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和辻哲郎(日本)《孔子》,杜泽逊教授在《孔子》新书发布会上做精彩演讲
          
来源:中国孔子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六月初九日丁卯
          
          耶稣2021年7月18日
          
          
7月1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上海古籍出版社举行新书发布会,推出了和辻哲郎(日本)所作的《孔子》一书。作者将孔子与“四大先哲”做比较,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研究孔子,令人耳目一新。该书得到了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浙江大学傅杰教授的一致推荐,广受读者好评,反响热烈!中国孔子网予以了现场报道。
          
          
7月17日上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磅活动《孔子》新书发布会在济南书博会现场5号馆舞台区举行。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教授杜泽逊围绕孔子的两个弟子——闵子骞和颜回,做了生动有趣的主题演讲,并对新书《孔子》的精彩之处进行了点评。
          
          
此次中译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首次推出。
          
          
【附录】
            
          
          
          
书名:《孔子》
          
作者:[日]和辻哲郎著刘幸译陈玥校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内容简介】
            
          
该书是日本著名哲学家和辻哲郎研究孔子的专著,作者精通东西方哲学,被誉为“日本比较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
          
          
书中提出了“人类的教师”的概念,将孔子与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等先哲做比较,并分析了“世界四圣”为什么会成为圣人;梳理了四位先哲的传记,重点对与孔子相关的史料,如《孔子世家》《孟子》等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中的不可信性;此外,作者从《论语》原典出发,对这本书的成书早晚、编排次序、语录体特征进行了分析,重新考察了有子、颜渊、子路等重要人物。
          
          
总之,这是一本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经典小书,有宏观的世界文化比较,有敏锐的深刻洞察,也有充满哲思的人生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形象。
          
          
【作者简介】
            
          
和辻哲郎(1889-1960),日本近代哲学家、伦理学家、文化史学家。191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先后担任东洋大学、京都帝国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与西田几多郎并称“双璧”。生前为日本学士院院士、日本伦理学会会长。1955年获日本文化勋章。有代表作《风土》《古寺巡礼》等。
          
          
刘幸,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日本广岛大学博士。有《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杜威家书》等多部译作,以中、英、日三语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名家推荐】
            
          
中国古礼最重“天地君亲师”,孔子是其中的“师”。作者从《论语》研究这位“老师”,有四个切入点:一是与世界级的其他“老师”做比较,二是把《论语》当这位“老师”的传记读,三是分析《论语》的“地层叠压”,四是从语录体把握其形式特点。这四点,除第三点存在很大难度,方法可商,其他都是阅读《论语》的不二法门。
          
          
——北京大学李零
          
          
在对《论语》进行文本梳理、语句分析的同时,作者还以诗人的眼光来欣赏《论语》,以哲人的心灵来体悟《论语》,而这样的眼光与心灵,在诗人哲学家和辻哲郎的身上获得了有机的统一,也在他的这本不同凡响的《孔子》中获得了充分的展示。
          
          
——浙江大学傅杰
          
          
这本小巧精致的名著,基于欧洲的古典语文学方法,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进行了解读,并对其成书过程进行了明快的分析。全篇视野宏阔,处处闪耀着天才的知性光芒。如此文质兼备的文章,能给人一种阅读最上乘推理小说般的乐趣。
          
          
——日本知名人类学家、千叶大学名誉教授大室干雄
          
          
和辻哲郎写孔子,不像一般的汉学家那样,陷入考订训诂的汪洋,而是轻骑快马,径直向核心问题奔去。在他看来,孔子与苏格拉底等人比肩,被誉为“世界四圣”,不是因为他们在世时获得了多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因为他们所讲述的人伦之道,凝结成了日后各个社会的轨范,塑造了所有的后来人。
          
          
——本书译者刘幸
          
          
【荣誉奖项】
            
          
深港书评6月好书周榜
          
          
百道网2021年6月好书榜
          
          
探照灯书评人2021年6月“十大非虚构翻译好书”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宋立林】在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论坛闭幕式的总结发言
【下一篇】重磅!中国网儒学频道上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