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刚】谈谈儒家的德性与事功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1-07-15 17:23:00
标签:事功、儒家的德性

谈谈儒家的德性与事功

作者:张国刚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杨国宜老师又要出版新书了。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收入杨老师的若干论文,分为引论与正论,主要内容是论述张浚、张栻父子的事迹和功业。他们不仅是南宋的名臣,而且是杨老师的四川老乡。

 

张浚(1097-1164)是唐朝岭南节度使张九皋的后人。九皋有一个哥哥叫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宰相。其远祖更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的开国功臣张良。只因七世祖唐末将军张璘(?-880)随唐僖宗入蜀,于是后代就成了四川人。

 

张浚之子张栻(1133-1180),是与朱熹(1130-1200)、陆九渊(1139-1194)齐名的南宋理学名家,曾主持湘江两岸的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致力于理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还曾出任袁州(江西宜春)、静江(广西桂林)、江陵(湖北荆州)的知府。

 

杨国宜老师致力于宋代历史研究,早年以研究宋代经济史知名,耄耋之年,老当益壮,更及于宋代人物、学术和思想,成果卓然,令人感佩。

 

这本论文集聚焦于“事功学派”,特别值得重视。

 

一般人看儒学精神,都强调其德性主义。儒家重视修德,所谓“以德治国”是也。殊不知,从孔子以来,注重事功也是儒家老传统,尤其是对于评价领袖人物而言,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具有关键意义。

 

《论语·宪问》提到子贡、子路质疑管仲的道德品格。二人的理由是,管仲与召忽辅佐公子纠,公子纠在争夺齐国君位中失败被杀,召忽死难,管仲却转身去辅佐公子小白。“管仲非仁者欤?”孔子坚定地回答说,“如其仁,如其仁”。孔子的理由是,“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孔子的着眼点就是管仲帮助齐桓公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业,保护了华夏文化以及包括他在内的民众的福祉。

 

孔子而下,儒家追求修齐治平,虽然孟子、荀子有重视道义和重视礼治的分别,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否定事功(民生福祉)在儒家治国理论中的目的性意义。

 

《资治通鉴》收录了子思(孔子嫡孙)的一些故事。子思向卫侯推荐将军苟变,其才能可以带领战车500乘。春秋战国的战车一乘,最多可以带兵70余人。能够指挥500辆战车、数万大军的,必然是大将。可是,卫侯连忙解释说,苟变诚然有军事才能,但是品行有瑕疵。他曾经在征收赋税的时候,白吃了人家两颗鸡蛋,所以废而不用。子思对此大不以为然,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资治通鉴》卷一)

 

子思的话道出了两点道理。第一,选拔人才要取其长,容其短。唐太宗就说过,人之行能(才能、品行),未必兼备。第二,现在是非常时期,大争之世,对于急需人才,更应该有包容心。苟变虽然曾吃了民家两个鸡蛋,毕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应该用其长才。反对在用人问题上有道德洁癖。这种思想也是从事功上立论的。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则是对于诸子百家的整合,本质是“霸王道杂之”,或者叫儒表法里、德主刑辅。南宋朱熹批评时论“舍治心修身而喜事功”,批评陈亮“义利双行王伯(霸)并用之说”,未必摸到了儒家的真谛。

 

儒家在德性主义的同时,也强调事功,即所谓修齐治平。如果说修、齐追求内在的德性,那么治国、平天下无疑就是建功立业,造福于民。到了宋儒,就叫做“内圣外王”(语出《庄子》)。宋代特别是南宋士人“得君行道”思想(参见《朱熹的历史世界》),分明就流露出对于功业的无限向往。但是,理学家与实干家还是不一样。著名浙东事功学派代表人物陈亮(1143-1194)曾经与朱熹往复辩难,分歧并不小。可见,研究宋代的事功学派的理论与实践,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细节研究。杨国宜老师的这本书,就为此做出了新贡献。

 

笔者四十多年前,得闻先生謦欬,学习唐宋历史。今先生新著付印在即,奉命作文如上,实不足以光扬先生大著之要义于万一也。

 

(本文是为杨国宜教授《张浚张栻创建南宋事功学派论文集》所写的序言,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