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论语·宪问》——“修己而安人”的“为己之学”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1-11-29 15:54:15
标签:《论语·宪问》、为己之学
杨朝明

作者简介:杨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十四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八德诠解》等学术著作20余部。

《论语·宪问》——“修己而安人”的“为己之学”

作者:杨朝明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

 

 

 

杨朝明,原尼山世界儒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宪问》篇是《论语》第十四篇。在《先进》篇之后,《论语》下半部在篇名上有三位孔子弟子先后出场。首先是颜渊,然后是子路,本篇是原宪。原宪是孔子的家宰,政事科弟子。孔子去世以后,原宪便退隐了。颜渊、子路、原宪似乎分别代表了孔子弟子的不同层次。

 

《宪问》这一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士人如何立身处世

 

儒学是君子之学,通过培养社会精英,引领社会向上、向善,为政君子的素养十分关键,因此,本篇开始即谈士人如何立身成事,谈应该具有怎样的处世方式与原则。

 

第一章,“宪问耻”章。是谈明是非、知荣辱的问题。“耻”就是有耻之事,这是谈是非问题。如果一个人不先解决是非问题,那么他人生道路可能就会方向错乱,无法成才。“行己有耻”就是指一个人。所以本篇首章提出的就是一个根本问题。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分别出自《论语》的《颜渊》和《子路》,都是孔子回答问题时提出的。我在孔子研究院初任院长时,也提议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确定为孔子研究院的院训。“博学于文”是讲广泛学习文化知识,“行己有耻”是讲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明是非,知荣辱。本章所说不仕于无道之邦,努力做到不克、伐、怨、欲之类,都是知是非、明荣辱的表现。

 

第二章,“士而怀居”章。如果心中有是非,便会知道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志向问题。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就是一种追求。本章谈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什么是“怀”?就是心中的念想。孔子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少者怀之”实际上就是使年少者心中有志向,有追求,有方向感。孔子说“君子怀德”“君子怀刑”,“怀德”便是说君子应该怀抱德行;“刑”就是“型”,“怀刑”就是说君子心中有做人的标准、型范。孔子认为,做人要有追求、有理想。作为士,要积极参与政治,关心社会,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进入大人君子的境界。作为士,要更好地发展、成长,心中就要怀抱理想。

 

第三章,“邦有道”章。第一章讲知是非,第二章讲追求理想,进入大人君子的境界。第三章则是讲在追求理想时,“邦有道”怎么办?“邦无道”怎么办?这是说要谨慎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也要明哲保身,保护好自己。“危言危行”实际上说得就是“慎行”,包括语言的分寸感等。尤其在“邦无道”的时候,则要“危行言孙”。

 

第四章,“有德者必有言”章,也是在讲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关系。与他人交流时,我们会面临“德”和“言”的关系问题。“德”和“言”,二者哪个更重要?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和“勇”的关系也是这样。“勇”可以有很多种,有“狗彘之勇”“商贾之勇”“匹夫之勇”“仁者之勇”。“仁者之勇”是大勇,如见义勇为,这种勇,我们要提倡。真正的仁者一定有勇。儒家提倡仁德,有仁德才会有社会标准,但并不是说仁者就缺乏勇武。恰恰相反,真正有仁德的人会有大智大勇,心中有大义的人才能大义凛然。“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有了仁德,就是有了自己的社会行为标准。“士可杀不可辱”,当士受到辱没时,勇敢就会显现出来。《论语》为什么描写君子“听其言也厉”,因为君子内含着“勇”的气质;孔子为什么强调“无欲则刚”,一个人境界高了,格局大了,就不会畏畏缩缩。

 

第五章,“南宫适问于孔子”章,谈的是尚武、尚力不如尚德。“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为老百姓解忧是最重要的,孔子评价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君子尚德才合乎孔子之意,南宫括正是这样的人。

 

第六章,“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这句话实际包含了很普遍的道理。孔子赞赏颜回“三月不违仁”,即便是“复圣”,他也许不能时刻以仁加身。在生活中,一位君子有时也会急躁,在是非面前不顾一切,办事会缺少仁德,但终究会内省反思,回归德性。小人无所畏惧,弃准则于不顾,无论怎样都不会有仁德。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有仁德之人有是非之心,见恶言恶行会发脾气,会做事鲁莽。但“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一定是具有自觉、自省精神的人,君子不惮改过,改过之后,人反而仰之。

 

第七章,“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章。要把这一章与前后章联系起来看,把“爱之”的“之”理解为国家,联系前后文也无大错,但也不能拘泥,即使指国家,也可以推而广之。如果你真的爱这个国家、这个单位、这个集体,那你怎会不为此而劳碌呢?看到自己热爱的东西有不对的地方,怎么能沉默呢?真正对他好的话,就一定会直言相告,善言规劝。

 

第八章,孔子说:“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命,就是政令,为命就是发布命令。在发布政令之前,应由大夫起草、修改,外交官修饰,最后再加以润色,这样还能出什么错呢?孔子借郑国的政令发布,探讨了一个程序设计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不能随性而为。群体合作时,各尽所长,善于配合,以善始善终。

 

第九章,“或问子产”章。需要注意,本章孔子谈子产用得是“惠人”,而谈管仲则用的是“仁人”。孔子这是从大处着眼,从大事上来谈的。孔子曾经评价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你对孩子好,不一定是爱,可能是溺爱,就是只喂养其身体,而忽略精神教化。与子产被称作“惠人”不同,孔子将管仲评为“仁人”,对管仲评价很高,也是从大的历史发展来看的。管仲相齐,尊周王而攘夷狄,保存了中华文化。从小事上看,管仲剥夺了别人的财产,别人对他也没有怨言,所以,称管仲为“仁人”是恰当的。《论语》的编者是提示人们,做好事不违背大节,未必全然合乎中道;有的时候小上做得不合适,但从大处着眼,却又有它的好处。

 

第十章,“贫而无怨难”章,讲安贫乐道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会“贫而无怨”。真正的君子,不管贫穷还是富贵,都不会像小人一样胡作非为。

 

第十一章,“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章以孟公绰为例,探讨大夫和家臣之间的差别。能做赵、魏这样大家族家臣的人,未必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为何?格局有差。做家族家臣,只用管理钱财、田亩这样具体的事务,而大夫柄一国之政,需要把国政外交相勾连,这就需要较高的格局和境界了。

 

第十二章,“子路问成人”章可与《孔子家语·颜回》颜回问孔子“成人之行”那一章对读。在孔子和早期儒家的语境中,“成人”是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年龄上的概念,更是指人内涵的饱满。“成人”这个概念实际强调的是德行方面,一个人有灵性固然重要,但有德行更重要。一个人具有完备人格,不仅需要高级的灵性,更需要高尚的德行,这就是需要“文之以礼乐”。这也正是孔子在教育中“观之以礼乐”的原因。一个人如果“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那么一定是一个内涵饱满、立场坚定、明辨是非、经过礼乐教化、有内省工夫的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说是“成人”。

 

第十三章,“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章。此章实际上是接续上一章来谈的。以公叔文子为例,此人不一定符合君子的标准,但也大致符合成人的要求了。“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这样的标准启示很高,他尽管达不到这样的标准,但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也是可以的。

 

第十四章,“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章。“以防求为后于鲁”实际上表示了一种要挟,用自己的“实力地位”对别人进行要挟,肯定不是君子所为,因为君子讲求的是“凭德不凭力”。

 

二、邦国如何经营

 

从第十五章开始,孔子由对人的评价转为对君主、大臣的评价,这实际上是在谈论如何为邦、如何经营邦国的问题。

 

第十五章,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谲,就是欺诈、玩弄手段。孔子对齐桓公的评价更高,认为晋文公行事多诡而不行正道,齐桓公为政行正道而不施诡道。但二人也未行王政,属于霸政。刚刚立林讨论的时候,说到孟、荀都有孔子不言桓文之事的说法。孟子讲:“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荀子讲:“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五伯”就是五霸,也包括齐桓、晋文在内。本章谈到齐桓公与晋文公,他们二人各有特点,但都属于霸政。孔子评价国君治邦时,颂正贬诡,能行王道固然最佳,未达王政,也要施行正道,不可堕于诡诈。

 

第十六章“桓公杀公子纠”章,第十七章“管仲非仁者”章,这二章都是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第十六章谈“不以兵车”,讲得是管仲为政以“仁”,推行一种王道外交策略,讲的是王道问题。就像我国今天的外交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王道式”外交,我们不轻言战,但也不畏战。“不以兵车”是一种主张、是一种路线,所以有“如其仁,如其仁”的评价。动不动就去杀伐,绝不是什么好事。“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此番作为对于保存中华文化的作用非常非常大。所以,评价管仲时,不能根据一些小事就去否定他,要从大处着眼,看到他的历史作用,判断其价值意义。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对保持中原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保护作用,不能在小信小德的层面去看待他。“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孔子这句话的语气。

 

第十八章,“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章。公叔文子和自己的家臣僎一同被列为卫国大夫,孔子因此说公叔文子之“文”受之无愧,这是强调公叔文子有选贤举能的美德。孔子曾说:“文不在兹”,他每以斯文自任,那么,什么是“文”?这一章从一个侧面给我们以启示。文,这个字很值得一说。文,文化、文明、斯文。《易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这个“文”。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说“斯文在兹”,文就是斯文,就是文化。文,也可以理解为文王的功业、文王的事业,传到这个时候,孔子要以斯文自任,他要继承文王的事业。所以,孔子宪章文武,实际上就是继承文王、武王和周公。孔子的思想,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得以发扬光大。汉代的王充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论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诗书礼乐的知识。学文也可以理解为求道,学习经天纬地。

 

第十九章,“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章。谈此章,要先知道孔子对卫灵公的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不然孔子也不会多次去卫国。李启谦老师有一篇《孔子居卫之谜——兼谈鲁、卫文化之异同》,谈“孔子居卫”的问题。实际上“鲁卫之政,兄弟也”,鲁国和卫国的政道很相似。虽然卫灵公无道,然而卫国有道,卫国管理外交、军旅、宗庙的三个大夫还都很称职。春秋时期,外交很非常关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宗庙与祭祀同样是国之大事。外交、军旅和宗庙的大臣都很得力,就说明卫国还有希望,这样的卫国怎么会败亡呢?虽然卫灵公作为君主,在私德方面有所欠缺,但在关键位置上用了正确的人,国政就不会乱。这给我们如何评人论世、如何为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第二十章,“其言之不怍”章。大言不惭的人,往往很难身体力行。执政者要注意这一点,不要说大话,为政不能只夸夸其谈,要落在实处。

 

第二十一章,“陈成子弒简公”章。孔子难道不知道齐鲁两国国力的差距吗?显然不是,孔子是“尽其力,尽其道”。作为鲁国大夫,孔子有义务向国君和执政大夫“告”。实际上这也是在告诉鲁国君臣,陈成子这种“以臣弑君”的行为是无道的,是不合适的。孔子“告”后,会引起大家的思考。孔子说:“吾从大夫之后”,这是谦辞。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怎么能认可这种“臣弑君、子弑父”的行为呢?

 

第二十二章,“子路问事君”章。对于子路问侍奉国君的问题,孔子说,进谏可以直言不讳,但不要欺骗国君。刚刚立林说的好,侍奉国君就是“有犯而无违”,不能欺骗国君,但可以犯颜直谏。直谏,这是忠的表现。一般都是有错才会谏诤,这就叫做“犯颜直谏”。真正的忠臣,往往说话不那么圆滑,但他的心是忠的。到此是本篇的第二部分。

 

三、君子修身成德之道

 

从第二十三章开始,大致都是说君子修养的方法,即成己成德之道。

 

第二十三章,“君子上达”章。“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是君子和小人的实质性差异。有的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通往更高的道德修养境界,而有的人只是为了学谋生手段而已。君子学习通往仁德的路径,小人则只是专注于谋生的技艺。“君子谋道不谋食”,其意义就在这里。我们要努力做“中人以上”的人,从修身学习中“上达”,达成君子人格。

 

第二十四章,“古之学者为己”章。这一章大家讨论得比较充分。“为”是动词,“为己”就是“修己”、修为自己,而不是动不动就教化别人。学,是做什么的呢?“学而后为政”,为政就是为正,而正人须先正己。善为政者,必先正其身。古之学者为己,就是先修养自己,而不是专注于如何治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一种教育的方法。“为己”还是“为人”,或者就是“谋道”还是“谋生”问题。一个母亲带着孩子路过一个乞丐,说“孩子你要努力,不努力将来就只能像他一样做乞丐”,这是“谋生”层面的教育方式;如果说“孩子你要努力,只有努力,将来才有能力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谋道”层面的教育方式了。长此以往,在不同教育层面下的孩子,他们的境界肯定是不一样的。

 

当年,曾国藩先生的老师送给他一个条幅:“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在这里,“为”作动词用。“为圣贤”就是努力做圣贤。我们常听到人们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实际上,它与“古之学者为己”一样,讲得是修为自己。人如果不修为自己,结局就是天诛地灭。现在,不少人都理解错了,理解反了,认为人不自私一点的话,就是天诛地灭。

 

第二十五章,“蘧伯玉使人于孔子”章。此章实际上谈的还是省身克己的问题。“欲寡其过而未能”,很多人都是“欲寡其过”,而常常“未能”,方向是对的,但是能否做到很优秀?那就太难了。作为一个使者,说话非常严谨,滴水不漏。所以孔子说“使乎!使乎!”这一章可以与上一章结合,联系起来读,或者可以视为是对上一章的阐发。

 

第二十六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章。这一章,我个人理解是“不在其位,不谋其位之政”,并不是“不为政”。例如《为政》篇就记载,有的人问孔子:你怎么不为政啊?孔子认为,把孝悌之道推至天下,影响及于为政者,不也是为政吗?这里的“谋其政”之“政”可以进行狭义上的理解。真正的大人君子要成就自己,必须考虑天下国家。但在具体为政时,各司其职而已。

 

第二十七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章。这章很容易理解,君子不能言过其实,要言行一致。这里还是讲要踏实做事。

 

第二十八章,“君子道者三”章。“不忧”“不惑”“不惧”这是“夫子自道”,这也是孔子的事迹。《论语》编者是以孔子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因为孔子就是这样仁、知、勇的人。仁、知、勇这三者,为早期儒家所称道,在《中庸》里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大家可以参考。

 

第二十九章,“子贡方人”章。这一章,我们之前的翻译有些保守了,“子贡你真得比别人贤明吗?我可没有时间评论别人”。这个重点是说要把重心放在评价自己上,不能心驰于外,要知晓自身,修养自己。

 

第三十章,“不患人之不己知”章。此章很贴近我们生活,就像我们找工作的时候,总喜欢问“给多少钱”?而很少有问“我值不值这个钱”。不要总埋怨别人不了解别人,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了解自己。

 

第三十一章,“不逆诈,不亿不信”章。此章可以解释前面第十九章,卫灵公虽然个人德行不彰,但能知人善任,不随意疑心他人,所以卫国尚无破灭之患。本章与《大戴礼记》“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可以对读。

 

第三十二章,“微生亩谓孔子”章。此章通过微生亩和孔子之间的对话,表现了孔子对世人顽固不化、不能推行仁道的痛恨。

 

第三十三章,“骥不称其力”章。《孔丛子》中有“易其须眉”的故事,可以与此章对读。子思到齐国去,齐国国君的身旁有个嬖臣,齐国国君指着嬖臣笑着说:如果容貌可以交换的话,我愿意把他的容貌送给你。子思的回答:“非所愿也。所愿者唯君修礼义,富百姓”,他说“人之圣在德,岂在貌乎”。人的贤圣在德,而不在于外貌如何。可以作为这一章的诠释。

 

第三十四章,“以德报怨”章。这章大家讨论很多,受到很多的关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里的“直”是正直,可以是直刺。比如当一个人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应该直截了当说:你做的就是不好。或者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个人对别人不尊重,别人也不必要对他尊重。“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直”和“正”相联系、相一致,我们要从这样的角度理解“以直报怨。

 

第三十五章,“莫我知也夫”、第三十六章“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这两章都是谈“命”“天”的章节。孔子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这也是对孔子心境的一种描述,在这样的心境下,就要反求诸己,信仰天道,修持自身。“公伯寮其如命何”,这是对天命的信仰,就像“天生德于予”一句,表现出孔子在时运不济的时候,能够保持内心的强大。

 

第三十七章,“贤者辟世”章。此章是孔子对于“逸民”的评价,这与《微子》篇“我则异于世,无可无不可”相近,都是讲乱世中的适从之道。

 

第三十八章,“子路宿于石门”章。有人评价孔子,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这是一种境界。明明知道时局无力改变,也要尽力而为,这是心底的一种追求,并且在追求的路上还“人不知而不愠”。孔子在临终前感叹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以斯文自任,所以才有颜子去世时孔子子哭之恸,而且连声说“天丧予!天丧予!”孔子何以如此?因为他对颜回寄予厚望。这是孔子希望的失落,是对孔子斯文传道信心的巨大打击。

 

第三十九章,“子击磬于卫”章。此章言孔子心事,讲孔子面对世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心里到底怎么想,我们也可以存而不论。

 

第四十章,“高宗谅阴,三年不言”章。这里谈的是礼制问题。天子之丧,众人为天子服丧三年。丧礼是礼制中最重要的。1995年,我曾在《史学月刊》发表《“三年之丧”应为殷代遗制说》一文,曾对这一章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参考。根据《今本竹书纪年》,武王去世后,周公以冢宰总百官。这里所说,意思应该是君子修身成德过程中对于礼制的遵循。

 

第四十一章,“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章。本章应该接续上章,讲尊礼很重要,更是讲在上位者尊礼的重要性。这就像《大学》里面“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是一个意思,上行下效。

 

第四十二章,“子路问君子”章。此章点出了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这就是“修己安人”。修己最为关键,由内圣而外王。能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非常难,但治国要得其要领,治国的要把握“修己”这个要领。

 

第四十三章,“原壤夷俟”章。这一章可与《孔子家语·屈节解》中孔子帮原壤沐椁一节对看。孔子帮原壤为原壤母亲做棺材,没想到原壤居然骑在棺材上唱歌,非常不像话。子路问为何如此迁就他,孔子回答到:“吾闻之,亲者不失其为亲也,故者不失其为故也。”我们在这里要学到,自己的进步不能以对亲友的不容忍为代价。这里有一个处理间关系的准则,就是既然是亲人,就不能失去亲缘关系;既然是老朋友,就不能失去朋友关系。《论语》的编者将这一章放在这里是很有深意的,是让我们提高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和境界。

 

第四十四章,“阙党童子将命”章。这一章讲小孩子的事,现在有的人指望小小的孩子能够“成大器”,这违背了小孩成长的规律。那是不是让小孩自由生长,不加约束呢?也不是,孔子在《为政》篇中点明了,就是在小的时候要确立孩子成长的方向,那才能在不同的年龄达到不同的高度和境界。而今,社会上不乏不积极追求进步而只是急于求成的人

 

最后两章,谈如何对待原壤那样“不成人”的人、如何对待像阙党童子这样的孩子,最后这一老一幼,可以说是两个反面例子。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