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公冶长》通讲如期进行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08-26 01:53:51
标签:孔子弟子群像、贤人气象

原标题:孔子弟子群像与贤人气象——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公冶长》通讲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七月十七日甲辰

          耶稣2021年8月24日

 

2021年8月21日下午,第五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公冶长》通讲如期进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朝明先生应邀出席。读书会由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魏衍华老师担任主讲,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洙泗书院院长助理宋立林教授担任与谈人。共五十余位专家学者、书院同道、儒学爱好者们通过线上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昭主持。

 

 

 

魏衍华研究员

 

通讲开始后,魏衍华老师首先对《公冶长》篇做了概述。《公冶长》篇是《论语》中的第五篇,主要记载了孔子对古今人物贤愚得失的评论。一到十四章主要是孔子评论弟子、时人的德行;十五至二十五章主要是评论古今人物的得失;二十六至二十八章是孔子自言其志的章节。全篇材料看似有些零散,其实是有内在逻辑的。上篇《里仁》篇的主旨是强调人们近“仁”,本篇承前篇,内容仍以谈论修养仁德为主。尽管孔子仍没有对“仁”下定义,但给了我们描述了一个个具体的的“仁”。综合各种评价,可以透视孔子心目中“仁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魏衍华老师展开了系统通读。

 

“子谓南容”章,谈论的是孔子早期弟子南容。魏老师以“道”为切入点,指出本章南容行事符合孔子立身处世的原则。也就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南容能在国家清平时不被埋没,混乱时能明哲保身,实属不易。且能够依时而动,审时度势来决定自己入仕与否。所以孔子也认为他“可妻也”。

 

“子谓子贱”章中,孔子赞扬宓子贱之德,同时又称赞鲁国多仁人君子。鲁国多贤能的人,正是这种文化环境造就了这么多君子。

 

“赐也何如”章,记载了孔子对子贡的评价。魏老师说,孔子评价子贡为“瑚琏之器”,“瑚琏”本为二物,是指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物。《为政》篇说“君子不器”,公冶长、南容、宓子贱这三个人都是君子,子贡稍稍差一些,是器中之贵者。孔子以此来称赞子贡的才能,认为他可堪大用,但是子贡只具有一方面的才能,似乎尚未达到“不器”的境界。

 

“雍也,仁而不佞”章谈冉雍(字仲弓)。魏老师指出,仲弓热衷于从政,文献中多次记载他与孔子谈论为政问题。本章是孔子借冉雍阐述对仁者在言语方面的要求。“仁”充实于人的内心,必然会表现在人的言语、神态和行为上,所以通过察言观色即可判断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孔子认为,人有仁德就足够了,不需要口才舌辩,而巧言利词、夸夸其谈的人容易搞乱仁义、忠信,很难具备仁德。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章,主要阐释了孔子有隐退想法。魏老师说,这里的“道”是孔子之道。结合孔子生平经历,可推测孔子在“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时,不排除他有过消极隐退的想法。孔子一生心怀大志,希望他的思想学说能为时代认可,但是在“礼坏乐崩”的春秋乱世,孔子的理想很难实现,即便在孔子晚年,天下仍然“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孔子明白这一点,所以偶尔也会产生“乘桴浮于海”的想法。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章,孔子借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位弟子论仁德。魏老师说,孔子对他的亲传弟子的特点都非常熟悉,如数家珍。在长期的相处中,孔子与弟子之间形成一种“拟血缘”亲,即类似于父子关系。《论语》常常通过对话描写来展现孔子弟子的特点,“四子侍坐”章恰恰也谈到这三位弟子。从整个《论语》或者说孔子的遗说来看,孔子很少将人评为仁者。在孔子看来,仁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所以他不轻易许人以仁。子路、冉求、公西华只是具备某些具体的才干,很难说道德修养已达到仁的境界。

 

“女与回也孰愈”章,表现出孔子对颜渊悟性的高度评价。在孔子与子贡看来颜回悟性极高,能闻一知十,是上智之资,这也是孔子深爱颜回的原因。同时反映出颜渊为何能在孔子与诸弟子心目中有着极高位置的原因。对于“吾与女弗如也”这句话,有不同理解。魏老师认为主要集中在“与”上,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以“与”为连词,意思是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另一种是以“与”为动词,表同意、赞同,这里应当是第二种“我同意你的话,你是不如他”。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章,是孔子与子贡在谈论恕道。魏老师认为,本章也谈仁道,恕和仁有差别。子贡此语相当于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当今社会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尊为“道德金律”,被推许为全球伦理或普世伦理。“仁”与“恕”、“无”与“勿”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孔子看来,子贡或许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恕”,但没有办法做到“仁”。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章,说明孔子有不少对“性与天道”问题的深邃思考。魏老师谈到,“文章”是指《诗》《书》《礼》《乐》等文献方面的知识。“性”是人的本性。“天道”指自然界的日新变化之道。在朱熹看来“文章”“性”和“天道”是一体的,其实义理都在天理当中。孔子的思想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他早年思考社会的治理问题,主张积极入世,注重对礼、仁的探求。到晚年,孔子饱经沧桑忧患,不可避免地会深入思考天道、性命之类的问题。孔子晚而喜《易》与这一转变密切相关。

 

“晏平仲善与人交”章,孔子称赞晏平仲善于交友。魏老师认为,“久而敬之”传统上有两种解释:一是久而人敬晏子,一是晏子久而敬人。这里应当去前一种说法人们与晏子交往越久就会对他越敬重,这正体现了晏子善于与人结交的真谛。

 

“子张问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章,评论的是两个人物。在孔子看来“三仕”“三已”等经历表现的是一种忠,而不能称为仁。魏老师认为,这章是论为仁之难,可与“子路仁乎”章参照理解。在孔子看来知,忠,仁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对于“未知,焉得仁”,历代注家有两种理解:一说,知读为“智”;一说,“未知”就是“不知道”,后一种说法更接近孔子原意。孔子说“未知”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十室之邑”章位于篇末,是孔子谈论自己的勤学。孔子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提高修养、培养仁德的途径。孔子对待学习十分认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以学成圣人。孔子好学的事情比比皆是。郯国的国君到鲁国来朝见鲁公,谈论少昊氏何以以鸟名官,孔子听说后,便前往求教;孔子自鲁入周,问礼于老聃;“入太庙,每事问”;向师襄学琴;问乐于苌弘……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并非“生而知之”,只不过“好古,敏以求之”,正因虚心好学,才成就他的博学广识,才能评价他人。

 

讲读结束后,宋立林老师就通讲内容进行点评补充。他认为《公冶长》篇,包含了对古今人物的评点,可以作为“孔门弟子们的群像与贤人气象”。在点评人物的过程之中,也表现了孔子对于仁爱之德的看法。宋老师认为,忠信之德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是天生的,但是“好学”才能把它真正的彰显和完善。人性虽本善,但并不代表善是完善的,这就需要通过学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进入圣域贤关。

 

 

 

宋立林教授

 

随后,在主持人刘昭博士的组织下,专家学者与线上听众展开互动,听众们纷纷提出问题,发表读书感想。对于听众的疑惑,杨老师、魏老师、宋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听众做了细致的交流。

 

 

 

刘昭博士

 

 

 

线上听众

 

在通讲活动最后,杨朝明老师从三个方面对《公冶长》篇进行分析总结。第一,要理解《公冶长》与前几篇的呼应关系。上一篇谈到人首先要“自觉”,通过自觉而觉他,才能把握真正的自己,这一篇通过具体的人来谈这样的问题。第二,要综合理解各章,要把握各章精神,通过文本的表与里、名与实,在始与终、进与退的意义之间,去感知生命的温度,理解生命的意义。第三,《公冶长》篇逻辑清晰,全篇28章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14章谈孔子弟子好像一个整体;后十四章谈历史人物,最后又回到孔子弟子,实际是谈文、行、忠、信。杨老师指出,谈历史是为了谈现实,往后看是为了往前看,是为了观照当下。就像孔子作《春秋》不欲“载之空言”,这一篇也是结合具体的人物,结合具体的事实,阐发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我们在走进《论语》的每一篇时,既要见到树木,更要见到森林。只有看到《论语》的整体或全体,才能更接近《论语》编者的用意。

 

 

 

杨朝明教授

 

“慢庐经典读书会”是洙泗书院新推出的公益经典阅读活动,书院始终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读书理念,围绕儒家经典为中心“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力争将学习继承儒家文化与发展创新相结合,挖掘儒家经典的当代价值。接下来,书院也会继续敞开“大门”,保持每周一篇的进度,继续邀请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共读《论语》。欢迎有志同道一起相约慢庐,共品经典。

 

今后,我们将陆续推出“悦·读”经典书会、“思·享”雅集等活动,在学术研讨、文化交流和国学传承等方面搭建平台,为国学爱好者提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