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浅谈《论语》在现代社会的实用性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1-05-06 01:14:31
标签:《论语》、实用性

浅谈《论语》在现代社会的实用性

作者:张英

来源:“书院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三月十二日辛丑

          耶稣2021年4月23日

 

编者按:2021年春季学期开设的《伦理学与生活》通识选修课上,兰州交通大学杜华伟老师以儒家经典《论语》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与学生一起诵读《论语》相关篇章,一起探讨《论语》中的孝道、好学、仁义等思想,一起立志在学习经典中修身养性。结课论文是学习《伦理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孩子们在这份手写作业中记录着自己的上课经历,表达着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评价,透露着对任课教师的认可与感谢......

 

浅谈《论语》在现代社会的实用性

 

张英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纲常伦理的国家,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而《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代表,它里面的道理更是有很多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是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

 

 

 

当然,它不仅仅是适用于封建社会,它也会在发展中与时俱进,在具体不同问题面前有不同的作用。

 

 

 

《论语》中不是只有深不可测的大道理,里面都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也就是他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

 

 

 

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则说仅仅用《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就能治天下。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在人际交往之中。同样,在政治上,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处理上,都是同样适用的。

 

每一个国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失,那么也就不应该去破坏其他国家的利益。近期,日本政府决定将核废水排放到海水中去,这样是可以暂时解决日本的环境问题,但是这会破坏海洋环境,并且在五十七天内将污染大半个太平洋,同时也就会危害到其他国家。这种做法是极其不科学,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他们应该寻求更加可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论语》中很多言语都与仁义礼智信有关,教人修身是它的主题。“仁”的核心思想应该是“仁爱慈善”;“义”的核心思想应该是“正义奉公”;“礼”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尚礼守法”;“智”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崇智求真";“信”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诚实守信”。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就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之中,应该具备好的品德,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只是《论语》中对人的道德问题规范的一个例子。《论语》中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它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有人说《论语》中包含着一些封建时期的固执思想,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但是当我们主动抛弃那其中的愚孝愚忠思想,它里面真的是有很多我们依旧可以学习的亮点。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法治为主的社会,尽管已经与之前的封建社会不同了,没有了之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的束缚,但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古今,我们都应该重视自我修养,自我品德的修行。

 

同时,政治上的问题也是《论语》中一些经典可以解释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不无道理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在亚信第五次峰会上引用《论语·学而》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来强调:新形势下,亚洲国家要坚持既定目标,共迎机遇、共对挑战,携手开创亚洲安全和发展新局面。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纵观现今社会,《论语》被运用在很多方面,教育、管理、人际交往、政界更甚至是联合国都在从《论语》中选择标语,所以说《论语》这本书是与时俱进的,是有生命力的!它是可以在这个现代社会继续发展的!

 

 

 

作者简介:张英,兰州交通大学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爱好摄影、听歌、看电影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