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达下达 修己安人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宪问》通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1-19 18:46:47
标签:《论语·宪问》通讲

上达下达 修己安人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宪问》通讲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月十五日辛未

          耶稣2021年11月19日

 

2021年11月13日下午,第十四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宪问》通讲如期进行。本次读书会由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魏衍华老师担任主讲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宋立林教授担任与谈人,全国政协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二级研究员、国际儒联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杨朝明先生应邀出席点评。因疫情原因,活动采取线上形式进行,四十余位专家学者、书院同道及儒学爱好者们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了活动。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昭主持。

 

通讲伊始,魏老师先就全篇进行概括梳理。魏老师指出,如果说《颜渊》篇是在谈“仁政”,那《子路》篇就是在谈“为政”,《宪问》篇则继而谈到士人由“修身”进而到“为政”的一系列问题。本篇以“原宪问耻与仁”居首,谈论士人修己安人之法,与《颜渊》谈仁、《子路》言政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更侧重于“先进于礼乐”者的个人修身与对上、下的关系处理。魏老师认为,孔子将“先进”者的修身放在中心地位,可以说本篇是孔子关于“先进”者修身原则的阐述。

 

在首章“宪问耻”章,魏老师指出,这一章是孔子针对原宪提出的两个问题所作的回答。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涉及到了“耻”和“仁”这两个儒家非常重要的道德范畴。上部分言“耻”,下部分谈“仁”。孔子肯定了能做到克、伐、怨、欲不行的人是难能可贵的,但认为这还达不到自己心目理想中的仁人标准。魏老师指出,由此可以说孔子认为“难”是“仁”的重要前提和表现,不经历“难”则不能到“仁”。

 

在“有德者必有言”章,魏老师指出,此章是对“德、言”“仁、勇”两对关系的辨析。就“德、言”而论,真正的有德者,不仅仅是指个人修养,而且还要在必要的时候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有德者必有言”。对于“仁、勇”之辨,魏老师认为亦相类似。仁在内,勇在外,仁者不贵勇而自有之。在孔子看来,有德者一定是一位有言者,仁者一定是一位有勇者。华丽的言辞、勇敢的行为,并不一定与仁、德同聚一身,这三者中孔子更为看重的还是仁、德等内在品质。

 

 

 

魏衍华副研究员

 

在“南宫适问于孔子”章,魏老师指出,此章所举羿、奡、稷、禹四人为反正二例,好勇斗狠者不得好死,亲历躬稼者天下归仁,可见,勇力不足凭恃,仁德泽被天下,是儒家最基本之义理精神。魏老师认为,此章可与本篇第“子路问君子”章对读,禹、稷、尧、舜,这种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状态,是儒家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在“或问子产”章,魏老师认为,这一章通过对比孔子对郑、楚、齐三国的子产、子西、管仲三位执政大夫的评价,阐发了儒家的政治观和王霸观。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而伯氏“没齿无怨言”,说明管仲的为政是符合礼制的,郑子产在这里虽然只被孔子评价为“惠人”,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轻视了其为政的功绩。魏老师谈到,子产如此贤能,仍不能被孔子冠以“仁人”之名,从侧面也说明孔子不轻易以“仁”许人的特点。

 

在“孟公绰”章,魏老师指出,此章通过对孟公绰的才能和任官的分析引申出儒家对于不同层次为政者的不同要求。孟公绰“廉静寡欲,而短于才”,在孔子看来,孟公绰做晋国赵、魏两家重卿的家臣之长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他不适合做小国薛国和滕国的大臣。魏老师认为,在先秦时期,大国和小国都有各自的生存智慧。赵、魏两氏是晋国重卿,但滕国和薛国是小国,岌岌可危,时刻有忧患,所以孟公绰处理大国事务是合适的,处理小国事务并不一定合适。

 

在“子路问成人”章,魏老师认为此章专讲儒家之成人观。儒家所讲的“成人”就是指成为人格完备的人,孔子心目中的古之“成人”和今之“成人”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魏老师指出,按照儒家的传统看法,“成人”就是指一个人通过接受教育,懂得礼义,具备修身做人的起码准则,具有管理社会的能力。一方面是修身,另一方面则是指为政的能力。孔子心目中的成人必须经过礼乐的教化,从而具备高尚的德行。

 

在“陈成子弑简公”章,有人就此章说孔子或有些迂腐,但魏老师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当齐国发生内乱,按照周朝的礼制,邻国发生了叛乱,当出兵讨伐。所以孔子就“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但是当时鲁国的财权和兵权全部掌握在三家手中,孔子的建议并没有得到认同。魏老师指出,“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明知道这件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还要坚守原则,这正诠释了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刘昭博士

 

在“君子上达”章,魏老师谈到,此处所谓的“上达”“下达”,就是上达于道,下达于器。其实要达到上达,就务必要做下达的功夫。夫子所谓“下学”,即博文约礼,贯通人道之“理境”;所谓“上达”,则指上知天命、以人合天之“道境”。君子追求的是“上达”,是“道境”,小人是“下达”,追求的是“理境”。魏老师进一步指出,世上所以有教化,正为引人向上,这正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上达”的一个根本标准。

 

在“以德报怨”章,魏老师指出,此章是对“内在素养”与“外在表现”之间关系这一命题的再次阐述。在儒学视野中,“以直报怨”是君子,“以怨抱怨”是小人,“以德报怨”是乡愿,“以怨报德”是禽兽。魏老师指出中国早期思想家对于这一命题多有阐述,这也可与本章所体现的孔子思想相互参照发明。孔子虽然并没有直接赞成“以德报怨”,但“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更凸显了孔子仁之思想的底蕴。

 

在“子路问君子”章,魏老师认为此章是对前述四十一章的总括和提要,是儒家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天下的理想的集中诠释。从“修己以敬”展开到“修己以人”进而能达到“修己以安百姓”的状态,那在孔子看来尧、舜的目标也不过是如此。本章说明在位者应当以“修己以安人”为治国之要领,孔子所说的三个层次也是有关执政不同的三个层次。从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可以看出孔子“修己”是为了“推己及人”,进而达到“安天下”的最高目标。

 

通讲结束后,宋立林老师进行了点评和补充。宋老师指出,此篇和《卫灵公》篇是《论语》中体量最庞大的两篇,所谈论的内容涉及君子个人的修身和如何处理与上、下的关系,体现了儒家的修身观和政治观中的诸多内容。对于“爱之,能勿劳乎”中的“之”,究竟代表什么,往往存在“国家”“君主”“百姓”等多种不同的解释,宋老师认为,如果按“国家”来理解,则无法与“诲”相符,此处的“之”应该代表君主或百姓。同时,对于“古之学者为己”章,在翻译的时候往往纠结在两个“为”,此处,如果把“为”读为“治”,“治己”还是“修己”的意思,“今之学者治人”,其目的在于管理别人,这样就和后面“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挂起钩来。

 

 

 

宋立林教授

 

随后,在刘昭博士的主持下,线上听众围绕自己的感悟与问题积极发言与交流。魏老师、宋老师,也就听众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活动的最后,杨朝明老师做了精彩的总结。杨老师强调,在《论语》下半部分中,第一篇《先进》,讲的是人的成长,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在孔门弟子集体出场之后,便是《颜渊》篇,《颜渊》之后是《子路》,《子路》之后是《宪问》,可以说这实际上代表了三个层次。众所周知,原宪曾任孔子家宰,孔子去世之后,原宪退隐到卫国,可以说原宪是仅次于子路的弟子。由《颜渊》至《子路》而又到《宪问》,所代表的政治原则不断切实。这一点,还可以与接下来的《卫灵公》《季氏》《阳货》三篇相印证,其出场人物的层次不断降低。杨老师认为,从这个角度来整体把握《论语》下半部,尤其是《颜渊》《子路》《宪问》三篇,逻辑相对来说是比较清晰的,也更便于理解《论语》的主旨所在。

 

 

 

杨朝明先生

 

“慢庐经典读书会”是洙泗书院新推出的公益经典阅读活动,书院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读书理念,围绕儒家经典为中心“以文会友”,力争将学习继承儒家文化与发展创新相结合,挖掘儒家经典的当代价值。接下来,书院也会继续敞开大门,保持每周一篇的进度,继续邀请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共读《论语》。

 

欢迎有志同道一起相约慢庐,共品经典。今后,我们将陆续推出“悦·读”经典书会、“思·享”雅集等活动,在学术研讨、文化交流和国学传承等方面搭建平台,为国学爱好者提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