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东】《论语》与我生活的一部分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1-05-10 15:20:43
标签:《论语》

《论语》与我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杨润东

来源:“书院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三月二十日己酉

          耶稣2021年5月1日

 

编者按:2021年春季学期开设的《伦理学与生活》通识选修课上,兰州交通大学杜华伟老师以儒家经典《论语》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与学生一起诵读《论语》相关篇章,一起探讨《论语》中的孝道、好学、仁义等思想,一起立志在学习经典中修身养性。结课论文是学习《伦理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孩子们在这份手写作业中记录着自己的上课经历,表达着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评价,透露着对任课教师的认可与感谢......

 

《论语》与我生活的一部分

 

杨润东

 

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要离开大学校园了,这是我参加的为数不多的线下选修。大一的时候上过一次线下选修课,然后就是这门《伦理学与生活》了。

 

 

 

因为个人原因,在高中没有对传统文化过多地投入,同时加上环境的原因,在生活伦理方面又有所欠缺,因此就选择了该课程,也希望能在选修的同时适当学习东西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因为专业课程还有外语学习的压力,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是特别好,下意识想通过这类课程来调节心态。

 

 

 

因为外在原因,原本八周的课只上了七周。其实七周也过得非常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结课了。第一次来上课看了课程表以为是男老师,结果让人想不到是位女老师。

 

 

 

第一节课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坐在第一排,就被老师叫了起来为大家诵读《论语》第一期的内容,因为好久好久没有在课堂读过文学类的作品,当时读完我的脸唰一下子就红了,感觉当时脸非常烫。

 

 

 

但到后来觉得这门课的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每个同学都在积极分享他们对于《论语》当中某一句话的理解与认知。但很遗憾,我原本想遇到一篇能引起共鸣的句子来分享,可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错过了发言的机会。

 

 

 

那么,这次我就用书面的方式来分享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段话: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首先这句话直译过来是:“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难去学的,又是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学的,这种就是下等的了。”

 

 

 

因此孔子也将学习分为三个境界,他从“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的角度出发,将获得知识的方式分为三种不同境界,即“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这三个境界由高到低、由难到易的顺序排列。

 

 

 

所谓“生而知之”就是指生来就知道,不必经过学习。这种人生来就具有某种天赋,在某方面可以无师自通,我们称这种人为天才。历史上,有许多文官或平民并没有学过兵法,但他在军事上也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这就是天赋异禀,比如太平天国杨秀清,本身是个没读过书的烧炭工,更没有学过兵法,但是史书记载他指挥作战“暗含兵法”,可见他是个军事天才。

 

 

 

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文中的方仲永就是一个“生而知之”的天才,他长到五岁也未见过书写工具,然而有一天向父亲索要这些东西,一眨眼的功夫写了四句诗,还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作的诗,文采和道理都有令人称道之处,这就说明他在这方面有天分。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的确可以生而知之,但毕竟是少数。

 

 

 

“生而知之者”的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大多数人都处在“学而知之”与“困而学之”的境界。“学而知之”是说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幼性。孔子从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说,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懂得很多东西,是因为自己的后天努力。“学而知之”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境界人人可以达到,就看愿不愿意。

 

 

 

“困而学之”是说平时用不到的时候就不学习,等遇到困难,要用这方面的知识了,这才返回去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都是需要积累的。知识不能到用的时候才去学习,这样做时间仓促,效果不好。

 

 

 

“困而学之”虽然不如“学而知之",但在遇到困难通过学习来解决,这种态度还是可取的。如果遇到团难还不知学习,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才真正可怕。由此可见,“生而知之”虽然得天独厚,但仍然需要通过“学而知之”来巩固或加强,再不济也要做到“困而学之”,否则天才也会变成庸才。

 

 

 

通过对这句话的解读,现在我想通过这句话来分享和回忆一下我的三年大学是如何度过的,是如何从“困而不学”到“困而学之”再到“学而知之”的一段过程。

 

 

 

我是2018年入的学,刚来学校因为环境与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紧迫的环境变得宽松了起来,因为之前我是一个比较散漫的人,第一学期便沉浸在了学习以外的所有地方,上课不听课,课后的作业也基本是抄,也就进入了所谓的“困而不学”的状态,这样浑浑噩噩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学期,好在最后考试,一是由于试题简单,二是最后一段时间的约束,让自己悬崖勒马了回来,没有挂科,就这样结束了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的寒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自己也说不上来,可能是自己血液里流淌着不屈、不认输的韧劲吧,我觉得我必须做出一些改变。因此我从学习英语开始,以通过英语四级为目标。

 

 

 

起初的几天人往往做事是比较兴奋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也不是很久,由于之前背的单词遗忘了,或者坚持的过程比较枯燥,一度严生了想放弃的念头,但好在坚持了下来。一点点、一步步大概坚持了四个多月,六月中旬开始考试了,考完试的当天下午我就对了答案,因为想知道自己是否通过努力与坚持取得进步,但很遗憾,往往事与愿违。

 

 

 

于是我又开始第二次准备,每天背单词、练听力、刷视频,周末去辅导班补课,现在回想起来依然五味陈杂,无数的夜晚失眠,洗完头后水池里掉的无数头发质疑着我的坚持与执着,词汇过了一遍又一遍,真题做了一套又一套,以为自己准备的已经是无懈可击了。

 

 

 

考试再一次来了,考完后的自己十分忐忑,我又忍不住对了答案,结果晴天霹雳,感觉又有点悬了,但我调整了心态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度过着每一天,成绩出来之前还是照常背单词、练听力,到了出结果那天我通过了分数线,只记得看到成绩的一瞬间整个手机屏幕已经被泪水打湿,这也是第二个阶段“困而学之”。

 

 

 

然后突如其来的疫情就爆发了,开学进入了无限期的推迟阶段,那段时间在家里疯狂学英语以准备六级,开学后的第二学期刚来不久就进行英语考试了,结果令人差强人意,又没过。晚上我和室友去爬了座山,让自己平复了下来就又开始准备,无时无刻不在学英语,第二次考六级就过了。查成绩那天还是在家,同样的时间点,同样的场景,只是这次眼泪没有流下。

 

 

 

到现在我已经准备考雅思了,同时也不全把时间与精力放在学英语上,有时间还会看会儿金融、投资、思考方面的书来提高自己的认识,一次次的成长磨励与失败已经让我变得坚不可摧了。

 

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学而知之”的阶段了!

 

 

 

作者简介:

 

杨润东,兰州交通大学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爱好健身篮球、投资学。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