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王阳明》在央视热播 传统文化鲜活化的成功尝试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1-03-28 10:34:35
标签:传统文化鲜活化、纪录片《王阳明》

纪录片《王阳明》在央视热播   传统文化鲜活化的成功尝试

来源:《浙江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二月十三日壬申

          耶稣2021年3月25日

 

 

 

本周,浙产纪录片《王阳明》正在央视热播。该片通过精彩的演绎、准确的史实、严谨的求证,全景式展示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部纪录片由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指导,浙江省委宣传部总出品,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并联合宁波市委宣传部、绍兴市委宣传部、余姚市委宣传部共同投资出品,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这是国内首部展现王阳明传奇人生和心学思想的纪录片,引发了各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热烈反响。纪录片播出后,不少宁波市民还特地赶到王阳明故居实地参观。

 

王阳明是浙学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圣人。他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是历史上的全能大儒。更重要的是,他创立了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手段的“阳明心学”。盛行几百年,阳明心学强大的生命力和实践意义影响至今。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纪录片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该片导演吴琦表示,拍摄这部纪录片,梳理关于王阳明的人生历程,阐释其心学思想演变历程以及核心要义等,就是为了向观众呈现一个真正的王阳明,同时与现实生活接轨,探讨王阳明以及阳明心学在当下的意义和价值。

 

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该片采用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创作手法,主演辛柏青在其中既要作为一名演员,通过史料进入角色,又要扮演王阳明本人,“重走”王阳明的生命轨迹,更重要的是,他还代表当代公众对王阳明和阳明心学进行了一次追寻探访。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吴琦认为,这次纪录片拍摄不是从纸堆里捞资料然后复制黏贴史料来讲故事,而是通过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把当下的人和故事融入片中,在同一场景下呈现古今之间的瞬时穿梭,创作团队希望能用这样的整体架构来证明,王阳明和阳明心学在今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当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据悉,为高质量呈现这部纪录片,创作团队在2019年11月就启动了筹备创作工作,前期还邀请了相关研究专家多次召开线上线下剧本研讨会。2020年5月3日正式开机后,摄制组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辗转北京、浙江、江西、贵州等地,通过多重考证,勾勒王阳明的人生轨迹,探寻阳明心学思想。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僵死的学问,而是鲜活的、多元包容的。浙江大学教授董平认为,纪录片《王阳明》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把王阳明的人生轨迹以及他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明德亲民”等思想外化出来,把王阳明还原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让观众更加贴近他、了解他。

 

“我认为,王阳明和阳明心学对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有启示。”董平表示,“知行合一”在今天仍有非凡价值,它的要义就在于告诉大家,我们要抵达梦想,就得把所思所想真正落实、体现到行动中,这样才能达到内外一致、人格统一。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郑显理对此表示赞同,他以第一集所讲述的王阳明少年至青年期间“五溺”故事为例,“他的成长经历与当下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相似的,这也证明了要有知行合一的精神去践行,才能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

 

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该如何在思想上不忘初心,在行动上砥砺前行?对此,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项溢煦认为,纪录片中生动展现出的王阳明的一生恰恰做了很好的回答,所谓的“困”,并不是生命与精神的囹圄,而是通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必经阶段。当前,我们更应该在生活实践中发扬阳明心学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力量。

 

“站在时代的风口,我们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前行指引方向、启迪智慧。”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研究生何悦表示,看了纪录片后非常激动,王阳明历经的“五溺三变”,是一个寻求理想现实出路的过程,也是一个以理想批判现实的过程,“今天我们仍能从王阳明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