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学高峰论坛圆满闭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27 18:46:51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后现代心理学

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学高峰论坛圆满闭幕!

来源:“三智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廿三日戊申

          耶稣2021年12月26日

 

12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文化书院联合主办,北京启明星辰慈善公益基金会和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教练项目组共同协办,北京三智文化书院承办,晨星项目特别资助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学高峰论坛圆满闭幕。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史占彪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哲学系干春松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朱建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企业与社会心理应用研究所赵然所长围绕“如何看待‘躺平’与‘内卷’”进行主题对话。

 

 

 

朱建军教授认为,内卷和躺平是有因果的,内卷是因,躺平是果。内卷实际上是在某个区域的过度竞争,造成了比较大的竞争压力。躺平是指个人了解自己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很难成功,从而放弃了进取、追求、竞争后的现象。我们要在精神领域进行创新,开拓新领域,发展新产业,推广新思想,解决内卷和躺平的问题。

 

 

 

刘正奎研究员指出,从心理学上看,内卷是原因,躺平是一种消极的应对策略。内卷是自我的选择,是这个时代的标记,是这个时代的声音,内卷需要去打破,从而创造新的可能性。我们要认清、接受、热爱自己的生活,做好人生的选择。

 

 

 

赵然所长表示,躺平和内卷无所谓好坏,内卷在另一个层面上代表着机会。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觉意识,躺平和内卷都是自我的选择。我们要想好内卷对自己是否有意义和价值,如果内卷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就可以内卷,如果不符合,就可以选择躺平。

 

 

 

周月亮教授讲到,中国文化的文明形态从一开始就是内卷,自古以来,中国人总是强调“反求诸己”,心学是最反求诸己的学问。而躺平是思维的临崖一跳,如果敢跳,就能明心见性;不敢跳,就又内卷回来重复以前的生活。躺平和内卷作为一种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反求诸己,自我顿悟、觉醒、触底反弹。

 

 

 

干春松教授指出,现代的内卷是指大学里因机会减少而出现的恶性竞争行为,表示经济下行的竞争激烈的现象。作为哲学意义上的躺平,既有皮浪主张“不动心”的境界,又有道家倡导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在把握好时代的基础上应对时代的变化。

 

 

 

史占彪教授分享到,每个时代都各有其特色,目前的内卷和躺平容易让人想到焦虑和抑郁,但是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视角,思考其背后深刻的含义,从而更好的解决其带来的问题。

 

 

 

在应用心理学博士曾海波老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王守常教授、复旦大学博士李定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天君教授、中国叙事护理开拓者李春老师、三智中国心学院李漫博院长围绕“如何看待‘生老病死’”进行主题对话。

 

 

 

王守常教授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崇敬、追求和解释有一定的道理:《论语》中有“仁者寿”,老子讲“以德延年”“死而不亡者寿”,都是指导人们修养道德品质。方苞解释“仁者寿”为“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中国的思维方式与人的道德水平相关,把思维方式和人的道德水平连在一起。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道德标准的概括。

 

 

 

李定老师表示,《黄帝内经》是一部生命管理的著作,清楚描述了人从生到死及其与宇宙的关系。中国人历来把生老病死当作时间自然变化的过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文化本身就是性命之学。中国“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为人类提供了解决健康问题的自觉的、系统的一套管理系统,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刘天君教授指出,生死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佛学说生死事大。生和死从过程上看是同一个过程。生和死有生物学、社会学、宇宙方面三个层次含义和意义。生物学和社会学层次上的生死是感官感知范围内的生死,宇宙意义上的生死在于人是宇宙中的一个分子,人的寿命与宇宙同样。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可以体验到人的宇宙性的存在,就可以超越生死,跨越所有的局限,这就是最高层次的人格成长。

 

 

 

李春老师表示,叙事护理的奋斗目标是:让人生而快乐,病而少痛,老而从容,死而安宁。超越生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是需要我们生生世世去修行的,我们要以此来反观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李漫博老师谈到,“生老病死”的终极问题是生命观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学的生命观:生命的本觉是不生不灭、超越生死的。心学所要达到的自由,是在生生世世中操控自己生命的自由。生命的基本形态是流转的,儒道佛三家都把自己的生命安顿在了自性的觉悟上。学教的生命是生命的本质,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觉悟。

 

 

 

曾海波老师谈到,人们对“生老病死”的认知会受到文化、民俗、人生经历和所受教育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以极大的自觉性去不断超越。人共有生理、心理、精神三个层次,无论是体验还是修行,都会在三者之间形成循环。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觉察,促进我们的思考,把自觉和他觉结合起来,主动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丁为祥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从文明发展的蛙跳特性,中国文化、中国人之善于学习的特点,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我们如何做好自身的调整三方面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之无与有——中国人人生信仰的现代化转向”。他讲到,中国民族以儒学为代表的主体精神,是非常善于学习、非常善于扩充自身的一种文化,以儒学为主的中国文化是一种贯通性的、具体性的智慧,西方文化是科层分化性的抽象智慧。人类的认知、人类的文明永远是前进的,我们要不断推动文明向前发展。

 

杨莉萍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陶斯机构(Taos China)创始人杨莉萍进行“社会建构论的本土化发展与应用”主题报告,讲述了自己学习社会建构论的体会和感受,介绍了社会建构论的应用和发展情况。社会建构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互相解释,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领悟,更多的是靠悟性;社会建构论也讲天人合一,与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二者可以很好地对接。

 

 

 

最后,在史占彪老师的主持下,阳明心学研究者陈垂培老师、曾海波老师、孙秀丽老师和李勇老师进行了整体反思与复盘。

 

 

 

陈垂培老师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是心理病人,同时,任何一个人都是心理医生。后现代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天然就有共通性,这让二者的融合成为了可能。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反求诸己,我们要通过“双创”使其活起来,与后现代心理学相融合,以心理学为工具,以传统文化为内核,将二者更好地应用于当代社会。

 

曾海波老师讲到,后现代心理学和传统文化都会谈问题的消解,后现代心理学把问题的消解称为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将其称之为明心见性、境界的提升。传统文化通过境界的提升来消解问题,心理学讲“解铃仍须系铃人”,消解问题需要用语言将问题打破、解构。传统文化和后现代心理学的融合要多平台操作、多角度切入、多方法并行、多管齐下。

 

史占彪老师谈到,心理学追求用更好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能够给予心理咨询师更多更强的力量。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也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二者相融合,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现实。

 

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学高峰论坛圆满闭幕。

 

精彩瞬间

 

 








往期回顾

 

 

 

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学高峰论坛隆重开幕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