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道的现代探寻:《四书通讲》新书分享会在浦东图书馆成功举办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09-27 01:15:13
标签:《四书通讲》

中华之道的现代探寻:《四书通讲》新书分享会在浦东图书馆成功举办

来源:“守中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九月二十日丙午

          耶稣2021年9月26日

 

区别于其他常见的“四书”译注、逐字阐释的形式,《四书通讲》以“四书”等儒家经典为中心,以道为纽带,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日用常行之道”,做了全面梳理和阐发。书中对古今、中西、人禽之辨的比较和分析,鞭辟入里,时见胜义,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此书不仅对文史学者有用,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9月25日上午10点,中华之道的现代探寻暨同济大学刘强教授《四书通讲》新书分享会在浦东图书馆2号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各地的一百五十余名读者参加了本次活动。上海跨学科研究所副所长、华师大一附中数学特级教师、《论语》专家刘定一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陆岩军老师,上海浦东图书馆副馆长施丽女士以及守中学堂教务潘静老师等人出席了分享会。

 

 

 

刘强教授从“道”切入,指出“道”作为中华文明的最高范畴,是诸子百家思想及学说共同追寻的自然规律、人间秩序和终极价值。这一“可道”“可知”“可行”之“道”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华文化历来注重生命印证与躬行践履,古圣先贤所念兹在兹的,亦只是一个“道”字。

 

 

 

由南宋大儒朱子所建立的“四书”体系,以其广大而精微的“道学”及孔、曾、思、孟一脉相传的“道统”诸说,对儒家思想的推扩与深化有着重要意义。由“四书”至“五经”,进而深入儒家之“道”的为学次第,可谓是近千年来中国传统士人“立己达人”的必由之路。

 

 

 

随后,刘强教授以《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经历作比,认为“道境”需经由“道”的“窄门”而至,一旦进入,便豁然开朗,无所不通。正如其《四书通讲》“道”路图所示,“为学”“修身”“孝悌”以至“中庸”“治平”“齐家”诸道,彼此串联而义脉相贯,共同彰显于日用常行之间,形成一个圆融广大的“道”的“桃花源”。

 

 

 

而“道”的出口则又在于经典。在古圣先贤的坚守与经典的承载中,“道”的脉络与统绪逐渐明晰,“道”的意义也愈发凸显。

 

 

 

身处中华文化长河中的我们,也应当不时地掬起那来自上游的源头活水,感受“人能弘道”“道不远人”“德不孤,必有邻”的远古而隽永的教诲。

 

 

 

“圆桌讨论”环节由守中学堂青年讲师沈颖越主持,黄玉峰、刘定一和陆岩军三位老师分享了《四书通讲》阅读体会与意见。

 

 

 

黄玉峰老师朗读了《读刘强〈四书通讲〉》一诗,将手写卷轴赠予刘强教授,并现场口占一绝云:魔都竟有武陵人,通讲四书语语新。寻觅世间十数道,还我远古菩提心。

 

 

 

舍我其谁志趣高,守中继绝不辞劳。

 

精研四典成平易,诗酒人生慰寂寥。

 

随后,黄老师特别分享了对“中庸”之道的看法,他认为“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随时而中,无过不及,是极难实现但也值得永远追求的目标。

 

 

 

刘定一老师认为《四书通讲》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的辩驳相当有力,能够帮助读者厘清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但也同时指出该书似乎在“智仁勇”之“勇”的探讨以及与“三纲八目”的交汇上仍有一定欠缺。因此,他希望作者继续在研究之路上勇猛精进,为当下的“四书”研究探索出更为完善的“通讲”思路与范式。刘定一老师认为,“道不远人”,中国人的精神与信仰,终归是要回到孔子,而《四书通讲》也体现了作者对此的坚信与努力。

 

 

 

陆岩军老师认为经典的现代阐释不易,“四书”的通贯解读更属难得。《四书通讲》在“道”的“一贯”中呈现“道脉”,是作者多年深研经典与践行儒道的结果。读最原始的经典,追寻最广大的道,做最现代的人,应当成为当今时代的共识。而这本兼具学术性、思想性与通识性的经典阐释著作,也完全可以成为普通读者了解儒家,走进经典的接引之书。

 

 

 

随后,就《四书通讲》引出的经典阅读与现场读者提出的“双减”政策及少儿经典学习问题,三位老师各抒己见。黄玉峰老师认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当在学生的人格养成,经典能在“学以成人”的道路上提供无可替代的助益。刘定一老师指出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经典的推广与阅读势在必行,能够为学校、家长、学生等各方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作为初三学生的家长,陆岩军老师赞同刘定一老师的说法,他认为家长也需要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努力营造“亲子共学”的家庭氛围。

 

 

 

在读者互动环节中,现场读者与刘强教授及三位嘉宾就家庭教育、经典学习、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