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宋制既不是“君主立宪”,也不是“皇权专制”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21-12-15 15:15:01
标签:君主立宪、皇权专制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宋制既不是“君主立宪”,也不是“皇权专制”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宋仁宗:共治时代》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初八日癸巳

          耶稣2021年12月11日

 

 

 

日本的汉学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唐宋变革论”,认为唐宋之际,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体现在政制上,唐朝政治还保留着“贵族共和”的特点,宋朝则形成了“君主独裁”的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学者所指的“君主独裁”,并不是说君主“能够在政治上恣意而为”。宫崎市定对所谓的宋代“君主独裁制”作出过解释:“从官制上来说,这种体制指的是尽可能多地将国家机构置于君主的直接指挥之下,方方面面的国家运作,均由君主一个人来统辖。……而当天子发生意外无法听政时,则由太后或者皇太子临时摄政,掌握实权,而不像中世纪那样将国政委托给外戚或大臣。”

 

但宫崎市定的解释也未必符合宋代的政制,因为在宋代,统辖国家机关的权力中枢一直都是“两府”(中书门下、枢密院),君主并不直接指挥有司(政府部门)。不过,赵宋立国之初,确实出现了君权实体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君主从幕后走上前台,积极参与日常政治决策,并控制了决策终端。宋朝的所谓“君主独裁”,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宋人回忆说,“旧制,宰相早朝上殿,命坐,有军国大事则议之,常从容赐茶而退。自余号令除拜,刑赏废置,事无巨细,并熟状拟定进入。上于禁中亲览,批纸尾用御宝,可其奏,谓之印画,降出奉行而已”。这里的“旧制”,指唐朝政制,宰相总揽政治决策,君主只是对宰相的决议(熟状)表示同意,君权通常表现为“同意权”。入宋之后,宋太祖任用后周旧臣范质、王溥、魏仁溥为相,范质等人“惮太祖英睿,具札子面取进止,朝退各疏其事,所得圣旨,臣等同署字以志之”,将决策权交还君主。

 

宋人又回忆说:“唐之政令虽出于中书门下,然宰相治事之地别号曰‘政事堂’,犹今之都堂也。故号令四方,其所下书曰‘堂帖’。”唐朝的宰相可直接以“堂帖”的形式号令四方。入宋后,宋太祖因为宰相赵普“权任颇专”,“堂帖势力重于敕命”,遂下诏禁止宰相以堂帖处分公事。但宰相作为权力中枢,必须有政务指挥权,堂帖既禁用,慢慢地,便开始用“札子”出令。至道年间,宋太宗又收回宰相便宜处分公事的权力,要求“自今但干近上公事,须降敕处分;其合用札子,亦当奏裁,方可行遣,宰相可出札子,但须先经君主批准。

 

宋太宗还确立了每日御殿听政的日朝制度,而按唐制,君主通常是单日坐殿听政,双日不视朝,节假日放假。淳化年间,有朝臣提议:“臣欲望陛下依前代旧规,只日视朝,双日不坐。其只日遇大寒、盛暑、阴霪、泥泞,亦放百官起居。”希望太宗恢复唐朝单日坐朝的旧制,但太宗并没有听从,坚持每日视朝。

 

按太祖、太宗朝形成的这套制度,君主不但要每日视朝听政(节日、假日、伏日通常会休务放假),还要裁决宰相的上行文书(相当于唐朝熟状的札子),审核宰相的下行文书(相当于唐朝堂帖的札子)。如此一来,君主固然掌握了更大的决策权,却也要为处理政务付出更多的精力。

 

 

 

太祖与太宗作为强势君主,精力充沛,可以积极走上政治决策之前台,因此君权得以强化,但到真宗朝时,由于真宗皇帝并非雄才大略之君,政治决策更赖宰辅赞襄,君臣形成了“天子不亲细务”的共识。一位叫江嗣宗的太常博士曾向真宗进言:“陛下躬临庶政,十有五年,殿廷间事,一取圣断,有劳宸虑。今请礼乐征伐大事出于一人,自余细务委任大臣、百司。”真宗说:“此颇识大体。”褒奖了江嗣宗,“从其所请”。

 

什么是“细务”?除“礼乐征伐大事”,其余均属细务,均由宰相总其政,负其责。后来的苏辙甚至提出:“臣闻宰相之任,所以镇抚中外,安静朝廷,使百官皆得任职,赏罚各当其实,人主垂拱无为,以享承平之福,此真宰相职也。”可以说,从宋真宗朝开始,君权出现了象征化趋势。

 

这一趋势延续至仁宗朝。刘太后垂帘期间,每五日坐殿听政一次,日常政治还是由宰相主持。虽然名义上,太后掌握着处分军国事的权力,但实际上,一般政务有程式可依,军国大政则需要与宰辅协商,不可能乾纲独断。多数时候,裁处军国大事的人是宰执,君主(以及代行君权的皇太后)往往只是对宰相的意见作出“画可”或否决的最终裁断而已。

 

仁宗朝形成的政体,是比较典型的“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既不是所谓的“皇权专制”,也不是近代的“君主立宪”,而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士大夫政治。

 

这套政制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强调分权与制衡。用宋朝第二位君主太宗皇帝即位诏书的用语来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所谓“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就是“分权与制衡”。而台谏与政府相制相维,构成了宋朝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看到,庆历新政年间,台谏官对于行政官、执政官的一举一动,可谓虎视眈眈,行政官、执政官行事稍出差池,立即就全遭受台谏官的弹劾。滕宗谅、苏舜钦、欧阳修为什么被贬谪?都是因为犯错而受到台谏官不依不饶的追劾。范仲淹、富弼、韩琦为什么被罢去执政职务?理由亦是受台谏官弹劾。

 

显然,这样一套体制,有利于守成,却不利于大开大阖的变革。大开大阖的变革往往需要先赋予主持者足够的集权,如此才不至于处处受掣肘。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便不难理解熙宁变法时王安石为什么要鼓动宋神宗乾纲独断,为什么要先置立一个凌驾于中书门下之上的制置三司条例司,又为什么要设法引支持变法的新人进入台谏。

 

再以庆历新政为例,即便宋仁宗与范仲淹想放手一搏,但制度终究会让他们束手束脚。更何况,仁宗并不是一名具有杀伐决断魄力的雄主,相反,他优柔寡断,虽然亲擢范仲淹、富弼等生力军执政,想要“干一票大的”,但当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时,他又动摇了。庆历新政草草而终,是可以想象的。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