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船山书院:弘扬船山遗韵 谱写爱国华章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道场系列
发布时间:2021-02-26 00:49:28
标签:船山书院、船山遗韵

船山书院:弘扬船山遗韵 谱写爱国华章

作者:王萍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正月十三日癸卯

          耶稣2021年2月24日

 

船山书院是一所为祭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而设立的书院。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衡阳人,早年曾多次参与抗清斗争,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下著书立说,世称“船山先生”,其学说博涉经学、史学、哲学、天文、地理、文学等,体大而思精,备受后人推崇。

 

清光绪初年,在时任湖南督学朱逌然的倡议下,多位衡阳士绅集体捐资于衡阳南城外兴办了“船山书院”,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首个以“船山”命名的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祖籍衡阳的兵部尚书彭玉麟虑及船山书院面积狭小、环境嘈杂,“殊不足以安弦诵”,将书院迁到了环境清幽、风光秀丽的东洲岛,即如今的船山书院所在地。船山书院是清末民初船山思想的研究与传播中心、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学风浓郁、人才辈出,在清末书院当中独领风骚。

 

潜心笃志弘扬船山遗韵

 

船山书院因船山先生而建,依船山思想而存,它凝聚了衡阳士绅追慕乡贤的拳拳之心,也契合了文人学子探究船山学说的迫切需求。早在创立之初,船山书院就确立了“讲明夫之之学”的办学宗旨,聘请“学问名望素优之士”到院中讲学,但受地域、生源等条件限制,彼时书院声名未显。光绪十七年(1891年),船山书院迎来了新任山长王闿运,这位当世名儒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船山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掀开了船山思想研究的新篇章。

 

王闿运早年便阅读过船山著作,对船山先生极为尊崇,在执掌船山书院期间,王闿运更是秉承书院办学宗旨,身体力行弘扬船山遗韵。每逢船山先生祭祀日,他都要亲自带领书院师生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并且在仪式上讲述船山先生生平事迹,称颂船山先生崇高气节,告诫广大师生谨记先生之教。此外,王闿运对船山著作也有着深入研究,其著作《湘绮楼日记》当中保存了大量的研究札记和心得。在王闿运的推动之下,船山书院很快成为了清末研究传播船山思想的核心机构,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培养出了谢彬、周逸等多位在船山学说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除了研习船山学说之外,船山书院还对船山著作进行了整理刊刻。光绪十三年(1887年),船山书院曾将两江总督曾国荃捐赠的《船山遗书》板片进行了修补翻刻,同时新增刻本6种。光绪十九年(1893年),船山书院再次投入巨资将《船山遗书》重刊,为船山著作的保存和船山学说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而经过船山书院多年不懈的努力,船山学说的社会影响力也得以迅速提升,最终成为湖湘文化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不拘一格造就栋梁之材

 

船山书院是船山思想研究史上一颗璀璨明珠,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清朝末年,传统书院逐渐由私学改为官办,教学方式也从曾经的自由讲学转向了科举应试教育。而作为清末书院之首的船山书院,不重科举之学,以研习船山思想为务,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立的办学道路。

 

在办学过程中,船山书院承袭了船山先生不拘一格的治学精神,十分注重对学子个人能力的发掘与培养。王闿运担任山长期间,以培养当世英才为己任,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吸纳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学子进入书院学习,这其中有才略过人者,有文采卓然者,亦有画技超群者,皆因其所长而循循教导之。而船山书院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格也吸引了大批外地学子前来求学,一时间形成了“学在船山”的盛况。得益于“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思路,船山书院也培养出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长期活跃于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之上,在政治、教育、文艺等多个领域均有着不凡的成就。比如,有革命家雷飞鹏,衡阳中共地方党组织的创始人蒋啸青;在教育界,有湖南最早的新式私立中学创办者胡元倓,曾在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湖南大学等任教的教育家马宗霍;在文艺界,有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书法家向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匡时济世抒写爱国华章

 

清末内忧外患交加的困境中,承继了船山先生忧国忧民爱国情怀和经世致用实践精神的船山学子亦有着强烈的匡时济世愿望,希望能用一身所学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王闿运的得意门生蒋啸青就是其中之一。

 

蒋啸青曾在船山书院求学5年,后考入湖南优级师范,毕业后长期从教,在教育界声誉很高。蒋啸青一直密切关注国事,在日常教学中亦注重向学生们灌输爱国意识,鼓励和领导学生开展爱国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蒋啸青开始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蒋啸青随即发动组织学生积极响应,采取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蒋啸青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湘南地区的革命先驱,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蒋先云、毛泽建、伍若兰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马日事变后,蒋啸青在一次作战中不幸受伤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除了蒋啸青之外,还有诸多船山学子身先士卒奋斗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以各自的方式实现着匡时济世的理想。船山学子们以“尽掷头颅不足痛”的勇气抒写了感人肺腑的爱国华章,同时也激起了衡阳乃至湖南青年人奋起救国的昂扬斗志,在浓郁报国氛围的影响下,诸多湖湘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而湖南也成为了国内早期红色革命的策源地和共产党人的摇篮。

 

百年时光匆匆流过,如今“东洲桃浪”犹在,船山精神长存,曾饱经沧桑的船山书院也已整修一新、生机焕发,那旧时的朗朗读书声仿佛仍回荡在湘江之上,迸发出催人奋进的力量。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