视历史,以历史遗产为承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新时代洪流中逐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弘扬传统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里蕴含着有关国家、社会、公民的思想精髓:有些指出“富国强兵”“先富后教”“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有些倡导“文明以止”“化成天下”;有些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有些主张“道法自然”“民胞物与”“天下为公”“业广惟勤”;有些倡导“言必行、行必果”“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这些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先古智慧,在今天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在培养新时代公民的过程中,绝不能抛弃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应当用这些智慧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的内涵。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公民,首先要注重思政大课建设。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要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扎根课堂,培养既有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又深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培养既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又具有历史思维能力的时代新人,培养能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时代新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立德修身、家国一体、维新变革、追求中和、崇尚整体的思想精髓。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培养新时代公民的思想源泉。首先,培养立德修身的公民。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倡导“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至高境界。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优秀的道德品德,值得我们去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用这些思想武器,塑造公民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培养家国意识的公民。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保家卫国的传统,有着浓烈的家国情怀,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崇尚“大道”的最高价值追求。用这些优秀思想去熏陶新时代公民,逐渐形成“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气。再次,培养创新意识的公民。中华民族历来勇于变革、敢于开放,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自信大度与外来文明交流,例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纵观历史,变革与开放贯穿其中。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应当充分挖掘,重视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培养公民创新思维,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不断涌现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最后,培养和谐共处的公民。和谐不仅是与他人交往和谐,追求和平,更深层次而言,它是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中国公民,他们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为强大的力量,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坚实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 助力治国理政

 

在治国理政中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过来,又推动我们治国理政的措施不断完善,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赋予了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都体现了人民在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都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至上,这些治国理政的智慧,是对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尊重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全面深化改革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中汲取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这些改革,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中国古代商汤在《盘铭》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周易》里,同样有着改革创新的宝贵精神,说明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用小康这一概念,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康就是一个过渡形式,实现小康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性的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过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古代经典语录,“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等,强调依法治国重要性。

 

践行“两个结合” 彰显文化自信

 

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也面临着外部带来的风险冲突。如何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如何坚持互利共赢,推动和平发展,理论上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还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用这些理论武器,塑造充满文化自信的公民。目前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仍然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敌对势力仍然在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颜色革命、搞意识形态渗透。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坚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决抵抗文化霸权和侵略,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应该提升自我的话语权,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抵制文化霸权主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传统,“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更是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日益扩张,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中华文化的内在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不会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我们应对其加以借鉴吸收,提升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