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作者简介:杨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十四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八德诠解》等学术著作20余部。 |
《论语·八佾》
——明礼知理,为国以礼
作者:杨朝明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七月初四日辛卯
耶稣2021年8月11日
杨朝明老师
作者简介:杨朝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各位同道,下午好!通讲《八佾》篇之后,我想大家一定对这一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像刚才的提问与交流所体现出来的,大家对《论语》的了解与认识可能不太一样,实际上,我们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这就是经典的“常读常新”。每一次读《论语》,我们都能体会出来一点,这就是看起来其中的每一章说的都是具体问题,但当我们把各章连篇在一起时,都能从这些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内在的精神与意义来。
《八佾》篇也是这样。《八佾》是《论语》中的一篇,是《论语》中的第三篇,位于《为政》之后、《里仁》之前。我们之前思考《论语》整部书,会想到不少相关问题,例如《论语》的编者是谁,他为什么这样编纂《论语》?面对浩瀚的孔子遗说,《论语》编者是怎样选编的?他是随意堆砌还是用心编排的?根据我的思考,当然《论语》是编者非常用心编纂而成。那么,为什么《八佾》作为第三篇,放在《为政》之后呢?“为政”就是“为正”。为正,就要合理,就要合礼。为政,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章法,就是“为国以礼”。社会国家的管理,要有具体的社会结构、政治架构、运行规则,要有国家、社会的治理方略与方式。如果让我们去管理一个邦国、企业或是学校,我们怎么去管理?难道不应该首先思考这些相关问题吗?
国家与社会管理,最紧要的就是规则与秩序,也就是礼。《八佾》篇通篇讲礼,《为政》篇末章“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实际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它也开启了第三篇关于“礼”的讲述。《为政》篇最后两章谈的是礼,分别讲礼制与礼仪的问题,而《八佾》篇则是具体地来谈礼的问题。正如孔子施教,成就人的德性,方法之一就是“观之以礼乐”,一个人若要成为有德的为政者,就必须知礼明礼,必须懂得礼,要为国以礼。《八佾》篇就谈了礼的制度、礼的仪式以及礼的精神实质。
《八佾》通篇讲礼,核心讲把握礼的精神实质,所以开篇第一章就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不论是祭祀的规定还是任何一种礼仪,包括前面谈到的夏商周三代之礼的关系、“周监于二代”的制度,无不在昭示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离开礼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什么是“礼”?刚才立林谈到“礼者,理也”。礼仪的“礼”也是道理的“理”,理解“礼”一定要把握其中的“理”。无论是制度还是仪式,都有特定的礼的内涵,所以“八佾舞于庭”章谈的实际是礼的本质意义、礼的内涵。违背了礼的原则,礼还有意义吗?比如说“三家者以《雍》彻”,孔子为什么觉得三家这种行为不合适?三家作为鲁国的大夫,他们祭祀自己的祖先时是不是应该按照周代制度,是不是应该遵从大夫的礼仪标准去祭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身份,有特定的社会角色,也就理应按照这种身份与角色践行的行为方式与规则,遵守自己应当遵守的法度。
到了“林放问礼之本”章,就谈到了礼的根本。这是说礼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礼。只徒具礼的形式,仅仅只有礼仪而不顾其内涵,这就不是真正的礼,就失去了礼所应有的意义,就违背了礼。《礼记》的《曲礼》开头就强调“敬”,说礼“毋不敬”。礼要表达敬,礼仪要符合礼义,要符合时中之道。要把握好礼的内在精神,我们必须在这一层面去理解《八佾》篇的价值意义。既然是礼,就一定有其规则。有了规则,也就应当自觉遵循。礼,实际上相当于我们每个人行动的规矩、规则和底线,逾越了底线就不合“理”。另外,我们要好恶有节,否则就要出问题。这就像《礼记·乐记》所说的:“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想做什么就做、随心所欲是不行的。既然有礼,就应当使之成为界限。礼就是度,就是底线、红线,我们就该去遵守这个底线;礼既然是原则,我们就该去遵守这个原则。我们必须在心中筑起道德的堤防。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能守礼,必须有仁德。仁德就是教养、修养,谈再多的道德,再多的礼,如果内心没有遵守礼的自觉,礼在心中一文不值的话,就不可能真正守礼。所以才有《八佾》中孔子关于“‘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的评说。如何去表达内在的“敬”,如何去追求外显的“和”?要“致中和”,就要让礼在心中扎根,把握礼的内在精神,最后才会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看起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好像是讲仁和礼的关系,实际上是讲礼的内在意义,讲理的人就是讲礼的人,人能自觉循礼而动,也就是有仁德的人。人的仁德修养就表现在自觉守礼,表现在彬彬有礼。如果离开了礼的内在意义,就是“礼存其仪而失其义”。如果片面注重仪式,往往就缺失礼的内在意义,就成了孔子批评的“奚取于三家之堂”,就“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违背了礼的内在原则,失去了礼的根本。
本篇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章,是讲礼的本质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处在单位、家庭和社会中。家庭中有父子、兄弟关系,工作单位中有上下级关系、君臣关系,社会中有长幼关系。尊长可以理解为君,在单位中上级可以理解为君,家庭中父母长辈都可以理解为君,对于这些“君”,我们都应该去“尊”。礼应该在内心深处,变成一种自觉,是内在的东西。如果心中无礼,那么,家庭秩序、工作秩序、社会秩序都将无从谈起。
“君子无所争”章谈到了“射礼”,实际上谈的就是养成一种平和中正的心态,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很多事就做不好。射礼是一种礼,它彰显的道理就在这儿。还有“季氏旅于泰山”的问题,泰山到底由谁来祭,山川由谁来祭,怎么样祭祀等等,都是有规则的。为什么孔子感慨“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季孙氏作为鲁国大夫,如何去理解泰山之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那时候人们的心目中,泰山的意义非同寻常,具有神圣的地位。泰山是连接天上与人间的中介,通过祭祀可以上达天听,得到上天任命,于是“天子”才作为天之子,得以代表上天来管理人间,这就树立了无上权威。
“巧笑倩兮”章,孔子表扬子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实际上谈的也是对于礼的本质理解的问题。“礼后乎”,则恰恰突出礼的意义。还有“祭如在”章,这个“如在”很有意思,试想,“如在”是“在”还是“不在”?所以这个“如在”有点“妙不可言”。在《孔子家语·致思》篇的记载中,弟子子贡向孔子请教去世的人有没有觉知,丧祭之礼的意义何在,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深思。我们如何对待祭祀的对象,在祭祀先人时,他们是否真的会出现在我们心中?为什么《中庸》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这里同样也出现了“如在”。在《八佾》这一章,孔子为什么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如在”的意义就是:心中在,逝者就在。
人在做,天在看,违背天理的事情不能做。否则,因此而获罪,谁也救不了你。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谈的是祈祷有时是不管用的。“获罪于天”祈祷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不可欺天。那么,天在哪里?这就要问问我们的内心了。所谓扪心自问,其实就是叩问良知。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不懂之处就要问。“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说的也是这个问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则是关于中道的问题。《学而》篇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内在的恭敬,讲的还是本质的问题。君臣之间是礼的问题,“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讲的是到底应该怎样做,都是关于内在精神的把握问题。
“管仲之器小哉”章,以管仲之事谈礼,这是通过具体的情况谈礼。《论语》中孔子谈到管仲至少有四次,孔子对管仲基本上是表扬的。至于管仲是否真的知礼,其实管仲也存在违背礼的情况。管仲是贤人,但不是圣人。当《论语》涉及到历代圣哲、涉及到孔子评价的人物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去理解,去把握。管仲有功,辅助齐桓公称霸,功莫大焉。孔子表扬管仲,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但“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孔子主王道,管仲助霸道。
本章记孔子谈“乐”: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孔子儒家重礼乐,孔子也精通乐。孔子讲王道,求王政,他谈“乐”,类似于他谈《韶》乐的尽善尽美。不言而喻,越有格局的人越有境界,越容易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纯化人的心灵的。美的东西不一定善,美和善的统一才是最好的追求。
总之,我们守礼,就一定要把握礼的内在原则和底线。否则,就会产生问题。本篇末章记述孔子之言用意深刻:“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实际上点明了社会祸乱之源。“居上不宽”,在上位的人如果不宽厚,就得不到尊敬;“为礼不敬”,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主敬,就可能无所不为;“临丧不哀”,在上位的人如果心中无哀戚,就无法令“民德归厚”。世界上任何东西都离不开爱和敬,礼就是培养我们的敬。可见,自始至终,还是在谈礼,也就是说,我们做事行礼,一定要把握礼的内在实质。
总的来说,这一篇是从总体上来谈礼,谈为国以礼、为政以礼、为家以礼等等问题。既然我们形成了社会,那么人与人之间相处就必须要有礼的原则、规则和准则,我们离不开礼的规则,只有把握其中的精神实质,才能把握礼的内在精神,才能在家庭中、工作中、社会中成为真正有德的人。一个有德的人一定是守礼的人,守礼的人一定是能把握礼的内在精神的人。
责任编辑:近复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