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老师在《论语·为政》通讲的分享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08-07 12:11:57
标签:《论语·为政》、宋立林

宋立林老师在《论语·为政》通讲的分享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六月廿六日甲申

          耶稣2021年8月4日

 

 


宋立林老师

 

非常高兴,我们今天又来了好多位新朋友,这说明我们的活动取得了大家的认可与支持,在此我代表书院,向各位同道、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上周六在这里,举行了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通讲的启动仪式,《论语》首讲是非常成功的,这也证明我们的活动形式基本上符合大家对于文化的一种需求。

 

常读常新是经典的一个重要特征,《论语》作为一部经典每一遍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尤其是和各位同道一起读,互相交流,互相切磋,这对于增进我们对经典的理解,开拓思路、视野,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问讲究切磋琢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我们书院做读书会,就是构建一个读书共同体。既然大家对于经典,对于传统文化抱有热情与兴趣,我们一起推动共同体的所有成员,能够在学习经典的路上,越走越远,收获更多。对《论语·为政》篇,我有几处补充的地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章的断句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北辰”后面的逗号有无。对于治国之道,我们现在经常讲两个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其实它们的主体是不一样的,儒家讲德治,但德治的主体并不是人民,而是为政者,通过为政者的德行来形成一种感化,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力,实现无为而治。孔子讲无为而治,是讲为政者的修己以敬,二者是互相联系的。

 

关于孔子删诗的问题,司马迁讲:“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有些人诋毁孔子,说孔子删定六经,从三千篇到三百篇,是文化上的莫大损失。但我们要知道,诗书的散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孔子不整理《诗经》,经过周代衰败和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三百篇也不可能留下。而且要明确一点,孔子并不代表官方,他设立私学,自己编撰教材,并不影响其他文献的流通,换言之,如果没有孔子编订选本,恐怕这三百篇也无法留下。实际上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问题,应该秉持一种温情与敬意。“思无邪”中的“思”在《诗经》原文中是一个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并不是今天所说思想的意思,大家想一想,如果孔子用的是原意,此处就是无邪的意思,其实也可以讲得通,无邪还是指它的内容,未必是断章取义,当然在古代引用诗句并不一定按其原本意思来,我觉得这样是可以讲通的。

 

《为政》篇从第五章到第八章都是在谈“孝”,但同样的问题,孔子针对每个人的特性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因此这个结论具有针对性。但是这个回答针对的是某一类问题和现象,而且孔子针对每个人问题的回答又具有普遍性,超越性,它超越具体时空的限制,对各个时代、各类人都具有启发。我认为“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其”是指“子女”,真正的孝是让父母只担心会不会生病,而不让父母担心你会为非作歹。

 

“君子不器”是非常能够代表儒家君子观的内容,任何一个器物,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器都有本身所赋予的功能,功能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孔子并没有否定器,儒家从来没有否定器的价值,一个人在成为君子之前首先要成器,要具备基本的能力。第二步是要成大器,从大器到不器,是一个超越否定之否定。不是说君子不器,人就能什么都不学了,光注重自我的修行与道德,那是不可能、不实际的,所以我们在理解它的时候,不能拘泥于器的具体功能,而是要超越这种具体的能力,超越具体的功能。

 

就“十世可知也”章,这里“礼”可以诠释为文化,故这章我认为是孔子的文化观,不同时代的文化不应该是革命式的推倒重来,而应是因革损益。我们所说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实本质与因革损益是一致的,创造性转化是指历史上本有的东西用时代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已有的东西换一种形式。创新性发展是指根据时代需求,把历史中不存在的东西顺着文化的基本精神创造出来,发展不是对文化基本精神的割裂,而是延续。中国文化讲孝道,它内在于历史和实践之中,因此我们尊重历史,重视历史,人最高的信仰就是对历史的绵延,“因革损益”这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我一直在思考这最后两句有没有内在的关联。我认为《论语》经过了一个精选精编的过程,所以编者把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删除了,只留下这样两句话,表面上看这两句话是不相衔接,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应该是对为政者提出的两方面要求。儒家非常重视祭祀,”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在整个礼仪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吉凶军兵嘉,吉礼就是祭祀之礼。祭祀是整个礼乐文化中内核性的东西,它维系着中国人的信仰。既然是信仰,就具备它的严肃性。那么严肃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非其鬼而祭之”,“鬼”指的就是去世的祖先,所以不能乱祭祀。乱祭违背了祭祀本真的一种要求,是对于鬼神的一种谄媚,这就是德行和风气的败坏。

 

《论语》是精选精编的一部经典,在编书过程中,将很多背景资料都删除了,因此理解起来难免会遇到困难,故需要大家通过读书会提出问题,一起思考。

 

(本文据7月31日活动现场讲述整理)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